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三百零五章 用心良苦

权驭大明 第三百零五章 用心良苦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八月中旬,李如柏率领鸦鹊关的明军抵达了沈阳城,受到了城内百姓的热烈欢迎,此时鸦鹊关明军攻下赫图阿拉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辽东,使得辽东军民士气大振。

为了等待李如柏的到来,李宏宇、熊廷弼和汪可受等辽东大员依旧留在沈阳城,并没有返回辽阳,悉数出城迎接凯旋之师的到来。

李如柏的到来使得熊廷弼暗中松了一口气,鸦鹊关明军将士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正好使得缺兵少将的熊廷弼手里有了一支可与后金一战的部队。

两天后,熊廷弼和汪可受等辽东大员启程返回辽阳,毕竟辽东才是他们办公的场所,再加之沈阳距离后金太近,万一后金出兵偷袭沈阳的话那么大明辽东指挥中枢可就完了,因此他们自然要待在辽阳了。

李如柏率领着鸦鹊关的中军留在了沈阳城,而鸦鹊关左军则随着熊廷弼等人去了辽阳,辽阳的兵力先前已经快被李宏宇抽调得所剩无几,此时自然需要补充。

既然李如柏选择留在沈阳,那么李如桢自然没有再待在沈阳的必要,率领着李家的子弟去了辽阳,等待着万皇帝召他回京城的诏令。

李如桢之所以会来辽东,是因为朝廷的官员希望他能守住铁岭,如今铁岭已失,那么李如桢这个镇辽总兵自然没有再留在辽东的必要了,因为辽东有李如柏这个辽东总兵足矣,两人的官职实际上是重叠的。

实际上,李如桢这次能从辽东全身而退要感谢李宏宇,如果不是李宏宇亲自在铁岭坐镇并下达了撤军的命令,那么就该李如桢来守铁岭,如此一来铁岭沦陷的罪名就由李如桢来扛,肯定要被投进大牢。

熊廷弼离开沈阳的第二天,沈阳城迎来了京城的贵客,万皇帝派来督察换俘事宜的钦差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沈阳城。

李宏宇早就猜到万皇帝会同意换俘,毕竟在萨尔浒大战时俘虏的都是明军的精锐,如果能换回来的话对增强明军的力量大有裨益。

同样,李宏宇也相信努尔哈赤肯定会赞同换俘,要知道七千多人占到了女真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间,努尔哈赤绝对无法忽视如此多的人数,他要想补充七千八旗兵可不容易。

不过令李宏宇没有想到的是,此次带队前来辽东的督察换俘事宜的主官竟然是寿宁公主府的驸马冉兴让,通常来说大明的驸马都会浑浑噩噩的过完一生,根本不会被朝廷派遣差事。

当然了,冉兴让与别的驸马不同,他有一个受万皇帝宠爱的妻子,故而万皇帝对他是另眼相待,进而被李宏宇说服同意让冉兴让来执掌海关司。

万皇帝把冉兴让派来自然有着深意,既然冉兴让将来要与李宏宇在海关司共事,那么就提前让两人在官场上接触。

与此同时,万皇帝不希望朝廷里有人在换俘的事情做文章拖李宏宇的后腿,故而让冉兴让来送给李宏宇一个人情。

除了冉兴让外还有两名皇差,一个是都察院的御史,另外一个是六科的给事中,其中都察院的御史是东林党的人,而六科的给事中是浙党的人。

朝堂上浙党和东林党的官员最多,在诸党中根基最为深厚,势力也最为强大,因此东林党和浙党要派他们的人来辽东督察换俘了,暗中都想找李宏宇一点儿麻烦,毕竟李宏宇现在还没决定投靠楚党还是东林党,所以还是抓一些李宏宇的小辫子在手里为好。

另外,辽东的三名主官都是湖广人氏,而汪可受和熊廷弼是楚党的人,李宏宇又与楚党走得很近。

这已经引发了朝堂诸党的不安,从利益的角度来说没有哪个党派愿意坐视楚党的崛起,故而一定会或多或少地找麻烦打压李宏宇。

不过,让那些想动李宏宇的人感到失望的是,万皇帝对李宏宇非常袒护,不仅让冉兴让担任此次皇差的主官护着李宏宇,而且还以圣旨的名义肯定了李宏宇放弃铁岭是明智的选择,如此一来铁岭的事情就无法伤到李宏宇。

冉兴让抵达沈阳城后向李宏宇宣读了万皇帝的圣旨,在圣旨上,万皇帝同意与后金换俘,赞同李宏宇从铁岭撤军,给李宏宇加官进爵让其兼鸿胪寺右少卿。

而且,让李宏宇没有想到的是,万皇帝在圣旨上还提到了娜仁托雅,同意李宏宇纳娜仁托雅为妾,并册封娜仁托雅为“彩霞郡主”,享受与皇室郡主一样的待遇,以示对帮助大明打了铁岭之战的内喀尔喀部的恩泽。

见万皇帝同意了他与娜仁托雅的婚事,李宏宇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以后在娜仁托雅的事情上做文章陷害他,有了万皇帝的这道圣旨他可就免除了好后顾之忧。

由于此次俘虏的后金军战俘太多,故而李宏宇将其分别关押在沈阳和辽阳,冉兴让等人已经查看了辽阳城关押的后金军俘虏,都是青壮年的女真人,并没有发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李巡抚,这次铁岭之战你可是立下了大功,皇上要是知道有那么多的俘虏肯定龙颜大悦。”等查看完了沈阳城关押的后金军俘虏后,冉兴让笑着向李宏宇说道,这些俘虏可以证明李宏宇在铁岭打了一场大胜。

“这是将士们奋勇作战的结果,与本官没什么关系。”李宏宇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向冉兴让说道,“再者说了,忠君报国是我们当臣子的本分,岂敢居功。”

“李巡抚,换俘的事宜还望尽快完成,皇上说了,等此事完结后让你虽本驸马回京述职。”冉兴让自然知道李宏宇是在客套了,于是笑着望向李宏宇,“不仅皇上,皇太孙也非常想念李巡抚。”

“驸马放心,本官一定尽快完成换俘事宜。”

李宏宇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苦笑,看来他比预想的还要早离开辽东,随后不动声色地回答。

他原本还想在辽东多待一些时间安排好更多的事务,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尽人事,听天命。

等冉兴让查看完了沈阳城的战俘,李宏宇给努尔哈赤写了一封信,提议双方换俘,七千多后金八旗兵换一万六千多名萨尔浒之战被俘的明军。

李宏宇之所以知道后金萨尔浒之战俘获了多少明军,得益于铁岭之战,俘获的后金军将领清楚明军的战俘数。

值得一提的是,明军的战俘已经被努尔哈赤打散编进了八旗里,成为了八旗女真人的奴隶,过着猪狗一样的困苦生活。

虽然这次换俘中看上去后金吃了亏,不过李宏宇知道努尔哈赤别无选择,七千后金八旗兵肯定比一万六千名明军的战俘对努尔哈赤更加有用,一旦错过了那么努尔哈赤将后悔不已。

趁着等努尔哈赤回信的时机,李宏宇大力整顿沈阳城官府和军队的风纪,这也算他对辽东所做出的最后贡献,沈阳城现在是抵御后金的桥头堡,不容有失,否则辽阳将处于后金军队的威胁中,整个辽东都将危亦。

开原,总兵府,议事厅。

努尔哈赤召集了后金的高官权贵,把李宏宇写来的换俘书信交给了他们,让其逐一传阅。

很快,现场众人分为了两派,代善和皇太极、额亦都、何和理、扈尔汉等正白旗和正红旗、镶红旗的将领自然支持换俘,毕竟被俘的八旗兵属于正白旗和正红旗,他们当然希望那些俘虏能回来。

其余五旗的将领则明里暗里反对换俘,认为这样做的话将增强明军的实力对后金不利,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由于那些战俘已经编入了八旗中,故而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旗中少了两千多年轻力壮的劳动力。

在他们看来,被俘的是正白旗和正红旗的人,要换俘就让代善和皇太极手下的正红旗、正白旗以及镶红旗来换,凭什么要让别的旗把那些战俘给吐出来?

努尔哈赤自然清楚其余五旗将领的心思,把那些战俘分给诸旗后就相当于诸旗的财产,故而他们自然不想把那些人给交出来了。

不过,努尔哈赤知道现在并不是计较这些蝇头小利的时候,现在后金军需要增加兵员以应对明军将来的军事行动,不得不说,李宏宇先前的一系列举动给了他不小的心理压力。

表面上,李宏宇用七千后金俘虏换取明军一万六千俘虏,后金好像吃了大亏,不过如果从双方补充兵力的难易来看的话,后金其实还占了一个便宜,很显然明军补充一万六千兵员要比后金补充七千兵员容易。

故而,努尔哈赤很快就叫停了因为换俘一事而争吵不休的两派将领,下令准备与明军换俘,让各旗把萨尔浒大战后分到的明军战俘交上来,答应以后再有掠夺的人口优先分配给除正红旗、正白旗和镶红旗以外的五旗,这才结束了众人的争吵。

为了避免在换俘一事上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努尔哈赤特意叮嘱八旗的将领,让他们如实把明军战俘送回来,在此期间不得虐待,否则要军法从事。

李宏宇已经在信里说的很清楚,换俘前他会派员来来查看明军战俘的情形,如果明军战俘在努尔哈赤接到他的书信后被虐待甚至杀害,那么他将终止这次的换俘仪式。

如果换做被人,努尔哈赤丝毫不会把这个威胁放在心上,很显然换俘是经过万皇帝首肯的岂能轻易就终止了?

可李宏宇就不同了,不仅是万皇帝面前的红人,而且还非常有主见和魄力,说不定真的就会终止了换俘。

与此同时,李宏宇也欢迎努尔哈赤派人来查看后金战俘的境况,看看他们是否受到虐待和杀害,双方在换俘一事上所处的地位无疑是平等的。

努尔哈赤最为担心的就是生性冲动的莽古尔泰,因此议事结束后特意留下他进行叮嘱,让他不要坏了换俘的事情,否则必当受到惩处。

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对此次换俘一事异常看重,七千多后金战俘在战场上可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