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

明末之虎 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混蛋!不许跑!统统给本王回来!“见到自家的军阵中,竟有人被守城的唐军一番弩箭乱射就给打蒙,多铎的脸都气得扭曲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耻辱啊!连唐军一个交手照面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射得混乱退却,白白折损了一千五百多人,这还是久经战阵勇悍如虎的大清军兵么?“听好了,把这些临阵退却逃跑的家伙,全部就地斩杀!““!“在一众侍从白摆牙喇纷纷投抽刀朝着逃兵们猛砍而去时,多铎自已,亦刷地抽出锋利的佩剑,率先朝一名逃跑的汉军狠狠刺去。噗的一声轻响,锋利的宝剑将这名身着棉甲的汉军,捅了个对穿,这名逃兵的胸口,忽地喷涌出大团的血雾,他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娘啊……“这名逃兵语调凄惨地刚刚喊出这两个字,多铎已是吼叫着一剑砍来,啵的一声轻响,将他头颅齐着脖根刷地砍落。带着两根细小发辫的头颅,从喷血如柱的脖颈上腾地窜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掉在雪地上骨碌碌地滚动,沾满了雪沫与黑泥,终至不见。多铎一脚踢翻那汉军的无头尸体,复一声低吼,又向另一名溃逃的清兵,砍杀而去。在多铎及其侍从大肆砍杀后,逃兵溃散的势头终被遏止住,清军阵伍渐渐平稳。“全军听令,继续推动车上攻,直至护城河边,再躲在车后面,进行抵近射击!“因为砍杀逃兵,而溅得一身一脸都是鲜血的多铎,喘息着下着这道命令。“,奴才遵令!“多铎的意思,其实很明显,那就是既然城头的敌军弩箭这般厉害,让清军根本无法露头,那还不如让清军再把车推近些,然后就躲在车后面抛射,不求准头,只求在依然有近2万之众的清军数量下,清军可以凭数量优势,射杀躲在尚未建成的城墙后的唐军弩兵。应该说,这是多铎在情势这般无奈之际,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对策了。于是,震天的战鼓声再度隆隆响起,刺耳的天鹅号声,又连绵响起一片。清军奋起余勇,齐声发出野兽般的吼叫,继续推着车向前行进。这时,海参崴堡西门城头,又陷入一片寂静。那些唐军弩兵,一边重新装填弩箭,一边密切关注着清军的动态,等待着清军的下一波探头进攻。只不过,他们有些失望地看到,这些清军,全部成了缩头乌龟,只能躲在车后面缓缓前行,却根本不敢探出头来。李定国皱着眉头望着清军这样继续前行,心下在紧张考量清军下一步到底要如何行动。“全体注意,作好防备,严防清虏耍花样!““得令!“飞雪漫天,朔风怒吼,城墙上的唐军弩兵,沉默地望着一辆又一辆清军车,吱吱响地推动,越行越近。在到了已冻成一条晶莹冰带的护城河处,清军的车才一字排开,缓缓停下。见此情景,包括李定国在内的唐军将士,心里都不觉疑惑。清军将车停在这里,却是要闹那样?正在所有的人都疑惑不安不际,从一辆辆清军车后面,忽地爆发出连绵的弓箭发射的绷绷声,无数根凌厉的箭矢,呈抛物线状射向空中,又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向整个西面城墙的唐军守兵,激射而来。近2万名清军的集体抛射,密密麻麻的箭矢铺天盖地,发出清脆的尖啸声,有如死神放出的一群飞鸟,向城头猝不及防的唐军弩兵,猛扑而来。“叮叮叮!……“这是箭矢射在前面铁皮大盾的声音。箭矢射中大盾后,擦出一闪而过的火花,便立刻被飞弹溅开。“噗噗噗!……“这是少数幸运越过了大盾的箭矢,射入了后面的弩兵身体的声音。虽然弩兵都穿着标准两片胸甲,但其面部与手部,还是十分薄弱的防备,使他们虽然被免于射中要害,却也难抵如此密麻的箭矢进攻。于是,唐军阵中,不时有唐军弩兵大声惨叫着,甚至还有许多中箭的弩兵,被箭矢的强大冲力给射得倒栽而下,从城墙上跌落,非死即残。清军这一番箭雨齐射,至少造成了二百多名唐军弩兵伤亡。“全体弩兵注意!就地蹲下,躲避箭矢,受伤弩兵撤充城墙,由后备弩兵补充其位!“被一众护卫手持盾牌密集防护的术将李定国,冲着传令的士兵,大声吼道。听到李定国的命令,躲在盾牌后的弩兵,全部急急下蹲,背靠着正持盾半跪的盾兵,勾缩着头,尽可能地躲开从天而降的箭矢。“兄弟们,挺住,清军这番抛射,最多抛个七八轮,便会因为臂力衰竭而停止,到时,咱们再看看,这帮缩头乌龟,还能有什么鸟招!”漫天箭雨中,李定国冲着守城的军兵厉声大吼,给他们大声鼓劲。只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见到城头的唐军弩兵开始退缩躲避箭雨之时,清军的弓箭也停了下来。原来躲在车后的清军,见到了唐军弩兵已下蹲避箭时,他们再无顾虑,纷纷走出车的保护。高声狞笑着的清军,不时拉响弓弦,打放箭矢,这些凌厉的重箭,又狠又准,将不小心将手脚或脸面暴露在外面的盾兵,一击射中。一时间,攻防转换,守城的唐军,竟然开始变得极为变动。他们知道,在现在清军掌握了进攻主动权的前提下,他们根本无法再站起来进行还击,每个人都知道,只要弩兵一探头,等待他的,将是一根凌厉无比的箭矢。见到清军突变得如此猖狂,李定国恨得直咬牙。原本指望清军会一直抛射,从而最终臂力衰竭,让自已的弩兵得以重新还击,却没想到,这帮家伙极其狡猾,根本不肯无谓地消耗臂力,而是在现在已然压制了唐军的情况下,采用零敲碎打的战术,倒是让李定国一时措手莫及。现在的他,是多想用城头的火炮,给这些鞑虏来个迎头痛击啊,如何会让他们这般猖狂放肆。只不过,现在这大雪漫天的天气里,大炮的炮膛与火门皆已被雪花与冻水糊满,想要打放火炮,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远处,看到清军终于占据了主动,压得守城的唐军抬不起头时,一直绷着脸,用千里镜观战的皇太极,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好哇,多铎干得不错,我军虽然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总算压制住了唐军,既如此,那就再兵分两路,继续对海参崴堡发动进攻。”皇太极冷笑道。随即,他眼中寒光一闪,大声道:“多尔衮听令!”“臣弟在!”多尔衮大声应诺。“朕着你,率2万精兵,携攻城梯而进,全力攻打这西面城墙,无需担忧兵员损失,一定要把这海参崴堡西面城墙给朕拿下!”“!臣弟遵令!”多尔衮急急退下后,皇太极复大喝道:“阿巴泰何在!“阿巴泰急急上前:“阿巴泰在此,皇上有何吩咐?““阿巴泰,朕着你速速率领1万精兵,将其分成两部,趁敌军兵力皆被吸引在这西面城墙之时,带上撞车等攻城物件,从这海参崴堡两边掠过,径攻其唯一入口东口,若能撞开其堡门,夺下其城池,朕给你记首功!“听到皇太极这道命令,阿巴泰双眼放光,他大声应诺道:“请皇上放心,在下保证完成任务!”战鼓隆隆,号音震天,旗帜翻飞,清军有如滚滚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声势极其浩大,他们野兽一般的喊叫声,有如狂飚怒卷,竟把那呼啸的朔风,给完全地盖住了。而在城头,望见清军这般汹涌来攻,李定国的脸色,已然变得十分凝重。好么,清军投入重兵,兵分多路前来进攻,看来,真的是想将海参崴堡一举而克啊。李定国仔细看了看清军的动向,迅速地在心下判断了清军要进攻的方向和路线。“祖宽听令!”“末将在!”“本镇着你率全体弩兵后撤,把全部弩兵分别布防在东南北三面城墙上,沿途截杀掠道而过的清军,与海上的水师互相配合,务必不能让清军夺下东门!一定要将其彻底击溃击退!”“末将明白!”祖宽大声说完,扭着粗大的身躯告辞,立刻开始行动。原本蹲守的西门城墙上,被压得动弹不得的弩兵,也纷纷从马道而下,开始前往其他三面城墙上布防。率领其部从马道上退下后,弩兵哨长谭三狗一脸遗憾之色。在方才的两番齐射中,谭三狗打放了六只弩箭,却只射杀了两名清军,这让他心下颇有些失落。更何况,在后来清军以抛射的方式进行抵近射击时,弩兵因为情况不明,突然之间吃了大亏,更让他怒火填胸。他娘的,老子征战南洋,纵横千里,还从未吃过这么大亏呢。不过,现在的谭三狗,也开始对清军的强悍战力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开始知道,这些久经战阵,有着人形野兽称呼的清虏,其强悍战力,却是远比那些南方的土著强太多,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亦不为过。想到这里,谭三狗长吸了一口气。他暗暗想道,这些穷凶极恶又经验丰富的敌人,将会是对自已一次重大而严峻的考验吧。这场战斗的艰苦与残酷的程度,也许会远超自已的想象。在这些弩兵退下后,李定国下令,着全体枪兵,以及全部的横行队,以及1000名辅兵,统统登上西面城墙,预备与登梯作战的敌军,进行一番残酷的近身鏖战。(以下为防盗版,稍后替换)(以下为防盗版,稍后替换)(以下为防盗版,稍后替换)(以下为防盗版,稍后替换)(以下为防盗版,稍后替换)(以下为防盗版,稍后替换)(以下为防盗版,稍后替换)(以下为防盗版,稍后替换)在明王朝统治时期(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自身发展的晚期。这个时期的特点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统治集团的全面腐朽。从明英宗时起,政治就日益**,宦官专政、奸佞当权的事就已出现。明武宗朱厚照是个有名的浪荡君主,干出了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还在明中期就爆发了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闽浙农民起义;刘通、李原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刘宠、刘宸、杨虎等人领导的河北农民起义,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武装斗争。明世宗朱厚继位以后,号称“嘉靖中兴”。实际上他为人极其偏执,又迷信道教,追求长生,所以奸臣严嵩父子趁机窃柄弄权,把国事弄得一塌糊涂。穆宗在位时间比较短,政治没有多大起色。万历初年,社会危机已经相当严重。朱翊钧即位时年纪还小,朝廷事务实际上由大学士张居正主持。张居正看到统治危机的严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通过统治集团内部的整顿,缓和社会矛盾,增强政权机构的效能,重新稳定朱明王朝的统治。他的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实行丈量上地,全面推行一条鞭法,在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力有所加强。但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朱翊钧一亲政,立即改易辙,使这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半途而废。从此明王朝的政治又沿着**的道路继续滑下去。万历时期政治的败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事不理,二是贪财好货。朱翊钧成年累月深居宫中,“万事不理”1,不以国事为念。他自称“静摄”,实际上是在宫中鬼混。当时的臣下就有人在奏章里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生长深宫,高居简出,一御文华殿则称过劳。”2“皇上每晚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酒醉之后,左右近侍一言稍违,即毙杖下。”3他在位四十八年中有二十年左右不坐朝听政,臣下的奏章往往“留中”不作处理,以致朝廷官员无所事事,干脆回籍悠游林下。史载,在万历中后期,官员们由于见不着皇帝的面,送上的奏章又常被搁置,往往在递上致仕的手本后不管旨意如何便径自还家。朱翊钧却认为少一员官就少一份俸禄4,还可以免听官员们“聒噪”,落得耳根清净,所以凡遇缺官也不派人递补5。这种离奇的做法使国家的中枢机构处于半停顿状态,大大助长了官场中的因循拖拉风气,也为朝廷和地方官员的贪赃枉法开了方便之门。另一个方面是朱翊钧贪婪成性。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侈的生活耗费和积攒金银财货,他竟然“生财有道”,以开矿征税为名,派出大批太监充任矿监税使,往全国各地搜括民财。这些矿监税使所到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