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两百四十五章 侃侃而谈

权驭大明 第两百四十五章 侃侃而谈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这个叶赫部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听了李宏宇的那番肺腑之言后,万皇帝的眉头微微一皱,盯着他沉声问道,说实话他并不认为一个小小的蛮夷部落有多重要。

“皇上,辽东的女真中能与建州女真争锋者唯有海西女真,而海西女真之首就是叶赫部。”

李宏宇闻言抬起头,沉声说道,“建州叛逆酋首努尔哈赤手下的八旗兵绝大部分都来自被其征服的女真部落,并非铁板一块,一旦让努尔哈赤吞并了叶赫部,那么努尔哈赤将再无后顾之忧,臣不能让他遂了意。”

“此事朕会下旨,交由辽东其他官员去做。”万皇帝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

虽然他觉得李宏宇说得有几分道理,不过这件事情不应该由李宏宇来做,李宏宇是他给朱由校选的辅佐之才岂能身犯险境?

在万皇帝看来,李宏宇是大明堂堂的状元,岂是叶赫部这种蛮夷部落所能比的?故而自然不能让李宏宇去辽东冒险。

再者说了,辽东还有那么多的文武官员,难道一个个是吃干饭的,需要劳烦大明的状元前去压阵?

“皇上,如今官军新败士气受挫,臣前去辽东定能鼓舞士气,这对整军备战大有裨益。”

李宏宇闻言略一迟疑,望着万皇帝神色严肃地说道,“皇上,臣觉得由臣去救叶赫部,必能使得叶赫部感沐天恩,全心忠于朝廷,倾力对付建州叛逆。”

其实,李宏宇这话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辽东的将领平常就轻视女真人,认为他们是边疆蛮夷,即便是搁在平常肯定不会尽力去救。

况且现在明军在辽东大败,辽东的文武官员此时谁会有心思穿过后金军的防线去救叶赫部,届时肯定会敷衍了事,叶赫部必亡无疑。

“到了辽东,你会如何做?”万皇帝自然清楚李宏宇的言外之意,见李宏宇态度坚决,于是沉吟了一下后问道。

虽然万皇帝并不希望李宏宇去辽东,但君无戏言,年前李宏宇曾经向他就辽东的事情请过旨,他曾经答应过李宏宇如果辽东明军战败就让李宏宇去救辽东的叶赫部,故而李宏宇坚持的话他也不想强留,故而想听听李宏宇的计划,看看是否可行。

“皇上,臣到辽东后准备在辽阳城整编部队,从中挑选一支万余人的精锐之师绕过建州叛逆的防线前去接应开原等地的官军和叶赫部。”

万皇帝的这个问题自然难不住李宏宇,他既然敢去辽东自然制定有计划,闻言后沉吟了一下,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皇上,建州叛逆酋首努尔哈赤绝对不会想到官军会去救援叶赫部,这样臣就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皇上,建州叛逆虽然凶悍但毕竟人数有限,只要臣能出其不意地打上一个胜仗,那么建州叛逆就会有所忌惮,不敢与官军硬战。”

说着,李宏宇向万皇帝一拱手后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不情之请,建州叛逆此番得势一定会趁机扩张势力,而辽东地区除了官军外就是蒙古人,故而臣觉得应该联合蒙古人以制建州叛逆。”

“你是说,建州叛逆会吞了周围的蒙古部落?”

万皇帝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要知道位于辽东周边的三大蒙古部落是科尔沁部、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每部都有不菲的实力,他并不认为努尔哈赤能击败他们,再怎么说蒙古铁骑也曾经驰骋天下。

“皇上,科尔沁部一向与建州叛逆交好,喀尔喀部与建州叛逆的关系时好时坏,双方不过互相利用罢了,而察哈尔部一直对建州叛逆心有忌惮。”

李宏宇闻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向万皇帝说道,“臣觉得可以连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共治建州叛逆,至少不能让努尔哈赤轻易地就把他们给收编了。”

“要如何连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万皇帝闻言不由得来了兴趣,没想到李宏宇竟然连蒙古人的事情也想好了,于是饶有兴致地问道,想听听他们有何见解。

“互市!”李宏宇沉吟了一下后,口中缓缓吐出了两个字来。

“互市?”万皇帝的脸上顿时流露出诧异的神色,他还以为李宏宇会想到招安赏赐什么的,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法子,还不如给送些钱财过去的好。

“皇上,臣说的是互市是真正的商贸交易。”李宏宇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望着万皇帝说道,“皇上,蒙古人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像察哈尔部这样被我大明同化的部族,臣认为应该趁机将其中一些部落收为已用。”

“皇上,随着火器的崛起蒙古铁骑的威力只会越来越弱,臣觉得应该大力研制火器而不是制约蒙古人。”

说着,李宏宇语峰一转,正色说道,“在臣看来,火器将是未来战场上的王者,现在西夷人的火器已经超过了大明,大明应该亡羊补牢,迎头赶上。”

“你也知道西夷人的火器?”

万皇帝没想到李宏宇竟然扯到了火器上,脸上顿时浮现出惊讶的神色,说实话如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很少有人知道西洋火器厉害,一直固步自封以为大明的火器独步天下。

“皇上,实不相瞒,先父以前到江南做过生意,听西夷来大明的客商谈起过西夷的火器和航海。”

李红云闻言点了点头,忧心忡忡地说道,“皇上,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大明原本引以为傲的航海和火器已然被西夷人超越。”

“皇上,据臣所知,西夷人的兵锋如今已经直抵吕宋,南洋迟早成为西夷人的天下,接着就是大明,大明不能再端着****上国的架子,要借鉴和学习西夷人在火器和航海等方面的优越之处。”

说着,李宏宇再度以头触地,沉声说道:

“皇上,正德年的屯门之战足以表明,西夷人贪婪野蛮、侵略成性,当时的火炮已经优于大明,如今其已染指南洋,如果大明不迎头赶上的话形势终将危亦。臣妄言,望皇上治罪。”

万皇帝闻言后脸色变了变,说实话还从没有人在他面前谈及西夷人的威胁,而且语气显得如此沉重,简直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在朝廷里的文武重臣看来大明乃****上国因此岂会在意那些尚未开化的西夷蛮人?

不过,万皇帝不得不承认李宏宇所言并非危言耸听,与朝中那些墨守成规、居高自傲的文武官员相比他的眼界无疑更加开阔,看得也更加长远。

“你一心为国,何罪之有?”

因此万皇帝沉吟了一下后伸手向李宏宇虚空向上一托示意其起身,然后不动声色地盯着李宏宇问道,“李修撰,你告诉朕,我大明如何在火器和航海上赶超西夷?”

“皇上,西夷人因为国家贫瘠故而崇尚掠夺和侵略,如今包括南洋在内,海外不少国家已经被其侵占。”

李宏宇起身后沉吟了一下,然后躬身回道,“皇上,我大明繁华富庶,正是西夷人觊觎的富庶之地,臣觉得大明终究要与西夷人一战,为此当务之急是要把他们挡在南洋,然后伺机反击,将其赶回西夷。”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皇上,先贤曾经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臣认为大明应该吸取西夷人在火器、航海等方面的优秀知识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以夷制夷。”

说着,李宏宇再度一拱手,神色严肃地说道,“皇上,虽然我大明的圣贤之说闻名天下,修身养德,海外诸夷望尘莫及,不过西夷人擅长自然学说,喜好研制工器,确实要胜我大明一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万皇帝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望向李宏宇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认为李宏宇不愧是当朝的状元,竟然能说出如此有哲理的话来。

“海纳百川”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

“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史上最先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放在一起的人是晚清的林则徐,李宏宇此番说出来就成了史上第一人。

“李编撰,说说如何以夷制夷?”随后,万皇帝饶有兴致地望向了李宏宇,认为这句“以夷制夷”实在是精辟,深得他的圣意。

实际上,万皇帝更看重的是李宏宇所说的把西夷把挡在南洋的事情,毕竟没有任何皇帝希望敌人临近家门。

“皇上,西夷人也并非铁板一块,西夷诸国之间因为海外掠夺的利益不均时常爆发冲突。”

见万皇帝来了兴趣,李宏宇于是有条不紊地说道,“臣以为可以在南洋与西夷诸国进行商贸交易,这样他们就没有必要再来我大明,暗中利用商贸分化西夷诸国,挑起他们的之间的战火,暗中渔利。”

“皇上,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可是西夷诸国所没有的优势,只要大明掌控了火炮和航海技术,那么就可以远征西洋令西夷诸国臣服,宣我大明国威!”

说着,李宏宇慷慨激昂地望着万皇帝,“皇上,臣认为当务之急是组建水师,以保我大明海上权益,进可攻退可守,令西夷诸国不敢轻举妄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