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七百七十六章 胁迫归降

明末之虎 第七百七十六章 胁迫归降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在唐军就快要逼进昆明城之时,云南巡抚吴兆云第一个做出了应对。

他在一个夜黑风高之夜,率着近千余名听从自已指挥的守军,悄悄潜出城去,一路东行,投奔唐军而去。

见到这吴兆云竟在昆明城危如累卵之际,毫无廉耻地悄悄率兵逃走,前去投降唐军,桂王朱由榔与黔国公沐天波二人,皆是十分震惊。

他们本欲立即派兵,前去追击吴兆云,却又考虑到现在城中士气极度低落,若轻易率兵出击,只怕这些兵卒未及与逃走的吴兆云况交手,就会趁机溃去大半。

这场追击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所以,他们叹息咒骂了一阵,也只能随他去了。

只不过,吴兆云的逃亡,带来了十分不好的连锁反应。

这些时日以来,昆明城中原本就不多的守军,受云南巡抚吴兆云率部逃亡的影响,悄然逃亡者甚众。更有甚者,他们在白天就公共聚众逃亡,丝毫不顾及桂王朱由榔与黔国公沐天波二人颜面。

而对于这般情况,朱由榔与沐天波皆是无力阻止,只是叹息不已。

在唐军就要兵临城下之际,桂王朱由榔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带着全部家属,以及从城中分出的一千余名亲随部队,悄悄撤离昆明城,一路向西,头也不回地径逃永昌而去。

朱由榔一逃,偌大一座昆明城中,仅剩黔国公沐天波率领着两千余众军兵,困守在这座外无援兵又士气低落的城池中。

现在云南巡抚吴兆云与桂王朱由榔俱是逃走,黔国公沫天波可谓独木难支,再无他法,除了在城中日日饮酒浇愁,同时麻木地看着手下士卒悄然逃亡外,这位黔国公对于如何守城,已是一片迷茫,过一日是一日了。

唐军在两天后黄昏时节,终于来到了昆明城下。

三路唐军齐至,有如三股终于合流汹涌浪潮,迅速地将整个昆明城,包围得有如铁桶一般的严严实实。

在城头见到唐军四面围城,铁甲森森,一片肃立,沐天波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唐军这般气势逼人,一看就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这般士气如虹兵精将锐的劲旅,这昆明城中的两千余名士气低落全无斗志的守军,如何会是他们的对手。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除了硬抗,自已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沐天波一声长叹,硬着头皮下令道:“全军听令,谨守城池,务必抵挡住唐军进攻,保全这省府昆明!”

“是……在下遵令。”

听到下面有气无力的回答,黔国公沐天波心下知道,自已与这两千全无斗志守军,想要挡住唐军攻城,想要保全这省府昆明,只怕是螳臂挡车,无济于事。

但是,沐天波却是下定了决心,要硬抗到底,要与城同殉,要为国尽忠,要为自已为家族搏一个忠臣的美名。

沐天波这般心下盘算,但他的手下将领与亲近家人,却并不这么想。

黔国公沐天波,在城头来回巡视打气,又见夜色已黑,唐军开始在城外扎营做饭,才略略放下心来,先下城回府歇息。

在两名亲兵的陪护下,他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朝家中挪去。

一入家门,沐天波明显地感觉到气氛不对。

他看到,在门后大厅中,灯火通明,他两个弟弟沐天泽、沐天润,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沐忠显,沐忠亮,以及自已的两名亲信家将,正一脸严肃地分坐于大厅两边的椅子上。

沐天波略为一怔,立即便想明白了,他们皆坐于此处到底是何目的。

现在的局面,真的是树倒猢狲散,各人皆欲自寻前程了。

他一声轻叹,压抑着心下激动的情绪,努力保持脸上的平静神色,轻声问道:“各位在此,莫非是在等本公么?却是所为何事啊?”

他的语音刚落,大弟沐天泽第一个从椅子上站起,大声道:“大哥,现在唐军兵临城下,将这兵微将寡的昆明城,围得有如铁桶一般,我等若不速作决断,只怕会与城俱亡啊!”

“是啊,大哥,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唐军之势如此之大,这昆明孤城一座,兵卒稀少,又全无斗志,如何可与唐军这精锐强悍之师作战。若硬要抵抗下去,休说全城守军俱亡,咱家这延续数百年的沐氏家族,也会毁于一旦哪!”二弟沐天润亦急急拱手插言。

两个弟弟说完,沐天波的两个儿子沐忠显沐忠亮,又齐齐站起,拱手禀道:“父亲,现在昆明城已是有如累卵之危,再要强硬抵抗下去,除了自取灭亡,奚有何益。更何况,我等为弘光朝廷坚守城池到现在,没有如云南巡抚吴兆云一样弃城投降,也没有如桂王一样弃城西逃,已是为朝廷足够尽忠了。孩儿万望父亲审势度势,大开城门,向唐军献城投诚,方可保全城中守军与百姓,方可保全我沐氏一族的数百年血脉与身家啊。”

两位儿子说完,那厅中的数名家将亦是起身,一脸恳切地向沐天波建言,让他赶紧趁唐军尚未发动攻城作战的最后时机,向唐军开门献降,以保全手下军兵与自家性命。

沐天波一声不吭地听完众人的劝,脸色已是一片灰黯,整个身体仿佛都在微微颤抖。

在整个大厅终于沉寂下来后,他才仿佛终于回过神来一般,缓缓地抬起头,环视众人一遍。脸上泛起苦涩的笑容。

“各位,原来你们齐聚于此,就是要对本公说这些话啊。本公真不知道,各位都是食朝廷俸禄之人,都是沐家忠良之后,怎么到了现在要为国效忠的时刻,竟都说出这般无君无父大逆不道之言,真真是何道理?!”

“大哥,我等所言,如何没有道理?难道说为弘光监国效力,才是为大明效力,为安平皇上效力,就不是为国效忠吗?大哥此话,却又是何道理?!”二弟沐天润毫不客气地迎头顶了一句。

“哦,天润,你是说,为那被唐王李啸控制,已然形如傀儡的安平皇帝效力,也是为大明效力么?你说这番话,就不觉得良心有愧,心神不安么?”

沐天波冷笑说完,便厉声道:“那唐王李啸,究竟是何等人物,其实又何必本公多说呢?我想告诉各位的是,那唐王李啸,名为大明忠臣,实则如操莽一般的人物是也!”

未等众人回话,黔国公沐天波又大声说道:“可叹啊,在李啸治下,一众文武大臣,皆是唯李啸之命是从。哪有还有半个臣子,把那可怜兮兮的傀儡安平皇帝放在眼里。而那操控皇帝的巨贼李啸,对于其治下的官员与百姓而言,倒是一手摭天般的存在,倒是形如隐形皇帝一般。这般君臣陵替的局面,真是令人扼腕愤概矣。”

“可恨那李啸,先后控制了两任皇帝,无论是先前的重兴皇帝,还是现在的安平皇帝,皆是有如傀儡一般,根本没有半点实权,哪有半点人君的模样可言。象现在,李啸这贼厮,强令安平皇帝赐他九锡,准他称孤,而那傀儡安平皇帝,又哪里敢说半个不字。这样君臣陵替的局面,哪怕是最为窝囊的汉献帝,亦难及此等局面。而在操立皇帝后,李啸的个人权利与威望,已是到了难以撼动的地步。只怕再过不多久,李啸就要模仿那三国时期的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一般,强令那安平皇帝禅位给他了。这样的乱臣逆贼,各位还想着要去投降于他,要为其效力卖命,岂非笑谈乎?”

最后,沐天波总结般地说道:“古人有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我等沐家后辈,皆是忠良之臣,在这国家危难之际,又岂可向国之逆贼屈膝投降,乃至以身侍敌呢?反正本公已做了决断,定要与这昆明城共存亡。纵城池不可守,那唐兵破城之日,就是本公自刎殉国之时!”

沐天波这番声色俱厉掷地有声望的话语说完,整个大厅之中,顿是一片肃静,连掉根针都可以听到。

沐天波以为众人皆被说服,正想着接下来,要如何激励众人与自已一同死守城池,却冷不丁发现,那大弟沐天泽,向站在自已身后的数名家将,悄悄使了个眼色。

那数名家将会意,遂一同上前,摁手拽脚,一把将沐天波给牢牢制住。

“放开我!快放开我!你们这群混蛋,到底想要干什么?!”沐天波被手下强行制住,涨得得一脸通红,强行挣扎却不得脱,不由得厉声大喊起来。

没有人理他,整个大厅之中,依然是一片沉静,只有呼吸声粗重可闻。

沐天波扬起头,冲着大弟沐天泽厉声喊道:“天泽!枉我这般信重于你,一直将你当成我最为亲信的左膀右臂,却没想到,你这厮竟完全辜负了我的信任,做出这等挟制家主的大逆不道之事来!”

沐天波说完,对面的沐天泽一声长叹,在他面前,缓缓地跪了下来。

而在沐天泽旁边,二弟沐天润,以及沐天波的两个儿子沐忠显与沐忠亮,亦是纷纷扑通跪下。

“兄长,事情紧急,为了沐氏家族与全城百姓,请恕弟弟我无礼了。”沐天泽声音颤抖,眼中都有泪花在悄悄闪烁:“兄长,你这番大道理,兄弟们与侄儿们其实都心知肚明。但是,弟弟想对你说的是,现在的局势,形移势变又危如累卵,又如何可再执于常理去行事啊。”

他略顿了一下,抬起头来,直视着沐天波愤怒的眼神,继续说道:“兄长,你说现在这一片糜烂的大明帝国,除了唐王李啸有能力收拾残局外,整个大明国中,还有哪一个人,能有这般能力?如果他能让大明恢复生机活力,让百姓得以活命生息,就算他行为跋扈对上不敬,相比家国社稷,亦不过是细枝末节,细究起来,又有何妨呢?”

说到这里,沐天泽又是一声长叹,然后沉声道:“兄长,这天道循环,兴衰易变,本是常理。这世界上,焉有不亡之国,焉有不灭之主乎?哪怕退一万步来说,那能让天下百姓重获安宁,能让中华大地再度统一,能够内灭流贼,外靖鞑虏的人,就算将来会让大明禅位,其实又有何妨呢?夫天下者,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唯有德者居之。大明失其鹿,使天下纷争,百姓流离,若非有李啸这般强人来支撑局面,只怕我等皆为亡国奴久矣,又如何能在这里大言炎炎,说什么忠君爱国的大道理呢。”

沐天泽的话一完,一旁的沐天润,以及两个儿子沐忠显沐忠亮亦是随声附合,纷纷赞同。

“二哥说的是,这古往今来,改朝换代得多了,天命若果在唐王李啸身上,能让华夏一统,能让百姓安乐,换个朝代又有何不可?再说了,我沐氏一族为国守边,已历数百年,从未有失,也足以对得起大明历代先皇了。”

“父亲,二位叔叔所言甚是。万望父亲听我等一言,切不可不识时务,强与天争,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可悲下场啊。若真逼得唐军攻城,那城破之后,只怕是玉石俱焚,无有孑遗。而这城中军兵百姓何辜,要受这般荼毒呢!”

“是啊,父亲一向自标忠义,一向自许效国,若全城百姓皆因我等不识时务而死,岂非其罪甚大,岂非沐氏一族九死亦难赎其罪乎?”

听了众人这纷纷来劝的言辞,沐天波脸色灰败,额头都开始涔涔冒出细汗。

这一刻,他忽然对自已整个人生观,开始出现了怀疑与动摇,原本激昂的内心,也开始充溢难以言说的悲凉与灰暗。

也许,自已的弟弟们看待事情的本质,倒是比自标清高与忠臣的自已,还要透彻,还要真实。

自已所谓的为国尽忠,除了只能为自已博个忠臣的虚名外,也许战到最后,只会让迷两千余名守军白白送死,让全城百姓在此陪葬,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沐天波那黯然低垂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众人,最终,从喉咙深处,艰难地吐出一句话:“各位皆请起身,本公……,本公愿意与各位一道,投降唐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