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

明末之虎 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闯王,现在我们该如何行事?”

听完刘芳亮的一众护卫那带着哭腔的简略禀报,刘宗敏脸色沉郁地向李自成低声发问。

李自成木然不动,他呆呆地看着地上一动不动的刘芳亮尸首,没有回答。

脸皮紫涨额头青筋暴起的他,整个身躯都在微微颤抖,看得出,他虽努力保持平静,其实却是在极其痛苦地,强行抑制内心翻腾如海的愤怒与后悔。

想来前几个时辰,李自成正好前往刘宗敏之处探查扫荡进展情况,两人正在波光粼粼的龙门川岸边,亲自探查情势,以谋求下一步如何行动之时,却忽地看见,有刘芳亮派出的使者,急急踏马过河前来紧急禀报。

听了使者说刘芳亮部下三千余人遇袭,已全军尽没的消息后,二人皆是瞪大了眼睛。

好么,唐军果然藏了后手,刘芳亮部下的一时疏忽,终于让他们诡计得逞了。

而接下来,听到使者继续的禀报,李自成与刘宗敏二人,更是眉头大皱。

这个刘芳亮,为了急于报仇,正紧急带领数万军兵,前去追击已从山谷撤退的唐军。这一条信息,让征战多年的李自成,近乎直觉地感受到危险。他立刻想到,刘芳亮此战,怕是多有不测了。

李自成再不犹豫,立刻与刘宗敏一道,亲点数万精锐,立刻挥师过河,打算去紧急援救刘芳亮部。

却没想到,数万军兵刚刚过河不久,还未得及向战场方向开进多远,就见到打了大败仗的刘芳亮,被一众护卫带回,一语未述,就十分窝囊地猝死在自已面前。

这样的大败仗,对于原本士气高昂,一路所向披靡的流寇大军来说,简直就是一记迎头重击,对全军将士的士气军心,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可恨啊!

足足五万精锐,其中多有从陕西带出的征战多年的老营兵马,竟然最终只有五千余人逃得性命,其余人等,或是被杀,或是被俘,全部折损在那片旷野之上。这般巨大损失,可谓远超山海关之战,乃是大顺立国以来,最大的战斗损失,最大的战败之耻。

刘芳亮这家伙,丧军失将,大损国威,真真死有余辜!

只不过,现在的他,已为自已的愚蠢与轻率,付出了生命为代价,自已还能再去惩罚他了么?

不能。

因为说到底,他虽有大达,但已以身殉国,倒还是不失战将本份,自已再去苟责于他,再向这个死发泄更多更大的怒火,哪怕再将其鞭尸毁骨,其实亦再无甚意义,反而有损自已明君形象了。

现在的自已,最为重要的,是要从刘芳亮的战死,以及五万精锐的覆灭的惨重失败中,得到足够的教训,在接下来与唐军的战斗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最终得以将这些该死的唐军第四镇兵马,全部加以消灭,才是最为重要的。

凛风猎猎,披风怒卷,李自成心下的痛悔,何以言表。

沉默许久,李自成才终于缓缓开口:“传俺之旨,刘芳亮为国效忠而死,纵有轻忽丧军之罪责,人死为大,就不再深究了。且将他的尸首,好生收殓,运回陕西风光大葬。以显哀荣。其妻儿子女,亦厚加抚恤,以慰其忠。至于他的一众残余部下,亦不再追责,令尔等全部回归龙门堡本营,重新听侯调用。”

“得令!”

安排完刘芳亮及其部下后,李自成转过身来,面色复杂地对刘宗敏说道:“汝侯,现刘芳亮身死军溃,这般惨痛教训,实是深刻之至。现在看来,我军断不能再如先前一般行动了。”

“嗯,但请闯王明示。”

李自成仰天一叹,便道:“我军之败,败在分兵,我这个统帅,倒是大有责任。现在想来,那狗入的唐军据得地利,随时可以神出鬼没袭击我军,哪会这般轻易撤退认输。而我军分兵之后,势力削弱,又助长了兵士虚骄之气,故而十分容易遭遇埋伏打击。刘芳亮此败,倒亦是……”

说到这里,李自成哽咽了一下,又继续道:“说来说去,还是俺这个皇帝没当好,折损了这位跟着俺们陕西起兵的老兄弟,现在想来,悔之何及!”

“闯王,咱们都是死人堆里滚过来了的,生死有命,不必太过伤怀了。”刘宗敏低劝了一句。

李自成仰头一叹,便道:“宗敏,现在看来,俺们只有合兵一处,再不做分兵的蠢事。以二十万兵马的大势,仔细扫荡整个宣府北路南面的各个军堡村落,不给唐军可趁之机,方为妥当。最终我军以这般谨慎之态,得以安全抵达金汤城处。到时,再与清军联合攻城……”

未能听李自成的讲述,刘宗敏便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其实,他在心下,其实已猜到李自成接下来,定会这般行事,只是,他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已的真实意见。

“闯王,若是这般谨慎行军,固然可保我军安全无虞,只不过,宣府北路地界广大,我军若是合兵一处,行动必然相当缓慢,这般扫荡下来,只怕要花的时间,怕是比分兵要多上几倍不止,这样一来,岂非大大有失效率了么?”

李自成脸现苦笑,他摇了摇头,又叹道:“宗敏,你这般担心,俺又如何能不知道。只是俺这般做,其实亦是无奈之举。现在我军士气已坠,军心已挫,安可再遭重大挫折。若能在这样的联合行动中,让全体军兵慢慢恢复士气,重新积聚斗志,纵然花费再多时间,亦是十分值得的。毕竟,现在俺们是在唐军地盘上作战,还是万事小心为好。”

刘宗敏点了点头,认同了李自成的观点,却又问了一句:“闯王,这般稳妥行事,倒亦是好事。只不过,我军刚折损了五万兵马,兵力损失颇多,可是要再从京师等处,再调拔更多兵马前来助战么?”

李自成沉吟了一下,便答道:“不可。京师与北直隶等地,皆是极为重要之地,安可不留重点据守。且待俺给牛金星下道旨,令他再从山陕等人,在一月之内,再快速选拔出五万精兵,令那正驻守山西太原的泽侯田见秀统领,复来宣府北路,以补齐我军之兵员损失。希望他们来得及,能与我军合兵一道,一同进攻金汤城。”

李自成这边安排既定,全军开始重新集合一处,总共二十余万的兵马,重新集结后,声势依然十分浩大。只不过,现在的李自成,为求稳妥,全军小心呼应,联合进军,断不可再出现分兵脱节等情况。

故而,现在的流寇大军,这一堡一地扫荡过来,速度却是真的缓慢了极多,这样的作战安排,虽然让让唐军再无偷袭埋伏的机会,但凡事有利有弊,却反过来给了唐军充分的喘息休整时间。

李自成等人不会想到,在他们还在龙门川两岸小心翼翼地扫荡清剿之际,唐军的主要兵力,连同那三千蒙古骑兵,基本全部回撤金汤城,在整个宣府北路南面,只留有星星点点的唐军哨骑,在暗中监视流寇的进军动态。

而唐军主力在短暂休整两日后,只留精锐的甲营由镇长段时亲自统领,驻守金汤城中。而刘文秀的乙营与祖大寿的丙营,以及全部的骑兵与火铳手,总共两万余人,由刘文秀任主将,祖大寿为副将,全部悄悄北上,赶赴宣府北路的北面门户独石口,准备在这里,给进军前来的清军,来个迎头痛击。

唐军这两万余兵马,在昼夜兼程了四天后,顺利来到宣府北路的独石口,便立即派出哨骑,深入蒙古草原打探清军进程。

约两天后,哨骑回报,说清军总共十五万兵马,正由吴三桂部兵马为先锋,一路穿过科尔沁、喀喇沁、奈曼、东土默特等蒙古部落,浩浩荡荡地朝独石口开来,前军已到边墙之外,顶多再过一两日,便可抵达独石口。

听到这番禀报,刘文秀顿时嗅到战机,他急急追问了一句:“你们可曾探明,那吴三桂部前锋,与其本阵兵马,相隔却有多远?”

哨骑拱手禀道:“禀将军,清军一路远行到此,从未遭遇战斗,故颇为松懈,其本阵兵马与吴三桂的前部先锋,脱节甚远,那吴三桂部兵马,依在下看来,离本阵怕是有大半天路程呢。”

听到这里,刘文秀哦了一声,眼中不觉精光一闪,脸色亦是涌起欢喜之色。

好么,唐王李啸在信中果然料得精准。他料定清军千里进军,其势必不能齐,他这下令咱们集中优势兵力,先行歼其前部之策,现在倒是完全可行之策呢。

“哼,吴三桂你这厮,你也有今天!”

刘文秀十分快意地想道:“你这无耻无德之徒,当日不肯入防京师,以致京城失守,天子殉国,后来又背弃国家,投身鞑虏,简直是猪狗不如。没想到,总算报应不爽,你们这帮汉奸部众,终于即将落在我刘文秀手中了!”

于是,刘文秀立刻下达军令,安排布防,做好了一切准备,只待吴三桂自已投网而来。

此时,在独石口外约二十里开外,已被清廷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正率领手下军兵,一路逶迤向独石口开进。

时近正午,天气十分炎热,吴三桂及其部下,无不是热得满头满脸汗水涔涔,人马俱满是疲惫之态。

酷热之下,吴三桂索性掀开头盔,任凭马匹奔行带起的一缕凉风,吹拂剃得发青的头皮与脑后那条细小的发辫,才稍觉舒爽。

“平西王,探哨探来报,前面二十里处,便是宣府北路的门户独石口了。”旁边的亲随部将胡国柱,伸出手指,遥指地平线处的那淡淡黑影。

吴三桂轻轻哦了一声,算是回答。

半年多过去,自已总算又看到了明朝地界了。

这一刻,吴三桂内心五味杂陈。

他忽然想起当日,自献出宁远,向清军投降后,他及全体部下,被多尔衮安置于广宁。随后,他在此地,与全军一道,剃发换衣,正式表态效忠清廷。

而为了笼络象他这样能征惯战的骁将,多尔衮破格封赏他为平西王,他的一众部下,诸如夏国相胡国柱等亦各有封赏,看上去,多尔衮对他们相当看重。

只不过,吴三桂虽然从明朝的平西伯,变成了清廷的平西王,加官晋爵厚赏有加,但他却始终开心不起来。

他时常能感觉到,现在的自已,为异族效力,虽然荣华无比,一时显贵,但这样的好日子,只怕并不能长久,甚至可以说,很快就会内忧外患了吧。

因为他知道,现在的清廷内部绝不平静,虽然多尔衮以不按常理的方式,凌厉出手,解决了心头大患豪格,但整个清廷,他尚未达到如指臂使的程度,豪格残余势力,以及国内各种反对势力,甚到将来渐渐长大的小皇帝,都会成为多尔衮的致命敌人。

那么,已把自已作为亲信看待的多尔衮,将来若是失势,或是大有波折的话,自已很难避免不被卷入其中,甚至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会会成为丢车保帅的牺牲棋子,亦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在外面,那唐军的势力,在拥立了太子朱慈为重兴皇帝后,唐王李啸凭时借势,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从此大肆扩张,几乎有权倾天下的态势。

此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有极其雄厚的财力,宽阔无垠的地盘,强悍威猛的军兵,实力可怕到几乎天下无人能敌。只怕这天下归属,最终会被此人彻底掌控。

而到了那时,自已这位背叛朝廷与祖宗,为异族效力的平西王,一定会成为唐军的死敌。将来李啸若是成功一统国中之后,必定会挥师北进,扫灭清虏,那么,自已在清廷的荣华富贵与未来前程,只怕皆会成为水月镜花,再不可寻。

如果到了那一天,休说前程官位,只怕自已性命与脑袋,都难保全,都可能会成为唐军的一件战利品吧。

而现在驻军广宁的自已,面对这样内外兼忧的情况,说起来,还真的只能束手无策,毫无办法呢。

也许,这样的生活,只能过一天是一天吧。

这样消极的情绪,每天每夜萦绕身心,让驻军广宁的吴三桂,每天借酒浇愁纸醉金迷,而其心下,则是无尽迷茫。

此时此刻,想起这些,酷热难耐的吴三桂,愈发心烦意乱,忍不住又是一声长长地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