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忧心

权驭大明 第五百三十五章 忧心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你是说他跑去了土着人哪里?”

听了消瘦中年人的话后,王仁闻言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小琉球是个面积庞大的岛屿,人烟稀少比较荒芜,而且他们又与土着人的关系不好,要是耿毅真的逃到土着人那里的话可就麻烦了。

“现在来看,这个可能非常大!”消瘦中年人微微颔首,神情凝重地回答。

“你派人去查查,看看耿毅是否跟土着人有联系。”

王仁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然后沉声吩咐刀疤脸中年人,耿毅要是带着瑶琴远走高飞倒没什么,可如果他要是留下来那可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隐患,必须要清除。

“我这就去,一定抓住这个小兔崽子!”刀疤脸大汉闻言向王仁点了点头,一口饮尽身旁桌上的茶水后快步离去。

王仁望着刀疤脸大汉的背影不由得攥紧了右拳,本来好好的计划结果却被耿毅给捅出了一个纰漏来,实在是可恶至极。

消瘦中年人眉关紧锁,他千算万算没成想会在耿毅这个环节出了差错,使得现在他们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麻烦,一旦耿毅和瑶琴被人发现的话,那么必将牵扯上王仁。

李宏宇推测得没错,妓院火并一事正是王仁幕后指使的,原本计划相当完美,等火并后杀了瑶琴并且伪装成自杀的模样,这样一来就死无对证了。

可谁成想被派去杀瑶琴的耿毅竟然带着瑶琴给逃了,这实在是出乎王仁的意料,要知道耿毅可是王仁的心腹手下,他的出现肯定会把妓院火并事件的矛头指向王仁,也怪不得王仁会恼火了。

虽然鸡笼港气氛严峻,令人感到无比压抑,可李宏宇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而已,而且经了赌场一事后与石虎也算是有点儿交情,故而石虎绝对不会让人为难他,否则也不会把酒楼送给他了。

而且,鉴于私塾先生的身份,李宏宇不宜于过多介入刘大海与石虎的事件中,因此对鸡笼港的态势冷眼旁观。

幸运的是,刘大海和石虎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经过两人的妥协和让步,双方终于就妓院火并一事达成了协议,各向对方的死者赔偿一百两银子,重伤者和残疾者八十两,至于轻伤由各自自理,也算是使得妓院火并事件告一段落。

李宏宇很清楚,刘大海和石虎虽然达成了协议,但双方之间的梁子却不折不扣地结了下来,底下的人之间的关系依然紧张,再也无法回到先前的和睦,只要再有什么摩擦的话绝对又是一场火并。

这天下午,李宏宇在私塾里正教学童们算术的入门知识时,张城出现在了门外,立在那里等着李宏宇。

“先生,大公子让我告诉你,妓院的事情发生后,王仁的手下耿毅不见了踪影,据说是被王仁派了出去。”

李宏宇于是让学童们温习先前的课业,然后领着张城进了他办公的房间,张城关上房门后沉声禀告道,“大公子已经让人暗中查找耿毅的下落。”

“告诉大公子,这件事情不能让过多的人知晓,王仁既然敢挑起事端那么必然有所准备,咱们和石虎那里肯定有人与之勾结!”

李宏宇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耿毅就是他要找的人,随后沉声叮嘱张城,如果换做他的话也会在刘大海和石虎那里安排人来探听消息。

一旦被王仁得知刘大海在暗中寻找耿毅的话,那么王仁肯定会采取行动用以自保,因为这意味着刘大海已经开始怀疑他,进而想办法进一步激化刘大海与石虎之间的矛盾,然后联合石虎消灭刘大海。

然而,令李宏宇更担心的不是王仁,而是刘大海一方中与王仁有勾结的人。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来自暗地里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让人防不胜防。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甘居于人下,尤其是小琉球上的海盗和武装海商,更是没什么道义可言,想要踩着刘大海上位的大有人在。

张城向李宏宇一躬身后急匆匆地离去,由于李宏宇不方便与陈阿大见面,故而机灵的张城就成为了两人之间的传声筒,经了赌场的事情后张城对李宏宇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也不知道辽东的情形如何了!”

等张城走后,李宏宇来到窗前远眺着东北方向的天空,眉头微微皱着,相对于小琉球的事情他现在更关切辽东的战事。

如今,主守的熊廷弼被调回京城,新任辽东经略袁应泰雄心勃勃准备收复失地并击溃后金军,这使得李宏宇忧心不已,他在辽东待过自然清楚明军现在不宜跟势头正盛的后金军正面对决,否则辽东将遭遇灭顶之灾。

这次去福州城,李宏宇特意留意了一下辽东的消息,虽然福州城里关于辽东的信息甚少,但他还是打探到了一些情况。

说起来,袁应泰与熊廷弼之间有着不错的交情,袁应泰因为在河南右参政任上有功,故而以按察使身份到北直隶永平治水。

由于后金屡次在辽东兴兵袭扰,故而袁应泰加紧练兵并修备武器,关外所需粮草和火药之类都能及时供应,得到辽东经略熊廷弼的称赞。

袁应泰是东林党人,故而随着东林党在朝中的崛起得以委以重任,天启元年五月袁应泰兼了右佥都御史的职衔前去辽东代替齐党党魁周永春担任巡抚。

随即,八月份熊廷弼回京述职,袁应泰成为了代理辽东经略。

据李宏宇所知,袁应泰担任代理辽东经略后给朝廷上疏:“誓与辽东相始终,更愿文武诸臣不怀二心,与臣相始终。”

为此,天启帝对袁应泰进行嘉奖并赐予其先斩后奏的尚方剑,袁应泰持剑斩杀了贪财的将领何光先,并罢免总兵李光荣及以下十余人,为收复被后金军攻占的抚顺城做准备。

李宏宇在被刘海鹰劫掠之前,得到的最后消息是袁应泰向朝廷上奏,准备集结十八万明军进攻抚顺城,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拿下抚顺城。

一直以来,李宏宇对于前线将领作战之前必须把作战计划向朝廷汇报,得到朝廷的允许后方可用兵的做法颇有微词,可谓是深恶痛绝,战场上的战机稍纵即逝,等到朝廷批复下来的话黄花菜都凉了。

但这是朝廷的定制,李宏宇纵使无奈也要遵守,是朝廷为了牵制在外统兵将领的一种措施。

尤为重要的是,打仗所需的兵力和物资需要朝廷来调配,这使得在外统兵的将领不得不向朝廷进行汇报。

当年如果不是李宏宇借助了蒙古兵和女真叶赫部士兵外,他要想打铁岭之战谈何容易!

在李宏宇看来,袁应泰精明能干,否则东林党也不会让他去辽东担任巡抚,但用兵非其所长,毕竟他乃文人出身,不通军事,身上还有着浓厚的书生意气,根本就不是统帅之才。

例如,熊廷弼在边防时执法严格使得部队军纪整肃,而袁应泰则歹人宽宥,并更动了往日熊廷弼制定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失之以宽。

这次福州之行,李宏宇不仅得知了袁应泰罢免了总兵李光荣等十几名总兵、副将之外,还有一件令他倍感郁闷的事,那就是袁应泰竟然接受了先前背叛大明投靠后金的叛将和叛兵,并且招降了很多蒙古人。

李宏宇在辽东待过,自然清楚经过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在辽东缺少经验丰富的统兵将领,故而重用了李光荣等辽东将领,有效抵御了后金军。

如今,袁应泰竟然一口气罢免了资深厚的李光荣等统兵大将,新换的将领先不说能不能服众,单单对后金军的了解就不如袁应泰等人,一旦开战必定吃亏。

至于接收叛将和叛兵,李宏宇认为这也并无不可,毕竟这些人都是大明的人,招纳也无可厚非。

可袁应泰竟然把那些叛将和叛兵安置在沈阳城和辽阳城,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天知道那些人是不是前来做后金军的内应的,对于那些叛军的节操不能用常人来视之,应该将其安置在后方,兵将分离进行整编。

虽然有一句话李宏宇觉得不合适,但面对袁应泰招降蒙古人,并把他们也安置在辽阳和沈阳一事,他还是要说出来,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袁应泰作为读书人应该听说过这句话,蒙古人与大明正处于交战时期,并且随着后金的强大不少部族跟后金交好,此时把蒙古人放进辽阳和沈阳,简直就是在城里安置了一颗大大的定时炸弹,保不准什么时候就炸开了。

况且,辽阳城和沈阳城里本就生活着不少蒙古人,再把招降的蒙古人放进去,一旦有事的话将很难掌控。

袁应泰之所以招降那些蒙古部族,是因为漠南蒙古左翼诸部遭受了大灾,很多灾民越过大明在辽东的边墙到关内乞讨。

如果换做熊廷弼,不一定会在与后金对峙的紧要时期招降那些蒙古人,即便招降了也会分开安置,而且不会把他们放在沈阳城和辽阳城里。

不过,袁应泰则有另一番想法,认为不救那些蒙古人其必将投靠后金,招收他们后可增加兵员,因此力排众议下令招降,于是前来归顺蒙古人众多。

袁应泰为了显示对那些蒙古人的优待,将他们安置在了沈阳和辽阳两座军事重镇,或许是想对这些人进行控制和监视,可谁成想却收到了相的效果,有的蒙古人暗中在城里**抢掠,使得居民深以为苦。

因此,辽东官员对此议论纷纷,认为招降兵过多可能暗中被敌人利用,也可能间杂着敌方的探子作为内应,有叵测之祸。

不过袁应泰却觉得用蒙古兵抵抗后金军是一个上策,毕竟李宏宇当年在铁岭击溃了后金军就是借助了蒙古人的力量。

恰好,在辽东众官员是否把蒙古人安置在沈阳和辽阳两城时争论不休时,招降的一些蒙古人在明军和后金军的三岔儿之战时作先锋,战死数十人,袁应泰以此为理由平息了议论,继续推行他招降蒙古人的策略。

李宏宇对袁应泰此举感到非常无奈,袁应泰没有分清楚蒙古诸部之间的区别,还以为蒙古人跟大明一样,蒙古诸部之间对于后金之间的态度可截然不同,李宏宇之所以成功是从林丹汗那里入手,动用了与后金军保持距离的内喀尔喀部蒙古兵。

而翻越边墙进入辽东的蒙古人主要来自与后金交好的科尔沁部,把那些人放进辽阳和沈阳是一个巨大的败笔。

可话又说回来了,李宏宇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小琉球,对辽东战事是有心无力,唯有听天由命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