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四百四十一章 监刑

权驭大明 第四百四十一章 监刑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53 来源:笔趣阁

黄昏时分,李府。

李宏宇从停在院门前的马车上下来,伸了一个懒腰后走进了府里,他今天在干清宫和托孤辅臣一起帮着李皇后处理司礼监送来的各衙门奏章,着实累得够呛。

按照朝廷不成文的规矩,朱由校亲政前朝中的事务自然是李皇后替其做出决断,故而李皇后需要经验丰富又信得过的托孤辅臣从中协助,以便她做出正确的选择。

李宏宇属于一个特列,虽然在所有托孤辅臣中资最浅、踏入仕途的时间最短,不过他处理军政事务的能力最是朝廷中最为卓越的,往往打破常规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想法,深得万皇帝的其中。

因此,李宏宇被李皇后所重视,得以协助其处理朝政,这可是莫大的荣誉,彰显出了李宏宇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宇哥哥,据安插在京城的眼线来报,王安和刘一今天下午悄悄会面,不知道谈了些什么。”客厅里,秦月给李宏宇倒了一杯热茶后低声说出了一条重要消息。

原来,秦月在李宏宇的授意下安排人手去盯东林党的几位元老,其中就有刘一,这使得刘一和王安悄悄会面的事情没有逃过秦月手底下的探子。

“该来的始终要来!”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摇了摇头,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干了杯中的热茶。

虽然李宏宇对明朝的史并不怎么了解,但对一些重要的史事件还是知道的,其中就包括有名的明末三大案。

所谓的明末三大案,指的是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

梃击案发生在万四十三年,正是万皇帝对是否改立福王为太子举棋不定的侍候,一名叫做张差的大汉竟然手持一根木棒从东华门闯进了紫禁城,突破了亲军的防守一直来到了太子居住的清宁宫。

幸好清宁宫的内侍得到消息后关上了清宁宫的宫门,否则张差就要闯进了清宁宫,不过其在无法进入后以木棒击打了清宁宫的宫门。

后来,闻讯赶到的亲军一拥而上制服了张差,解了清宁宫之围。

对张差梃击清宁宫之事,朝臣们争论不一,支持福王的大臣认为是张差疯癫所为,而支持太子的大臣认为是谋害太子的阴谋。

经刑部十三司会审,查明张差系京畿一带白莲教的成员,其首领为马三道、李守才,与郑贵妃宫内的宦官庞保、刘成勾结,派张差打入宫内梃击太子宫。

由于涉及到了太子和福王,万皇帝对此案采用了低调的方式进行处理,行凶者张差磔死,马三道、李守才发远方戍守,宦官庞保、刘成在内廷杖毙,梃击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得以暂时平息。

其实,李宏宇一直都感到好奇,紫禁城戒备森严,那些看守东华门的亲军即便再不济也应该能对付一个手持木棒的大汉,可张差不仅闯过了重兵守卫的东华门而且还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清宁宫,这着实令人感到费解。

而且,张差不过是京城的一个闲汉,即便他知道清宁宫位于东华门门内北侧,又是如何准确地从众多建筑和道路中找到前往清宁宫的道路?

当然了,由于此事已经过去了五六年,当事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李宏宇已经不可能知道案子的真相。

单从结果上来看的话,太子是梃击案的最大赢家,因为就在此案发生后不久,一直待在皇城十王府的福王被万皇帝一道圣旨赶去了封地就藩,进而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太子之争。

红丸案李宏宇已经经过,泰昌帝服食李可灼进献的红丸猝死,而接下来就是移宫案了,红丸案和移宫案之间相隔非常近。

如果说红丸案是因为泰昌帝而起,那么移宫案的主角就是李皇后了,也就是史上的李选侍。

按照李宏宇的记忆,史料上记载李选侍在朱由校登基前被以东林党为首的朝臣赶出了干清宫,后面就再也没有李选侍什么消息了。

如今朱由校即将登基,那么王安和刘一的这次私下会面肯定跟移宫案有关了,在李宏宇看来如果没有内侍接应的话那么东林党的人连干清门都无法进入,更别提什么移宫了。

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王安正是东林党在紫禁城的内应,要不然不会跟刘一密谈,史料上也确实记载了王安在移宫案中站在了东林党一边。

“宇哥哥,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秦月被李宏宇的那句“该来的始终会来”吸引,不由得狐疑地问道。

“自从大行皇帝宾天后,王安和东林的那些人境况逐渐变得不妙,如今他们私下里接触,恐怕会惹出什么乱子来。”

李宏宇自然不会告诉秦月接下来京城的权力场将发生一场巨变,沉吟了一下后颇为无奈地说道,“不知道京城何时才能安宁下来。”

“宇哥哥,无论京城的局势如何变化,你不仅是太子的人手里还执掌着城外的新军,谁也不敢招惹你。”

秦月闻言莞尔一笑,一点儿也不替李宏宇感到担心,时至今日李宏宇已经在尔虞我诈的京城官场拥有了自保的能力,不会再任人宰割。

“但愿事情会一切顺利。”李宏宇也笑了起来,对于他而言京城越乱越好,这样一来就没人关注他在海关司做的事情。

一天后,到了李可灼等红丸案涉案人行刑的日子,城外乱葬岗早早地就聚满了众多前来观刑的百姓,放眼望去乌压压一大片,把刑场围得水泄不通。

本来,像李可灼这样犯有弑君之罪的犯人应该在菜市口行刑,不过由于泰昌帝的灵柩还停在观德殿,故而为了避免冲撞了泰昌帝唯有到城外乱葬岗来杀人。

这样一来无形中也就给了东林党和王安机会,即便是李宏宇得到消息也来不及赶到皇宫,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后什么都晚了。

刑场设在乱葬岗前的一片草地上,负责维护秩序的京军把行刑的场地围了起来阻止百姓们靠近。

士兵们已经搭建起了一个凉棚供监刑的李宏宇等朝廷官员休息,按照规矩死刑都是午时三刻天上的太阳最毒辣的时候行刑,故而李宏宇等人来到刑场后要等到中午,自然要给这些朝廷大员们休息的地方。

巳时三刻,看热闹的百姓们忽然一阵骚动,只见李可灼等人哭哭啼啼地被锦衣卫的士兵押进了刑场,李宏宇领着一众朝廷的官员跟在后面,因为红丸案是御案故而京城各部院衙门都派官员前来观刑。

别看李宏宇在官场上可谓资浅薄,但他现在贵为左春坊大学士和泰昌帝指定的托孤辅臣,自然走在所有官员的最前面。

与李宏宇并排而行的人是赵欣,赵欣与李宏宇的情形相似,同样资浅薄但却是右春坊大学士,足以力压那些前来观刑的各部院衙门的官员一头。

其实,今天赵欣本不用来这里观刑,李宏宇足以代表詹事府,不过李宏宇担心今天京城闹出的动静太大把赵欣给牵涉进去,故而思来想去把她也给拉了过来免得出什么意外。

赵欣对李宏宇的这个举动感到有些意外,因此私下里询问了李宏宇,得知了李宏宇的担忧后对东林党和王安合谋一事颇为震惊:难道他们想要在今天向李皇后发难不成?

虽然这只是李宏宇的一个推测,但自从赵欣与李宏宇认识后李宏宇的预感一项很准,因此赵欣意识到京城今天会出大事,一旦东林党和王安成功把皇后拉下马,那么对于齐楚浙三党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毫无疑问,朱由校现在年少即便是亲政后也无法掌控朝政,这个时候肯定会依仗拥立有功的东林党,而东林党与王安交好的话就等于掌控了内阁和司礼监,届时朝中大小政务岂不是皆由东林党说了算?哪里还有齐楚浙三党的活路。

不过,京城官场的派系争斗李宏宇和赵欣现在还插不上手,所以两人最好的选择就是静观其变,坐山观虎斗。

“大人,卑职已经验明正身,确实是案犯无疑。”

李宏宇在凉棚里与赵欣等人寒暄着的时候,一名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走上前,拱手后高声禀报道,有关人员已经逐一核验了行刑人的身份,避免出现调包的现象。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抬头望了一眼跪在前方一个绞刑架前的李可灼,以及绞刑架前方空地上跪着的哭哭啼啼的李家人,暗中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李可灼是自寻死路,可惜拖累了全家人给他陪葬。

临近午时,一群穿着红色上衣、手里拎着鬼头大刀的刽子手进入了场中,立在了每名要砍脑袋的犯人身后,面无表情地目视前方,等待着行刑时刻的来临。

在李宏宇看来,李可灼最为痛苦的事情不是被执行绞刑的时候,而是他在被执行刑罚时要眼睁睁地目睹家人被砍了脑袋,一一死在他的面前,这种心灵上的痛苦是巨大的,而常人无法体谅到其中的滋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