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僵持不下

权驭大明 第三百二十四章 僵持不下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转眼间,年关将近,京城里逐渐笼罩起了喜庆的氛围,年味儿渐浓。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发酵,朝堂上的官员们围绕着是否开启海外贸易一事的争吵达到了顶点,支持和反对海外贸易的官员都想在过年前取得压倒对方的优势。

虽然很多官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反对万皇帝开启海外贸易,但万皇帝执掌朝政近五十年自然也有不少亲近的官员。

所以在海外贸易一事上万皇帝并非孤家寡人,那些与万皇帝关系密切的官员自然会支持海外贸易的事情,与反对的官员们在朝堂上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辩,由于情绪激动双方差一点就在御前大打出手。

原本,支持万皇帝的官员们由于人数上的劣势在这场风波中处于下风,被那些反对的官员打压得透不过气来。

不过朝堂上的局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在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情形下,齐党忽然加入到了支持万皇帝的阵营中,成为了支持开启海外贸易的主力。

紧跟着,楚党和朝堂上的一些小派系也相继成为了海外贸易的支持者,与反对海外贸易的浙党、东林党等派系的官员在朝堂上形成了对峙之势。

如果从大的地域方位来看,支持海外贸易的官员主要来自大明的北方和中部,而反对海外贸易的官员主要来自南方,以浙党和东林党为主的江南的官员为主。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形自然是因为利益的趋势,江南的商业无疑是最为发达的,南方的商贾不仅在大明商界处于主导地位,而且也是海上走私商人的主体。

因此,江南出身的官员自然要维护当地商人的利益,这也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休戚相关,不希望海外贸易启动,这样一来将对江南商界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且海外走私的生意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按照常理,海外贸易的主导者应该是江南的商人才对,可海关司这次却出人意料地开出了配额,北方商人占八个,南方商人占十二个,大大削弱了江南商人的影响力。

尤为重要的是,海关司成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掌管海关司的人是万皇帝的女婿,这就使得偷税漏税变得非常不容易,官员们也无法从中捞取好处,自然会引发官场的反对。

至于反对者们所秉持的各种反对由头,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维护洪武皇帝定下的朝贡贸易这个祖制,以及大明帝国的威严,实际上不过是个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借口罢了,在利益面前那种真正想要维护大明礼法的官员已经不多了。

对于官场的各派势力而言,在万皇帝执意要开启海外贸易的情形下,最好的结果是把海关司交给户部,由户部和地方衙门共同主导海外贸易一事,这样的话他们就能介入此事。

当然了,万皇帝肯定不会把海关司交给文官们,那样的话他想要通过关税来充实内库的愿望就会化为泡影。

与后来年轻的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不同,万皇帝执掌江山近五十年,早已经摸透了朝中文武大臣们的秉性,自然不会被朝臣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有一年,大臣们曾奏请万皇帝在京城开发水田,写奏表的臣子妙笔生花,把开发水田的美好前景说的天花乱坠。

结果万皇帝问那些写奏表的臣子,南方气候温和而北方气候干燥,要是碰上干旱水田怎么办?

这使得那些臣子顿时哑口无言,一场闹剧由此结束,倘若当时万皇帝真的御准了在京城开发水田,那么后世的文官一定会把罪责归咎于万皇帝。

崇祯皇帝登基后,在以东林党为主的文官们的劝说下撤掉了由宦官担任、“作恶多端”的税监,结果浙江茶税由数万两降为不足十两,令崇祯皇帝是大跌眼镜,后来不得不又重新启用税监,照样要倚重宦官来办事。

故而,万皇帝决然不会交出海关司的主导权,那样的话他的心血可就要白费了。

如果文官集团能众志成城的话,那么还有可能迫使万皇帝改变主意,把海关司划归户部。

可惜的是,文官集团内部派系丛生,并非铁板一块,这就使得文官集团在对待海关司一事上自然而然发生了分裂,齐党和楚党等派系的官员自然不希望看见江南的商贾一直主导大明的商界。

故而,这场是否开启海外贸易的争端逐渐转变成为了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各派系都想趁着此事打压敌对派系,并趁机从中壮大势力。

如此一来,万皇帝的压力肯定就减少很多,他非常乐意坐山观虎斗,让朝堂上各派系斗个你死我活,然后他在出面收拾残局。

故而,真正能驾驭天下的皇帝并不害怕党争,能游刃有余地通过党争掌控朝局,万皇帝正是如此,那种一团和气的朝局反而是皇帝们最为担心的,这意味着朝臣们将会铁板一块,不利于皇权的统治。

李宏宇对朝堂上的这番争斗并不感兴趣,因为他知道万皇帝现在牢牢掌控着朝局,故而别看朝堂上各派系现在斗得不可开交,到最后肯定是万皇帝一锤定音来结束这场纷争。

故而,李宏宇也就不理会京城的消息,专心投入到新军的整编事宜里去,按照他的计划军营里的这三千名士兵将成为新军的士官,是他从辽东部队千挑万选出来的兵头。

虽然贵为新军编练使,不过李宏宇并没有舒舒服服地待在房间里,而是跟随着士兵们一起操练,一起吃大锅饭,他很清楚一个健壮的体格对他日后的仕途大有裨益,否则很难承受住高强度的公务。

很快,军营里的士兵们发现李宏宇这个大明的新科状元非常得平易近人,并没有表现出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李宏宇不仅锻炼体格,与此同时还亲自给士兵们授课,教授那些目不识丁的士兵们认字,为此特意引入了西夷的字母作为汉语的拼音。

士兵们学得很起劲,因为他们要想成为尉官的话必须要经过考核,而考核中有笔试的部分,如果不识字的话就无法通过笔试。

再者说了,能得到大明堂堂的状元授课可是一项无限的荣耀,多少读书人想求李宏宇赐教都没有这个机会,士兵们自然不想错过了。

新军之所以会分为两支部队,是因为它们的作战方向和作战目的不同,满桂为首的部队将在日后组成西征军,主要练习西北和西域地区的作战,而白诚为首的部队将组建水师,练习水战和登录作战。

随着万皇帝颁旨封李宏宇为新军编练使,满桂和白诚的两支部队也得到了正式的番号。

在李宏宇的建议下,满桂的部队被万皇帝命名为“振武”,军旗是一只仰天长啸的黑狼,白诚的部队被万皇帝命名为“镇海”,军旗是一条红色的飞鱼。

李宏宇请来的那些教官来自西北和沿海地区,都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武官和士兵,不仅可以给新军士兵们讲解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教授他们作战的技巧,还能知道对手的战法和习惯。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萨尔浒之战明军之所以大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后金军队情况的不了解,以至于被后金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与大明其他的官员不同,李宏宇很重视情报和后勤的善意,为此特意在新军训练中开设了情报和后勤的课程,教授新军这两个方面的知识。

在李宏宇设定的新军军制中,各级部队的中枢为司令部,司令部下辖四大部门,即情报司、参谋司、后勤司和内务司。

其中,情报管探查敌情以及肃反奸细;参谋司管制定作战计划和训练计划;后勤司负责保障辎重物资;内务司管理军纪。

对于李宏宇设定的这个军制万皇帝感到非常新奇,他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把军队各部的职责划分得如此详细。

尤为令万皇帝感到惊讶的是,李宏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晋升体系和流程,这就使新军的部队避免成为某个将领的私军,武官们由此意识到他们效忠的是朝廷而不是某个将领。

实际上,对于任命李宏宇为新军编练使以及水师总督一事,朝廷里有些官员认为李宏宇虽然在辽东取得了两场大捷,打得努尔哈赤迁都逃窜,但他毕竟太过年轻无法担此重任。

与文官们相比,朝堂上的武官尤其是那些都督一级的高级将领对此事颇有微词,李宏宇的年纪和资都不合适执掌新军和水师,要知道打仗和治军可是两回事。

不过,由于海外贸易的事情闹得朝堂上风风雨雨,所以对李宏宇的质疑声就显得无关紧要,没有引发京城官员们的关注。

谁让李宏宇在辽东战场大放异彩,如果不用他来统领新军和水师的话谁又能有这个资格呢?要想取代李宏宇,最起码也要在辽东战场打一场大捷才能服众。

先不说后金军有多不好对付,单单李宏宇在辽东将士心目中的威望就使得那些想要染指新军和水师的官员知难而退,他们很难代替李宏宇在辽东将士心中的位置,那么也就无法真正掌控全军,届时与后金军开战岂能打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