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

明末之虎 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唐军骑兵士气与作战技巧,皆远在对面的叶军骑兵之上,战场优势依然不断地向唐军倾斜,而随着后面的唐军枪兵快步赶来,整个战局瞬间明朗化。

一名名手持4米精钢长枪的唐军枪兵,一路奔路到此,已是人人气喘吁吁,却犹是精神百倍,士气如虹。他们呐喊着快步冲来,把叶军骑兵的后路彻底截断,把他们从前到后完全包抄,让这一众敌军,陷入了被彻底包围的绝境。

一柄柄锋利的精钢长枪,有如飞翔的毒龙,呼啸着狠狠地捅刺过来,无数的叶军兵,纷纷被长枪捅中要害,一名又一名士卒惨叫着倒地而亡,终于再也承受不住了。

这些腹背受敌的叶军骑兵,又极其艰难地抵抗了一阵后,终于彻底崩溃了。

大批的叶军骑兵,开始不惜代价地奋力突围。

只不过,战到此时,还有心力突围的人,毕竟是少数,更有极多的叶军骑兵大声地嚎哭着,就地扔了武器,高举双手乞求饶命,模样十分可怜。

只不过,在这一片混乱的战场上,因为遍地的敌军已然近乎无法收拾,唐军根本就没有能力与时间来收拢俘虏,故那些杀红了眼的唐军骑兵与枪兵,依然有如野兽一般吼叫着,毫不留情地要将剩余的叶军骑兵全部杀光。

最终,仅有不足二百骑的叶军骑兵,拼却一死杀出重围,极其侥幸地保全性命,逃出生天。

而其余的数千名叶军骑兵,则全部在这有如修罗屠宰场般的战场上,眼看着就要被唐军干脆利落地杀掉。

就在这关键时节,唐军统帅李啸同意了他们的投降,两边的传令兵高挥大旗打出旗语,那一众杀红了眼的唐军骑兵,才终于停止了这一边倒的杀戮。

仅有三千余名叶军骑兵,终于顺利保得性命,他们纷纷滚鞍下马,哀哭受降。

当然,叶军骑兵的这次返身回战,倒也并非没有没有半点价值。

毕竟,在他们拼死作战之际,为大批的溃兵,争取了十分宝贵的逃命时间。这些溃兵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仓皇逃命西奔,总算约有两万余人,得以仓皇逃出战场,总算侥幸保全性命,消失在茫茫旷野之中。

敌军骑兵一降,战局已定,那在整个战阵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有如一窝蜂般乱窜的剩余的近十万名敌军步兵,到了这时,也明白大势已去,又无可脱逃,唯有投降保命一途了。

他们再无任何心气,纷纷弃了武器盔甲,大声哭喊着跪地求饶。

李啸自然也同意了他们的请降。

随即,他们一个个被大批纷涌而上的唐军辅兵,顺利地好绑好,有如捆蚂蚱一样,给捆成一长串又一长串。

战至此时,唐军已然大获全胜,为免节外生枝,他们只是追到西边的委鲁河支流处,便纷纷停下脚步,没再继续追击,而后就此后撤退回,开始打扫战场。

日头渐西时,全体降兵收押完毕,那如雷般的欢呼声,响彻原野,有如滚滚春雷,漫卷大地。

最终统计发现,包括先前守城战在内,总共消灭敌军近六万人,共有十余万叶军兵马投降,战场缴获更是不计其数。

只不过,此战最为遗憾的便是,让那叶军统帅也就是叶尔羌国王阿不杜拉逃走了。并且最终还有两万余名残存兵马,侥幸逃出生天,算是美中不足,亦令人遗憾之事。

此战结束,罗尗城城关大开,城中安和尚余部唐军,以及最终仅剩两千余人的顺军残部,纷纷出城,迎接李啸这位千古一帝。

一路上,李啸已远远看到,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的罗尗城,虽然业已在打扫战场,却依然是一片狼藉,鲜血与尸体遍布了整个内外城,心惊之余,不由得感慨不已。

不容易啊,可以想见守城的唐军,是在怎么样的危险至极的条件下,历尽艰苦,付出了多么惨重的牺牲,才终于打胜了这场守城战,这场战争的胜利,来得实在是太艰难了。

而见到唐王的黄绫罗盖远远前来,出城迎接的残余唐军,顿是又爆出一阵滚雷般的欢呼。

很快,李啸与安和尚二人,终于在罗尗城城东门口见面了。

见到安和尚身为一镇之长,却是浑身血污,身上布满伤痕,在凛凛寒风中有如雕塑一般伫立,李啸心下顿是莫名感慨。

好险啊,要是自已来晚一步,这罗尗城内城,应该就是一定要陷落了,那镇长安和尚与全体守堡的军兵,怕是要一个不落地全部丧命于叶军之手矣。而这大顺苦心营建的罗尗城,也将成为叶军的占领地,这是毫无疑问之事。

“属下见过皇上。”

数步外,安和尚双膝跪地,正欲向李定国行叩拜之礼,却被李啸快速走来,将他一把拉起。

“不必多礼,若非和尚你及时前来,这一城军民百姓,皆已成叶军俘虏矣。”李啸感叹地说道。

“唉,在下率部来迟,陷罗尗城于如此险境,安某心下惶愧之至,还请皇上责罚。“安和尚一脸恭敬地请罪。

李啸脸上泛起微笑,淡淡道:“安镇长不必如此自责,这千里进兵,能及时赶到便是不易了,现在能成功守卫住罗尗城内城,复灭了大部敌兵,朕心甚慰矣。“

李啸复与安和尚聊了数句,这时,那手腕已被砍断的大顺毫侯李过,以及大顺朝的宰相牛金星,亦踉跄上前,叩拜李啸。

“罪臣李过,叩拜大唐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罪臣牛金星,叩拜大唐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啸缓步上前,将二人虚扶起身。

“二位平身。”

“谢陛下。”

李过与牛金星二人起身,脸上表情皆是既感激又尴尬,眼神更满是躲闪。

李啸见到这两位大顺朝的最后遗臣,亦是满怀感慨。

没想到,李自成的大顺最后余部,会是一个这样的最终结局,曾经辉煌一时的大顺王朝,终究在这西域之地灰飞烟灭,亦是令人殊为可叹。

李过失血过多,脸色苍白,他从地上起身后,便立即与牛金星一道,复向对李啸说道:“皇上,我等归顺来迟,还望皇上恕罪。“

”不必如此,顺朝虽亡,你二人能率余部归顺,亦是有功,以后好生为新朝顺命便是。“李啸安慰道。

李过一脸感愧,又拱手道:”在下万幸,得获唐军援救,保得残命,只是现在在下右手已断,纵想为新朝效命,亦是难了。如皇上准允,择一安静地方,让在下退处其地,成为万千同沾圣化恩典之普通百姓,在下业已知足了。”

他这话一说完,牛金星亦接过话来:“在下亦如毫侯这般作想。想来我等先前来圣朝作对,罪忏深重,今天又蒙圣上亲自来援,方保微命,实是感念至极。在下亦愿与毫侯一样,择一偏远安静之地,颐养天年足矣。”

二人这般请求,其实也多是无奈之举。

毕竟,他们向来与唐军作对,纵然承蒙李啸看顾,得以继续在唐军中效力,却也害怕最终会被唐军秋后算帐。反不如趁现在皇帝在此,求个善终,亦是好事了。

李啸沉默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答应了二人的要求。

很快,他下令,李过先下在罗尗城养伤,待伤好后,与家眷一道,迁往江南安置。

而牛金星,则与家属奴仆一起,迁往台湾定居。

至于其他残余的大顺勋戚家属,亦准其自愿,前往唐朝各地安置定居。而那剩余的三千余名原顺军将士,除留用约一千余名精壮,安插入唐军部众外,其余的两千多名老弱,全部移过东北亚一带安置。

而叶军归降的十余万部众,李啸亦将他们暂且安排于嘉峪关处,统一看管并洗脑,待一个多月的洗脑工作完成后,亦将全部更汉服,留汉发,习汉俗,从此成为与汉人生活习惯无异的普通汉人,最终,再也如那些顺军士卒一样,安排至外满、北海道、库页岛以及东西利亚一带定居。

接下来,李啸对罗尗城一众守城将士,以及此战立功的来援士卒,皆于重赏,亦安排盛宴犒军。

他这般安排,全军将士顿是皆大欢喜,连呼万岁,对李啸这个大唐皇帝,愈发尊敬拥戴。

在罗尗城休整三天后,李啸又发兵西进,直攻叶尔羌汗国重镇吐鲁番。

三十万大军西进,气势浩大,有种无可抵挡的凛凛之威,而好不容易才在吐鲁番收拾残部的叶尔羌汗国国王阿不杜拉,闻得唐军复西攻吐鲁番,顿是惊骇非常。

他知道,仅凭收拢的三万名残兵败卒,想守住这吐鲁番城,根本不可能,更可叹的是,现在他精锐尽丧,外无援兵,若不早点想办法,只怕连性命都要丢在这里。

阿不杜拉苦思无计,为了保命,最终只得下令,放弃吐鲁番,全军继续西退,撤往首都喀什,在这里凭城固守。同时,向准噶尔汗国割地求援,以期两国合力,击败唐军,让叶尔羌汗国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于是,在唐军西进而来之际,国王阿不杜拉强令吐鲁番全城百姓,与三万兵马一道迁往喀什,准备在喀什苦守待援。与此同时,他令吐鲁番全境都坚壁清野,沿途所经各地,庄稼与城池尽皆毁掉,绝不给唐军任何获得补充的机会。

他这般行动,倒是颇为狠绝,一副要与唐军对战到底的模样。

唐军在三天后,抵达吐鲁番,果然只得到了一座空城。

见到这般重镇,变成缥无人迹的一座空城,李啸可以想见那叶尔羌国王阿不杜拉,已是摆出一副与自已对战到底的样子,他这般行事,确是令人痛恨。

当然,也更加坚定了李啸要彻底灭亡叶尔羌汗国,一统西域的决心。

因为,李啸手下的唐军,其后勤供应能力,远非叶尔羌汗国所能比,唐军此次出征,已有大批辅兵与民伕,用大型四轮车,运载了大批的粮草辎重,确保唐军在西域长期作战,亦无可忧。

李啸率军抵达吐鲁番后,他也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准噶尔汗国,要求准噶尔汗国也一道出兵,唐兵西攻,他们就南下,从而一同攻灭叶尔羌汗国。

李啸在信中,同时准允他们,在事成之后,可以获得相当多的钱财土地作为补偿,并有唐朝赐给的官衔爵禄,从此两国交好,长相贸易往来。

于是,几乎在同一天,准噶尔汗国国王巴图尔,收到了叶尔羌汗国与唐朝的两封信件,这可让准噶尔汗国国王巴图尔,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

(在这里,简介一下这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汗国,起源于西蒙古人的准噶尔部,在击败哈萨克人后,并征服回部诸察合台汗以及当地的白山派与黑山派等教宗派系后,终于建立起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

其疆域北接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上游,南到西藏阿里地区,西包巴尔喀什湖,东至蒙古萨彦岭及色愣格河流域,极盛时达四百多万平方公里。

1634年,准噶尔部的原首领哈喇忽剌去世,其子巴图尔即位首领,即现任的准噶尔汗国国王。)

巴图尔将叶尔羌汗国国王阿不杜拉的求援信,以及大唐帝国皇帝李啸的信件,反复观看了多遍,依然在心下合不定主意,不知道到底是要入援叶尔羌汗国,还是要依李啸之见,与其一道进攻叶尔羌汗国。

就在巴图尔反复不决,拿不定主意之际,他的儿子僧格向他求见。

父子相见,套话述过,儿子僧格便径直发问:“父王,孩子请问,你是想长期当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王,还要甘愿成为那大唐皇帝李啸的手下附属国呢?”

巴图尔闻得,顿是脸色大变,他冷起脸孔,厉声喝道:“僧格!有你这般跟父王说话的么?你这般来问,究竟是何意思?”

僧格仿佛猜到他定有这般一问,立即扑通跪地,大声道:“父王,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若父王想保全准噶尔汗国,想让我国长期独立自主,就当立即捐弃前嫌,入援叶尔羌,与其一道抗击唐军,方是唯一正确之策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