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处

明末之虎 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处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三天后,李啸出发来到单县铁龙城,带上了整个由秦良玉统领的兴中镇丙营的兵马,包括了甲乙两总30队盾兵,60队枪兵,玄虎重骑2000人,飞鹞子轻骑2000人,横行哨2000人,辅兵2000人,另外就是刚刚设立的丙总火铳手,该总4500人,下分三哨,每哨1500人,下面再分成10队,每队150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李啸作为主将,亲自率领总共约2万余人的军阵,浩浩荡荡前往河南而去。虽然,李啸的这支部队,相对于李自成部来说,数量仅有他的五分之一,但李啸兵精将锐,又有新成立的4500人的鲁密铳手,战力却是相当可观。铁流滚滚行伍整齐的李啸军,顶着凛冽的朔风,一路沿着黄河西行,过曹县,仪封、兰阳,终于到达开封城外。这个寒冷的冬天,大军一路西行,看着那远远高过头顶,仿佛悬在半空中的黄河河堤,李啸感叹自已故地重游。上次去河南开封,是在崇祯八年,自已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赤凤总兵,最终在豫西地区,设伏打败了高迎祥的流寇部队。只是没想到,上次放跑了李自成,他竟然已卷土重来,看着高高在上的黄河,李啸不由得在想,要是这河堤破裂的话,那浊浪翻腾,怒涛汹涌的黄河水,估计会有如从天而降一般,把自已这支军队,以及两岸广阔的平原旷野,星罗棋布的城池村镇,统统冲垮毁灭吧。那么,自已此去,能解除李自成的对开封的包围,不至于再出现历史上水淹开封的悲剧了吗?李啸心下,感慨莫名。其实,李啸在现在,业已决定对李自成进行一番打击了。虽然他可以给自已不断提供流民百姓,让自已把他们移民到海外,但李自成的势力越来越坐大,以致于鲸吞掳掠河南、山西一带,再无人能制,却也不是李啸所希望看到的。李啸到在开封城外约数十里外的陈桥镇,可以看到,开封城已被铺天盖地的流寇兵马密密麻麻地包围。看得李啸眉头大皱。这时,朝廷派来的援军中,只有兵部侍郎侯恂的两万余人的兵马,另在开封城内,有河南总兵陈永福的兵马两万多人,以及巡抚李仙风,巡按高名衡,推官黄澍所临时组建的兵马一万余人。李啸首先派人,却通知驻扎在黄河北岸那兵部侍郎侯恂,两万余人的兵马,前来与自已会合。这个担任兵部侍郎的侯恂,是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明万历丙辰年(1616年)进士,授山西道御史,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东林党人。此人在天启年间,因与阉党魏忠贤斗争,父子三人曾遭罢官。后在崇祯元年,才再次启用任河南道御史。次年任太仆少卿。崇祯三年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到崇祯六年时,则升任户部尚书。但在崇祯九年十一月,因遭阁臣薛国观等人嫉妒,薛国观唆使宋之普等奏劾侯恂靡饷误国。侯恂被削职,不久入狱。这是侯恂第一次入狱,长达七年。崇祯十四年夏,其父侯执蒲去世,侯恂戴罪出狱,回家奔丧守孝。到了当年年末,李自成部流寇席卷中原,合兵围攻开封。当时在河南与湖广之地,兵权最大的军头,便是曾经的侯恂老部下左良玉了,由于左良玉骁悍跋扈,向来不受朝廷节制。崇祯皇帝考虑再三,加上群臣的推荐,重回监狱的侯恂,被特赦,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带领两万余人的京营兵马,急急南下,以解开封之围。本来,侯恂已派人传信,令正在襄阳一带的左良玉,速速率兵北上,与其一道进剿李自成部,但左良玉畏惧李自成部兵力太多,到了南阳一带后,就逡巡不前,最终没有来到开封解围。故而,见左良玉部迟迟不带,侯恂虽然心忧为甚,却也没有办法,只得率部驻守在黄河北岸,等待其他各地的援军。故而当侯恂见到唐军哨骑来报,告诉他李啸唐军已到开封城外陈桥镇,要与他合兵一处,共抗流贼的消息后,简直大喜过望。“好哇,好哇,唐国公此来,甚是及时。唐国公之军兵一来,这开封城,解围有望矣。”侯恂一脸喜不自胜之色。“贵使且先下去休息,本侍郎即时点集兵马,南渡黄河,去与唐国公会合。“侯恂一脸笑容地说道。“嗯,军情紧急,还请侯侍郎早作安排。““放心,老夫会尽快放理此事。“在侯恂恭敬地将哨骑送出中军帐外后,这时,他旁边一名面目俊秀的白衣公子,却一脸露出不屑之色。这白衣公子便是侯恂的长子侯方域。候某人号称才子,时年不过二十来岁,正是书生意气的年纪。此番在侯恂军中,一为老爹刻意让他长点见识,二也是顺路南下,准备在战事结束后,就去南京留都,在那里,可有那位秦淮八艳之一的名妓李香君,在等着侯大公子呢……真实历史上,在南明时,侯方域曾给史可法当过幕僚,以东林党的传承,候公子对大明皇帝自然也不放在眼里……所以候公子指点江山,抨击朝政,抨击来抨击去,感觉大明什么都不好,后来就决定去投效大清了。只不过,这位号称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在清朝建立后参加了大清的乡试,不幸的是,号称才情名声动天下的侯公子,竟只中了副榜,一时沦为笑谈……此时的侯方域,见自已的老爹,听到唐国公李啸率军前来,竟高兴得这么忘形,心情不油得泛起一股莫名的鄙薄之情。此时哨骑已然退下,侯方域冷笑一声,对侯恂道:‘父亲,奈何听闻李啸到来,竟至忘情至此乎?“侯恂斜了他一眼,低声道:“域儿,唐国公乃我大明国之倚柱,是为国朝不世出之栋梁之材,他的手下,堪称兵精将锐,乃是国朝乃得之精兵,你安可这般说话。“侯方域却又是冷哼了一声:“爹爹你这般看重此人,把此人视为国朝倚柱。但以孩儿看来,此人虽有将才,却是心术不正,与左良玉一样,属于跋扈自雄之辈,这样的人,将来能否还为朝廷所用,倒是难说得很呢。“听了侯方域这样的,侯恂板起脸来:“域儿,你年纪轻轻,晓得甚事,话却不可乱说,这李大人,现在又刚成了皇上驸马,娶了坤兴公主,乃是朝中第一等炙手可热之人,又手握强兵,复拓得海外之地无数,这样国朝二百余年从未有过之英材,你安可这般说他,可是要打嘴。侯方域叹了一声道:“唉,此人若能一直效忠国朝,为皇上,为国家所用,自是好事,可孩儿总觉得,此人更象一只狰狞猛虎,养好了,可以看家护院,若养不好,只怕了倾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却怕是悔之晚矣。”“住口,休得胡言乱语!唐国公位高权重。乃是国之附马,皇上的乘龙贵婿,岂是你这黄口小儿所能评说。”侯恂绷起脸来:“还不快快打点行装,随为父一道渡河,去与李大人合兵。”听了父亲这顿训,侯方域无奈,只得应了一声诺,起身收拾去了。约一个半时辰后,侯恂率全军,从浮桥渡河,来到了李啸军中。李啸见侯恂来得还挺快,心下也是欢喜,遂邀其父子二人,入中军帐中谈话。李啸首先问了侯恂军中的情况,知道他率了两万京营精锐前来后,心下十分高兴。“好啊,有侯侍郎这两万兵马,再加上我军的两万余兵马,两军互为呼应,协同作战,要破李自成那十余万兵马,自是不难。“侯恂一笑,脸上却显出惋惜之色:“唉,李大人啊,本来,在下已派人送信至平贼将军左良玉处,约他从襄阳率军北上,与本侍郎一道解这开封之围。不料,他不知何处,一直未至,本侍郎无奈,只得暂屯河北,以待他处援兵。“李啸离言,心下却不觉冷笑。这个左良玉,定是听闻贼势浩大,恐自已不敌,白白消耗了兵力,这才一直不肯前来开封吧,此人虽然跋扈猖狂,却又是一个无能而胆小之辈,这般畏战苟且,实是令人恶心得紧。“此人必定不会来了。“李啸淡淡道:”本公料定,此人必是畏于流贼之势,才等故意在这路上迁延时日,才会至今未到,以本公之见,左良玉所部,必不能到,我等不必再等他了。“侯恂问道,“却不知,唐国公大人,您打算如何退敌?”李啸沉吟道:“这个么,本公自有计策,还要谋划一下,到了全军行动之时,还请侯侍郎全力配合本公方好。”侯恂急应道:“这是自然,何需多言,我所部兵马,全部听从唐国公差遣。”李啸点了点头,又与侯恂聊了数句,侯恂便指着一旁的侯方域,再向李啸介绍道:“这是某家犬子朝宗,今年刚满二十,以在下愚见,希望犬子能在李大人身边效力,则老夫心下,再无所憾矣。”见侯恂忽然来了这么一出,李啸也一时愣住了。不过,何其聪明的他,很快也就在心里,猜到侯恂的真实想法了。这个侯恂,现在是看到了,自已的前程与未来,可谓不可限量,才抓紧机会,把自已的大儿子安排过来,给他谋个前程,倒是用心良苦呢。这时,面对侯恂投过来探询的目光,李啸轻叹一声,挤出一丝微笑,算是默认了侯恂的请求。侯恂顿是一脸喜色,拉着侯方域的手,便朝李啸走近了几步。听了父亲没由来的,竟把自已给直接给举荐给了李啸,侯方域一时间,也不觉呆住了。这,这却是何意?他正迷糊间,却看到,父亲威严的目光投射过来,透出一股不可违抗的味道。而父亲随后的拖拽,“父亲大人……”“不必多说了,还不快快过来拜见李大人。”侯恂一声低喝,对侯方域沉声说道。(下面为防盗,明天再补充。)崇祯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开封经过农民军多日的围困,富庶的开封已经成了一座“白骨山积,断发满地,路绝行人,神号鬼哭,天日为昏”的活地狱,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开封很快就会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自己掉下去落到李自成手里。然而就在这天夜里,突然传来了巨大的浪涛声,“河伯震怒,水声远闻”,这种声音在一片死寂的开封城里显得格外惊心动魄。黎明时分,在城头的守军惊诧而又欣喜地发现滔滔黄河水已经冲到了城下,而原来在城外的李自成部队或者纷纷逃命,或者被溺死在怒涛当中,“西南贼俱远遁,东北贼溺死无数”。不久开封军民的欣喜变成了莫名的恐惧。失去了控制的黄河水直奔开封而来!尽管开封军民拼死堵塞,黄河水还是于十六日冲开了曹门,古城开封的浩劫开始了。现在,开封之战最大的谜团出现了:是谁决开了黄河?第一种说法,黄河是李自成决开淹没开封的,以往的史书多采用这种说法,如《明史?庄烈帝本纪》中说“九月壬午,贼决河灌开封”。《汴围湿襟录》也说“至九月十五日,督贼数万,将河决开”。而《祥符县志》则说是李自成的部将刘都古所为,“时流贼围开封久,人相食。守臣谋引黄河灌贼。贼知,予为备;令其党黑蛇刘都古决河灌城”。第二种说法则认为明朝官军是决河的罪魁祸首。如兵科给事中李永茂的奏疏就将那位躲在河北的巡按严云京指为“戎首”,《开封府志》也记载了一个祥符籍人刘昌弹劾严云京的事,并明言“祸自云京掘河始”。《平寇志》与《绥寇纪略》则说黄河是“援军”掘开的。《甲申纪事》作者赵士锦引述农民军战士姚奇英的话“城将破。时官城中者恐以破城议罪,将河水灌城,而己逃避之。非真河水决也”,也认为是明军所为。第三种说法则有点各打五十大板的意味,称官军与农民军同时决河,官军前而农民军后。如《明史?高名衡传》记载:“会有献计于巡按御史严云京者,请决河以灌贼。云京语名衡、澍,名衡、澍以为然。周王恭枵募民筑羊马墙,坚厚如高岸。贼营直傅大堤,河决贼可尽,城中无虞。我方凿朱家寨口,贼知,移营高阜,艨艟巨筏以待,而驱掠民夫数万反决马家口以灌城。九月癸未望,夜半,二口并决。天大雨连旬,黄流骤涨,声闻百里”第四种说法则认为是“天灾”,《豫变纪略》是这方面的代表,称“盖开封之陷,天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