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三百八十一章 辅政大臣

权驭大明 第三百八十一章 辅政大臣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53 来源:笔趣阁

“皇上的病情如何了?”

出了东暖阁后,方从哲径直走向了门外立着的那几名低声商议着的太医院御医后,神色严肃地沉声问道,言语中显得异常关切。

“回首辅大人,皇上已经油尽灯枯,恐怕时日无多。”望了一眼围聚上来的众位文武大臣,太医院院使向方从哲一躬身,郑重其事地回答。

“胡说八道,皇上气色正佳,哪来的时日无多!”听闻此言,一名身穿公爵服饰的中年人忍不住开口呵斥道,他是武国公穆崇风,亲军都护府左都督。

“国公爷,下官岂敢妄言,皇上现在是回光返照,而后病情就会恶化!”太医院院使闻言苦笑了一声,向穆崇风说道。

“皇上还有多少时间?”方从哲的眉头皱了皱,他自然清楚太医院院使不敢在这种重要的事情上胡说,于是沉声问道。

“最多两天!”太医院院使闻言仔细想了想,然后神情凝重地给出了一个答案。

“唉!”方从哲顿时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方从哲的叹息并不是不无道理的,如今大明朝堂之上党争日益激烈,各派系间联合纵横,党同伐异,把朝堂上的事务搞得一团糟糕。

万皇帝健在的话,还能压得住朝堂上的各派系使得他们不至于有过激的行为,而一旦万皇帝驾崩那么绝对会引发各派系之间的一场大混战,自幼不被万皇帝所喜的朱常洛根本无法威服朝堂上的那些文武百官。

与朱常洛能否顺利登基相比,方从哲更担心的是万皇帝死后引发的朝堂派系进行一场激烈的权势争斗,在朱常洛无法威服各派系的情形下这种争斗异常危险。

作为大明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对大明朝堂上的派系争斗感触颇深,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政令不畅以及办事效率低下:各派系提出的政策毫无疑问会受到敌对派系的反对,其所控制衙门对办理对方派系事务时故意拖延。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人群后方的李宏宇听见了太医院院使的话,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神色凝重地望着干清宫里那些顶盔贯甲值守的将士。

李宏宇以前常来干清宫,因此清楚干清宫的防务,干清宫现在值守的亲军数量已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有余,宫门处更是戒备森严,神色冷峻的士兵身上透露出一股萧杀的气息。

本来,皇帝病重时增强皇宫里的守卫也是人之常情,可万皇帝病重后执掌皇宫大权的不是太子朱常洛,而是福王的生母郑贵妃,郑贵妃一心想要让福王成为储君,这无疑就使得皇宫的形势变得复杂。

“贵妃娘娘!”就在众人在走廊上低声议论着的时候,郑贵妃从东暖阁里出来,人们于是纷纷躬身行礼。

郑贵妃向现场的文武大臣微微颔首示意后神情冷峻地去了一旁的偏殿,看样子万皇帝跟张惟贤的有些话不想让她知晓,故而把她也给支走了。

没过多久,在众人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张惟贤走出了东暖阁,方从哲随后被万皇帝传了进去,果然是众人先前所想的那样,万皇帝要向朝中的几个重臣单独面授机宜。

方从哲之后是亲军都护府左都督穆崇风,穆崇风后是吏部尚书周嘉谟,在朝中举足轻重的文武重臣逐一得以被万皇帝召见。

李宏宇并没有指望他能有幸被万皇帝传召进东暖阁,他是现场的这些官员中资最浅、在官场上影响力最小的一个,排在他前面的不少官员都没资格单独进东暖阁,更何况他了。

因此,李宏宇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处陷入了沉思,琢磨着万皇帝驾崩后如何应对京城的局势。

“李翰林,皇上传您进去。”就在李宏宇眉关紧锁地想着事情的时候,身旁响起了一个声音,他定神一看边上立着一名内侍。

现场的文武大臣们纷纷望向了李宏宇,神色显得有些诧异好像没有料到李宏宇会被万皇帝召见,要知道还有许多大臣没进东暖阁。

李宏宇先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后回过神来,快步跟着那名内侍进了东暖阁,门外的大臣们紧跟着三五成群地议论了起来,暗中猜测万皇帝传召李宏宇的用意。

东暖阁里的宫女和内侍已经被屏退,除了万皇帝外只剩下朱常洛、朱由检和一名万皇帝的贴身内侍。

“臣见过皇上。”来到软榻前,李宏宇恭恭敬敬地向万皇帝躬身行礼。

“太子、太孙,李翰林是我大明的肱骨之才,对大明忠心耿耿,干练有为,尔等要信之任之,切不可听信谗言疏远,二十年内不可将海关司和新军交与他人,除了李翰林外旁人无法掌控海关司与新军!”

万皇帝苍白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指着李宏宇沉声向一旁的朱常洛和朱由检嘱咐道。

“儿臣遵旨。”

“孙儿遵旨。”

朱常洛和朱由校闻言连忙躬身答道,此言从万皇帝口中说出无疑就是万皇帝下达的遗诏。

“李翰林,海关司和新军的事你要多多费心,你对大明的忠心和功劳朕知道,太子和太孙也知道。”

万皇帝闻言微微颔首,然后望着李宏宇沉声说道,“待海关司和新军事宜安置妥当后太子会将你调入京城委以重任,在此之前还望你安心在外当差!”

“皇上放心,臣深受皇恩自然忠君报国,只要能报效大明足矣,愿成为太子和太孙手中利器,为太子和太孙排忧解难,中兴我大明大好江山。”

李宏宇连忙跪下,向万皇帝一拱手后郑重其事地说道,“臣会誓死捍卫太子和太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万皇帝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欣慰地望着李宏宇说道,“李翰林,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在大明的众多臣子中你是最为让朕放心的一个,朕期盼你辅佐太子和太孙,为大明建功立业,成就一段君臣之谊的千古佳话。”

“臣谨记皇上教诲!”李宏宇闻言连忙高声回答,心中不由得感到有几分惭愧,罔负了万皇帝的信任。

很显然,李宏宇并没有万皇帝夸赞得那么好,先前的那番言语他只提到了朱常洛和朱由校,并没有说要忠于朱由校以后的皇帝。

这就意味着他只保朱常洛和朱由校两人,一旦大明遇到危机的话会全力以赴,至于以后的崇祯帝他就顺其自然,毕竟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他对朱常洛和朱由校尽忠已经对得起万皇帝的知遇之恩。

可惜的是,无论是万皇帝还是朱常洛和朱由校此时都未能听出李宏宇话语中的言外之意,他们岂会想到庞大的大明江山已经命不久矣。

李宏宇此时非常佩服万皇帝在朱常洛和朱由校面前力保他执掌海关司和新军,万皇帝登基近五十年,对朝中的境况了如指掌,先不说能力的问题,单单李宏宇对海关司和新军的理念朝中就无人能及。

说实话,万皇帝对海关司和新军的发展非常满意,海关司自不必说,一切事务有条不紊地进行,单单李宏宇在扬州狂扫六百万两就令大明朝堂百官无人能及。

新军的成果更是出乎万皇帝的重要,身为皇帝自然最为看重的就是军事力量,尤其是现在大明内有百姓造反外有后金为患边疆,万皇帝更喜欢得到一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新军来确保大明江山。

其中,萨尔浒的战败对万皇帝触动尤大,如果不是萨尔浒战败万皇帝的身体状况也不会糟糕到现在这个地步,至少还能再撑个两三年。

对于朝臣和百姓而言,萨尔浒只不过是一场败仗而已,可对于万皇帝来说他看到了大明江山的危机,要知道萨尔浒之战大明可谓集中了天下卫所军队的精锐,可结果竟然不堪一击,实在是触目惊心。

为此,万皇帝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卫所军队进行改革的情形下把希望寄托在了李宏宇的身上,希望李宏宇能通过新军在西北取得连番大捷,然后携胜战之威对大明军队进行改革。

以前,大明的卫所军队再不堪皇帝们也不着急,毕竟世间还没有哪个国家能挑战大明帝国的权威,再加上大明国内政局安稳,军队战斗力减弱的事实就被掩盖了下来。

萨尔浒大战后,万皇帝开始正视明军战斗力不堪的问题,可惜朝中文武大员除了李宏宇外无人能担此重任,不说别的仅仅编练军队的军费别的官员就无法解决,所以万皇帝唯有重用李宏宇行事。

万皇帝虽然有些刚愎自用,但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选择相信哪位官员就会放手让其去行事。

远的不说,以熊廷弼被启用为例,万皇帝给予了熊廷弼统掌辽东军政大权的权力,对熊廷弼经营辽东的理念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同意其用打造的辽东防线困死后金的策略,使得努尔哈赤有力使不出,攻打大明城池带来的巨大伤亡可不是他所愿意看见的。

努尔哈赤现在也就只能袭扰辽东一些明军占据的小城堡,撕开明军防线后进入明军地盘进行劫掠,对于那些中等以上的城池采用了敬而远之的策略,千方百计地诱使明军到城外作战。

在熊廷弼的严令下,各城的守将皆严守不出,后金军挑衅一番后也就离开了。

如果熊廷弼一直待在辽东,在辽东经营数年并操练好军队的话,那么后金将会被困在辽东边墙以外。

不过,大明羸弱的财政无法支撑熊廷弼在辽东的军费开销,再加上大明朝堂上激烈的党争,注定了熊廷弼无法在辽东实现他的理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