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五百章 兵发海参崴

明末之虎 第五百章 兵发海参崴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马绍愉这番话,有如惊天炸雷,回荡在整个凤凰楼中。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一时间,整个凤凰楼一片安静,几乎没有人能立刻之他这番凌厉狠绝的骂话中,回过神来。这个看似软弱可欺的汉人使者,怎么突然间,竟象换了个人似的,敢说出这样激烈反悖的语言出来?!被骂的多铎,是第一个回过神来的人。本来就有疯狂王爷之称的他,顿时暴怒到了极点。他嗷的一声高叫,刷地抽出一把锋利的解首刀,倒持在手中,冲着马绍愉便急奔过来。“入你娘的南蛮子!操你娘的尼堪!你竟敢反骂本王,真真反了你了,本王现在就宰了你!”多铎吼叫着,手持那柄寒光凛凛的解首刀,冲着马绍愉急奔而至。也许,他接下来,便要手起刀落,将马绍愉一刀捅杀了。此时的马绍愉,见到那把闪着森森寒光,向自已直冲而来的尖锐小刀,他脸色惨白,能听到灵魂从自已天灵盖哧溜一声,远窜而去的声音。“多铎,不得无礼!”他的身后,传来皇太极的一声暴喝。这把尖锐的解首刀,生生地停在离马绍愉喉咙仅有一分开外。马绍愉缓缓抬起头,看到多铎那暴怒到几乎扭曲的脸孔,他鼻孔中哼出的粗气,几乎喷在马绍愉脸上。多铎牙齿咬得格格响,锋利而愤怒的目光,有如两把锐利无比的尖刀,把正下方的马绍愉,给戳了个对穿。多铎从小到大,还从未被人这般当面对呛过,他感觉自已作为王爷的脸面,都被这个汉人一把撕掉扔在地上踩在烂泥,而凤凰楼宴会中的所有人,都在幸灾乐祸地观看自已出丑。不杀此人,如何解恨!如果不是皇太极这道命令,他早已手起刀落,一刀宰了这个口出狂话,不知死活的汉人。多铎在原地站了许久,才恨恨地转过身,低垂着头,重新走回自已的座席。整个凤凰楼中,重新恢复了寂静。只是,因为马绍愉一时激愤的口不择言,已给整个会宴气氛,捅出了一个天大的漏洞,让整场宴会,到了几乎无法进行的地步。皇太极紧绷着脸,双手暗握成拳,一双眯缝眼中,闪出两道冷光,他故作平静地轻咳一声,才缓缓说道:“马主使,你说那李啸,现在的官职,已成了平辽王么?”马绍愉暗叹一声,回道:“禀皇上,正是哪此。李啸因扫灭金州,攻克赫图阿拉之功,被我崇祯皇帝赐封平辽王,并加太子太保衔,以为嘉奖也。“听了马绍愉的话,皇太极的脸都在抽搐。耻辱啊!大清开国至今,最大的耻辱,莫过于此了。若是先汗地下有灵,见到这龙兴之地,已成一片废墟,龙脉被生生斩断,全城军民尽皆活埋,怕亦是会气得在十八层地狱里直蹦吧。可恨清朝开国至今,所蒙受的的最大耻辱,却成了这个狗入的李啸的晋身之阶。这个卑贱的村野猎户,竟然可以凭借大清无数血淋淋的人头,无数被毁成一片废墟的州镇,最终成了大明难得的异姓王。可以说,李啸这厮的一路晋升,都在踩在大清身上所获得的。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憋屈的事情么。只是皇太极也知道,现在自已就算再为不满,再心生怨恨,现在木已成舟,生米做成熟饭,说得再多亦是无益。更何况,现在眼下的自已,好不容易才遣使与明廷议和成功,若因为宴会上的意气用事而节外生枝,却是实为不智之至。毕竟,现在自已最为重大也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要集中全部精力,全部力量,来对付那该死的李啸,和此人手下,那庞大而潜力无限的明日帝国。相形之下,现在的自已,若还想着在宴席上压服这两名明朝使臣,来获得议和上更多的利益条款,反而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了。而且,经过了刚才的一番试探,他也看得出来,这份议和条款,也确实达到了明朝的底限,再对这两个可怜巴巴的明使苦苦相逼,意义却是不大。再退一步来说,若是真的与明廷谈崩了,那最高兴的,就是那该死的李啸吧。于是,皇太极想到这里,又装模作样地咳了一声:“二位使者,今天乃是欢宴时刻,何必这般言语相激,徒生不快,实是极没意思之事。至于李啸那厮,居心卜测,野心勃勃,依朕看来,此人虽为明国之平辽王,但谁知此人将来会是如何,又是否会一直甘于做明朝的臣子,我等也不必再去说他了。倒是从今之后,我明清两国,可自此息止兵戎,和衷共洽,互相贸易,却是对两国皆大有裨益之事呢。”见皇太极没有追究自已罪责,反而出言缓和宽慰,马绍愉紧绷的内心,顿时舒展了许多,他连忙拱手回道:“皇上所言甚是,微臣也希望,从此以后,明清两国,能自此永息刀兵,和衷共济,方是两国互利共赢之路啊。”皇太极微微一笑,接过话道:“贵使所说,甚是有理。其实你们也知道,朕自即位以来,向来主张明清两国互相修好的。只是可叹朕的一片诚心,都得不到明国皇帝的回应,现在想来,更是令人叹息啊。只不过,现在这些事情,皆已成过往,再来说具体经过,也实在没什么意思。”皇太极顿了下,又说道:“想来自天聪元年,朕登位御极以来,承蒙天眷,自东北海滨以乞西北,莫不臣服。女真诸部,蒙古诸部尽入大清版图,是以昭告天地,正位改元。这些年来,我大清屡次入关作战,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攻州克县,灭敌陷阵,乘胜长驱,更复何畏。只不过,朕之内心,向来仁慈,不忍数百万生灵命涂刀锷,涂炭荒野,若能各审祸福,诚心和好,自兹以往,尽释宿怨,那两国之间,又还有什么可以计较的呢?”听皇太极这番貌似宽宏大量的语句,马绍愉与李御兰二人,一起站起身来,急急向皇太极拱手禀道:“皇上宽宏大量,不究过往,且能展望未来,更筹新画,实是两国之福。”皇太极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明显,他轻叹道:“古话说得好,情通则明,情壅则暗。象现在这样使者往来,期以面见,则情自不蔽。两国之间,互为兄弟,吉庆相吊,岁则通商贸易,互以特产财货赠之,两国逃亡人员亦各归之,那两国之间,还能有什么纠纷与阻碍呢。所以说啊,明国皇帝落得这般境地,在松锦大战中遭到惨败,真真咎由自取也。”听了皇太极这番长篇大论,看到他一个劲地站高枝儿,把自已择拣得干干净净的虚伪做派,马李二人虽在心下腹绯不已,却也只能诺诺连声,不敢多说什么。于是,在皇太极的刻意缓和下,这场宴会,得以继续在尴尬的氛围中进行,在又整整进行了一个时辰后,这场欢迎宴会,才宣告结束。宴后,皇太极取出皇帝印章,在两国议和的文书上加盖印章,算是给这议和之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后皇太极又下令,在盛京城中的广场上,杀牛宰马,举行了盛大的祭告天地仪式,以此方式,来宣告明清两国正式达成议和协议。在又邀马李二人,在盛京城中住了两天后,皇太极才给明廷使者团一份厚赏,并派人护送他们回国。送走明廷的使者团后,皇太极立刻在崇政殿中,召集一众文武勋臣,以及那正驻兵在沈阳城外的俄罗斯帝国督军戈洛文,一道商讨接下来,要如何开始对李啸这个魔头,要如何开始全面的进攻与剿杀。崇政殿间,皇太极环视了一圈满朝文武,朗声道:“各位,现在我大清已与明朝正式签订议和协定,两国之间,再无纷争,我大清现在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心全意对付李啸了。那我军接下来要如何行动,还请各位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皇太极的话音刚落,在宴会中受了一肚子气,以致于现在还耿耿于怀的多铎,第一个跳出来,大声说道:“(此处为防盗,稍晚更替)(此处为防盗,稍晚更替)(此处为防盗,稍晚更替)(此处为防盗,稍晚更替)卷之一◎大行皇帝纪大行皇帝讳由根,神宗显皇帝孙也。考端皇帝,讳常瀛,神宗第八子,封桂王。继嫡妃王氏,无出;贵人马氏,生二子,长桂恭王,次上。以天启叁年癸亥岁十月十九日,生上于燕邸。天启七年秋,端皇帝出封于衡州。端皇帝垂颐丰背,日角修耳,貌似神宗,性敦厚慈易,为诸王最。崇祯间,朝廷崇礼亲藩,诸王多凭依侵有司,烦苦士民,独桂邸以安靖闻。编修马世奇、中书舍人张同敞先后奉敕戒谕诸王,俱以王贤报命。崇祯六年,诏遣编修闵仲俨册立桂恭王为安仁王,上为永明王。崇祯十年,临蓝犭贼郭子奴、刘新宇等反,犯衡州,端皇帝发藏金馈饷,请调虔粤兵城守。明年,讨平之。崇祯十叁年,奏请修衡州城,优诏许之。崇祯十四年,上纳王妃王氏。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掠寇湖南。八月,长沙陷,分巡上湖南道参议金九陛托赍贺表去衡州,惊溃。端皇帝率桂恭王及上出奔,仅达永州南之石期市,贼追至,巡道中军王上庸率死士截击,端皇帝乃得舍舟逸去。上庸力尽战死,上遂与端皇帝相失。端皇帝携桂恭王走全州,得达广西。应奉内竖陈进忠奉上走道州,陷贼中,不得去,为伪吏所得,将送贼所。有吴继嗣者,故为巡检,陷贼中,伪授永州经历,力调护上,谲绐伪大吏,得稍缓。已而献忠渡江走荆州,伪吏无从致送,遂免于难。继嗣迎居己署中,益虔护侍,每日初出,夫妇皆拜谒奉膳,如臣礼。十二月,征蛮将军杨国威帅师复永州,遂迎上入粤,达端皇帝所,遂从居梧州。弘光元年,端皇帝薨,厝梓宫于梧州南岸。桂恭王承国事。思文皇帝立于福州,以桂邸为神宗正胤,次宜承统,有疑虑心,下优诏结万元吉、何腾蛟、丁魁楚,不次皆迁九卿,赐便宜、蟒玉。魁楚遂迎桂恭王及上居肇庆,用杜推戴。已而靖江庶人反,思文皇帝益疑,密诏丁魁楚相动静处分。未几,桂恭王暴薨,上以简静为魁楚信重,得无恙。隆武二年八月丁酉,思文皇帝遇害于顺昌,全闽陷。总制两广兵部尚书丁魁楚、巡抚广西佥都御史瞿式耜议戴上监国,大学士吕大器、兵部尚书李永茂皆至肇庆,与定策。参政唐绍尧、副使林佳鼎、御史王化澄率府州县吏民迎上于寓邸,释衰服,治府署为行宫,行监国事。十月丙戌,上即位于肇庆,诏诰天下,奖励文武兵民,同仇恢复,改明年为永历元年。遥尊隆武皇帝为思文皇帝,顺昌之讣未审,或曰潜逊故也。追尊考桂端王为端皇帝,兄安仁王为桂恭王。上嫡母桂王妃王氏为慈圣皇太后,生母马氏为慈宁皇太后,立皇后王氏。进吕大器为中极殿大学士。擢丁魁楚、李永茂、瞿式耜皆为大学士。大器、永茂入阁直机务,魁楚总理戎政,式耜以吏部左侍郎掌部事。命司礼太监王坤管文书房事。是月,清兵破赣州,总督兵部尚书万元吉、监军试中书舍人袁从谔、通判唐周慈死之。十一月,苏观生、何吾驺、顾元镜以嗣唐王聿金粤叛,称尊号于广州,改元绍武。大学士陈子壮拜表请讨之。命兵科给事中彭耀谕唐王聿金粤,苏观生不奉诏,耀不屈,死之。以唐绍尧为户部左侍郎,王化澄为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吕大器称病,弃官归蜀。以林佳鼎为兵部左侍郎,周光夏为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林佳鼎帅师东讨苏观生,战于叁水,败绩。佳鼎及水师游击将军管灿死之。内批:擢王化澄为兵部尚书。十二月,以中允方以智、编修刘湘客充经筵讲官,已而不行。大学士李永茂请终制,去。命大学士瞿式耜入阁,典机务。清李成栋破广州,杀唐王聿金粤及苏观生,周王、益王皆遇害。何吾驺、顾元镜降。上避敌幸梧州,瞿式耜谏,不听。丁魁楚走岑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