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三百八十四章 福王进京(一更)

权驭大明 第三百八十四章 福王进京(一更)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郑贵妃给李宏宇在皇城找的住处紧挨着十王爷府,是一座四合院,一些亲军的武官住在这里。

内侍和宫女已经给李宏宇收拾出了一间厢房,在院子里的僻静处,环境倒也显得清幽,两名内侍和两名宫女专门留下来伺候他。

不仅如此,先前那名带李宏宇来的四合院的百户负责李宏宇在皇城的安全,率领着手下的士兵贴身保护李宏宇,李宏宇去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

李宏宇自然知道郑贵妃是在监视他,不过他现在无法摆脱这种监视,故而唯有安心接受这件事情,对京城的局势静观其变。

李宏宇的到来使得四合院里居住的亲军武官颇为激动和兴奋,李宏宇自辽东一战后在大明军界可谓声名鹊起,威望甚高。

在大明军队普遍谎报军功,一场消灭百余名敌人的战斗就能吹嘘成一场歼敌过万的大捷的情形下,李宏宇在铁岭之战中俘虏了七八千名后金兵的功绩令军队的将士们震惊不已,他们自然清楚打仗中俘虏数最难造假。

况且,俘虏数不仅由冉兴让率领的朝廷核查人员核实,而且还与后金交换回了萨尔浒大战等战事中被俘虏的明军将士,单单换俘一事就使得李宏宇在军中树立了巨大的权威,毕竟将士们都不希望战败后被朝廷抛弃。

因此李宏宇到了四合院后引发了院子武官的一阵骚动,纷纷好奇地围观李宏宇,对李宏宇品头论足,大家实在难以想象李宏宇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人竟然能在战事惨烈的辽东战场纵横捭阖,打得努尔哈赤连后金的国都都不要了。

李宏宇虽然心情有些低沉,但对那些远远地围观他的亲军将士们还是表示出了足够的善意,主动走上前与那些亲军武官们交谈。

这使得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亲军的那些武官万万没有想到状元出身、身居要职的李宏宇竟然如此平易待人,要知道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平常可都看不起军队的那些武官,尤其是中低级的武官,认为他们是鲁莽的武夫而已。

那些亲军的武官最感兴趣的事情莫过于辽东的战事,尤其是给予后金重创的铁岭之战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其次就是新军以及未来组建的水师。

亲军的这些武官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自然对新军和水师感到好奇了,新军和水师可谓从无到有,是李宏宇在万皇帝的支持下一手创建的,其最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全新的军制了。

同样,新军和水师的军制也成为了最吸引人的地方,它打破了大明一直以来实行的武职世袭的定制,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上进的机会去实现心中的梦想,进而给新军和水师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李宏宇耐心地向新军的武官解释着新军和水师的建制等事宜,其中以已经整编成军的新军作为重点。

“福王爷来了!”

就在李宏宇跟亲军的那些武官谈笑风生的时候,一名新军的百户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

“福王?”李宏宇闻言顿时就是一怔,双目闪露出惊讶的神色,随后脸上的神色就是一黯,心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看来该来的事情始终会来。

“没听说先帝有传召福王爷进京呀?”现场的亲军武官们也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随后,一名千户不由得狐疑地开口问道,“你不会看错了吧!”

“福王爷在京城居住多年,皇城的上直卫里不少人都认识福王爷,因此绝对不会搞错。”那名百户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回道。

“这是怎么回事?”听闻此言,现场的亲军武官们轰的一下骚动了起来,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福王进京的事情,是接到了万皇帝的诏谕,还是私自来京?

李宏宇自然清楚福王是私自来的京城,其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金銮殿上的龙椅,因此沉吟了一下后向那些窃窃私语的亲军武官们打了一个招唿,急匆匆地进宫去了,身为万皇帝的治丧大臣他现在可以自由进出紫禁城。

“父皇呀,儿臣接到您的诏令后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未能见您最后一面,是儿臣不孝呀,在您身体抱恙时未能在身边伺候,您就睁开眼看看儿臣……”

一进干清宫,李宏宇远远地就听见了正殿传来了一阵撕心裂肺般的哭声,真可谓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令人无限伤感。

李宏宇的知道,此时在正殿痛哭的人自然就是福王朱常洵了,朱常洵万四十二年离京去封地就藩,故而他并没有见过朱常洵,于是紧走几步到了正殿。

正殿里,一名披麻戴孝的男子跪在万皇帝的灵柩前哭得一塌煳涂,边哭边追忆着万皇帝点点滴滴的往事。

郑贵妃被寿宁公主和荣昌公主搀扶着坐在灵柩一侧的椅子上,潸然泪下,立在灵柩另一侧的太子朱常洛、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以及桂王朱常瀛也跟着在那里落泪。

除了皇室的人外,灵堂上还有以张惟贤和方从哲为首的前来祭奠的朝堂文武大员们,能第一天来干清宫的灵堂祭奠的人肯定是京城的的最上层权贵人士。

与皇室的人不同的是,张惟贤和方从哲等人的眼神显得非常惊讶,相互间诧异地对视着,谁也没有想福王这个时候会出现,从福王话里的意思来看好像是万皇帝下诏将他从封地召回。

可是,事前谁也没有得到万皇帝要把福王召回京城的消息,这样重大的事情岂能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按照大明定制,藩王没有皇帝传召离开封地将被视为谋反,故而通常来说藩王一旦到了封地通常都会老死在那里,不仅再也进不了京城,与别的藩王也无法见面。

李宏宇进了大殿后扫了一眼现场的局势,然后越过了跪在灵堂前吊唁的文武大员,不动声色地立在了大殿右侧张惟贤和方从哲等治丧大臣的身后,神情异常严肃。

显而易见的是,福王前来吊唁的消息肯定会旋风般传遍京城,进而对京城官场的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说到底,真正忠于皇权的官员可谓少之又少,再加上这又是夺嫡之争,故而在福王出现在京城后很多大臣会成为墙头草,看看太子和福王哪边势大就追随哪边。

永乐皇帝当年之所以会靖难成功,就跟地方上的官员采取中立的态度有关,否则永乐皇帝岂能在处于劣势的情形下一路从北平打到了南京。

“福王,父皇已经大行而去,你要节哀,照顾好自己的身子。”等福王痛哭了一阵后,太子朱常洛走上前搀扶起了他,神色哀伤地劝道。

“太子!”福王起身后与朱常洛抱头痛哭,这兄友弟恭的一幕看得现场的人纷纷跟着落泪。

李宏宇的面色则越来越阴沉,福王出身高贵,一直想要取代朱常洛成为太子,故而岂会对朱常洛友善?毫无以为这是福王演出的一出戏而已,其目的自然是博取文武官员的好感了。

虽然福王风尘仆仆地远道而来,不过拒绝下去休息,而是坚持要在灵堂给万皇帝守灵。

不得不说,福王在干清宫的这一出戏唱得是恰到好处,有情有义的表现很快就传到了宫外,给了京城的官员和百姓一个好印象。

晚上,干清宫。

趁着忙碌了一天的李宏宇从归于沉寂的正殿里出来透口气,微微蹙着眉头在干清宫的院子里漫步,福王的出现使得太子朱常洛的处境变得异常不利。

如果李宏宇没有记错的话,史书上好像并没有记载福王在万皇帝驾崩后进京的事情,所以并没有什么消息值得他借鉴。

“李翰林,天气炎热,喝碗冰冻银耳汤吧。”不久后,一个悦耳的声音从李宏宇身旁响起,李宏宇闻言顿时精神一振,知道来人是谁。

“谢过郡主!”于是,李宏宇一本正经地向走过来的朱婉婷一躬身,开口道谢,朱婉婷的声音他闭着眼睛都能听出来。

朱婉婷的身后跟着两名宫女,一名宫女手里拎着一个食盒,打开后从食盒里取出一碗冰冻银耳汤交给朱婉婷,由朱婉婷递给了李宏宇。

“谢郡主。”李宏宇一口气就喝了那晚冰冻银耳汤,然后毕恭毕敬地把碗交给了朱婉婷。

“这是皇贵妃娘娘让御厨准备的,李翰林,你要谢的话就谢皇贵妃娘娘。”朱婉婷微微一笑,把碗递给一旁的宫女后说道。

“谢皇贵妃娘娘!”李宏宇闻言于是斜向上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翰林,皇贵妃娘娘说了,大行皇帝的丧事还长着,你要多注意身体,千万不可把身子垮了,大明的江山还指望着李翰林这样的干练之才去治理。”

朱婉婷见状微笑着向李宏宇说道,虽然她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但言语中却透露出不少关切。

“郡主,请转告皇贵妃娘娘,本官一定不会辜负娘娘的期望,为我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宏宇自然听出了朱婉婷对他的关心,心中顿时一暖,然后一本正经地回道。

朱婉婷闻言向李宏宇微微一福身,领着那两名宫女离开了,很显然她这次来是郑贵妃吩咐的,否则肯定有很多话要跟李宏宇说。

等朱婉婷离开后,李宏宇快步进了偏殿的一个厢房,是供治丧大臣休息的场所,由于现在治丧大臣轮流进宫守灵,故而现在房间里没什么人。

关上房门,李宏宇来到油灯前,把手里的一张小纸团打开凝神看了起来,这张小纸团是朱婉婷刚才给他冰冻银耳汤的时候塞进他手里的,里面肯定写了什么重要的消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