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两百四十二章 传胪大典

权驭大明 第两百四十二章 传胪大典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太和殿。

此时此刻,太和殿殿前广场两侧黑压压站满了文武百官,按照定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

与朝廷举行的大型朝会一样,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悉数到齐皆要参加传胪大典。

除了文武百官外,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太和殿前,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檐下两旁,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两旁,放眼望去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内阁阁老、六部堂官和五府都督等文武重臣分左右立在太和殿殿前台阶上,按品级排位,自上而下一列排开。

李宏宇等贡士按照会试的名次,分别立在太和殿殿前御道的两侧,距离御道有四五米远的距离,其中南卷的贡士立在左侧,中卷和北卷的贡士立在右侧。

作为会试的五经魁,李宏宇和赵欣自然得以位于队列的最前方,这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礼部的官员把一张御座摆在太和殿殿门外正中央处,在御座东侧设一黄案,届时殿试的皇榜将被置于黄案之上。

虽然太和殿广场上人数众多,但却鸦雀无声静得可怕,甚至连有人放屁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当然了,除了文武百官遵守朝会的规矩外,那些在人群中巡视的监察御史也是功不可没,一旦发现有人私语违制立刻予以纠核。

大约辰时六刻的样子,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下,内阁首辅方从哲手里捧着皇榜快步走进了太和殿广场,这使得贡士们精神为之一振。

按照礼制,皇榜出来后来朝廷的重臣要去请皇帝来太和殿升座主持传胪大典,因此立在太和殿前台阶上的那些文武大员随后跟着方从哲前去干清宫恭请万皇帝。

在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中,巳时初刻,万皇帝的御辇在方从哲和何宗彦等朝中重臣的簇拥下进入了太和殿广场。

这使得等待在那里的贡士们随之变得激动了起来,除了李宏宇和赵欣外还没人见过万皇帝,无形中就使得两人在万皇帝心目中脱颖而出,可谓悄然间就占据了优势。

“恭迎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岁!”

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下,万皇帝在太和殿殿门外正中央的御座上落座,文武百官随之跪下,郑重其事地行三跪九叩之礼,以示敬畏。

待现场的文武官员行完礼后,万皇帝向侍立在一旁的鸿胪寺寺卿点了一下头,鸿胪寺寺卿向万皇帝一躬身,走到前方的台阶前高声宣道:

“万四十七年,皇上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随后,鸿胪寺寺卿快步走到黄案前,拿起放在上面的圣旨后再度返回到台阶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缓缓打开,这使得现场那些贡士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大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考了什么名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万四十七年已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湖广襄阳府江口县白河镇贡士李宏宇,钦点状元。”

“一甲第一名,湖广襄阳府江口县白河镇贡士李宏宇,钦点状元。”

“一甲第一名,湖广襄阳府江口县白河镇贡士李宏宇,钦点状元。”

鸿胪寺寺卿向万皇帝一躬身后,抑扬顿挫地宣读起了圣旨,连读了三遍李宏宇名字后停了下来,望向了台阶下站着的贡士,等待着李宏宇出列谢恩。

值一提的是,一甲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要传唱三次,也就是鸿胪寺寺卿要宣读三遍三人高中的圣旨,而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只宣读一遍。

必须要说明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出现在圣旨上的时间是明朝,由洪武皇帝所创,正确的断句是“奉天承运皇帝”和“诏曰”,而不是“奉天承运”和“皇帝诏曰”。

“臣李宏宇谢主隆恩。”位于御道左侧贡士队列前方的李宏宇闻言顿时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连忙走到御道边上,紧邻着御道左侧郑重其事地向万皇帝跪了下去。

在场的贡士立刻投去了羡慕的目光,那些立在太和殿前台阶上的文武大员们也纷纷看了过去,想要知道状元是何许人。

望着跪在御道上的万皇帝的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向李宏宇微微颔首,似乎对李宏宇相当满意。

“一甲第二名,湖广襄阳府江口县白河镇贡士赵鑫,钦点榜眼。”

“一甲第二名,湖广襄阳府江口县白河镇贡士赵鑫,钦点榜眼。”

“一甲第二名,湖广襄阳府江口县白河镇贡士赵鑫,钦点榜眼。”

紧接着,鸿胪寺寺卿再度开口,高声宣读道。

读完后鸿胪寺寺卿不由得微微一怔,脸上浮现出惊讶的神色,对赵欣与李宏宇出自同一个镇子感到颇为诧异。

他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连忙仔细查看圣旨,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赵欣也是湖广襄阳府江口县白河镇人氏。

与此同时,轰的一声,现场的贡士和文武官员不由得一阵骚动,脸上纷纷流露出震惊的神色,谁也没有想到榜眼竟然和状元竟然皆出自白河镇。

李宏宇闻言暗中松了一口气,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他对赵欣能夺得榜眼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赵欣在会试的时候已经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力,名次仅次于他。

“臣赵鑫谢主隆恩!”

赵欣的脸上浮现出欣喜的神色,虽然她有信心考中三鼎甲但这一刻真的来临后她不由得有些发懵,使劲摇晃了一下头后快步走到御道右侧,紧挨着御道右侧的边缘跪了下去。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赵欣与李宏宇虽然跪在了御道的左右两侧,但两人的位置并不是平行的,赵欣的所跪的位置要比李宏宇靠后,毕竟李宏宇是第一名应该在最前方。

“一甲第三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青阳镇贡士庄际昌,钦定探花。”

“一甲第三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青阳镇贡士庄际昌,钦定探花。”

“一甲第三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青阳镇贡士庄际昌,钦定探花。”

等赵欣跪下行礼后,鸿胪寺寺卿不由得提高了音量继续宣读着圣旨。

“臣庄际昌谢主隆恩!”随着内侍话音落下,庄际昌从队列中走出,跪在了李宏宇的身后,其位置比赵欣靠后。

值一提的是,一甲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要传唱三次,也就是鸿胪寺寺卿要宣读三遍三人高中的圣旨,而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只宣读一遍。

由此,万四十七年已未科殿试的三鼎甲已然产生,现场低声议论着的人们逐渐安静了下来。

虽然他们心中对来自同一个镇子的李宏宇和赵欣高中状元和榜眼感到震惊,但皇帝的圣旨已下此事断无更改的可能。

“依定制,授李宏宇翰林院修撰,授赵欣和庄际昌翰林院修编,望其恪尽职守,成我大明栋梁之才。”

鸿胪寺寺卿望了一眼跪在殿前的李宏宇三人,有条不紊地宣读着圣旨。

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的官职,翰林院修编是正七品的官职,别看官阶不高但却是天子身边的近臣,士大夫中的佼佼者,不仅晋升速度惊人而且拥有着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可谓清流中的领袖。

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进士争着考庶吉士,其目的就是为了进入翰林院成为翰林。

不过,通过殿试直接成为翰林院翰林的一甲进士以后可以在开路仪仗里所举的牌子上写上“钦点翰林”,而通过庶吉成为翰林的官员则没有这个荣耀。

“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报效皇恩。”李宏宇、赵欣和庄际昌三人闻言连忙再度向万皇帝磕头行礼。

“二甲第一名,南直隶应天府句容县的孔运贞。”

万皇帝闻言微微颔首,然后示意鸿胪寺寺卿继续宣读圣旨,鸿胪寺寺卿于是沉声宣道。

“臣孔运贞谢主隆恩。”孔运贞连忙出了队列,跪在了赵欣的身后,其所处的位置又比庄际昌靠后。

“二甲第二名……”

随着鸿胪寺寺卿抑扬顿挫的声音,二甲进士和三甲进士鱼贯出列,按照次序分别跪在了御道左右两侧,后一名进士的位置都要比前一名进士的位置靠后。

宣读完圣旨后,位于太和殿殿前丹陛上的乐队开始演奏《庆平之章》,在现场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氛围。

“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万岁万岁。”

这时,李宏宇站起身,领着身后的三甲进士们向端坐在御座上的万皇帝再度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谢皇恩。

万皇帝知道这些三甲进士们此时一个个心情激动,肯定想着出城跟亲朋好友分享考中进士的喜悦。

故而万皇帝并没有赘言,对新科进士们勉励了一番后就起驾回宫,现场文武百官纷纷跪送其銮驾离去。

万皇帝走后,现场的文武百官开始退场,礼部的官员上前给李宏宇、赵欣和庄际昌的身上戴上了大红花,并牵来了三匹毛鬃顺滑光亮的高头大马让三人选择,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民间所说的“状元游街”了。

获得三鼎甲的进士得以享受到在紫禁城里骑马的荣耀,这里的骑马可是真正的骑马,并不是后世的乘坐肩舆什么的。

当然了,在挑选马匹的时候自然状元拥有优先权,李宏宇挑选了一匹通体乌黑的马,一纵身就踏着脚蹬翻上了马背,他以前可在马场里骑过马,故而有着不少经验。

或许是受到了李宏宇的影响,赵欣和庄际昌也纷纷自行上马,然后跟着李宏宇的身后向太和殿广场外行去,二甲和三甲的进士紧随其后。

按照流程,李宏宇一行人将从午门出紫禁城,经端门、承天门和大明门后至长安左门。

殿试的金榜就张贴在长安左门外的告示墙上,以昭告天下,咸使知闻。

由于长安左门称为“龙门”,长安右门称为“虎门”,故而将皇榜张贴在长安左门有“鲤鱼跳龙门”之意,只要金榜题名就意味着跳过了“龙门”得以踏入仕途。

经过午门的时候,李宏宇发现午门的正门已经打开,牵着他马匹缰绳的礼部官吏径直领着他走出了正门,而其余的文武百官则走左右两侧的侧门。

按理说午门的正门唯有皇帝和皇后能走,三甲进士得以经午门而出自然是皇帝的恩典。

此时此刻,长安左门外的告示墙前已经被看热闹的人围得水泄不通,有京城的百姓也有留在京城的举子。

当骑着高头大马的李宏宇出现在人们眼前时,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欢唿声和掌声,人们纷纷目睹状元郎的风采,李宏宇含笑向道路两旁的人拱手致意。

如果在宋朝的话,李宏宇与身后的这些进士们将成为名门大族眼中的香饽饽,宋朝流行“榜下捉婿”,即把那些新科进士抢回家当女婿。

明朝则没有“榜下捉婿”的风气,这自然跟大明崇尚理学有关,大明的律法也明文规定悔婚可是要挨板子的,也会被世人所不耻。

而中的进士的举子通常都已经过了弱冠之年,即便是没有婚配也有婚约在身,故而想抢也抢不走。

李宏宇和赵欣揽得状元和榜眼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城,迅速在京城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孰能想到状元和榜眼竟然出自同一个乡镇?

在京城百姓们的议论声中,两天后,也就是三月二十四,李宏宇率领着新科进士前往礼部参加由礼部尚书主持的酒宴,也就是俗称的琼林宴,会试、府试和殿试的考官悉数出席。

宴会后,李宏宇领着众新科进士赶赴孔庙拜谒至圣先师孔子,然后赴国子监立碑,将新科进士的姓名泐于石碑之上。

至此,殿试的所有流程才算完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二甲进士和三甲前二十名的进士进行的选拔庶吉士的考试,然后是给二甲和三甲进士分配官职。

不过这已经与李宏宇、赵欣和庄际昌无关了,两人已经在传胪大典上被万皇帝授予了官职,故而要前去翰林院报道,正式踏入仕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