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七百七十一章 二十四条大罪

权驭大明 第七百七十一章 二十四条大罪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53 来源:笔趣阁

天启五年六月中旬,朝堂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新任左副都御史杨涟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随后,京城的东林党官员纷纷上书附议,痛斥魏忠贤祸国殃民,恳请天启皇帝严惩。

与此同时,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也随即上书,职责杨涟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为魏忠贤鸣冤叫屈。

这使得原本就波谲云诡的京城官场顷刻之间就炸了锅,东林党与依附魏忠贤的反东林党的官员们针锋相对,掀起了新一轮的较量。

那些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在京察中吃了大亏,被得到天启皇帝宠信的东林党肆意打压,此时正憋了一肚子的闷气,如今见东林党竟然要对付同样深得天启皇帝信赖的魏忠贤,自然要全力反击。

与京察时的情形不同,现在这些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也有了天启皇帝当靠山,自然不会再束手无策,肯定要再跟东林党掰掰手腕了,看看谁的后台更得天启皇帝的欢心。

李宏宇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操之过急,一叶障目!”对于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的事情,李宏宇心中唯有无奈地叹气。

姑且不说魏忠贤是否真的犯下那二十四条大罪,如今距离东林党借京察打倒齐楚浙等派系还不到一年,杨涟就向魏忠贤发难,其表现出来的锋芒太盛,没有哪个皇帝愿意看见如此强势的派系出现在朝堂上。

再者说了,虽然天启皇帝支持东林党一举打垮了齐楚浙等派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听从和信赖东林党,与东林党相比很显然魏忠贤更受天启皇帝的宠信。

因此,在李宏宇看来,杨涟以及东林党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对手,势必承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天启皇帝一直在等待一个向东林党发动雷霆攻势的时机?难道他们真的认为天启皇帝有那么好糊弄的,会任由其左右朝政?这江山毕竟是皇帝的而不是东林党!

另外,在李宏宇看来,杨涟罗列的二十四条弹劾魏忠贤的大罪也都是空有其兴,威猛有余而杀伤不足。

说起来也有些可笑和无奈,杨涟的这二十四条大罪没有一条能抓住魏忠贤的真正把柄,魏忠贤行事可素来谨慎,明明知道天启皇帝要对付东林党,自然不会给外界留有攻击自己的口舌。

如果归纳起来,李宏宇把杨涟所列出的二十四条大罪总结为五点:

内官干预外事,坏祖宗二百余年之政体;翦除异己,违背先帝不改父臣之训;滥袭恩,亵越朝常;掌管东厂,以快私仇、行倾陷为事;设置内兵,一旦变生肘腋,可为深虑。

在杨涟看来,魏忠贤欺上瞒下,飞扬跋扈,欲行不轨,实在是一个可恶至极的大恶人,留着的话必定扰乱朝纲。

东林党的官员们为此也争先控诉着魏忠贤的恶行,更有甚者称魏忠贤公然称为“九千岁”,谋朝攥位之心昭然若揭。

九千岁?这可是比亲王还要高的称呼,要知道大明的亲王才“一千岁”,这可是皇帝不折不扣的忌讳,除非魏忠贤脑子进水了,否则的话岂会明目张胆地挑战皇权的威严。

因此,李宏宇对此是颇为不屑,不要说魏忠贤不敢自称“九千岁”,就是他敢这样做那么依附他的官员们也没胆子喊,只要一喊的话那么就是不折不扣的谋反大罪,那些官员的后台是天启皇帝又不是魏忠贤,谁敢触犯这种忌讳?

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当天晚上,京城,乾清宫,南书房。

“皇上,老奴冤枉呀,决计不敢像杨大人所弹劾的那样行事,更不敢自称‘九千岁’,还望皇上明察。”

魏忠贤跪在地上,诚惶诚恐地向坐在案桌后面翻看奏章的天启皇帝说道,“皇上,老奴愿意辞去所有职务,请皇上准许老奴去给先帝守墓。”

本来,杨涟弹劾的那二十四条大罪就已经令魏忠贤心生惶恐,“九千岁”的风言一出更是令他心惊胆寒,要知道这可触犯了皇帝的逆鳞,谁敢这样做无疑是找死。

“大伴起来吧,不过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儿罢了,大伴何必认真。”天启皇帝闻言微微一笑,放下手里的奏章向魏忠贤说道。

由于魏忠贤自幼伺候天启皇帝,故而两人感情深厚,天启皇帝于是亲切地喊魏忠贤为“大伴”,把他与其余的内侍区别开来。

“谢皇上。”魏忠贤顿时松了一口气,从地上起来后躬身立在一旁,杨涟忽然之间的发难令他现在颇为被动。

“大伴,杨涟所说的这二十四条之事朕都清楚,你是奉朕的御命办差,何错之有?”

天启皇帝见魏忠贤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于是笑着安慰道,“大伴尽可安心,朕这就回复杨涟,让他知难而退。”

说着,天启皇帝拿起一旁的奏章,用朱笔在上面写了一句话,然后让一旁的内侍拿给魏忠贤看。

“老奴叩谢皇上天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魏忠贤扫了一眼奏章上的朱笔御批,立刻感动得老泪纵横,连忙跪下谢恩。

奏章上写着一行醒目的红字:“一切政事皆朕亲裁。内宫事严密,外廷何以知道!”

换句话来说,天启皇帝此举无疑是在给魏忠贤撑腰,明确告诉杨涟,司礼监是为天子服务的机构,故而魏忠贤所做之事都是奉他的旨意行事。

不仅如此,天启皇帝还对杨涟有所苛责,司礼监可是在皇城里,与外庭的官员分属两个系统,如此一来杨涟如何知道魏忠贤擅权行事?难道他在司礼监安插有眼线不成?

毫无疑问,这行字对魏忠贤而言就是一枚定心丸,有了天启皇帝的信任他还怕什么?

而且,魏忠贤还敏锐地觉察到了天启皇帝对杨涟这道奏章的不屑,毕竟杨涟所说的二十四条大罪如果离开了天启皇帝首肯的话他哪一条都做不成。

尤其是“剪除异己”这一条,更是令天启皇帝心生鄙夷,就在去年,东林党人借着京察大肆打压齐楚浙等派系不也是“翦除异己”?根本就没有手软。

毕竟,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历来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天启皇帝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冉兴让得知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后大吃了一惊,连忙赶来上海县见李宏宇,杨涟这道奏章可是一道导火索,一不小心就要点燃京城官场酝酿已久的火药桶,使得东林党引火烧身。

“这杨涟是不是犯了迷糊,魏忠贤可是皇上的人,他竟然想动魏忠贤,这岂不是在向皇上逼宫?”

见到李宏宇后,冉兴让不由得皱着眉头向他说道,言语中对杨涟此举颇为不满,使得原本就紧张的京城时局变得更加复杂。

“说什么‘积威所劫,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难道他不知道魏忠贤就是皇上手里的一颗棋子,何有肘腋之变的担忧?”

说着,冉兴让冷笑了一声,一脸不屑地说道,“杨涟这腔调倒与海瑞异曲同工,难道他想当天启朝的‘杨青天’?海瑞再怎么说也是不结党的!”

“驸马爷稍安勿躁,皇上乃圣明之君,明察秋毫,英明睿智,定能圆满解决目前之事。”

李宏宇知道冉兴让是担心京城局势出现大的变故,那样的话无疑对大明不利,于是笑着安慰道。

至于冉兴让拿杨涟与海瑞相比,这里面也是有一段往事,海瑞曾经上书嘉靖皇帝,说:“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而如今杨涟也对天启皇帝说:“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这并不仅仅拿天启皇帝跟嘉靖皇帝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指责天启皇帝的失职。

试想一下,在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时期,有哪名官员敢用如此的言语来跟皇帝说话?

这简直就是狂妄和放肆,十有**会被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砍了脑袋,反正大明的官员多如牛毛,两位皇帝也不在乎死上一两个胆敢触犯君威的官员。

“唉!”

冉兴让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此次杨涟既然已经弹劾魏忠贤,那么东林的那些人岂会轻易收手?我是担心朝局会为此变得纷乱,现在关外战事变幻莫测,一旦受到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李宏宇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声苦笑,冉兴让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如今的大明可谓是内忧外患,可掌握了大明命运的京城官员们却热衷于党争,摆出了一副不把对手打垮誓不罢休的架势,着实令人感到遗憾。

“希望杨大人他们知难而退。”

随后,李宏宇沉吟了一下,神色严肃地向冉兴让说道,东林党的那些人如果再闹下去的话就有逼宫的嫌疑,这会使得天启皇帝对此下重手,毕竟皇帝可不是纸糊的老虎,岂能任由臣子们胁迫?

“但愿如此吧!”冉兴让闻言再度叹了一口气,他和李宏宇远在江南因此对京城的事情是有心无力,故而只能选择静观其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