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头绪纷乱

权驭大明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头绪纷乱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李宏宇率领着新军来到文华殿时,文华殿前已经聚集了众多奉召而来的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以及内侍、宫女,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低声议论着,气氛低沉压抑。

由于文华殿大殿无法容纳下太多的人,故而那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唯有在殿外恭候的份儿。

人群中,一些衣帽破损、鼻青脸肿的官员显得颇为意气风发,聚在那里眉飞色舞地谈论着,与周围妆容肃穆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宏宇知道,那些衣容不整的人肯定就是闯到后宫抢朱由校的东林党官员,要不然此时也不会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来。

一想到堂堂的朝廷命官与后宫的内侍、宫女厮打在一起的混乱场面,李宏宇就不由得暗自摇了摇头,这哪里还有朝廷命官的威仪?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文华殿内,各部院大臣、勋贵和言官齐聚一堂,聚在一起嗡嗡地低声议论着今天发生的事情,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震惊的神色,谁也想到东林党会来这么一手,而且还成功了。

大殿的御座前,众托孤辅臣躬身立在朱由校的面前,纷纷对今日东林党闯宫一事发表看法。

方从哲等齐楚浙三党的辅臣表示要惩处闯宫之人,不过看在其一心为主的份上可以酌情开恩,否则朝廷礼法何存?

何宗彦和韩等东林党的辅臣自然极力为闯宫的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争辩,认为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杨涟和左光斗忠肝义胆,为了大明皇权不旁落他人而不顾生死奋勇闯宫,忠心可鉴,不应该惩罚反而予以奖赏才对。

不过,同为东林党大佬的孙承宗则出人意料地陷入了沉默,虽然他也是东林党的人但是事先并不赞同硬闯后宫以及诬陷李皇后,毕竟他与泰昌帝感情深厚岂能做出对不起泰昌帝的事情。

可此次行事是东林党几大元老共同做出的决定,其目的是挽救东林党于水火之中,不至于在朝堂上被齐楚浙三党压制,故而孙承宗也唯有赞同大家的意见,毕竟他要为东林党的未来考虑。

朱由校神情冷峻地端坐在御座上,心乱如麻,作为一名十六岁的天子他现在的表现已经堪称优秀,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来,这可是君王的大忌,要归功高于万皇帝昔日的调教。

对于如何处置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朱由校也没有拿定主意,作为被拥立的君王,东林党的这些人自然是有功之臣。

不过,如果就这么放过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话如何能服众?国家立法何在?倘若日后他人效仿的话岂不是会天下大乱?

综合来看的话,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东林党此次闯宫的事情,那么就是“虽罪无可恕但却情有可原”,这注定闯宫的东林党人不会受到严惩,而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是关键。

由于身后跟着几名顶盔贯甲的新军将领,故而李宏宇进入大殿后立刻吸引了殿内众臣的注意,纷纷转身望向了他,这使得殿内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臣李宏宇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来到朱由校面前后,李宏宇郑重其事地下跪行礼,心中暗自感到一阵无奈,现在朱由校可是连年号都没有确定下来。

“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跟在李宏宇身后的满桂等将领纷纷跪在了李宏宇的身后,山唿万岁。

“李学士平身,从即刻起,紫禁城防务由新军暂时接管!”见到李宏宇,朱由校心中顿时暗自松了一口气,无形中感到踏实了许多,然后沉声下达了谕令。

这并不是朱由校不相信守卫紫禁城的亲军,实在是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惊世骇俗,令他嵴背上凉气直冒,万一那些东林党人怀有敌意的话那么他这个大明储君可就要死得不明不白了。

因此,朱由校决定对亲军进行整顿,在此之前他需要新军来护卫紫禁城的安全,实在是不想再度发生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

“臣遵旨。”李宏宇闻言向朱由校一躬身,然后站起身向身后跪着的满桂等人说道,“皇上有令,尔等速去接管紫禁城防务。”

“臣等遵旨。”满桂等人向朱由校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急匆匆地离去,准备接手紫禁城防务的事宜。

“李学士,你是先帝任命的辅臣,如何看待今日之事?”等满桂等人走后,朱由校开口问向了李宏宇,想听听李宏宇的意见。

现场众人闻言纷纷看向了李宏宇,别看李宏宇资浅薄,不如大殿内的众臣资丰厚,但他是状元出身又相继立有大功,再加上是朱由校的授课师傅,故而意见对朱由校有很大的影响。

“皇上,臣觉得此事的要点在于闯宫之人有无谋逆之心,以及如何进了紫禁城,只要查清了这两点那么如何处置也就好办了。”

李宏宇知道自己这次是躲不过去,像这种重大朝政他身为泰昌帝的托孤辅臣必须要拿出一个态度来,故而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回答。

“你觉得何人来查此案为好?”

朱由校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李宏宇一言直中要害,无论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如何争执,说到底还是要彻查此事给天下一个交待,故而开口问道。

“此乃御案,由皇上圣裁!”李宏宇一躬身,神色严肃地回道。

显而易见,李宏宇不想卷入到这次的闯宫事件中去,此事牵涉太大,很难有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因此届时肯定不是得罪东林党就是得罪齐楚浙三党,这可不是他想要的面对的局面。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李宏宇越少介入到朝堂之上的争斗越好,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在海关司过逍遥自在的日子,京城的那些势力才不会注意到他。

尤为重要的是,闯宫一案跟其他的案子不同,里面牵涉到了皇权正统的问题,还涉及到了李皇后,因此根本就没办法查清楚。

难道要大张旗鼓地去查李皇后不成?李皇后毕竟已经晋升为太后,这样做法理何在?大明的颜面又何存?

“皇上,臣觉得此案复杂,若要查清的话需要一个处事沉稳、德高望重的人来操办!”

李宏宇的话音落后,立在殿前的赵欣向前一步,神色严肃地向朱由校禀报道,她自然知道李宏宇不宜介入到这起案子中去。

“皇上,臣认为赵学士言之有理,此案若想办得众人心服口服,必须启用资丰厚之人。”孙承宗闻言犹豫了一下,然后向朱由校说道,不动声色地暗中帮了李宏宇一把。

李宏宇、赵欣和孙承宗同为朱由校的授课师傅,又都是状元和榜眼出身,故而相互间走得比较近。

虽然孙承宗比李宏宇和赵欣年长,但对这两个后起之秀非常敬佩,尤其是文武双全的李宏宇更是得到了他极高的评价。

孙承宗曾经对万皇帝和泰昌皇帝说过,他认为年轻有为的李宏宇和赵欣是大明的中兴之臣,由此可见对两人的器重。

如今,闯宫一案牵涉复杂,孙承宗自然不想李宏宇年纪轻轻就涉入到这种注定没什么结果又极容易在官场树敌的案子里去。

“臣附议!”英国公张惟贤此时已经看出李宏宇不想介入闯宫一案,因此走上前一步,向朱由校躬身说道。

“臣附议!”紧跟着,武国公和勇国公站了出来,向朱由校表明了各自的观点。

作为托孤辅臣中仅有的三名勋贵,张惟贤三人自然支持李宏宇,李宏宇再怎么说也算是半个武臣,而且双方之间关系融洽,在这种时候他们当然要帮李宏宇一把。

“臣附议!”

见此情形,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内阁阁员何宗彦等中立派和东林党的辅臣也纷纷躬身向朱由校表明了态度。

周嘉谟自然是为了保护李宏宇,而何宗彦等东林党的辅臣则是对李宏宇比较忌惮,不希望李宏宇介入此案,从李可灼一案中人们已经领教了李宏宇查案的厉害。

方从哲和孙如游等齐楚浙三党的辅臣闻言不由得暗中对视了一眼,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们自然愿意让李宏宇来查这个案子,不过李宏宇好像并不愿意接手,毕竟没人愿意成为一枚跟东林党火并的棋子,尤其李宏宇的利益跟东林党现在并没有冲突,恐怕楚党也不愿意看见李宏宇这个后起之秀卷进这种卖力不讨好的案子中去。

“众位爱卿言之有理。”朱由校环视了一眼周嘉谟等人后微微颔首,开口说道,“此事就廷推决议,选出一名德高望重的之臣来审理此案!”

廷推是明朝中后期决定一些重要职位必须要走的流程,其本质自然是臣权与君权的博弈,熊廷弼就是经朝中重臣廷推后选出来的辽东经略人选。

朱由校初登大宝,自然不适合指定人选来审理闯宫一案,故而最好的结果就是交由廷推来决议,让朝臣们选出一个合适的审案人选来。

“臣遵旨!”立在殿前的辅臣们闻言纷纷躬身应道,不得不说,廷推是解决此事的最好办法。

对于这个结果,辅臣中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各自有着自己的心事。

其实,对于东林党而言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胜利,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意味着朱由校并没有认为东林党闯宫之举是谋逆,否则岂会进行审理?直接将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打入诏狱。

而对齐楚浙三党来说,这很显然不是他们希望看见的一个结果,可他们现在又无能为力,毕竟东林党闯宫之后拥立了朱由校,这就使得事态变得非常复杂,只有在审理案子的时候下工夫。(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