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出好戏

权驭大明 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出好戏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53 来源:笔趣阁

“皇上,关外战局事关重大,赵大学士从未涉足过军事,故而不宜让其前往朝鲜!”

面对那名山西道监察御史突如其来的犯案,齐楚浙三党的官员自然要奋起反击了,一名齐党的官员随之出班,向天启帝高声禀报道,极力阻止此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皇上,赵大学生应留在皇上身边辅佐,让其去朝鲜真的是勉为其难,居心叵测!”随后,一名浙党的官员怒视了一眼那名山西道御史,不无愤慨地向天启帝启奏。

“皇上,赵大学士与李大学士一样,都是文武兼备之才,赵大学士虽说先前没有涉及过军事,但其军事上的才华恐怕要远超大殿上的众多大臣。”

那名山西道监察御史早有准备,闻言有条不紊地向天启帝反驳那名浙党官员的观点,“当年李大学士以状元之身巡抚辽东,有谁能相信他能在辽东大败建奴?”

“你……”此言一出,那名浙党的官员顿时语塞,伸手指着那名山西道监察御史说不出话来,气得直打哆嗦。

的确,年轻的李宏宇当年被万皇帝派去辽东当巡抚的时候,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认为他能力挽狂澜,毕竟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因此无不将其去辽东看成是万皇帝对其的一种恩典,以丰富其资。

可事情的结果大大出乎了朝臣们的意料,李宏宇在辽东力挽狂澜,联合蒙古人一举击溃了士气正盛的后金军队,不仅改变了明军在辽东不利的战局,同时也奠定了他在大明朝臣中的军事地位。

赵欣不仅是李宏宇的好友还是大明的榜眼,古人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故而已经展现出卓越文采和学识的赵欣在军事上肯定也不会比李宏宇差多少,照样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此举太为鲁莽,完全是在赌运气,还是派其他人去朝鲜为好。”

“赵大学士乃文武全才,有她的辅佐李大学士定能在背后给建奴致命一击。”

“要想在朝鲜开辟战场谈何容易,这可需要一大笔钱!”

“李大学士这次不是给皇上带来了两百万两海外贸易的税银,用来行事足矣。”

“竟然让两位大学士去朝鲜坐镇,真是荒唐之极!”

……

太和殿上的文武众臣们随之对赵欣的事情七嘴八舌地进行了议论,齐楚浙三党以及其余派系的官员自然反对,而东林党阵营的官员则大力支持。

由于东林党唯东林学术独尊,故而使得朝堂上的其他中小派系纷纷依附齐楚浙三党以自保,这也表明了东林党在官场势力的强盛,不少派系的官员纷纷前去投靠。

其实,此时大明的党争可以划分为东林党派系以及非东林党派系,东林党的崛起已经令其他派系感到沉重的压力。

显而易见,这绝对不是天启帝所希望看见的事情,如果朝堂之上一个派系独大的话将对皇权产生严重威胁,况且东林党激进派想要限制和削弱皇权,这更不是天启帝所能忍受的了。

作为此次事件的两个主角,李宏宇和赵欣安静地立在那里,一言不发,由于此次前去朝鲜是为了解决关外的后金,属于不折不扣的公务,故而两人作为当事者着实不便开口表明观点。

当然了,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三党都不会强迫李宏宇表明态度,谁都知道李宏宇一直以来都信奉效忠皇帝的原则,绝对不会做出损害大明利益以及违背皇命的事情,当年万皇帝驾崩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经使得外界对他的为人充分了解。

换句话而言,李宏宇是否去朝鲜会听从天启帝的意思,他先前在言语中委婉地拒绝去朝鲜已经是最大限度地表明其态度。

“皇上有旨,今日朝会到此为止,朝鲜一事延后再议!”

见大殿上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神色严肃的天启帝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然后向立在一侧的魏忠贤微微颔首,魏忠贤于是高声喝道。

“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争论不休的官员们闻言不得不停了下来,向天启帝躬身行礼,恭送其离开。

天启帝冷冷地环视了一眼现场众臣,在魏忠贤等人的簇拥下回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对今天大殿上的争吵不满,可实际上心里却感到无比轻松,经过这一场戏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李宏宇和赵欣调离京城。

至于那名搅得朝堂上泛起惊涛骇浪的山西道监察御史,自然是天启帝暗中扶持的亲信,如果没有一些天启帝的嫡系官员在朝廷的话,天启帝如何能真正掌控朝局。

可惜的是,除了李宏宇和赵欣外没人清楚今天朝会上的这起纷争的幕后策划者是天启皇帝,还以为是东林党向齐楚浙三党的一次发难。

那名山西道监察御史并不担心东林党的人事后向他问询为何要打李宏宇和赵欣的主意,现在东林党内激进派当道,他这样做不过是顺应了激进派的心意罢了,把激进派不敢做的事情给做了出来,以此一鸣惊人,必将受到东林党激进派的重用。

天启皇帝的一句“延后再议”掀起了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新一轮的较量,在接下来的十余天时间里,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围绕着李宏宇和赵欣是否前去朝鲜争相上奏章以及面见天启帝陈情,双方为此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齐楚浙三党的重臣纷纷前去李府拜访李宏宇,言语中希望李宏宇能向天启帝明确表明不愿前往朝鲜的态度,以李宏宇与天启皇帝之间的密切关系,天启帝绝对不会强迫李宏宇去朝鲜。

在齐楚浙三党官员的不断劝说下,李宏宇终于在九月底的时候答应了下来,决定第二天进宫面圣,向天启皇帝表明不愿前去朝鲜的意愿。

不过,令齐楚浙三党的官员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李宏宇和赵欣就收到了天启皇帝所下达的圣旨,让两人三天之内前去朝鲜,组建鸭绿江防线,并且就萨尔浒大战朝鲜军队投降后金的事情惩处相关人员。

天启皇帝的这道圣旨使得齐楚浙三党的官员大为失望,东林党的人则欢欣鼓舞,这意味着天启皇帝站在了他们一边。

据事后宫里传来的消息,在李宏宇决定不去朝鲜的当天晚上,数名东林党的重臣连夜进京觐见天启皇帝,以整顿吏治,巩固国本,造福苍生为由,最终说服了天启皇帝下达圣旨。

巩固国本和造福苍生与剿灭后金有关,而“整顿吏治”则是冲着齐楚浙三党来的,此次京察东林党攻击齐楚浙三党结党营私、贪腐成风,故而希望天启皇帝能除去影响京察的因素,也就是调走李宏宇和赵欣。

虽然李宏宇和赵欣是齐楚浙三党阵营的人,不过由于两人深受天启皇帝的信任,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比较和睦,再加上没有什么把柄在东林党的手里,故而东林党现在还不想跟两人撕破脸皮,能不动就不动两人。

随着天启帝圣旨的下达,关于李宏宇和赵欣是否前去朝鲜的争论正式落下了帷幕,齐楚浙三党可谓遭受了沉重一击,把这笔账算在了东林党的头上,认为是他们欺骗了天启皇帝下的圣旨。

李宏宇和赵欣接到圣旨后立刻赶赴宫里谢恩,据南书房的宦官和侍女传出来的消息,两人觐见天启皇帝时气氛显得有些尴尬和凝重,没有了往日的那份轻松。

天启皇帝或许是知道此时让李宏宇和赵欣离开不妥,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李宏宇的安全,以及检验驻扎在城外新军大营的新式禁军的战斗力,特意让李宏宇带城外大营的新式禁军进入朝鲜。

自从万四十八年开始,新式禁军的组建已经在李宏宇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按照计划两万新式禁军将在十年内正式组建完毕,每年从京畿的卫所部队中挑选两千人进入新式禁军。

之所以需要花费十年,是因为李宏宇要照顾到京畿卫所的部队,一口气抽调两万人组建新式禁军的话就使得京畿卫所的部队垮了,京畿部队原本能打仗的人就不多。

故而,李宏宇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组建新式禁军,这样也更适合从京畿卫所部队和军户中挑选合适的兵源。

另外还有一点,新式禁军的开销是由李宏宇负责的,李宏宇可谓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故而禁军的组建不能一蹴而就。

从万四十八年到天启三年,京郊大营里已经有四期禁军,共八千余人。

天启三年的新式禁军于五月份招募,已经训练了四个多月,虽然还没有达到李宏宇的要求但对付朝鲜兵是不成问题的,其兵源皆是京畿地区军户中的壮实青年,为了能通过体检审核早就在锻炼身体。

显而易见,这些新式禁军并不是用来对付后金兵的,而是用来保护李宏宇和赵欣的安全,避免发生什么意外。

八千新式禁军再加上两千驻扎在天津卫的水师,李宏宇的手里已经有一万兵力,即便是在朝鲜发生什么意外他也足以自保。(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