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

明末之虎 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阿济格,现在岂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阿济格才大声喊完,垂帘之后,却是一个愈发冷厉的声音传来:“阿济格,你果是无脑莽夫么?若是唐军这般容易被我大清打败,豫亲王、郑亲王、还有恭顺王、怀顺王等人,又岂会这般惨死于唐军刀下!你的心情,哀家自是理解,但这般紧要时节,又岂是说点意气话就可轻易了事。你且退下吧,让范学士将话说完。”

听到帘后的布木布泰这般表态,阿济格一脸羞恼,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用充满仇恨的目光,又狠狠地瞪了范文程一眼,才嗻了一声,转身入班。

“范学士,你且继续说吧,为何现在,我大清只能与唐军讲和?”一直铁青着脸不说话的多尔衮,又沉声问道。

范文程一声长叹,才继续说道:“太后,摄政王,英亲王这般激愤,其实倒也人之常情,当是情有可原。只不过,现在我大清,全国兵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不到三十万,与唐军在辽东的兵力相比,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更何况,随着辽阳的丢失,辽中一带已是无险可守,唐军接下来,必会全力进攻盛京,直取我大清都城。若唐军兵临城下,我大清都城被围,那才真是四面楚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听范文程说到这里,阿济格在一旁又忍不住大声插话:“哼!什么叫天叫地的,范文程你这厮少来夸大其辞!唐军就算攻到盛京城下,我盛京城中,足有兵力近二十万,与唐军总兵差相仿佛,更何况,盛京的守备状况与城池坚固程度,远超辽阳,他们纵有火器优势,又如何可以一举拿下如此坚城?”

阿济格一脸愤怒,他刚说话,一直在旁边捋须不言,扮成老成谋国状的礼亲王代善,也悠悠地从一旁插话:“英亲王这话,倒也是有一定道理。想来唐军血战经夜,拼死搏战,方好不容易攻下辽阳,其自身损耗,亦是颇大。想再一鼓作气拿下盛京,确是非易。依本王看来,现在盛京城中兵马壮盛,城中粮草亦十分充足,我等若据盛京坚城而守,必可长期坚持。而唐军久来,势不能久,等到天寒地冻大海结冰之时,其部下军兵,必会饥寒难耐,士气大堕。到时,我大清再里内外合,内外夹击,必可大败唐军于盛京城下,一举解我大清之困也。”

代善说得兴起,又继续道:“若太后与摄政王担心盛京万一有失,不能保全宗庙,也可择一宗室将领,统领生女真为主的军兵,入辽北一带山野,与唐军继续进行游击作战,从而与盛京形成内外呼应之势。一可防万一,二可令唐军大为忌惮,行动也会大受限制,最终到了冬日,他们无法继续支撑下去,也只能有乖乖退兵一途了。”

阿济格与代善二人的这连番话语,说得虎头椅上的多尔衮,顿是开始犹豫不决了。

他低垂着头,眉头紧皱,紧张地反复思虑二人话中之意。

而在这时,范文程的声音又幽幽响起。

“礼亲王,英亲王,你们未免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范文程一声长叹:“唐军现在已攻取了辽中与辽南的广阔地方,士气如虹,兵精将锐,我大清则连战连败,士气低迷不堪,哪里还能与其再继续正面作战。现在可行之计,确是只能采取守势。但是,若就如二位所言,只坚守盛京都城,且外派兵马入山林打游击的话,未免考虑得太过轻松。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唐军真的无法攻下盛京坚城,无法扫清山野中的游击部队,我大清就真的能坚守到唐军退兵吗?依在下看来,只恐未必。”

范文程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下,斜眼偷瞥,观察到多尔衮正全神贯注地听自已讲话,才轻咳一声继续道:“太后,摄政王,现在正值夏日,若要熬到冬天海港封冻,至少还有三个多月时间,可以让唐军顺利装运辎重与粮草。唐军现在已是稳据辽中辽南,完全可以轻松等待海船装运补给与军械,若唐军充分把握这三个多月的时间,至少坚持到明年开春化冻,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样一来,却又如何指望唐军会因为粮尽而退呢?”

范文程说到这里忍不住长叹一声,又道:“现在我大清精华之地,尽毁于唐军之手,百姓流离,士庶无依,这样长期下去,大清又如何得以长久维持?恕在下再说得难听一点,就算我大清最终能保全盛京,乃至北面的山野,但辽中辽南,乃到辽东一带的可耕作土地,已全部被唐军夺占的话,我大清的生存条件,只怕比老汗王当年起兵造反都不如啊!而哪怕唐军一直不攻城,就这样一直围上盛京几年,我军又岂能熬到那一天呢?这般严峻局面,各位可曾想过了么?”

范文程说到这里,又是一声长长叹息,而在这时,整个崇文殿中,重新陷于一片死寂。

多尔衮面色极其难看,嘴唇在不停抽搐,每个人都看得出,他很想反驳范文程的话语,只不过,一时间,却又不知道要如何开口。

而就在这时候,又一个人又朝班中施施然走出,向多尔衮拱手一揖,但道:“在下宁完我,亦赞同范学士所言。”

多尔衮抬起头,看到宁完我那两撇油腻的鼠须象兔子一样不停颤动,不禁心下愈怒,却又不得不压住怒气,故作平静地回道:“哦?原来宁学士也这般看么?”

宁完我点点头,便道:“太后,摄政王,现在唐军刚刚拿下辽阳,兵力亦是疲惫,虽然不日便会向我盛京进攻,但若在唐军尚未围城之时,便立即向其求和,却可免掉签下城下之盟的耻辱呢……”

“求和!求和!求你娘个吊和!”宁完我一语未完,阿济格又忍不住在一旁大骂了起来:“多尔衮!你可曾想过,现在我军这般劣势,若向唐军求和,他们必定会提出极其苟刻的条件,到时候,你答应还是不答应?甚至,唐军现在骄狂正甚,只怕还不肯答应尔等卑躬屈膝的求和呢,真是这般的话,只怕大清帝国与列祖列宗的颜面,都要被你们给丢尽了!”

“闭嘴!阿济格,你以为本王愿意么?!”

见阿济格这般不停插话,多尔衮终于暴发了。

他圆瞪双眼,额头青盘暴起,嘴角弯成一个凶狠的弧度,厉声大喝道:“现在我大清外交内困,连战连败,疆土大片沦丧,这般险恶时局,国家已是危在旦夕,还能有何颜面可言?!又还他娘的有何颜面可丢?!只要能保全大清帝国,能救危亡于万一,都要赶紧去做才可,又还他娘的要什么狗屁虚名!若是大清帝国都不存在了,有再多的虚名与颜面,又有个屁用!”

“摄政王说得对,只要能让大清帝国渡过这段危急时刻,能让大清帝国得以继续存续,那与唐军谈判亦无不可。至于唐军愿不愿谈,以及条件到底是如何,且等下一步会谈后,再说也不迟。”垂帘后面的声音,终于以无可争辨的语气,给这场激烈的战和争论,最终定了调。

接下来,布木布泰以要与摄政王讨论派出的谈判人选为由,宣布散朝。

同时,她下令,将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恭顺王孔有德三人头颅与尸首立即好生厚葬,绝不可薄待了他们。

只不过,令谁也没想到的是,在三具尸首安葬之时,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那就是,在安葬孔有德的尸囊时,他那披麻戴孝的女儿孔四贞,乘人不备,掏出解首刀,一下子自刺其心,伏于其棺上而死。

孔四贞在辽阳城破后,亦被唐军俘虏,但因统帅安和尚怜惜她的境遇,便把她与那两名溃兵一起放回盛京。却没想到,在即将安葬孔有德之时,这个女子竟伏棺自杀。

据说,孔四贞自杀之时,喃喃自语,表情发狠,不知道在诅咒着什么。伏棺而死的她,面皮如雪般惨白,一双空洞无物的杏眼圆睁,仿佛在看着遥远的天际。

她的自杀死亡,自是被迅速地上报朝廷,布木布泰与多尔衮等人皆十分嗟呀,遂亦下令,将其与其父孔有德一并下葬了事。

忙完多铎、济尔哈朗、以及孔有德的葬礼后,布木布泰立即在寝宫召见自已的情人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缓步入殿,发现布木布泰正凭窗而坐,一副呆怔无觉的模样。

多尔衮心下情感泛涌,他悄步走过去,才在她身后轻唤了一声大玉儿,布木布泰猛地转身,一把扑在他怀里,放声痛哭起来。

她哭得极其哀切,涕泪滂沱,肩膀一耸一耸地,很快就把多尔衮腰间衣襟给洇成一片精湿。

多尔衮轻搂其肩,嘴中连声安慰,不料怀中的布木布泰,却是哭得愈发厉害,几难自抑。

许久,她才抽噎着止住哭泣,然后扬起脸,睁着两个烂桃儿一般的眼睛,对多尔衮哀声道:“多尔衮,你跟我说实话,这大清朝,到底还能不能保得住?”

这句话,象一根锋利的钢针,瞬间扎得多尔衮内心在汩汩冒血,多尔衮的脸上,顿时象牙疼一样,猛地哆嗦了一下。

是啊,唐军进攻如此迅猛,火力如此强悍,这大清帝国,真的还能守住么?

只不过,这个问题,自已能回答不能么。

多尔衮一声微叹,脸上强自挤出僵硬笑容,复将情人紧搂于怀中,柔声安慰道:“放心吧,唐军没那么厉害,我大清帝国,断然亡不了。”

“哦?此话当真?”

“是的。大玉儿你想想,唐军此番来辽东,一路征战到现在,其战死受伤以及生病的兵力,亦有数万人之众。再加上他们要分兵屯驻各个所占据点,真正可用来攻打盛京的兵马,顶天了也就十余万人。故而,在唐军兵力缺乏,而我盛京都城又极其坚固的前提下,他们只能围而不攻,以免兵力受损乃至溃灭。这样一来,便给了我大清帝国充足的喘气时间,到时究竟胜负如何,却还难说得很呢。”多尔衮脸带笑容,一口气说完这段话。

这番话语,与其说是给布木布泰安慰,其实,也是在给他自已鼓气。

毕竟,现在大清帝国得以存续的唯一希望,便是都城得保,可以长期拖延下去。只要都城不破,大清帝国就能这般继续苟延残喘,从而静待时变。

布木布泰听到边里,眼中亦是一道亮色,一闪而过。

唉,要是真能如多尔衮所说,该多好啊。

这时,多尔衮又继续说道:“不过,今天在朝堂之上,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所提的建议,要我大清去跟唐军议和,确是如大玉儿你所说这般,乃是必行之举。毕竟,我等唯有与唐军议和,方可有重新恢复与发展的时间与机会,而这一点,对于大清帝国的未来,可谓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大清还能不能最终拥有将来,就在此一举。”

“那你说,唐军会同意我们和谈吗?”布木布泰又急急追问了一句。

“大玉儿,依我之见,唐军若有远见,当会同意与我等进行和谈。”多尔衮沉声道:“因为接下来的战斗,毕定旷日持久,唐军一时难克,终有师老兵疲之忧。且孤军在外,虽有海上通道联系,不停运送补给,毕竟千里迢迢,路程太远,长期驻屯重兵于边僻之地,未免消耗太大,终会不堪其负。”

多尔衮略顿了一下,复道:“而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现在唐军在其国内与李自成的战斗,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双方胶着难分。他一定更希望在给了我大清一个沉重的打击之后,能就此收手,重新调兵回国,对李自成进行南北夹击,从而能一举击灭这些在中原纵横了十余年的反贼。以我估计,这才是那唐王李啸的根本意图。”

多尔衮说到这里,便又是一声轻叹,乃道:“以本王看来,不若就派出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为使,先行前往辽阳与唐军接洽,表明我军来意,看看唐军反应如何。如果唐军亦有和谈意愿,那双方再开始正式谈判,当是可行。”

听完多尔衮这番分析,布木布泰脸色大为放松,遂即点头同意:“很好,就依摄政王这见,派范文程为正使,宁完我为副使,去辽阳与唐军先期会谈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