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七百四十七章 挣脱铁链的猛兽

明末之虎 第七百四十七章 挣脱铁链的猛兽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次日,李自成便如前日约定,在建极殿中,正式地召见了大西国左丞相严锡命。UU小说uu234

果不出牛金星所料,严锡命上得殿来,立即哭跪于地,声情并茂地向李自成哀告现在大西国的危急局势,哭求大顺紧急发兵,哪怕先入驻汉中,一俟西川有变,立即入援,亦是可以。

仿佛是为了强调危险局面,也可能为了烘托悲情氛围,严锡命在殿堂声连哭带喊,捶胸顿足,一副为国受难悲戚无比的模样,看上去,倒与当年申包胥哭秦庭差不多。

他这番表劲表演,让一众大顺文武臣僚大开眼界,人人皆在心里暗自夸赞,这位严丞相的演技,真真好生了得。只不过,在他终于把来意全部说完之后,整个朝堂中却是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

李自成心下冷笑,表面却装出一副十分感动的样子,便对严锡命大声表态:“严丞相,快快起来说话。俺告诉你吧,你们的大西国主黄虎(张献忠),乃是俺的同年老庚,俺们的交情向是不错。当年一起造反时,也曾互助互帮,这份共患难的情意,俺老李一直记在心里。虽说这些年来,他与俺各自立国,在那两国交界之际有些摩擦,但总的说来,倒也未曾伤了和气。所以啊,你大可放心,黄虎有难,我老李决不会坐视不管,失了同盟之义与老庚之情。俺打算,立即派出精锐兵马二十万,入援大西,打败唐军。”

李自成的这番表态,让原本忧心忡忡生怕碰了一鼻子灰的严锡命,顿是大喜过望,他扑通跪地,急急叩拜言道:“大顺皇帝果是重情重义,在下实是佩服之至!若果能速发救兵,必可救我大西于水火也。在下在此,先替大西皇帝谢过皇上了!”

李自成嗯了一声,又悠悠地说道:“只不过,我大顺虽可派出恁多精锐,却也不是全无代价的。”

“哦?皇上要何条件,尽可直言。”严锡命急急发问。

李自成淡淡一笑,便道:“这个嘛,我大顺不图你西川土地,但我军将来的粮草军械,要全部由你大西供应,另外,还有开拔银子与抚恤银子……”

“这是自然,何消吩咐!”严锡命听到李自成只说了这些条件,心下石头落地,未等李自成说完便急急回道:“只要贵国能立即派发援兵,这些军械米粮,乃至开拔银两,以及各位将士的抚恤银子,皆是小事,自是全部由我大西国承担。在下可以打包票,贵军若到我大西,各类物资皆是优先供应,粮秣钱财更是会优渥给予,绝无虚言。”

李自成点点头,表示赞赏,随即又与严锡命谈了一些其他事项,接着便令史部尚书宋献策,与严锡命一道商谈具体的入援事宜。安排完毕,便让严锡命先行退朝。

按下来,一切行动皆如昨天牛金星的规划一般,宋献策与严锡命在商谈完具体的入援方案后,严锡命立即赶回西川复命,让张献忠吃个定心丸,可以下定决心凭城固守,不至敌兵未至,先生内乱。

随即,牛金星立即派人传令,让刘宗敏将围困宣府北路金汤城的十余万大军撤回,全部开往汉中,同时又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调派精兵,准备尽快给刘宗敏凑齐二十万人的入援兵力。

当然,唐军所在金汤城,也是如牛金星安排,悄悄安排战力差劲的普通部队前去紧急调防,顶替那些撤往汉中的精锐围城部队。从而以这种方式,至少在表面上,维持了庞大的围城兵力,让城中的唐军不敢轻举妄动。

李自成的这些动作,看起来无人知晓,十分周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暗中,他这这些安排,早被唐军安全司的密探侦知,悄悄而迅速地回报给了李啸。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关注时局,一直在倾心研究如何入川攻打张献忠大西国的李啸,听到这番密报,不由得沉思起来。

看起来,张献忠这厮,还是颇为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从而提前作出了应对措施呢。张献忠与李自成的这番互动,倒是把自已即将开始的入川攻击计划,给彻底打乱了。

如此一来,敌情一变,自已原本计划进攻西川的计划,也要相应地改变了。

李啸想了想,便立即召见自已那两名最为信得过的谋士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请们前来乾清宫中议事。

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在李啸起兵南下时,原本俱留在山东,后因江南平定,山东更是无事,李啸身边又急需参谋,便把他们二人从山东调到南京,跟在自已身边,随时参赞谋划。

二人一得李啸之令,立即匆匆赶赴宫中。入得殿来,李啸立即将这番密报消息,统统告之这两名最为信赖的谋士。

“现在情况这般变化,却不知二位对这局势有何见解,但可直言。”

听了李啸的求问,姜曰广率先发言:“唐王,若张献忠与李自成真是这般行动,对于我军来说,倒也并非坏事,反是得到了一个极好的破局良机呢。”

“哦?居之,你可详细说来。”

姜曰广清了清嗓,便朗声回道:“唐王,你想想,李自成为了保住张献忠这个唇齿相依的伙伴,能这么不惜血本地从国中调派精锐军兵前去援救,其数量又多达二十余万,那就是基本将其国中所有的精锐,尽皆调往汉中一带了。那这样一来,张献忠的防卫确是巩固,但对于大顺朝来说,却无异于是拆东墙补西墙,其国中防备必定大为空虚,这便给了我军一个极为有利的可乘之机啊。说起来,他们这样做,简直就是给我军这头凶猛野兽,一个极好的挣脱铁链的机会呢。”

“居之说的是,学生亦如是观之。”陈子龙插过话来:“现在李自成与张献忠二人,皆是认定我军必会全力进攻西川,从而未雨绸缪,提前作好防备。他们二人这般做法,倒亦是人之常情。只不过,他们不会想到,在我军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下,我军的安全司已然对其深度渗透,他们这般行动计划,已尽被我军侦之。这样一来,我唐军便全面占了主动,正好可以趁李自成调动其中国精锐兵马之机,反过来先给大顺一个迎头重击。”

陈子龙说到这里,眼中闪出熠熠光彩,他稍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唐王,依在下来看,李自成若要调动其国中恁多精锐兵力,一齐前往汉中,那可肯定的一点就是,他们现在用于围困金汤城的兵马,必定要全部撤走,调往与西川相临的汉中,随时听候调用。与此同时,为了防备我军发现城外异状,肯定也会从国中其他地方,调集大批普通兵力,悄悄前往金汤城替防,继续摆出重兵围城之态。这般行动,乃是必然之举也。“

李啸这时也听明白了,他笑了笑,又立即问道:”那卧子之意,可是要令我金汤城的唐军第四镇兵马,乘敌军换防之机,攻破那些围城的敌兵,一举打破这长达大半年的包围状态么?“

”正是此意。“陈子龙脸上闪出兴奋之色:“以在下之见,现在敌兵换防,那些新换上来的普通顺兵,根本就不是我唐军的对手。如果我们能在其换防后,就向这些新换防而来的敌兵,发动迅猛而突然的攻击,必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击溃那包围了大半年的敌兵,如此一来,金汤城之围必解,整个宣府北路,都瞬间盘活。”

陈子龙刚说完,姜曰广亦是点头道:“卧子说得是,破局之眼,便在金汤城处。但学生却以为,我军可耐心等敌军皆撤到汉中后,同时那些替防的城外敌兵,都是麻痹不堪军心解怠时,再来发动攻击,效果当会更好。”

李啸点点头,眼中一丝亮光一闪而过,他沉声道:“二位所言甚是。本王打算,再将金汤城的唐军进一步扩编,成立唐军第十二镇兵马。让金汤城之处,共有第四镇与第十二镇两镇兵马,从而以更充裕的兵力出城作战,争取一举破敌!”

听了李啸雄心壮阔的计划,陈子龙姜曰广二人皆是十分振奋,接下来,三人开始商量讨论第十二镇的主要将领人事安排。

最终李啸决定,让唐军第四镇副镇长刘文秀,担任唐军第十二镇镇长。原唐军第四镇丙营营长祖大寿,则顺位接替刘文秀的第四镇副镇长之职,其丙营营长一职,则为原吴三桂手下大将胡国柱。

第十二镇副镇长,为去年投降过来的吴三桂,第十二镇丙营营长,为当年跟随高杰叛逃过来,然后在唐军中从基层干起,已然一路提拔为总长的吴胜兆。

同时李啸决定,鉴于宣府北路的金汤城,孤悬塞外,与唐军的主要地界并不相连,金汤城中各类火器装备怕是不足,故新成立的第十二镇兵马,暂不大规模换装,到时出城出击之际,还是由唐军第四镇为主,第十二镇为辅,如此方为稳妥。

接着,李啸说出了一段让陈姜二人,皆是十分惊讶的话来:“二位,以本王看来,我军若要出城攻击,倒是不必先打那些替防的顺军,反而应该集中兵力,先行击灭城北的清军!我军此战,不但要彻击溃那些替防的大顺军,如有可能,更要把那些围城的清军,首先一举消灭!”

听了李啸的话,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俱是一愣,陈子龙急道:“唐王,城北的清军,尚有五万之众,由老将阿巴泰统领,我军纵然新立一镇,这两镇兵马加起来,除却辅兵,可用之兵,亦不过六万余人,如何可一举将城外的清军给统统消灭呢?更何况,若是我军出城攻击清军,若万一与清军战成胶着之态,那围住城南与城东的大顺军闻讯赶来支援,我军岂不是要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这样的风险,怕是太大了些。”

姜曰广亦是一脸担心:“唐王,卧子的话颇有道理。我军久困城中,许久未战,若一出城作战,就与战力最好的清军对战,只怕真的一时难胜。真到清顺两军联手,将我军陷入内外夹击之中,只怕真的会有不可测之危险呢。”

李啸微微一笑,眼神中却有说不出的坚定:“二位,你们可知道,城中的我军守兵,这大半年以来,并不是白白地在城中死守,而是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到现在为止,金汤城三处城门之下,皆是暗中修建了大量的地道,以便守军可以随时突出城外进行攻击。这般出城攻击,必然让外面的敌军大惊失色,完全失掉应对的章法,从而使我军的攻击,达到最是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这些秘密发掘的地道,也是我军最大的底牌所在。”

“只不过,因为先为城外守军皆是精锐,数量又多,城中的兵马才一直按制不动。现在城外的顺军兵马替防,所来者估计皆是其国中新募的没甚经验的新兵,其战力远远不能与先前那些百战老兵相比,更何况,我军要等他们逐渐麻痹后再开始进攻,这样原本的精锐又已远调汉中,根本就再来不及救援。我军此时出城攻击,这般突然行动,将会完全地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啸顿了下,继续道:“若按二位的意思,我军首先出城攻击顺军,你想过没有,顺军兵力众多,又分散于城南与城东,纵然多为新兵,纵是我军发起突袭,只怕亦难以在短时间内,就立即打退这些围城的大顺兵马。而得知消息的清军,必定会立即赶来救援。若是这般,才是我军可能会面对的最大危险,也是本王最为担心的地方。”

“相反地,若是我军首先出城攻打清军,那城东城南的顺军,因为皆是新兵,经验不足,很可能先是慌乱一阵,好不容易才能匆匆组成军旅,赶赴城北救援。而清军被我军突然袭击,必会被牢牢压制,完全无法接应前来的顺军部队。那这样一杰,就算那些乌合之众一般的顺军赶来救援,又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