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权驭大明 > 第七百八十九章 离别

权驭大明 第七百八十九章 离别

作者:小黑醉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53 来源:笔趣阁

新年过后,京城各大部院衙门重新恢复了昔日的平静,各衙门的事务逐渐步入了正规,封疆案的余波正在逐渐消散。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虽然京城的官场日趋平复,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封疆一案使得东林党元气大伤,在各大部院中的不少职务被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所取代,东林党再度处于被打压的境况。

不过,这已经使得东林党的官员们感到非常庆幸,至少在天启皇帝的干预下魏忠贤不能对他们赶尽杀绝,可谓不幸中的大幸。

随着东林党盛极而衰,一举将其打倒的魏忠贤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明官场的新贵,不仅执掌司礼监而且麾下还聚集了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并且一些原东林党的官员也见风使舵前来投靠。

可即便是这样,东林党在朝堂上仍有着不小的势力,而且对魏忠贤和投靠魏忠贤的官员恨之入骨,双方可谓水火不容。

李宏宇很清楚,这正是天启皇帝所希望看见的局面,东林党和反东林党的人斗得越厉害天启皇帝就越容易驾驭朝臣。

天启皇帝新年后施行的新政并没有越到丝毫的阻力,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这在以前简直就是不可想象之事,文官集团的人会闹个天翻地覆,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反对,好像天启皇帝是要祸国殃民般。

二月中旬,石门山。

明军阵亡将士陵园的纪念石碑前摆满了贡品,李宏宇和孙承宗肃穆而立,久久不语,现场的气氛显得颇为萧杀。

李宏宇这次回京的名义是为了关锦防线的事宜,故而当京城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李宏宇自然要出关走一趟。

转眼间,已经距离李宏宇上次出关有两年的时间,可李宏宇觉得仿佛是不久前的事情,一切的记忆都是那样的清晰和深刻。

既然来到关外,那么李宏宇肯定要到石门山的陵园来祭拜当年战死的明军将士,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护卫了大明的疆土,也使得他得以加官进爵。

守护陵园的是十来名在石门山之战中致残的士兵,在李宏宇的帮助下已经纷纷成家,他们不仅要看护明军的阵亡将士陵园,而且也看护后金军战死将士的陵园,与战死者相伴。

李宏宇并不担心着写看护陵园老兵和家人的安全,想必努尔哈赤和后金的将领们不会为难这些同样守护着后金兵坟墓的平民百姓。

事实正是这样,当后金军夺取关外的土地后,石门山陵园的这些看护陵园的人受到了满清皇帝皇太极的礼遇,禁止任何人去滋扰他们。

回锦州城的路上,孙承宗与李宏宇并排骑着马,边走边聊着。

“李老弟,听闻京城现在有不少人在弹劾我,看来我就要离开这儿了。”

忽然,孙承宗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向李宏宇说道,“如今关锦防线刚具雏形,也不知道继任者会如何修建。”

“孙兄多虑了,孙兄是朝廷的封疆大吏,如今关锦防线乃我大明现在一等一的大事,皇上不会轻易换帅。”

望着神色颇为不甘的孙承宗,李宏宇开口安慰道,他知道孙承宗并不是贪恋兵权,而是担心后金军卷土重来。

与京城的官员不同,孙承宗对关外的情形非常了解,知道后金是大明的心腹大患,连李宏宇都不能率军进攻辽东,更何况其他人?

而假以时日,如果不把后金消灭的话,迟早会对大明的安慰构成严重威胁,他可不认为长城能阻挡后金军南下的步伐。

山海关虽然宏伟坚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山海关是死的,一旦后金绕过山海关的话那么就可以从容进攻京畿。

这也是孙承宗为何要极力打造关锦防线的原因,只要扼守住辽西走廊,那么后金就无法南下对大明京畿地区构成威胁。

孙承宗本想着操练出一支部队后率军北上收复辽东,剿灭后金,一劳永逸地解决大明边疆的这个祸患,可如今他连关锦防线都未建好却受到了朝中远齐楚浙等派官员的弹劾,为此心中颇为苦闷。

其实,当东林党在朝堂上被魏忠贤打了个落花流水的时候,孙承宗的这个蓟辽督师就已经做不安稳。

显而易见,孙承宗不但是东林党的一个党魁,而且还在关外手握重兵,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自然不愿意看见孙承宗掌控如此大的权力,就像东林党得势后撤了熊廷弼换上袁可立担任辽东经略一样。

因此,新年后,朝堂上那些原齐楚浙派系的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孙承宗,想要把他从蓟辽督师的位子上给拉下来。

李宏宇很清楚,虽然天启皇帝信任孙承宗,但为了朝堂上派系关系的平衡天启皇帝不能留任孙承宗,即便是不派原齐楚浙派系的官员来担任此要职,那么也要派遣一个中立派的官员前来。

“内忧外患,着实可悲!”

孙承宗自然知道李宏宇是在安慰他,叹了一口气后神色黯然地说出了八个字,只是不知道他说的“着实可悲”指的是自己还是大明。

“孙兄,皇上英明睿智,朝局会一天好过一天。”李宏宇闻言正色回道,算是对孙承宗的安抚。

在他看来,如果天启皇帝能像万历皇帝一样执政四十多年,那么大明肯定会中兴,社会矛盾将得到极大的缓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启皇帝的心智要更胜万历皇帝一筹。

可惜历史上天启皇帝英年早逝,这使得李宏宇的预测化为了泡影,或许这就是明朝的宿命。

“李老弟,关外的事务以后还要你多多关照。”孙承宗意识到他的这个话题太为沉重,随即语峰一转与李宏宇谈起了关锦防线。

作为东林党的一名首领,孙承宗可能很难再执掌比你高全,故而唯有把关锦防线托付给李宏宇。

作为两次击败后金的大明英雄,无论哪个派系上台执政都要依仗李宏宇来对付后金,不至于像孙承宗这样黯然出局。

“如果孙兄真的回了京城,那么小弟定会尽力而为。”李宏宇自然是一口就应诺了下来,由于石门山之战,他对关锦防线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并不希望它垮掉。

“唉!”

孙承宗闻言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口,叹了一口气后望向了前方,他原本想要率军收复辽东,结果却因为朝堂上的党争而下台,心中的不甘不言而喻。

二月底,李宏宇返回了京城,刚进城他就听见了一个不愿意听见的消息,天启皇帝准备在三月初一斩了“不战而逃”丢失国土的熊廷弼,将其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李宏宇当即进攻觐见了天启皇帝,请求送别熊廷弼一程,两人不仅是湖广同乡,而且还一起在辽东共过事,既然他有这个条件那么于公于私都应该去见见熊廷弼。

天启皇帝知道李宏宇的心事,因此恩准了李宏宇的请求,也算是给熊廷弼一个恩典,让其趁机见见家人。

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贞所犯乃是大明最为顶级的大罪,故而一直关在诏狱里,没有天启皇帝的首肯任何人不得见两人,故而王化贞和熊廷弼的家眷自从两人兵败被抓后还从未见过两人的面。

于是,李宏宇领着熊廷弼的夫人、儿子和孙子等家人一同去诏狱探监,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自然不敢阻拦,负责北镇抚司事务的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亲自作陪。

虽然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封疆案由熊廷弼而起,但熊廷弼却并没有牵涉进去,原因很简单,封疆案发生时他已经在诏狱里,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外界,就是向追究他的责任都追究不到。

至于后世有传言说有人进诏狱与熊廷弼密谋什么的,那可真是笑话,诏狱相是大明当时最为顶级的监狱,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岂能随随便便贿赂个牢头什么的就能见到人的?纯粹就是毫无根据的想象和杜撰。

因此,单独住一个单人牢房,与世隔绝的熊廷弼根本就不知道京城官场因为他的事情能闹得鸡犬不宁,诺大的一个东林党在魏忠贤的攻势下说倒就倒了。

当李宏宇和熊家的家眷出现在神色憔悴的熊廷弼面前时,熊廷弼知道他的大限已到,李宏宇带着佳人来送他最后一程。

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贞所犯的罪责特殊,不是贪污受贿等罪行,故而两人在诏狱里倒没吃苦头,只不过这种囚禁的日子实在难熬。

或许是早就想到了这个结局,熊廷弼并没有感到多少意外,对家人进行了安抚和嘱托,气氛凄然令李宏宇不由得感到颇为唏嘘。

熊家的人给熊廷弼准备了一顿他喜欢的酒菜,李宏宇与熊廷弼对坐而饮,聊着两人在辽东时的一些往事。

熊廷弼在辽东时与李宏宇合作得最为畅快,这不仅是因为两人共事的时间不长,在熊廷弼看来李宏宇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从来不会给他找麻烦,不仅尊重他这个辽东经略,而且遇到一些难题时都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进而不用劳烦他。

其实,不单熊廷弼,大明其他官员也都想跟李宏宇这样的精明干练的后起之秀合作,那样的话将会轻松惬意,坐等立功受奖。

“李老弟,以后我的家人还望老弟能关照一下。”

酒局到最后,已经喝到有几分醉意的熊廷弼迟疑了一下,神色有些尴尬地向李宏宇说道,他并不是那种喜欢求人的人,但为了家人也唯有拉下面子。

“熊兄放心,此事小弟责无旁贷。”李宏宇闻言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这个要求对他而言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干!”熊廷弼闻言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口,端起酒杯敬向了李宏宇。

李宏宇与熊廷弼碰了一下酒杯后一饮而尽,一切都在不言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