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

明末之虎 第六百五十四章 扩军雄心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李啸说干就干,随即开始与姜曰广和陈子龙二人,开始讨论扩军计划与具体人事安排。

最终,三人议定,现在山东之地,至少要有三镇兵马可用,其中一镇,留守山东,用于对付流贼与鞑虏,另外紧急新编两镇兵马,作为将来应对国中动乱,以及大规模战事的预备部队。

这样一来,李啸现有五镇兵马可用,再加上新编的两镇军兵,总有七镇兵马可用,可谓兵强马壮,实力强悍无匹。

与此同时,李啸决定,现在的各镇兵马,不再如先前那般采用诸如定北镇平南镇之类用方位来命名的方式,以防军队产生地域化本地化的狭隘思想,进而防止军队会因为调动他们离开当地,而产生不满与怨言。

李啸下令,从今此后,各镇编号采用更加简洁明了的数字编排方式,从而使得手下军队更加一目了然,尽可能减少将士们的地域性思想,将来无论是调动还是动员,都会更加方便。

而具体的编号改编,则是按各部军队组建的先后顺序,重新命名。即兴中镇改为第一镇,征西镇改为第二镇,平南镇改为第三镇,定北镇改为第四镇,安东镇改为第五镇。

至于新编的两镇兵马,自是分别命名为第六镇与第七镇。

名称即定,接下来,自然是重点讨论每镇的兵马构成了。

现在每镇兵马的主体,皆是下辖三营,每营下辖三总,每总下辖三哨,每哨下辖五队的结构模式。

除此主体兵员之外,每营兵马中,各配火炮部队、火铳手,轻重骑兵、相关辅兵若干。使得每营兵马,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战斗主体去与敌军交战。

这样结构,自成军以来,一直沿用至今,诸军皆已习惯,故李啸也打算沿用旧习,不再做出等级方面相关调整,而他要做的,是减少每总兵马中的盾兵与枪兵人数。

李啸下令,从原先的每总五队的定额,减为每总三队,从而使整个军队从上到下,都是一目了然的三三制结构。

这样的话,每总的三队军兵种类分别安排为,一队为盾兵,两队为枪兵。与原先相比,减了一队盾兵与一队枪兵的数量。

其中,一队兵员定额为100人,加上正副队长,共102人。一哨兵员则为306人,再加上正副总长总共308人。一总兵员,则是兵员924人,加上正副总长,总共926人。一营兵员,则是兵员2778人,加上正副营长,总共2780人。

而现在,李啸打算,减少的两队冷兵器军兵,全部以打放燧发鲁铳铳的火铳手填充其缺,并且大量增加火铳手的数量,从而大大增强部队的攻击力和战斗力。

而这些部队的最终定额为,每营兵马中,火铳手30队,每队102人,火铳兵员总数3060人。

火炮部队为每营30门,基本全为打放32斤炮弹的重型龙击炮,每门火炮由5人操作,火炮部队人数共150人。

现在每营火铳兵的数量,比枪兵与盾兵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再配上每营各有30门重型龙击炮的火炮部队,足见李啸对于火器使用,可谓相当重视。

另外,每营配备飞鹞子轻骑兵600人,玄虎重骑600人,骑兵数量为1200人。

除了这些作战部队外,每营另配辅兵2000人,负责搬运军械粮草,以及军中诸多杂事,同时,这些辅兵还可作为预备队,对作战部队进行及时的战损补充。

这样的军兵数量与结构,与原先相比,看似兵员数量大为减少,但由于火铳兵与火炮部队的大量增加,实际上每营的战力,非但没有转弱,反而随着人员的精减大幅上升,特别是在远程攻击以及城池攻守战中,李啸的这支极度重视火器使用的唐军,与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相比,有完全高出一层的作战能力。

这样的话,每营兵马的总人数,最终定额为9190人,因此,每镇的兵马总数则为27570人。故而李啸的七镇兵马,总人数为192990人。

如果部队编练成功,那这总人数达近20万的唐军,其强横的军力与超卓的实力,无疑令指挥它的李啸,成了这个时代中,最有力量也最有实力的人。

而且,如果将来作战需要更多的军镇兵力,李啸的经济能力,也完全可以支撑应对。之所以现在没有编制更多的军镇兵马,是因为,现在李啸虽然在兵员数量以及经济能力都没问题的情况下,他依然受限于火器工厂的火铳打造能力,以及火炮铸造数量。故在现在时间这般紧急的情况下,只能先行整编出两只新编军镇出来。

以上事情都议定之后,接下来,便是各军镇的将领人员安排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件事情,比上面那些军种配比人数定额之类,更为重要的多。

毕竟,行军打仗,最关键的还是看人,特别是直接指挥这支军队的将领,更是整只军队的核心所在。

经过与姜曰广陈子龙二人的详细讨论,最终李啸得出了一张令他颇为满意的将领人员安排名单。

1、第一镇镇长田威,副镇长秦良玉,二人分管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祖大乐。

由兴中镇改编而成的第一镇,镇长为原兴中镇镇长田威,副镇长,则由现在的丙营营长秦良玉担任,二人另外分辖甲乙两营,而第一镇丙营营长,则由李啸的岳丈祖大乐担任。

原山海关总兵祖大乐,虽是自已的岳丈,但李啸并没有特别看重他这一点。最让李啸欣赏的,是祖大乐在那般兵微将寡又孤立无援的境况之下,竟没有与吴三桂一样,污毁名节屈膝降清以求自保,反而是拼死抵抗清军,坚持到了唐军赶来接收山海关,近来又成功诱降了流寇大将唐通的三千兵马,实是功绩甚大,故这丙营营长一职,祖大乐虽是新投李啸,却是绝对配得上。

这第一镇兵马的驻防,李啸打算,暂时让他们负责山东地界、旅顺城、济州岛,东江诸岛,以及新得的山海关的守卫任务。

2、第二镇镇长安和尚,副镇长莫长荣,二人分管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高杰。

由征西镇改编而成的第二镇,主要将领不变,镇长为原征西镇镇长安和尚,副镇长为原征西镇副镇长莫长荣,亦分辖甲乙两营,这二人皆是李啸的老兄弟,故再由他们统领第二镇,当为最好的选择。

而第二镇丙营营长,则由前些年来投靠李啸,原李自成手下重要将领的高杰来担任。

这些年来,高杰投效李啸之后,东征西战,任其驱驰,倒是立了好多战功,充满体现了一个优秀将领的杰出才能。李啸对他十分欣赏,自是一路提拔刻意栽培,于是,正好利用这次整编时机,将其提为营长之职。

这第二镇兵马,李啸安排他们继续驻守于川东、郧阳,以及随州一带。他们的作用,主要是监防已然割据川中,马上就要登基称帝的流寇张献忠。同时,也是利用第二镇的兵力,对驻防鄂东却野心勃勃的左良玉部,产生潜在的威摄力。

3、第三镇镇长李定国,副镇长罗正,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李万庆。

由平南镇改编成的第三镇,基本的主将皆不变,镇长为原平南镇镇长李定国,副镇长为原平南镇副镇长罗正,第三镇丙营营长,则因原丙营营长曹变蛟被提拔为镇长,故改由原丙营甲总总长李万庆,这名原先的流寇猛将来担任。

在经历过海参大战这样惨烈之极的大战役后,原先的平南营元气大伤,其部兵马,在山东休整数月之后,方才渐渐恢复元气。随后,整只队伍重新从山东南下,前往南洋各地驻防。

第三镇驻防的范围,极其广大,说是李啸手下所辖地域最为广阔者,亦不为过。从日本萨摩,到台湾,到琉球,到菲律宾,到新几内亚岛,到整个澳洲,统统都要分兵驻防。

好在这些李啸新近平定获得的土地,虽然李啸已大力装运流民过来,但相比国内,人口依然是十分稀少,故在短时间内,应该没有任何产生威胁的敌对势力存在,故这第三镇的守卫任务,总体还算比较轻松,足以应裕自如,甚至尚有余力抽调内地进行战斗。这也是李啸为何有信心,将原平南镇兵马调往海参崴之处征战的重要原因。

4、第四镇镇长段时,副镇长刘文秀,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祖大寿。

由定北镇改编成的第四镇,主要将领亦如从前,镇长为原定北镇镇长段时,副镇长为刘文秀,至于第四镇丙营营长,则新近投靠李啸的祖大寿担任。

原本的祖大寿部那叛清反正兵马,曾与段时等人一同经历了镇远堡守卫战,在见识了唐军的超卓战力后,他对唐军的勇悍深自畏服,诚心效力再无异心。而李啸对祖大寿这位曾经的老上级,这位为明朝守边多年的明末名将,亦是照顾有加刻意提拔。

他之所以让判清反正的祖大寿任此要职,一是为了尽用祖大寿之杰出将才,二是为了给诸多投降清军的兵马作个表率。让他们都明白,只要能及时反正,去为唐军真诚效力,那唐军绝对会对他们信重有加,而不会刻意冷淡与看轻。

第四镇兵马,主要驻守的宣府北路一带。自当日宣府被流寇攻下后,留守在金汤城的第四镇剩余兵马,趁宣府北路空虚之机,趁机抢占了整个宣府北路。在段时率部从镇远堡回返后,镇长段时便下令,全军分驻北路各个重要军堡,严防流寇或清虏来攻。

这第四镇兵马,有如驻于塞北的一把锋利尖刀,北慑蒙古诸部,南胁李自成部流寇,让各个蒙古部落与南面驻守的流寇兵马,皆不敢轻举妄动。

5、第五镇镇长武壮,副镇长冯双礼,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马祥麟。

由安东镇改成的第五镇兵马,从小兵一路提拔为镇长的武壮,原张献忠部流寇手下大将的副镇长冯双礼,皆如从前,而丙营营长,则由秦良玉之子,原安东镇甲营乙总总长马祥麟担任。

马祥麟自去安东镇效力以来,无论是兴建庙街堡,抑或北攻雅库茨克,还是随军南掠满清诸地,皆是十分出力,让李啸十分欣赏。更兼其为忠良之后,又是白杆兵的代表人物,故李啸亦对其十分看重,有个存心立其为表率的心思,故趁这次整编良机,立刻将其提拔为第五镇丙营营长。

第五镇兵马,其驻守的面积,却与驻守南洋的第三镇,相差无比,他们要负责北海道,库页岛,以及包括庙街堡,伯力堡,海参在内的整个外满,以及包括雅库茨克城在内的,面积地域极其辽阔的整个东西伯利亚地区。

第五镇主要对手,一是南面的满清,二是西面的沙俄。现在的第五镇,除了小股部队常常对满清进行骚扰作战外,其余诸部,基本处于平静状态。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是无所事事的存在。

因为在李啸的计划中,等到流寇平静,鞑虏降伏之后,第五镇兵马,就要立刻行动,要继续全力西攻,一定攻入西西伯利亚地区,要将这些地区的沙俄势力,全部铲除干净。最终要打到叶尼塞河岸边,在这已方后勤能力达到极限的地方,与沙俄以河为界,分统据之。

6、第六镇镇长刘国能,副镇长额弼纶,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祖大弼。

新编的第六镇,其镇长为原兴中镇副镇长,前流寇大将刘国能,副镇长为已为自已效力多年,从北到南,一路从山东征战到澳洲的爱新觉罗宗室子弟,莽古尔泰之长子额弼纶,由他二人分辖甲乙两营,至于丙营营长,则是新投李啸的,原辽东前锋总副总兵祖大弼。

7、第七镇镇长曹变蛟,副镇长靳统武,二人分辖甲乙两营,丙营营长为完颜叶臣。

新编第七镇,镇长为原平南镇丙营营长曹变蛟,副镇长为原济州岛驻守长官靳统武,丙营营长则为,在第一次旅顺攻夺战中,率部投降自已的完颜叶臣。此人在旅顺投降后,积极投效,随后一路南下,在平南镇镇长李定国指挥下,攻台湾,打菲律宾,克新几内亚岛,最终平定澳洲,立下赫赫战轼,自已也被提拔为原平南镇乙营丙总总长。

此人效力军中已久,早已汉化并娶妻生子,故李啸选贤任能,自不避其原先的满州人身份,依然加以提拔重用,让其担任第七镇丙营营长之职。

与会三人都知道,一个更加动荡,却也更加激越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