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顺和议 改土归流

明末之虎 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顺和议 改土归流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宋献策领了李自成之令,遂又立即再度乘船南下。北风吹送,船去如飞,数日后,便顺利到达南京城,随即受到了李啸的接见。

宋献策立即告诉李啸,说现在李自成已同意割让汉中与河南中南部,希望两国能尽快达成协议。

听完宋献策的话语,李啸十分高兴,若不顾及颜面,简直就想猛击一掌。

哼,李自成这厮,估计肯定是跟臣下大闹了一番,最终还是不得不同意自已的意见。

毕竟,这厮比自已更需要时间来恢复生气休养生息。在这个前提下,自已所提出的条件,李自成捏着鼻子也只能认了。

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就近乎空手套白狼地得到了汉中与河南中南部,实是一件十分令人惬意之事。

于是,李啸传令,准允唐军与大顺进行和平谈判,并派陈子龙为全权代表,与宋献策一齐在南京城中洽谈谈判事宜。

经过两天的仔细斟酌与具体商量,最终唐顺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具体条款为:

1、大顺放弃汉中与河南中部南部,交给唐军治理管辖。两国在川陕之处,从此以秦岭为界。在河南,南阳府、汝宁府、归德府三处地界,划归唐军,而在开封府地界,则以登封、新郑、尉氏、杞县为界,南属唐军,北属大顺。

2、两国签定协定并交接领土后,从此息兵罢战,并设立几个关榷点,互相通商往来。

3、两国达成此项协定,最短停战和平时间为两年。

4、此协议一式两份,由双方全权代表签字后确认生效。

协议签定后,宋献策一脸欢喜地返回京城,便急不可待地向李自成禀报协议达成的消息。

李自成得到禀报,虽不作声色,心下滋味,却是难以言表。

这般割地求和,倒是比当日宋辽澶渊之盟,只怕还要惨些。

毕竟,宋朝当初没有割机让那么多的土地,也没只与辽国达成两年的和平期限,而是延续了足足一百年的和平。

李自成近乎直觉地想到,万一和平期限结束,那唐军该会立刻翻脸前来进攻吧。

更可悲的是,若唐军无赖,不待协议结束,便就此撕破协议,向大顺发动进攻,那自已也只能无奈应战,而没有任何办法来阻止吧。

饶是如此,这份并不踏实的协议,却也是李自成想要改变现状,而必须采取的唯一选择。

两年时间,也许不到两年,大顺若无起色与变化,那将来的可怕后果,李自成已不敢想象。

最后,这位大顺皇帝,在一声悠悠长叹,在协议书上加盖龙玺,正式确认。

有了唐顺两位最高统治者的确认,接下来的交接事宜,顿是十分顺利。

汉中以及河南中南部的大顺官员以及残余驻守兵马,在前来接收的唐军兵马面前,有如丧气的斗败公鸡,灰溜溜地全部撤走离开。各地的交接都是十分顺利,连半点摩擦都没有发生。

唐军顺利接收汉中与河南中南部,顺军便按先前规划,布防于秦岭北边,和河南划定的两军交接线处,与唐军两边对峙,倒是极有默契地保持了平静的局面。

唐顺双方至此,都获得了极其想要的和平。

在大顺国中,李自成采纳牛金星等人的意见,开始裁汰军中老弱,减轻财政负担,同时大力编练新兵,以备将来之战。

与此同时,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拓殖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强制成年男女婚配以增加人口数量。

李自成亦下令,要学唐军的火器建军模式,开始组织国中技术人员,开始进行军械研究。准备也要与唐军一样,在火器方面大力研发,全面提升军队的火器作战能力,争取不至于落后唐军太多,最好能达到与唐军形成勉强的火器力量平衡。

而在唐军这边,诸如调派新任命的朝廷官员,安置新得地区的百姓,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加紧整编训练新编的两镇兵马的工作,皆已是有条不紊的进行。

而除了这些之外,李啸决定,还是按原计划,下达了对整个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工作。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始于明朝中后期,是指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简而言之,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为政府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朝廷中央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改土归流,自明代中叶以后便逐步开始。它是在土官与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个矛盾,唐、宋以来就长期存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官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与此同时,土官又日益与朝廷闹对立,反对朝廷对它的管辖。这种有损于国家统一的行为,明王朝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改土归流“是势在必行。

而明朝的做法,其实是比较缓和的。如遇到土官绝嗣、土官之间互相仇杀或叛乱被平定、土官犯罪革职等.当地的土司制度即被废除,改由流官接任。

饶是如此,由于明王朝的举措,基本是与土司利益为对立面,故各地多有叛乱。其中,最大规模的便是乌蒙土司的叛乱,当然,最终亦被朝廷顺利镇压。

借鉴到明王朝的相关经验,李啸决定,在西南地区开始的改土归流工作,要根据土司具体情况,分成三大部份,分别对待并开展。

由于西南地域广阔,土司众多,李啸并没有急于求成的对所有的土司,来个一刀切的粗暴推进,而是首先将土司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势力较小,兵马薄弱,但却与唐军关系较好,甚至在唐军征战西南,加入唐军或辅助唐军作战的当地土司。对于这部分土司,李啸决定,暂不对他们进行改土分流工作,而是继续保持原状。希望以这种方式,让这些土司继续维持与自已的友好关系。

这部份的土司改土归流工作,李啸打算最后进行,甚至在统一全国之后,再进行亦无不可。

第二部分,则是势力一般,兵马不多,与唐军关系也一般,在唐军攻伐西南时,采取中立态度的当地土司。李啸给他们限了一年的时间,准允他们逐步改进,让他们最终同意进行改土归流,让朝廷派驻官员,来代替一直实施的土司制度。

而第三部分,则是势力较大,兵马也多,但是却与唐军关系不佳,曾站于唐军对立面,后来却被迫臣服的当地大土司。对于这些土司,李啸决定首先拿他们开刀,要他们立刻整改,改土归流,不可违抗,以达到擒贼先擒王的效果。

于是,在李啸的密令下,西南各地的唐军各镇兵马,赶在朝廷召令前,悄悄来到了那些可能反叛的大土司之处驻扎安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