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六百二十一章 马六甲

权驭大明 第六百二十一章 马六甲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2:47 来源:笔趣阁

“艾瑞克是东印度公司的人,皮克是英**方的人,两人代表的利益并不相同,两者要区别对待。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得知皮克想要见王鸿,李宏宇知道他想要修复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因此略一沉吟后向王鸿说道。

“大学士,下官明白如何做了。”王鸿闻言微微颔首,知道李宏宇让他去见皮克。

“分衙的事怎么样了?”李宏宇随后问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按照他的计划海关司要在海外贸易沿途国家设立分衙,以方便处理当地事务。

其实,这个分衙还有外交使馆的职责,以便与当地的官府进行联系。

“位置已经选好了,暹罗王已经下令把那块地送给咱们海关司。”王鸿闻言微微一笑,得知海关司要在曼谷设立分衙后暹罗王很高兴,故而事情办得很顺利。

“这就好。”

李宏宇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欣慰,在南洋的这些藩属国里,数暹罗与大明的关系最好,来往得也最密切,以后要重要照顾暹罗,使得暹罗成为大明在中南半岛最可靠的盟友。

由于李宏宇要养伤,大明船队不得不改变行程,起程的时间推迟了大半个月,在此期间王鸿和白诚与暹罗王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

当大明船队离开曼谷港时已经是十一月初,船队的下一个目标是马来半岛上的满剌加王国。

可惜的是,满剌加王国已经在十六世纪初被远洋而来的葡萄牙人给消灭了,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并且习惯上称为“马六甲”,由葡萄牙人设立的马六甲总督统辖。

实际上,此时的南洋地区,除了中南半岛上的几个国家和婆罗洲的渤泥国外,马来半岛、金洲、爪洼和吕宋岛已经成为了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其中,马来半岛和金洲由葡萄牙人殖民,爪洼由荷兰人殖民,吕宋岛由西班牙人殖民,早已经不是郑和下西洋时的局势。

这也是李宏宇为何要跟葡萄牙人合作的原因,其实他不仅要跟葡萄牙人还要跟其他欧洲国家开展合作,以确保大明海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对于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一事,李宏宇心中感到颇为遗憾,原本这里归旧港宣慰司所辖,满剌加国国王臣服于大明,可现在却成为了葡萄牙人的地盘。

马六甲半岛的重要性源自于南方的马六甲海峡,它可谓是亚洲出海口门户,谁能拥有马六甲海峡谁就是东方海洋的霸主。

大明立国后,满剌加王国成为了大明的藩属国,由旧港宣慰司统辖,并在上面设立了据点,建立了以马满剌加王国为中心的朝贡圈,进而控制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线,使得大明成为了当时不折不扣的海洋帝国。

据史料记载,永乐皇帝登基的时候派遣宦官出海传谕满剌加王国,赠送其国王礼物,使得满剌加王国国王“拜里迷苏剌大喜,遣使随庆入朝贡方物”。

显而易见,马六甲海峡对大明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大明与满剌加王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郑和七次下西洋时六次到访了满剌加王国,而满剌加王国成为了郑和船队中转站。

如果从航运角度看,既有利于船泊的停靠补给又有利于船队等待不同的季候风,这为南下远航与返回大明争取到最有利的时机。

而从政治角度来看,通过满剌加王国可以使得大明帝国的影响范围达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在军事上,大明在满剌加王国建立海上中转据点后意味着将东南亚作为了战略缓冲区域,防备西方国家的海上进犯,南海是大明帝国不折不扣的内海。

满剌加王国对此也是受益匪浅,它原本受暹罗的统治,由于得到大明的支持后得以自立,大明曾经调和满辣加王国与暹罗之间的冲突,郑和在下西洋时更是亲自去见暹罗王,劝其不要攻打满剌加王国。

满剌加王国的最为辉煌的时期开始于它第四代国王执政期间,两次从海陆击败了暹罗军队的入侵,从此迫使暹罗征服满剌加王国的计划泡汤,并且加强军队建设,扩充舰队,一举控制了马六甲海峡的海岸,成为了该马来半岛的霸主。

与此同时,大明因为倭寇的原因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再加上无力承担出海的费用,不得不停止下西洋的计划,进而与南洋诸国之间的联系变得平淡。

故而,大明对满剌加王国的影响力越来越薄弱,完全放弃了海外利益。

就在满剌加王国以为可以成为东方的一个强国时,十六世纪初,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使得满剌加王国的这个愿望化为了泡影。

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人最先乘坐着三桅帆船来到满剌加王国,与当地人发生了冲突,结果受到了当地人的勐烈袭击而不得不撤退。

不过,葡萄牙人并没有放弃满剌加王国,几年后卷土重来,最终攻占了满剌加王国,将其改名为马六甲,派遣了总督前去治理。

正是在马六甲,葡萄牙人知道了东方有一个名叫大明的“天朝上国”,繁华富庶,金银遍地。

因此,葡萄牙人的目标对准了大明,他们以为大明跟满剌加王国一样容易对付,故而引发了后来的屯门之战,遭受了当头一棒。

其实,满剌加王国的灭亡除了葡萄牙的军事力量比之强大外,其内部的衰落与纷争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满剌加王国国王曾经派人到大明求援,明廷要求葡萄牙撤离满剌加王国,否则扣押其到大明的使团直到离开为止。

葡萄牙人肯定不会理会大明的要求,毕竟大明在海外没有军事基地,因此当然不怕大明的警告。

明廷当时已经没有派遣军队去攻打满剌加葡萄牙人的财力和物力,故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满剌加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进而失去了第一个藩属国。

这使得东南亚的局势发生剧变,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大明以“朝贡”制度为基础的“华夷秩序”。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大明朝堂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根本不了解世界格局的变化。

再加上实力衰落,因此坐视了满剌加王国的灭亡,进而失去了在东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令东南亚地区逐渐成为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大明的朝贡体系可谓名存实亡。

大明船队到来后,葡萄牙的马六甲总督亲自前去码头迎接王鸿,他早已经接到了马士加路的信,知道马士加路与大明合作的事情,自然对大明船队十分热情了。

按照与马士加路的约定,大明把船上的一定份额的货物与马六甲的葡萄牙商人进行了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货物记在了马士加路的名下,这将使得马士加路从中赚得盆满钵满。

通过与马六甲商人的交易,大明船队得到了众多的玛瑙、珍珠、玳瑁、珊瑚树、鹤顶、金母鹤顶等物。

由于黑熊和火鸡等动物不方便跟随大明船队的船只旅行,故而就暂时先存放在了马六甲,等船队返航的时候再将其载上。

按照航程,大明船队接下来要去,马来半岛南方的金洲和爪洼岛,然后越过马六甲海峡西下,抵达莫卧儿帝国南部地区,以前那里是西洋理国的地盘。

原西洋理国所处的地界是大明船队此次海外贸易抵达的最西边的一站,然后将从西洋理国返航,回程的时候经过婆罗洲和吕宋岛,这样的话大明第一次海外贸易就结束。

在马六甲待了一段时间后,大明船队启程赶往了金洲,所谓的“金洲”就是苏门答腊岛,与马六甲一样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人设立总督进行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永乐时期金洲曾经有大明的一块海外领地旧港宣慰司,说起来这件事情还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旧港宣慰司是当时大明驻南洋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大明帝国领土的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

由于大明有很多少数民族,故而明太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和宣抚司等土司制度,以土司治土民。

宣抚使和宣慰使定期进宫朝贡,按年交纳定额赋税,称为差发,战时听供朝廷的征调,例如白杆兵。

据史料记载,旧港宣慰司成立于永乐五年,一直持续到正统五年,其所辖制地区被满者伯夷王国接管。

由于满者伯夷王国是大明的藩属国,而大明在边疆实行土司藩王制度,只要各地区承认隶属于大明,那么大明不管各地的藩王是互相吞并还是互相服属朝贡,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区域混战损害到了大明的威信,那么大明都不会管。

故而,对于旧港宣慰司的灭亡大明并没怎么在意,毕竟它距离大明本土实在是太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设在满剌加王国的据点是作为与旧港宣慰司相配的御封军镇,建立了城栅和仓库等物,作为大明经营西洋的中转站。

实际上,李宏宇此次在南洋各国设立海关司分衙,其中一项最主要的目的就承担起中转站的职责。

以郑和下西洋为例,船队郑和的每次出使西洋,人数大约在二万七八千人左右,时一年半以上。

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仅日常的生活消费就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字,假设每人一天一升口粮,那么整个航行就需消费十五万石以上的粮食,需要几十艘大船运载。

这很显然不利于船队的行进,故而亟须在沿途建立固定的物资转运站,一方面存放不急需的物资,减少运输船只,另一方面可以为主力船队和分往各区的分支船队不断补充物资。

同时,由于古代船队出发和返航都是凭借海洋季风,故而在下西洋的途中很需要一个候风停泊地,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等候季风,以便继续前行或者启程归国。

再加上郑和使团出使的地区很多,除了主力船队在主航线上到达一些主要地区外,沿途还要分派出一些分支船队到达其他一些地区。

因此,为了回大明时间的统一,也需要建立一个返程集中地,故而在下西洋的中途建立一个中转站或者停靠站便成为郑和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今轮到了李宏宇。

与郑和不同的是,李宏宇建立的海关司分衙不仅是中转站而且还是大使馆,肩负着经济和政治以及军事三重任务。

以前,海外诸国前往大明进行朝贡贸易需要大明颁发的勘合,这样做其实很麻烦,一旦丢失勘合后就无法与大明进行朝贡贸易,而且限制了大明的对外交流。

当海关司分衙建立后,想要前往大明的人在分衙登记后即可携带分衙颁发的证件前去大明,行事无疑就方便了许多。

不过,这意味着李宏宇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确保那些海关司分衙的正常运转,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那些设在海外的海关司分衙远离大明本土,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很难及时作出应对。

以旧港宣慰司为例,当其被满者伯夷王国吞并后大明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故而只能眼睁睁地坐视,想必这令旧港宣慰司的宣慰使感到非常失望。

归根结底,大明官场的那些官员没有把旧港宣慰司当成大明真正的领土,否则大明当时刚经过洪宣之治,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家财力得以积蓄,出海讨伐满者伯夷给旧港宣慰司出头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大明当时那样做了,那么经过近百年的移民和开发,旧港宣慰司肯定会对后世的南海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在史实上证明大明对南海的主权。

李宏宇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确切的说他要纠正大明以前犯下的过错,重新恢复大明昔日在南洋的荣光,而重新建立大明海外基地将是达成他这个愿望的第一步。

虽然现在南洋的局势跟两百多年前截然不同,大明的衰败以及西洋人的入侵使得李宏宇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但在李宏宇看来这绝对是值得的一件事情,将开创出一个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崭新时代出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