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尔虞我诈

明末之虎 第五百三十四章 尔虞我诈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防盗,稍后替换。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旷茫的海边沙滩上,分列两边的玄虎重骑与飞鹞子的轻骑,分别在左右两边排成楔形尖阵,有如两把巨大而锋利的黑色尖刃,随着曹变蛟一声令下,一齐朝着已然完全垮塌的东面外城墙冲去。

马蹄隆隆,有如无数巨大的鼓棰,狠狠敲响冰冷坚硬的大地,铁甲森森,有如无数面闪亮的镜片,辉映着昏蒙清寒的晨光。枪指刀横,人马一体,朝着毫无防备正全力攻城的清军猛冲而去。

多达五千名的唐军骑兵,利用这茫茫海雾作为掩护,冲击一万人的豪格部清军,有如一股从平地卷起的狂飙,那无可阻挡的凌厉凶猛气势,足以把挡在前面的任何生物都在踏为齑粉。

所有的唐军骑兵,都对这场冲击作战,心下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唐军铁骑自成立以来,屡屡获胜,还从未吃过败仗,每一名骑士心中,都充满了莫名的荣耀与尊严。

其中,人马合重达530公斤的玄虎重甲骑兵,已尽力加速的情况下,这摆出楔形战阵集群冲锋的重甲玄虎骑,其冲击力达到了近乎恐怖的状态,哪怕对付那些已然结阵严立的清军,也只会是象刀切黄油一般轻松写意。

而装备稍弱的飞鹞子轻骑兵,其冲击力虽与玄虎重骑相比,虽然要差许多,但这样密集加速到冲锋状态的楔形战阵,其冲击力同样不可小觑,对于那些零散状态的后备清军,不要太容易。

起步,加速,冲刺,铺天盖地的马蹄声是,唐军离那垮塌的东面外城城墙,越来越近。

在2500名唐军玄虎重骑中的一名重骑兵,名唤来达哈,此时的他,心情十分复杂。

来达哈原属正黄旗,是在崇祯九年清军入关时,在镇边城所处,其部一千名骑兵,被李啸施计诱降的,投降唐军后,满心不甘的来达哈,首先被带到金汤城挖煤劳改,在当地整整劳改了一年后,来达哈才结束劳改生涯,被改编为唐军为辅兵。

此时的来达哈,已然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从发型到衣饰都与一般的汉族百姓无异,同时也已初识汉话,此时的来达哈,已完成了从一名满洲鞑虏,向一名普通汉族人的初步转变,在心理上,也渐渐地接受了自已是一名新的汉人的心理定位。

接下来,来达哈等数百名辅兵,被从宣府北路的金汤城,抽调到了山东登州,然后,在这里,他们被分成两部,一部分留在当地,一部分则被分配前去台湾。

来达哈便是被选入前去台湾的一名辅兵,到了台湾后,凭借娴熟骑射技术入选为骑兵,成为平南镇满蒙骑兵总的一员。

再后来,唐军改编,撤消专有的满蒙骑兵编制,把这些已然汉化,与汉人基本无异的原满蒙骑兵,分别编入玄重虎骑与飞鹞子轻骑中。

故来达哈接下来,被编入平南镇玄虎重骑中的一员,参加了平定吕宋的战斗,而接下来,因为在绵密蛮荒的热带雨林中,骑兵难有发挥空间,平南镇的骑兵被抽调北上,一部分补入安东镇中,一部分暂留在虾夷岛处。

而在接到李啸抽调曹变蛟部从台湾一路北上入援海参崴的消息后,来达哈部的全体平南镇骑兵也接到命令,他们将随曹变蛟部一道,入援海参崴。

故而曹变蛟部从台湾出发后,首先直驶到虾夷岛,在接纳了平南镇的全部骑兵们,方再往海参崴驶去。

也正是因为要先往虾夷岛接这些骑兵,曹变蛟部才会在路上耽搁了这十多天,好在他们总算顺利地,在这场海参崴堡守卫战最关键也最危急的时候,赶到了此处。

在与全军一同冲阵时,来达哈的心下,还是猛然闪过莫名的痛楚,脑海中的他,有种强烈的分裂感。

我是谁?

我到底是谁?

我曾是满人,现在是汉人,我现在要以汉人的身份,去杀戮那些与我曾经的族胞。要用他们的鲜血与脑袋,来为自已铺开一条血淋淋的晋升之道。

我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只不过,现在的自已,已是唐军的一员,对于唐军无情严明的纪律,来达哈半点违抗的心思都不敢起,更何况,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强力洗脑下,来达哈对于服从命令,基本上处于完全无个人思维,只会盲目遵守的状态。

想到这里,来达哈望着远处那些影影绰绰的清军,心下轻叹了一声,脸上便已是满满的狠之色。

哼,既然已经改换了门庭,变成了汉人,那就他娘的别作了表子还立牌坊!

现在老子要杀的,乃是唐军的死对头,不用他们的脑袋来给自已换取军功,难道还要老子发善心放过他们不成?!

来达哈双目如刀,下意识地猛磕马肚,手中的冰寒锋利的骑枪愈发紧握,跟着越来越快的整个玄虎重骑楔形军阵,一道往远处清军的阵伍猛冲过去。

“肃亲王,你看,东边有大批唐军骑兵,分从左右两处,朝我军大肆冲杀而来!”

“啊?!”

在两部唐军骑兵,朝着海参崴堡的东面外城城墙,有如风驰电掣一般猛冲而去时,正指挥着清军不停攀爬攻城梯,朝东面城墙猛攻的豪格,听到手下军兵,禀报东边有唐军骑兵来袭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不是吧?

在这胜利在望,清军就要取得彻底胜利之际,竟会有救援的唐军骑兵杀来,这未免太巧了些。

不过,他扭头望去,看到那在雾中影影绰绰,正朝已部兵马汹涌冲来的大批兵马时,他原本激动不已的心情,顿是从半空中直落谷底。

他知道,唐军的援兵,终于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赶到了这里了。

真他娘的时运不济啊,唐军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自已即将获胜的关键时刻到来,这简直是噩梦一般的事情。

感觉到地面在微微震颤的豪格,能明显感觉到,一股冰凉的寒气,从自已的脊背上窜起,迅速地弥漫了全身。

怎么办?

唐军骑兵这般突如其来,自已还能再继续战斗下去么?

豪格几乎凭直觉就想到,现在的自已想要保存实力,可能唯一的办法,便是迅速地撤围逃走,只不过,这个决定,却让他一时陷入犹豫。

若自已就这样不作任何抵抗就退走,那狡诈阴险的多尔衮,怕是立刻要以此为借口,对自已大加处罚吧。

况且,若是向来标榜勇猛作战的自已,见到唐军骑兵冲来,便立刻逃命而去,这对自已的个人形象也打击太大了,影响也太过恶劣了。

如果自已真的这样作了这样的丢脸之事,也许,以后在大清国之中,自已虽是皇帝的长子,只怕也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毕竟,八旗的勇士,纵横白山黑水,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八旗健儿,如何会变成现在这样,见了唐军便连一战之心都没有,反而只想着尽快逃命的,这,这简直是大清天兵的耻辱!

豪格深吸了一口气,急急下达命令。

“传本王之令,现在城头上去的军兵数量已足够,故城下集结的军兵,暂不继续上攻,全军立刻就地结阵,对抗唐军骑兵突击,而已然攻上城头的军兵,继续与守城唐军作战。同时紧急传令回本阵,向多尔衮通报唐军来袭的消息。”

“,奴才遵令。”

豪格不会想到,在这关键的决断时刻,在他与生俱来的犹豫性格影响下,他做出的决定,会给他带来难以挽回的结果。

命运的残酷就在于,一念之差,一瞬之隔,便足以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事后再后悔亦无用。

几乎与此同时,就在城下的清军,紧急开始结阵对抗唐军的骑兵的时候,城头正在苦苦抵抗的唐军,忽地看到从茫茫海雾中,看到那些正影影绰绰大批冲来的唐军骑兵,顿时城头响起了连绵如潮的欢呼声。

“李将军!你看,我军的援兵来了!他们终于来了!”

李定国顺着禀报的军兵那手指方向望去,他的脸上,迅速地浮起了近乎狂喜的神色。

没错,是唐军来了,苦等了十多天,终于把唐军援兵给等来了!

李定国再也抑制不住自已的激动心情,他脸上同样浮起满满的狂喜之色,冲着那些军兵厉声大吼道:“兄弟们!援兵来啦!咱们的援兵总算来啦!狗入的鞑虏得意不了多久了!大家坚持住,与来援的兄弟们,一起里应外合,把这些狗入的鞑虏,给老子统统杀光!”

“是!”

李定国的命令方下,城上城下,唐军的欢呼又是连绵而起响声如雷,所有正在苦苦激战的唐军士兵,无不是一脸欣喜到癫狂的神情。

不容易呀,坚持到现在,唐军无论是兵力还体力,都已近崩溃。这来援的唐军,来得真是太及时了。

一时间,城下城下的唐军,都爆发了极大的战斗力,人人勇气倍增,凭添力气,他们吼叫着与冲杀上来的清军战成了一团。

在唐军士气如虹,有如打了鸡血一般时,原来士气高涨到疯狂状态的全体清军,却有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下来。

这怎么回事?

怎么在这些拼死反抗的唐军即将覆灭,自已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代价后,即将占领这海参崴堡内城时,就有唐军援兵紧急到来?

这也实在是太巧了。

甚至可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噩梦!

很快,在中军帐中的多尔衮,原本正一脸欣喜等待全军传来消灭唐军,全部占领整座内城消息的他,迅速地发现了现在的阵状,忽然变得极其怪异。

那就是,他吃惊地发现,唐军突然爆发如此强烈的士气,如此凶狠的作战状态,而相形之下,原本有野兽般凶猛进攻的清军,反而莫名其妙地蔫了下来,这简直令人出乎想象。

不过,很快就有军兵急急前来禀报:“禀睿亲王,唐军有大股援兵自海上前来,正向海参崴堡直冲而来!”

多尔衮的脸色,瞬间变成惨白。

他从椅上腾起跳起来,对着报信的军兵厉声大吼道:“怎么可能?!唐军的援兵,怎么会早不到晚不到,偏偏这个时候赶到!”

“禀睿亲王,此是实情,确实有大股的唐军援兵,乘着海雾大起,一路潜行上岸,现在唐军的先头骑兵,已全力向我军肃亲王部突击而来!”

说来也巧,就在这名军兵禀报完,豪格派回本阵禀报的军兵,也急急地向多尔衮禀报了唐军大批来袭的消息,同时,还向他讲述了豪格的应对之策。

多尔衮听完这话,只感觉自已的脑袋轰的一声,仿佛一下子要炸开。

随及,他的脸孔,扭曲成愤怒的一团。

豪格这个傻蛋,简直蠢透了!

唐军从左右两部冲锋夹击,其冲力何其强大可大。豪格现在至少有一半兵攻上城头,其下不足五千兵力,即使临时结阵,如何可以抵挡得住唐军的冲击。

这样的战法,与系首待毙又有什么区别!

多尔衮牙齿咬得格格响,恨不得把豪格这个蠢货给大卸八块,他狠狠地一跺脚,冲着豪格派来的那名军兵大声道:“你速速去回禀肃亲王,让其部快点给我撤回来!”

军兵应诺而去,多尔衮又在想着,要不要把正在进攻南北两面城墙的多铎,以及进攻西面城墙的阿巴泰给撤回来,不过,在这时,他却也犹豫了。

毕竟,现在清军已然攻入堡中,骤然急撤,非但前功尽弃,而且大挫军心士气。况且,万一清军在唐军攻来之前,先行把堡中的唐军先消灭掉了,那不是正好可以据内城而守么?

如果能在唐军攻来前,先行把唐军守兵全部消灭,那清军据内城而守,又有外城的援兵作为呼应,唐军援兵纵来,只怕亦是无可奈何了。

况且,唐军援兵远来,利在速战,如果自已到时据城坚守,纵然不能立刻打败这部来援的唐军,却也绝对可以挫其锐气,让其顿步坚城之下,最终在其师老兵疲之际,清军再组织反攻,把这部该死的唐军给全部消灭。

只是,多尔衮绝对不会想到的是,他这次的犹豫,将会让清军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