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三百七十章 回京复命

权驭大明 第三百七十章 回京复命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李宏宇离开扬州城的第二天,住在扬州知府府衙的钦差大人就下令让新军捉拿了依旧留在扬州的漕帮副帮主张铁山。

张铁山对此是没有丝毫的防备,在扬州的宅院中宴客的时候被新军士兵带走,新军顺带着把那座宅院也给查封了。

对于自己忽然之间被抓张铁山是一头的雾水,他自认为并没有做出对不起钦差大人的事情,因此下意识地就认为这是杨啸天暗中捣鬼,想要假借钦差大人的手来除了他。

张家的人为此是四处奔波,寻找各种关系想要救张铁山,可惜张铁山的案子是钦差大人的新军查办的,因此扬州地界的各个衙门都无权干涉。

开始时,外界也认为张铁山被抓是杨啸天暗中进行的算计,不过随着与办理案子的新军军官的接触,人们惊讶地发现此事与杨啸天无关,是张铁山自己惹下的祸端。

根据办理张铁山一案的新军军官透露,张铁山之所以被抓是因为上一次行刺钦差大人的那个漕帮的刺客是张铁山派去的,新军已经查到了被张铁山派去办事的心腹,其对行刺之事供认不讳。

自从行刺后李宏宇可没有闲着,无论如何胆敢行刺钦差都是重罪,再者说了他岂会咽下这口闷气,如果不把张铁山查出来的话张铁山还以为他能把堂堂的钦差当猴耍!

另外,新军已然查明,行刺事件发生时杨怜儿受到了身份不明人士的追杀,逃到了镇江的渔村躲避,哪里有机会去策划行刺的事情。

新军这么一提醒,外界顿时想起了杨怜儿被袭的晚上街面上出现的那些尸体,有保护杨怜儿的漕帮帮众,也有身份不明的蒙面壮汉,这无疑印证了杨怜儿被追杀无暇顾及行刺钦差大人的事情。

如此一来,张铁山的处境就十分被动了,行刺钦差这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一旦坐实罪名的话张家上上下下一百多口人可就全完了。

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除了张铁山外张家的人并没有被抓起来,这反常的一幕让人们感到颇为疑惑,里面透露出的意思颇为耐人寻味。

张家人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四处求救,可惜扬州城的那些达官贵人对此无能为力,要知道行刺钦差形如谋逆,而谋逆是代君王所不忍的,当年明太祖给开国功勋颁下免死铁牌的时候特意注明谋逆者不在免死之列,故而谁吃饱了撑的去招惹这样的麻烦。

经过一番碰壁后,张家人终于意识到事情的根源在钦差大人身上,要想使得张铁山逃过一劫必须要得到钦差大人的首肯,可是张家与钦差大人八竿子也打不着,连认识都不认识更别提与钦差大人打交道了。

再者说了,钦差大人又岂是那么好见的?那些能见到钦差大人的权贵又有几个想要趟这淌浑水的?

就在张家人为此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有人“好心”地提醒他们,漕帮帮助杨啸天是最适合去见钦差大人给张铁山说情的人,一来杨啸天是四海商会的理事,二来他是漕帮的帮助,倘若张铁山出事的话搞不好要牵连到漕帮,所以杨啸天于公于私都是不二人选。

因此,张家人硬着头皮去见了杨啸天,一番哭诉后使得杨啸天答应了下来。

直到杨啸天到了大牢里面去探视张铁山,张铁山这才知道他为何会被新军给抓来,心中顿时倍感懊恼,认为当时的举动太过鲁莽。

杨啸天和张铁山进行了一番密探后就离开了,第二天那名曾经指证张铁山的心腹忽然在狱中改口,表示其是看上了张铁山的小妾才诬陷的张铁山,他根本就不知道行刺事件是何人主使的。

虽然这看起来有些荒唐,不过新军竟然一反常态地采纳了那名心腹的解释,张铁山随之放了出来,那名涉嫌诬告的心腹被新军交给了扬州府府衙查办,后来被判了流配塞外,张铁山照顾了他一家老小也算是仁至义尽。

出狱后,张铁山把前段时间从杨啸天那里抢来的地盘还给了他,两人之间达成了协议,暂时平息了漕帮内部的矛盾冲突,一起目光投在了长江的航运上,约定共享长江航运带来的利益。

为此,漕帮向盘踞在长江流域的地方势力发动了勐烈的攻势,一场围绕着长江航运控制权的战争缓缓拉开了帷幕。

等处理完了张铁山的事情,钦差大人启程回京向万皇帝复命,在新军骑兵的护送下走陆路,浩浩荡荡地拉开了扬州城,使得扬州城的达官贵人们纷纷松了一口气,扬州重新成为了他们的天下。

如果有人仔细留意的话会发现,护送钦差大人的新军骑兵只有四百骑的样子,还有百余骑并没有出现。

可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有人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又有谁会关注那百余骑的动向,对于扬州城的权贵而言那百余骑去了哪里跟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

钦差大人离开扬州城的时候,李宏宇已经进了北直隶的地界,他和娜仁托雅换上了新军的服饰,在百余骑新军骑兵的护送下风驰电掣般地赶向了京城。

七月初,日夜兼程的李宏宇终于抵达了京城,一进入城里他就敏锐地意识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息。

到家里沐浴后,李宏宇换上一身崭新的官服,急匆匆地进宫去觐见万皇帝,在此期间他已经从秦月那里了解了京城官场近来的动向。

虽然表面上京城官场看起来波澜不惊,不过浙党、齐党、楚党和东林党等大大小小的派系私下里的活动日益频繁,相互间联合纵横,为万皇帝驾崩后的政局做准备。

随着万皇帝身体状况江河日下,京城的局势现在可谓是错综复杂,不仅有各派系的党争,还涉及到了已经沉寂了近二十年的国本之争。

虽然朱常洛已经贵为太子但由于其母身份卑微,再加上万皇帝不喜欢他,故而如果比拼在朝中势力的话朱常洛不是被万皇帝宠信的郑贵妃的对手。

郑贵妃身为大明后宫至高无上的皇贵妃,又得到了万皇帝的宠信,故而自然想要让自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来继承皇位,一统天下。

显而易见,郑贵妃不会对此事死心,据秦月从赵欣那里得来的消息,郑贵妃现在正在说服万皇帝让福王进京在身前伺候,毕竟福王是万皇帝最喜欢的儿子。

不过万皇帝一直没有同意此事,他与郑贵妃在一起生活了数十年,自然清楚郑贵妃的心思,可身为大明的皇帝必须要为大明未来的江山考虑,一旦福王进京的话那么京城的局势必当动荡。

万皇帝毕竟已经过了那个意气用事的年龄,自然不愿意看见他死后朱常洛和朱常洵兄弟相残,他必须为身后的事情进行考虑。

李宏宇很清楚史的走向但却不知道其中暗藏的那些刀光剑影,可以想象出的是太子朱常洛的继位绝对不会如史书上所记载的寥寥几笔那样简单,郑贵妃能独得万皇帝的恩宠岂是等闲之辈?

由于万皇帝患病在身故而不再处理朝中的政务,这使得朝臣们要想见他一面并不容易,不过李宏宇不同,他是万皇帝派到江南的钦差,这次回京后自然要向万皇帝复命。

一进皇城,李宏宇就发现在城门处值守的亲军数量增加了一倍,皇城里巡逻的亲军频率也增强了许多。

紫禁城更是守卫森严,盘查得也更加仔细,凡是进出宫门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查问,摆出了一副如临大敌的阵势。

李宏宇是紫禁城的常客,故而进城后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干清宫,干清宫的守卫无疑是整个紫禁城最为严格的,士兵们一个个神色严肃,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臣李宏宇,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了干清宫后李宏宇并没有久等,内侍前去东暖阁通传后他很快就被万皇帝传了进去,跪在软榻前向躺在上面的万皇帝沉声行礼。

“起来吧。”万皇帝的神色憔悴,整个人比李宏宇上次见到时瘦了一圈,正在跟软榻旁照顾他的郑贵妃说着话,见李宏宇来后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笑意,开口说道。

“谢皇上隆恩。”

李宏宇闻言站了起来,把手里捧着的奏章教给一旁侍立的内侍后,躬身向万皇帝禀报道,“回皇上,臣此次幸不辱命,在扬州一共筹得了六百万两银子,足以启动海外贸易等事宜。”

“真是六百万两?”

听闻此言,坐在软榻前的郑贵妃不由得惊讶地望着李宏宇,她先前已经听到了京城里关于扬州竞拍的风声,还以为是传言而已,万万没想到李宏宇竟然真的从那些商贾手里拿到了这么大一笔银子。

万皇帝也流露出诧异的神色,原先他还以为李宏宇二十万两的底价已经够高了,将吓退对海外贸易有意的商贾,没成想李宏宇以更高的底价将供货商的名额给卖了出去。

随后,万皇帝的嘴角闪过一丝苦涩的笑意,直到现在他才真正意识到大明商贾士绅的富庶,六百万两银子比大明国库以及内库一年的进项都要多,而他却还要向百姓们加征辽饷,这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