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九百零八章 兵进喀什 准噶尔入援

明末之虎 第九百零八章 兵进喀什 准噶尔入援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准噶尔汗国国王巴图尔,怔怔地看着儿子僧格,仿佛一时间,竟不认识这个儿子一般。

见父王怔怔发愣,僧格轻叹一声,复道:“父王,就拿东边的清朝来说吧。昔年清朝,何其强盛,连父王你为了保全家族与领地平安,都不得不送儿子去清廷当人质。可后来呢,这强盛一时的清朝,竟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被那唐朝皇帝李啸连连打压,国土大损,兵马大丧,已然国不成国,竟成了一个除了全部听从唐国安排,竟再无任何自主权力的附庸国!这般可悲结局,难道,父王你也想让我准噶尔汗国,亦重新经历一遍吗?”

巴图尔一脸阴郁,脸上横肉微微颤抖,却依然没有说话。

见父王沉着脸不作声,僧格继续说道:“父王,孩儿认为,若真是出现以上情况,其实,倒还是相对不错的结局了,还有一种更可怕的灭国之危,父王您可曾想过?”

“僧格,你到底什么意思?!”巴图尔脸上已是阴云密布,语气亦十分不善。

僧格咬了咬牙,便低声道:“父王,你可曾想过,若你真同意那唐朝皇帝李啸的请求,与其一道出兵攻打叶尔羌汗国,那么,在两国重兵交加攻来的情况下,叶尔羌汗国必是不保,其国家必定彻底覆灭。那么,唐军据得叶尔羌汗国后,纵然给予我国重金与土地作为报酬,但对于我国来说,却依旧会是隐患重重。只怕酬劳与土地未曾分得,灭国之危机,反立至矣。”

僧格略顿了一下,又道:“父王,倘唐军在攻下叶尔羌后,若再无进取之心,那我国尚可安席片刻,偷安一时。若李啸不知足,或受其手下贪功将领之鼓动,对我国存了进取之心,那我准噶尔汗国,必会岌岌可危。据悉,唐军裹胁诸国,共有兵马三十万之众,这般壮盛兵力,攻转而向我准噶尔攻来,我国仓皇之间,将何以挡之!万一兵败不利,唐军必然直攻都城,到时候,我国必将有覆亡之忧矣!而若要图存,唯有向北面的宿敌俄罗斯求援。这样一来,就算能最终战胜唐军,我国亦将损失惨重。国家的北面土地,也不得不任由俄罗斯帝国占据。这样的结果,又岂是我准噶尔汗国所能承受的。”

僧格侃侃而谈,巴图尔却依旧面无表情,只不过,他的眼神,明显落寞与迷茫。

僧格一声长叹,最后说道:“父王,与虎谋皮者,下场必定十分悲惨。现在大唐帝国如日中天,其势力远辐四海,其气焰之盛,旷古绝今。我国若要免掉被其吞并之危,得以自保,则必须与叶尔羌汗国站在一起,一道抗击唐军的入侵。若能携手打败唐军的入侵,那叶尔羌汗国难道又会亏待我国了吗?再进一步来说,就算两国携手也打不过唐军,那也为我军下一步行动争取了时间,甚至还可去邀请北面的俄罗斯帝国亦派兵参战,最终三国合力,击垮唐军,亦是可行之策呢。总之,父王如今之决策,势关国家未来存续之关键,何去何从,万望父王三思啊!”

僧格说完,伏跪于地,头触地板,一副决心请命的模样。

而见僧格这般模样,巴图尔心下,却是五味杂陈。

其实,按他的想法,如果能与李啸强强联手,一齐去攻打那刚刚大败已势力衰微的叶尔羌汗国,从而喝汤吃肉,当为十分惬意之事。只不过,僧格所言,亦是有理,毕竟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目光断不可短浅,而是要为国家的长久之计多作考虑,才是最为重要的。

“僧格,你且退下吧,容尔父好好想想。”巴图尔最终只说了这一句话。

僧格从地上站起,脸上是掩不住的失望,却又不便多言,只得应诺一声,转身离去。

巴图尔目视着他消失在殿门外,方站起身来,有如一只不安的困兽,在殿中来回踱步。

这个决心,真不容易下啊。

就在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要作何决定之时,忽又有侍卫从殿外急急跑入,向其低声禀报:“禀陛下,叶尔羌汗国国王阿不杜拉,已派出其弟苏里唐为使,复向大汗紧急求援。”

巴图尔闻声一惊,急道:“速带苏里唐其入见。”

很快,苏里唐在侍卫带领下,从殿外匆匆而入。

一见正端坐金椅上的巴图尔,苏里唐致礼下跪,同时嘴里急急道:“大汗!我叶尔羌汗国万分危急,还望大汗紧急发兵相救啊!”

“哦,现在局势究竟如何,还望亲王告知?”巴图尔亦是锁紧眉头。

“禀大汗,现在我叶尔羌汗国,国中局势危急万分。唐军自在罗尗城下击败我军后,复疾速进兵,占了吐鲁番等重镇,遂即又全军西进,直取我叶尔羌汗国首都喀什,大汗若不紧急派兵入援,只恐喀什难保,我叶尔羌汗国有倾覆之忧啊!”

苏里唐深吸一口气,又急言道:“前两日,我叶尔羌汗国国王已派出使者,前来贵国求援。但恐使者说不清楚具体情况,才又赶紧派在下为使,再赴贵国求援,以求能得大汗垂怜,立即发兵,救我叶尔羌汗国于水火之中。皇兄说了,只要贵国派兵来援,那无论最终战况如何,都会以重礼相谢,两国相争之地,也可全部尽划于贵国。只求贵国看在两国多年相交的情份上,尽捐前嫌,尽速发兵,以求我国之危亡矣!”

苏里唐说道,眼中竟已噙满泪水,他再不多言,立即在地上连连磕头,磕得水磨青石板砖砰砰直响,声震殿堂。

他这般决死请愿之态,倒令殿中一众侍卫宫女为之动容,众人皆下意识地将目光望向金椅上兀然高坐的巴图尔,等待着他最终拿主意。

只是巴图尔虽然脸色忧郁而焦躁,却是一直一言不发,只是一手捋须,一副有苦难言的样子。

苏里唐抬起头来,额头已是鲜血涔涔,他见巴图尔这般模样,便猜知他心下在想什么了,遂苦笑一声道:“大汗,可是收到了那唐国皇帝李啸之信,邀大汗与其一道,一同夹攻我叶尔羌汗国乎?”

巴图尔闻言一惊,正想下意识地反问他为何知道此事,苏里唐却又是苦笑着说道:“大汗这般神态,看来在下倒是猜得没错。那李啸生性狡猾,善借外力,此番来攻我叶尔羌汗国,便裹胁了蒙古、清国、朝鲜、日本等诸国势力,故亦极可能派出使者来拉拢贵国,一道往攻我国,此人之贼心,实是可诛!只不过,大汗千万不要被此人一时之甜言蜜语所迷惑,捐弃两国百年之好,忘了唇亡齿寒之危,而助其为虐终误自身啊。”

苏里唐说到这里,忍不住一声长叹,又急道:“大汗,你可知道,先前那李啸为了进图我叶尔羌汗国,故意不灭掉那李自成的大顺朝,反助其纠集兵力,入犯我国东境。令其与我叶尔羌汗国两虎相争,以得两败俱伤之利。而我叶尔羌汗国,经过与那李自成的数年拉锯作战,国中实力大损,元气亏伤,才好不容易灭掉其主力兵马,眼看着就要一举拿下其伪都罗尗城,便可将这大顺彻底消灭。而就在这关键之机,李啸这贼厮守瞅准机会,率大军入援,终在罗尗城下,击溃了我叶军二十万兵马,以致我军功败垂成,兵马尽丧,最终只得连弃重镇,退守都城。我叶尔羌汗国到了这般可悲局面,又岂不是李啸这贼厮一手造成的么?所以,在下认为,他们既能这般对付我叶尔羌汗国,那在攻灭我国之后,又焉知其不会如法炮制,再来对贵国下此毒手呢?若其真这般行事,那贵国此番与其一道出兵,又岂不是徒为其火中取粟,最终亦只会得到虞灭虢亡的结局啊。”

苏里唐说完这长长一段话,又连连磕头,砰砰之声,令人心悸。

巴图尔一声长叹,从金椅上缓缓起身,脸上的表情,既尴尬又痛苦。

他知道,苏里唐所言,皆是实情,李啸这样贪得无厌之辈,既能一举攻灭叶尔羌汗国,又凭什么会放过自已这准噶尔汗国呢?

就算他暂时为了消化叶尔羌汗国之地,而不攻打自已,但若其表面装好,暗地再施以同样手腕,纠集北面那同样贪得无厌的俄罗斯帝国,趁准噶尔汗国不备,与其一道夹攻本国,那自已在这南北相攻的重压下,又能坚持多久呢?

所以,苏里唐说得没错,救叶尔羌汗国,便是救自已,唇亡齿寒,免死狗烹,古理宜然也。

想到这里,巴图尔内心,主意终于拿定。

他缓缓走下丹阶,亲手将伏跪于地的苏里唐扶起,沉声道:“苏里唐亲王,本汗决定了,立即派发重兵,往援贵国。相信我们两国合力,一定能彻底打败唐军!”

苏里唐额头鲜血淋漓,脸上欢喜之情却溢于言表,他拱手大声道:“大汗大仁大义,锐眼如炬,真乃两国百姓之福也。在下愿为向导,领贵国大军入境,与我军里外夹攻,击败李啸,扫灭唐军!”

两人商议既定,准噶尔汗国国王下令,调派国中精锐兵马二十万,由长子僧格统领,分成前中后三部,互相犄角相应之势,一齐立即入援叶尔羌汗国,准备在喀什城下,与残存的叶尔羌国兵马一道,内外夹攻,打败李啸的唐军。

准噶尔汗国大肆调派兵马,入援叶尔羌汗国的消息,自是早就被唐军安全司回报给了正率军西进的李啸。

听到准噶尔汗国最终还是决定派出兵马,去和叶尔羌汗国一道,共同抗击李啸的唐军时,李啸不禁冷冷一笑。

准噶尔汗国那巴图尔国王,不识时务,强与天争,竟敢与大唐天兵对抗,简直是自寻死路,罪无可恕!

既如此,那就休怪朕对你不客气。

李啸当即下令,着一镇兵马,打着全军旗号,大张旗鼓向喀什进发,作出唐军主力西进,围攻喀什的假象。

除此之外,其余诸镇,包括附属兵马,皆一道北上,准备于准噶尔汗图至喀什的关键地段,设伏邀击,争取一举击溃入援的准噶尔汗国兵马。

这个邀击地段,早已研究妥当,那便是位于乌什的阿克赛地区东侧,喀克沙勒山一带的一处无名山谷。

唐军兵分两路,西去的一路,是唐军第十一镇兵马,其镇长莫长荣,按李啸指示,大张旗鼓,马尾之上都拖着树枝,在干燥的土地上,扬起漫天的烟尘,形成铺天盖地而来的假象,进逼喀什而去。

北去的一路,则由李啸北自统领,全力北上,终于在三天之后,抵达这喀克沙勒山处的无名山谷,然后全军安顿于山中,迅速作好了埋伏。

唐军这般行动,那紧守于喀什一带的叶尔羌余部,自是全被第十一镇兵马的浩大气势所吸引,全力防备于城中。而南下入援叶尔羌的准噶尔部二十万兵马,则是全无察觉,一路南下到了乌什一带。

领兵到此的僧格,虽满是疲惫,一脸风尘仆仆的模样,但他的心情,却是颇为不错。

因为,给他引路的叶尔羌亲王苏里唐,已向他讲过,国王阿不杜拉早已下令各地坚壁清野,可让唐军颗粒无获,为其后勤增加极大困难。

而这一路率军行来,果不出苏里唐所料,大军行进到各处军堡州镇,当地百姓皆近乎绝迹,田野中只剩下割了个干净的整整齐齐的小麦杆荏,一路扫荡过去,连个唐军的影子都未曾见。

一直到临近乌什地区的时候,偶尔远远看到几个零零散散的唐军哨骑,只不过,等到僧格派出骑兵想去追击时,他们早就一跑就不见人影了。

见唐军对自已如此畏怯,象个胆小的兔子一般躲起来不敢见人,准军上下,原本紧张的心情,顿时大为放松,而本该具备的谨慎小心,渐渐都被浮躁与轻进所取代。

于是乎,他们警惕性开始迅速下降,不断有军兵开始脱离主阵擅自行动,这二十万大军,所分成的前中后三段兵力,皆开始逐渐分散,纪律性与组织性日渐松弛。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无所顾忌一字长蛇向喀什快速进军,兵力越来越分散之时,唐军已开始悄悄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