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

明末之虎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侯方域笑着问道:“小二,你是哪里人氏,来这澳洲多久了?”

小二一愣,便笑着回道:“这位客官,你如何对小人这般感兴趣啊?行,客官想知道,咱就好好与你唠唠。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咱是南直隶颖州人氏,崇祯八年时,流寇攻破颖州,咱全家皆成难民。后来,我一家人,被李大人派出官员招揽,随后带到山东单县,在当地授了田土开荒,咱们一家人啊,才在单县安家落脚呢。”

侯方域哦了一声,又好奇问道:“那小二你,又是怎么到这澳洲来的呢?”

小二叹道:“单县田亩有限,随着流民越来越多,当地田土已被授完。故小人长大后,虽已成家,却在当地再没有空闲田土可分。不得已,便去了赤凤城,在当地酒店当小二,从此在赤凤城安家定居。”

小二顿了下,又道:“后来呀,咱们东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先后在济州,台湾,吕宋等地皆开了分店。这不,在澳洲被攻下后,咱东家立即出手,在这北澳城中,投资了这家悦来酒店,随后便把小人从赤凤城调往这里。当然了,在这里,小人的薪水也给高了一倍,还算是这酒店的半个管事,小的这才高高兴兴地携了妻女,从山东赤凤城,来到这北澳城安居守业。”

侯方域笑道:“你们东家蛮有眼光嘛,知道趁着澳洲刚定,城池初建的机会赶紧投资,倒是抢了个先手。”

“那可不,咱们东家的眼光没得说。不过啊,这澳洲地界的气候,倒与咱们中华颇象,就是寒暑颠倒,四季相反,象现在,这澳洲是秋天,而咱们中华本土,则正好是春季,倒是完全相反呢。现在啊,小的倒也是越来越习惯这里的气候风情了,小的还打算,若东家不调动小人的话,小的就一直在这澳洲干下去,子孙后代,也不再回返中华内地了。”

小二一脸喜悦笑容地说完,说得侯方域也不觉点头微笑,他点头道:“那小二你可知,在这澳洲之地,商税重不重,官府治理又是如何?“

小二忙道:“客官,在澳洲的商税,与赤凤城的店铺一样,都是每月要交销售额的八分之一为商税,当然,这般商税,与大明他处相比,确实要重些。”

侯方域一脸疑惑地问道:“这商税既这般重,为什么我看这满街商铺,却还这般兴旺,倒是奇怪?”

那小二听侯方域这般发问,便笑着说道:“这位客官,你以前没来过李大人治下的土地吧?在李大人治下,看似商税要重些,但其实对商家来说,与其它地方相比,反倒轻省不少呢。”

“哦,小哥这番话有意思,但请详言之。”侯方域来了兴趣。

小二见他感兴趣,索性也打开了话匣子,他快声说道:“客官,按说我大明祖律,商家三十税一,该是十分轻省了。但恕小的直言,这律令,在当今天下,几乎就是废纸一张。这大明天下,何处官府胥吏不对大小商家盘剥压榨,可叹商家辛苦经营所得之钱财,被其巧取豪夺,国家未得分文好处,倒只是养肥这般贪官污吏了。更有甚者,若商家被强征为官府行头,那更是非举家逃走,或破尽家财,才方可得以免祸啊。”

听了小二这番话,侯方域与一旁的家仆,连连点头。

侯方域甚至脸现惊讶之色,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小店的小二,竟能说得这般头头是道,倒令他刮目相看。

相比这个小二,自已这个所谓的大明才子,对这些商业上的东西,了解得却是有限得紧呢。

小二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一般,他讪笑道:“客官,小的这些话语,大部是从官府颁布的商家谕告中,才知晓得之,又在赤凤城呆了多年,才对这些事情,知晓得详细些。其实,现在北澳城的大小商家,多为他处来此开的分店,对此赋税政策,亦皆是明白清楚。不然小人睁眼瞎一个,如何有这般见识。”

侯方域闻言,又下意识地与一旁的家仆,两人目光复杂地对视了一眼。

他心下暗叹道,这个李啸,对于朝政之弊端,倒是看得这般清楚明白,也能及时拿出措施来纠正。现在却是既收到商税,又得到了美名,还没有一个与民争利的名声,殊为不易啊。可见,此人虽是武将出身,但对于治理商家这一点,只怕是大明各地的官僚们,亦是多有不及吧。

小二见他不说话,又感叹地说道:“想当年,我在赤凤城时,这位李大人,将赤凤城治理得可谓是井井有条,街市安然,我等每月只需交纳销售额的八分之一商税,其余诸事,皆不用管。既无官府胥吏盘剥,也无青皮地痞敲诈,商户们只管放心经营便是。是故赤凤城商家众多,经营兴旺,此皆李大人治理之功啊。而现在,这北澳城,也延续了赤凤城的治理方式,同样是街巷安堵,环境极好,秩序井然,亦是一块经商的好地方呢。”

侯方域听了小二的话语,不觉连连捋须点头是,心下对李啸,乃是更加佩服。

这时,侯方域想了想,又问道:“那这澳洲之地,到现在为止,却是来了多少移民呢?”

小二回道:“客官,你要说具体多少人,这咱不是官府,还真不好说。我只知道,这北澳城,现在就有五六万居民百姓,长住于此。小的估摸着,就咱这北澳省,怕已是至少有四五十万移民人口呢。以此推算,整个澳洲,现在应有近两百万人口了吧。客官你想,若无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我们在这开酒店,岂不是赔钱的买卖了么?”

侯方域点头道:“那倒也是,没有人口来消费,如何能撑起这繁华的北澳城来。那小二我再问你,这澳洲的移民,到了这里后,这田土开发情况,又是如何?

小二一愣,便回答道:“这个么,具体如何,小人也是不太清楚。现在澳州之地,共分三省,分别为北澳省、西澳省、和南澳省,据小的听闻,现在西澳省处,多为干旱地带,李大人将此地规化为蓄牧养殖场所,是由国内移民,在该省各自承包一块荒地,进行规模化养殖,象牛、羊、猪等牲畜,多在西澳省养殖。而北澳省与南澳省,基本是各类农作物都有种植,象小麦、水稻、高梁、粟子、烟草、甘蔗、茶叶等等,比比皆是,不一而足。反正啊,听李大人说,他要把咱们这澳洲大陆,建设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全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呢。还要让这澳洲出产的粮食、牲畜、以及各类经济作物,皆成为其治下产量最大也最多的地区。李大人还说,他希望将来这澳洲之地,出产的粮食和牲畜,能够养活整个中华本土的百姓,都还绰绰有余呢。“

小二说完,侯方域等人,又是一阵无声的喟叹。

好么,要把澳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农牧业基地,要凭这澳洲之地,养活整个中华大地的百姓,李啸的雄心,何其豪壮,岂是一般人可比。

小二说到这里,忽地又有一道热腾腾的肉菜端来,小二眼前一亮,忙对侯方域说道:“二位客官,快快尝尝,这可是咱们澳洲独有的一道肉菜,你们在中华内地,绝对吃不到的。“

侯方域闻言大奇,细看一看,盆中的肉,倒与牛肉颜色差不多,暗红发亮,饱沾油脂,一股浓香扑鼻而来。

他与仆人,顿是食指大动,遂立刻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放在嘴中细嚼。

“嗯,此肉浓香扑鼻,粗中带细,颇有嚼劲,外观象是牛肉,倒与鸡肉一般味道,却不知,是何牲畜?“侯方域吃得连连点头,一边向小二问道。

小二大笑,急急说道:“客官有所不知吧,这东西啊,是澳洲独有的野物,叫袋鼠,这东西,在澳洲大地遍地都是,故官府不禁捕食。怎么样,味道还不错吧。本店还有盐薰腊制的袋鼠干肉,可长期保存,客官将来返回中华内地时,却可将其带回,给家人朋友尝尝鲜。“

侯方域听得直点头,他笑道:“好的,等本官将来返回中华内地,自会多带点袋鼠干肉回去,到时也就在你这店里买吧。“

小二闻言,一脸喜色,连声道:“好嘞,感谢两位客官照顾本店生意,小二在此先谢过二位客官了。“

侯方域等人,又连连尝了几块袋鼠肉,嚼得满嘴流油,两人皆是赞叹不已。

这时,侯方域看到,从酒店大门口,又来了一名客商模样的人,只不过,在他身后,除了三名汉人打扮的伙计外,却还有六个长得黑乎乎的土著模样的人,也紧紧地跟着他,随着他一同入店,然后寻得地方落桌吃饭。

一旁的侯方域家仆,见此情状,不由得好奇问道:“小二,这些土著,却是哪里人,又要去何处?“

小二瞥了一眼那些土著,便笑道:“这些人呀,皆是澳州当地土著,叫什么毛利人,自李大人的唐军征服澳洲后,这样的土著部落,有不服者,皆已消灭,剩余的都是愿意意归附我华夏文明,愿意服从我唐国公治理之辈。象这样的毛利人,依小二的经验看,应是被汉人客商所雇佣,前往西澳省开荒养殖,以此来换取收入。要知道,他们的那些部落,连刀耕火种都不会,可谓穷得要死,现在有人雇他人做帮工活计,这一年下来的收入,可比他们先前在部落中强得多了,光凭他一人收入,养活一家老小,都不成问题。说起来,这可是李大人,对这些野蛮原始的当地土著,所带来的一项极好的仁政呢。“

侯方域闻言,顿是点头赞叹:“妙哉,能让远夷来化,四海宾从,乃是尧舜一般的君主,方可做到之事情啊。唐国公治理之能,侯某实是叹服之至也。“

侯方域感叹了一番,便扭头对自已的家仆说道:“等下我等吃完,倒要去这北澳城中,好好观耍一番才是。”

家仆点头答道:“是啊,侯公子,我等难得来这澳州一趟,确需好生游玩一番方可。“

不多时,两人皆是酒饱饭足,便起身离去。

除付了二两五钱的酒资外,侯方域另给了小二3分银子的小费,那小二一脸笑得稀烂,连声称谢不提。

本来,现在李啸治下,由中华银行下发的金元银元铜元已是通用,但象明朝内地所使的银两,也还是可以在这里流通的,这小二拿了这些散碎银子,只需去北澳省中华银行分所兑换便可。

当天晚上,在北澳城中游玩够了且吃饱喝足的二人,便自然去寻一处烟花春馆,借以歇脚休息。

风流成性的侯方域,来到这澳洲之地,也还是不改本性,他在与一名中意的烟花女子,尽情地颠鸾倒凤滚过床单后,才惬意地倒头睡去。

只不过,此时此刻的他,虽然才在澳洲呆了一天,但在心中,对唐国公李啸,已是所有的怀疑与不满,皆已打消。

他在心中,竟然还油然泛了一个,似乎颇为大逆不道的念头。

那就是,如果有一天,这个唐国公李啸,能让整个饱受苦难的中华大地的全部百姓,皆能这般被治理,那么,这个国家,哪怕从此不姓朱,不叫明朝,又有什么关系呢……

……

在侯方域等人,正在澳洲四处游该查看之际,在山东登州,李啸的小正妻,坤兴公主朱,正一脸欢喜地打点着包裹,准备重返北京,回娘家省亲。

这崇祯十五年三月中旬,已嫁给了李啸大半年朱,在她满了十四周岁之际,终于得到李啸的许可,让她回京城,去看父母崇祯皇帝和周皇后。

朱除了带上自已一点行李与随身物品外,李啸还给了她带上了大批的礼物与金银,聊表自己这个驸马的孝心与礼节。这些东西,都交给护卫她的军兵,一齐带回京城。

李啸亲自送她离开登州城,望着朱一行人的背影,消失在烟尘滚滚的官道尽头后,李啸眉头微皱,脸上满是深思的神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