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一百八十章 未雨绸缪

权驭大明 第一百八十章 未雨绸缪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53 来源:笔趣阁

“老三,今天一位从太原城赶来的故交带来了一个消息,朝廷因为辽东战事已经下令加派新饷,除贵州等少数蛮族聚居地外,全国每亩田加饷银三厘五毫。”

听闻李宏宇提及辽东女真人造反,赵老爷子的眉头皱了皱,神色严肃地向赵德义说道,“依你之见,官军何时能剿灭那些女真人?”

“这……”赵德义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一时间无法回答赵老爷子的问题。

他在辽东待了多年,对辽东的形势可谓了如指掌,女真人虽然人数有限但却与当年的蒙古人一样,青壮年男子人人能战而且凶悍异常,可谓全民皆兵,给辽东的明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要不然女真人也不会在辽东建立后金政权,并且明目张胆地犯上作乱,在辽东他们对明军还是占据不少的优势。

因此,明军要想剿灭辽东的女真人谈何容易,而一旦双方形成僵持陷入了持久战,那么大明的军需可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与明军相比,女真人的士兵都是普通的百姓,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后勤支持,况且他们缺少东西了还能南下到明军的控制区劫掠一番,足以跟明军在辽东耗下去。

当年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之所以打了多年的仗都没能消灭蒙元残部,也就是后来的蒙古鞑靼部和瓦剌部,是因为蒙古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了就跑,明军一撤就卷土重来,根本无法消灭他们。

女真人的情况跟当年蒙古人一样,明军真要集中优势兵力跟他们打的话他们肯定逃得无影无踪,而且明军要女真人的地盘又没什么用,这使得明军在辽东的战略唯有选择守势,这样才能尽最大的力量减少军费开支。

因此,明军与女真人在辽东战场僵持的态势不可避免,那样一来大明将不得不给辽东的明军准备军费,对百姓进行加赋。

表面上看起来,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万万之数,增加一些税赋养一支对抗辽东女真人的部队轻而易举。

可实际上,大明这次征收辽饷的对象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土地,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的土地才会被征税,至于皇族的土地、乡绅的土地、官员的土地以及军户的土地则勿需征税。

按照按照万三十八年朝廷颁下的《优免新例》,生员免田赋八十亩,而未仕举人可腼免田赋一千二百亩,至于各级官员也有相应的免赋田数,单单这些土地的规模就已经非常可观。

所以,一旦朝廷征收辽饷那么倒霉的将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

至于那些没有免赋特权的富户商贾,早就想办法与衙门里的人勾结免交田税,这使得户部的官员在计算税赋的时候通常也不会算上他们。

以赵家为例,其名下有一大半的土地都因为疏通了官府的关系不用交田赋,毕竟衙门里的差役也是要吃饭的,各级官员也都能落下好处,谁吃饱了撑的去破坏这种潜规则。

因此,这个时候赵德义终于明白过来李宏宇的担忧,一旦那些原本生活就比较困苦的平民百姓被朝廷征收的新饷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那么地方上势必引发动荡,进而引发一连串糟糕的连锁反应。

这也是李宏宇为何要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明自然不怕小小的后金,可如果大明内部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女真人就有可能趁虚而入。

事实上,史上女真人正是利用了大明的内乱一举夺走了大明的江山,李宏宇自然对此一清二楚了,所以才要未雨绸缪早做安排。

“爷爷,你是说朝廷要天下百姓按照田地的亩数均摊此次辽东新饷?”李宏宇打破了现场的沉寂,不无惊讶地望着赵老爷子。

虽然他知道明末有加剧明朝灭亡的“三大饷”,即辽饷、剿饷和练饷,但却对具体的情形不清楚,如今听了赵老爷子的话后顿时大吃了一惊。

“朝廷征饷的公文已经到了巡抚衙门,估计不出几日就要下发到各州府,届时民间肯定怨声载道!”赵老爷子闻言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回答。

“自太祖起大明征税一直是南北有别,南方地区富裕而北方地区贫穷,故而南方的赋税要高于北方,这样的定制无疑符合南北民情。”

李宏宇闻言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神色严肃地望着赵老爷子说道,“如今竟然按照天下良田的亩数均分辽东新饷,对北方百姓来说无疑承受了更为沉重的压力。”

“况且,东南地区商业繁华,地域狭小,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较少,有别的收入来源,按田亩摊派的话负担较轻;而陕西、河南等南方地区以农业为主,地域广阔,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土地便较多,按田亩摊派的负担可就重了。”

说着,李宏宇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忧心忡忡地说道,“此头一开,后果不堪设想!”

举个例子,北方地区人均十亩土地,而南方地区人均五亩土地,这就意味着北方的百姓要比南方百姓多交一倍的辽饷,而农业是北方百姓的主要谋生手段,等于是靠田吃饭,这样生活无疑受到很大的冲击。

“你是说,辽东战事如果长此以往的话会引发山西和河南等地民乱?”赵老爷子明白李宏宇的意思,皱了皱眉头后说道,按照李宏宇所说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爷爷,太祖皇帝在立国之初就定下了‘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的税赋原则,在南方和北方实行不同的税赋政策,其目的正是为了大明全境百姓的安宁。”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随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这种南北有别的税赋原则被打破,势必北方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一旦陷入绝境可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当然了,明末时局的混乱不单单因为三大饷的征收,但这确实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朝廷也真是的,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均赋的做法不妥?”赵德义自然能意识到事态严重,不由得皱着眉头说道,很惊讶朝廷会制定出这么一条不合情理又违背祖制的税收政策来。

赵老爷子闻言看向了李宏宇,想知道李宏宇如何看待此次辽饷的制定。

“占据庙堂之上高位的官员多出身南方,与南方地方上的势力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加饷的事情上自然要偏向南方的百姓。”

李宏宇见状苦笑了一声,一脸无奈地说道,“如此征收新饷无异于饮鸩止渴,看上去好像那些南方官员占了便宜,实际上大明南北本是一体,一方出事肯定会祸及另外一方。”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明末北方的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造了大明的反,最终战火烧到了南方,尤其是东南地区,死伤遍地,惨不忍睹。

“李解元,你有何打算?”听了李宏宇的话后,赵老爷子不由得微微颔首,看来李宏宇虽然年轻但目光长远,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随后问道,“不知我们能帮上你什么忙。”

“爷爷,我想让岳父大人继续跑北边的贸易。”

李宏宇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看来赵老爷子果然厉害,经过自己一提醒就立刻意识到了危机,因此沉吟了一下后神色严肃地说道,“女真人迟早会成为大明的一大祸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故而希望岳父大人能成为女真人的座上宾。”

听闻此言,赵老爷的眉头顿时就是皱了皱,他既然已经决定把福祥号交给赵德孝,那么重要的北方边贸自然是由赵德孝掌管了,赵德义确实不易再插手。

赵德义则有些惊讶地望着李宏宇,他万万想不到李宏宇小小年纪就开始算计辽东的女真人,而且对李宏宇如此重视那些女真人感到颇为不解。

要知道现在的女真人还不足以对大明构成威胁,顶多就是骚扰一下辽东的城镇而已,毕竟双方实力悬殊女真人顶多也就在辽东蹦几下。

“爷爷,自从我爹死后我们李家三房在生意上江河日下,我想让岳父大人帮我一把,执掌李家三房的生意,不知爷爷可否同意。”

李宏宜对福祥号的内斗也有了解,知道赵德义被迫离开了福祥号的权力核心,因此见赵老爷子面露难色,不都给声色地开口说道,准备把赵德义拉到身边来,有赵德义坐镇李家生意的话他就能放心了。

“老三,你怎么想的?”赵老爷子闻言沉吟了一下,抬头望向了赵德义,或许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给了赵德义一个“赎罪”的机会,同时又能发挥赵德义的才华,可谓一举两得。

“爹,儿子愿意,还望爹成全。”

赵德义没有丝毫犹豫,向赵老爷子一拱手后郑重其事地回答,既然他已经离开了福祥号的权力核心而且赵欣也有了归宿,那么以后自然以赵欣的未来人生为重,全力去帮他的的女婿。

“好,就这么办!”

赵老爷子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随后点了点头后说道,心中感到一阵莫名的疼痛,他多么希望赵德义能犹豫一下,要知道赵德义可是他最喜欢和器重的儿子,结果就这么离开了赵家。

“爹,我有一个条件,希望你能答应儿子。”赵德义自然知道赵老爷子此时在想什么,不过他现在又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心中叹了一口气后神色严肃地向赵老爷子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