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六百五十一章 武举恩科

权驭大明 第六百五十一章 武举恩科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53 来源:笔趣阁

三天后,金景瑞等投降过后金的将领以及姜弘立的家眷在城外的刑场被当众砍了脑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次行刑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看热闹,放眼望去密密麻麻,把刑场围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

当金景瑞等人的脑袋被砍下来后,百姓们爆发出巨大的欢唿声,对这些贪生怕死的将领们是恨之入骨。

而随着金景瑞等人的被杀,朝鲜官场上对后金主战的声音立刻占据了主流,文武百官都无不赞同构建鸭绿江防线,进可攻,退可守。

李珲对此是暗暗着急,原本朝鲜官场就主张对后金主战但被他给压了下去,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政策,以此自保,坐视大明与后金交战。

如今大明使臣坐镇汉城李珲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主战的声音在朝鲜官场发酵。

处理了姜弘立和金景瑞等降将的事情后,李宏宇和赵欣就忙着在汉城开设武举考试,选拔将来组建的朝鲜军团的军官。

这次武举考试虽然是在汉城举行,而且招收的也都是朝鲜人,不过却是天启皇帝下的圣旨开设的恩科,通过考试的人员将获得大明的武举功名。

武举的消息一惊传出,立刻在汉城地区掀起了轩然大波,按照天启皇帝的圣旨,此次武举恩科的人员名额,两班贵族子弟和平民子弟各自一半。

那些平民子弟对此是充满了憧憬,一旦获得武举功名他们将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新的两班贵族。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两班贵族子弟并不单单指的是嫡子,也包括数量众多的庶子,而按照朝鲜的从母法只有嫡子才能继承两班贵族的身份,而庶子与奴仆无异。

这使得汉城两班贵族的那些庶子们为此是欣喜若狂,纷纷踊跃参与考核,都想借此出人头地。

大明讲究的是血缘关系,无论嫡子和庶子都是家族的一份子,而且通常庶子也会在分家的时候得到一份财产。

可朝鲜王国不同,朝鲜王国的嫡庶差别极为严格,不同阶级的男女不能结为夫妻,而阶级较低的男性若娶阶级较高的女性为妻是犯了诱拐之罪,该段婚姻亦无效。

倘若阶级较低的女性若要与阶级较高的男性结合,那么一般只能作妾而不能作妻,正妻死后亦不能扶正,只有极少数例外。

例如,朝鲜史上“四大妖女”之一的郑兰贞是小妾出身,当其丈夫的正室死后,好不容易从使得当时的文定王后准许她升为正妻,封为了一品贞敬夫人。

郑兰贞之所以千方百计地想要成为正妻,是因为朝鲜王国有着从高丽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从母法”,即子女继承母亲的社会阶层,只有王族或宗室子女例外。

这也是为何在朝鲜王国阶级较低的男性娶阶级较高的女性为妻被判是诱拐之罪,婚姻无效的原因,女子的身份决定了后代子孙的身份。

按照朝鲜的“从母法”,非王族或宗室的庶出子女要把父亲、父亲正室和嫡出兄弟姊妹视为主人侍奉。

若庶子的母亲为贱民出身,那么其在家中的地位等同于奴婢,连喊男主人“父亲”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称之为“大人”。

这在大明的人氏来看非常不可思议,大明更重视的是血脉,讲究兄友弟恭,而不是因为身份的不同把兄弟们给硬生生的分开,不少有钱人更是娶了多房妾室来开枝散叶,繁衍后代。

相对于两班贵族的嫡子,那些庶子们对参加武举考试更有热情,毕竟那些嫡子们可以凭借着父辈的荫萌直接进入官场为官,而他们则唯有自己奋斗才能出人头地。

李宏宇之所以在新组建的朝鲜军团里给两班贵族子弟留一半的名额,自然是想要安抚朝鲜的那些两班贵族。

虽然朝鲜王国有“从母法”,但庶子毕竟也是两班贵族的血脉,足以代表朝鲜两班贵族的利益。

腊月中旬,李宏宇和赵欣终于忙完了武举考试的事情,把新招收来的武举举子们安置在了大明禁军在汉城的军营里。

此次武举恩科一共录取了四百名举子,两班贵族子弟和平民子弟各两百人。

别看这些武科举子已经有了武举的功名,但要想到新组建的朝鲜军团任职那么必须要通过培训,合格者才能进入朝鲜军团,失败的人将无法任职。

武举恩科过后李宏宇和赵欣总算能松一口气,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得多,将由李宏宇安排的教官对那些武科举子们进行培训,这么些年来对新军军官的培训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

没错,李宏宇要按照新军来打造朝鲜军团,只有使得朝鲜军团拥有足够强的战斗力才能把后金挡在鸭绿江以西。

这天晚上,李宏宇在房间里忙着制定那些武举举子的训练计划,由于朝鲜的情况与大明不同,所以训练计划要做适当的调整。

这件事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大明新军的训练计划就是李宏宇制定的,别人无法向他考虑得那么周全和细腻。

“李兄,吃完饭在忙吧。”

咯吱一声,房门被人推开了,赵欣拎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把食盒里的饭菜摆在桌上后笑着说道,李宏宇由于太忙没有去吃晚饭。

“你来的正是时候,我确实有些饿了。”李宏宇闻言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走过去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啃了一口后笑着说道。

“先洗手。”赵欣微微一笑,给李宏宇端来了一盆热水。

李宏宇顺从地洗了手,然后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晚饭,赵欣微笑着坐在一旁,她喜欢看李宏宇大口吃饭的样子,这些饭菜可都是她亲手做的。

由于李宏宇这次来朝鲜没有带柔儿等人,因此到了朝鲜后一直是赵欣在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李宏宇也不客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个待遇。

“李兄,我这段时间来对朝鲜王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好像是个有为的君王。”等李宏宇吃完饭,赵欣让侍女端来茶水,递给了李宏宇一杯后说道。

根据赵欣打探来的消息,李珲自即位起就可谓励精图治,对内实行改革稳定民生,颁布大同法免除没有土地的人民向国家交纳粮食,只有地主才必须向政府缴纳粮食。

因此,在赵欣看来大同法是一项救济贫民的革新法令,与民休息。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大同法的颁布以及李珲的一系列改革触动了朝鲜两班贵族的利益。

这使得李珲为此承受了不少压力,很少有君王能有这个魄力,即便是万皇帝也在征收辽饷的问题上选择了向文官集团妥协,采用了南北均摊的政策。

“李珲是个不错的君王但可惜生不逢时,他不仅想要革除朝鲜社会的弊端而且还想在咱们大明和建奴之间左右逢源,以至于现在不仅咱们大明看他不顺眼,朝鲜的那些两班们也都在想着如何对付他!”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他知道赵欣是为李珲感到惋惜,随后感慨道,“朝鲜两班贵族势力庞大,李珲想要改变现状谈何容易!”

其实,李宏宇挺欣赏李珲,李珲能一路走到现在可谓非常不容易,经了许许多多的磨难和波折,能成为朝鲜王实属不易。

由于李珲的父亲,朝鲜宣祖的懿仁王后一直不育,故而世子的人选就在诸庶子中挑选。

本来,李珲的亲哥哥、朝鲜宣祖的长子临海君因为“立嫡立长”的规则最有可能成为世子,可惜其劣迹斑斑,声名狼藉。

可即便如此世子的位子也轮不到身为次子的李珲,虽然李珲品行端正、作风俭朴,为人行事颇得人心,否则也不可能得到朝鲜臣子的拥护成为朝鲜王,但朝鲜宣祖最宠爱的是仁嫔金氏所生之子信城君。

故而朝鲜王国世子之位一直空悬,许多大臣请求册立世子都被朝鲜宣祖拒绝,其认为现在立储为时尚早,毕竟有可能以后诞生嫡子,届时自然是立嫡子为世子。

恐怕朝鲜宣祖最想的是让信城君成为世子,这一点儿倒跟万皇帝非常相似。

不过,万二十年爆发的壬辰倭乱改变了李珲的命运,倭军登陆后一路势如破竹临近汉城。

眼看朝鲜八道沦陷在即,朝鲜宣祖与朝臣商议后决定将朝廷一分为二,也就是朝鲜王国的“分朝而治”。

一部分人跟着朝鲜宣祖渡鸭绿江逃往辽东,其他人则在李珲的带领下奉宗庙社稷的神主留在朝鲜,李珲同时被立为王世子,权摄国事。

后来,进犯朝鲜的倭人被明军击败,对李珲王位威胁最大的临海君被倭人俘虏过,而信城君又病死,再加上李珲率领朝鲜军民抗倭立下大功,故而经过此事后李珲的世子之位本应更加稳妥。

岂料一直对李珲关爱有加的懿仁王后病逝,继任大妃的仁穆王后生下了嫡子永昌大君,再加上李珲的这个世子未经大明同意,这使得朝鲜宣祖想要改立永昌大君为世子。

这时,上天帮了李珲一把,就在朝鲜宣祖想要改立世子的时候病故,有传言说支持李珲的官员扣下了朝鲜宣祖改立永昌大君为世子的圣旨,进而使得有着世子身份的李珲顺利继位。

李宏宇觉得,李珲之所以能成为朝鲜王除了运气好遇上倭人侵略朝鲜外,剩下的事情都是其悉心经营的结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果搁在平常的话李宏宇肯定想跟李珲这样的人结交,不过现在牵涉到了家国利益,那么他唯有以家国利益为重,或许这就是李珲的命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