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四百五十七章 忘战者必危

倾宋 第四百五十七章 忘战者必危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4:21 来源:笔趣阁

叶应武“咚”的一声踹门进来,大步走到书桌前面,直接坐了下来,因为他的手劲太大,所以整个房门在他进来之后还剧烈晃动了两下,方才重新重重的合上。

站在书房梯子上的惠娘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如果不是跟着她的晴儿眼疾手快扶住梯子,恐怕人就摔下来了。一侧正在小心整理最新送来奏章的赵云舒对着有些惊慌的惠娘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几人小心翼翼的退到书房门口。

随御驾从天武军军营回来的梁炎午正默然站在书房台阶下,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为臣子者当慎言的架势。

赵云舒秀眉微蹙,轻声问道:“梁先生,官家这是怎么了。好久没有发这么大的火气了。”

下意识看了一眼半掩的房门内叶应武的身影,梁炎午退后一步,压低声音说道:“启禀娘娘,还不是因为天武军渡河的事。天武军江将军天天叫嚷着渡河,今天陛下就让他演示一下,结果偌大的天武军竟然硬生生的被禁卫军几百人压制在滩头进退不得,最后死伤惨重方才逼迫禁卫军后退。为了这事陛下连招呼都不打就从军营里面回来了,只让天武军上下立刻送一份检讨总结过来。”

赵云舒和王清惠下意识对视一眼,都轻轻吸了一口凉气。

“娘娘,您还是去劝劝陛下吧。这事事关大明北伐事宜,不能就这么算了,至少一份总结是肯定不能解决的。”梁炎午轻声说道,“陛下当时只让天武军交一份总结,这是大失所望的意思,很有可能已经开始盘算换人了。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临阵换军,更是战败征兆,此时无论是让两淮军还是神策军上阵,都需要重头再来,而且对天武军的士气必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赵云舒轻轻颔首。天武军是叶应武起家的队伍,叶应武在这支军队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甚至就连天武军的统帅都是叶应武从小玩到大的铁杆心腹——江镐,可是谁曾想到这一次天武军把事情弄得这么糟糕,确实是辜负了叶应武的期待,甚至是给叶应武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以自家夫君那等见不得老弱残兵的性格,看到自己含辛茹苦拉扯出的精锐成了这个样子,要说不生气那可就怪了。人生气的时候,就算是最英明的君主都有可能出昏招,现在显然梁炎午也是害怕这个。无论是叶应武径直撤掉江镐,还是直接将天武军从前线撤离,对于天武军甚至对于整个大明军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梁炎午话音未落,小阳子、吴楚材等人还有随驾北巡的诸多官吏已经小心翼翼的走到台阶下,一个个闷声不语,不过都是冲着赵云舒和王清惠郑重的弯腰拱手,此间的拜托之意自然不用言表。

这个时候他们这些大老爷们进去劝说,不被陛下一脚踹出来才怪呢,所以只能靠后宫几位国色天香的娘娘们吹“枕边风”。

“舒儿姊姊。”惠娘担忧的伸手拽了拽赵云舒的衣袖。

赵云舒沉默片刻,冲着一众文武官员轻轻躬身:“诸位还请放心,本宫去试试吧,就算是劝不下官家,至少也要问清楚官家是怎么打算的。”

梁炎午等人脸上流露出喜色,淑妃娘娘素得陛下宠爱,又是聪慧人儿,她开口答应,这事就算是没有着落也让人心里有所盘算。淑妃娘娘都劝不下来,说明陛下是动了真怒,到时候大家也就不用想别的方法,直接给京中诸位相公求救就可以了。

“惠娘,你先回去。”赵云舒拍了拍王清惠,又想起来什么,转而看向梁炎午等人,“诸位身为大明文武官吏,无论官家动怒与否,都应恪尽职守,如此擅离职位站在此处,怕有逼宫之嫌,本宫害怕官家生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以诸位还是先退下吧。”

梁炎午、小阳子等人不敢发出动静,急忙拱手退下。而惠娘犹豫了片刻,看向赵云舒:“舒儿姊姊······”

“惠娘放心,还有你先去找你琼娘姊姊商量一下对策,一旦姊姊劝不动你们再决定如何是好。”赵云舒轻声说道,“夫君平日里少有大动肝火的时候,与其在这里担心牵挂,倒不如去给夫君冲泡些苦丁茶和菊花茶,可以让夫君去去肝火。”

惠娘应了一声,急忙拽着不知所措的晴儿去了。

而赵云舒轻轻呼了一口气,重新伸手推开门。

看着赵云舒的身影消失在门后,小阳子有些苦恼的跺了跺脚:“早知如此咱们就下手轻点儿了,这下可好,是把天武军打的够惨,结果还把陛下给气成这样。”

吴楚材脸上满是尴尬的神色,搓着手在门口来回踱步。毕竟当时现场是他在指挥,所以禁卫军打的那么狠和吴楚材脱不开关系,叶应武生气自然和吴楚材也脱不开关系。

而另外一边的江铁冷哼一声:“那些家伙这么不经打,咱们上百个弓弩手能够压制他们半个时辰,陛下要是不生气才怪呢!”

“你这是幸灾乐祸呢?!”小阳子瞪了他一眼,虽然他的官职要比吴楚材和江铁低,不过却是叶应武贴身亲卫统领,就算是江镐他们这种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遇到他都不敢飞扬跋扈,更何况小阳子和江铁他们两个都是一起刀山火海滚出来的,大家的过命交情已经冲淡了官职之间的隔阂,说起话来也就没有什么尊卑了。

“你可别扣帽子,某当不起!”江铁急忙摇了摇手,看向寂静无人的庭院,“现在只能期待陛下能够平静下来。”

正好梁炎午缓步走出来,听到江铁的感慨,不由得轻声道:“陛下现在虽然生气,却也不会生气太长时间,这你们放心便是。陛下南征北战,凭借赤手挽天倾、拯元元,乃是天下公认的雄主,怎么会因为这么一件小事而真的生气一两天?过了这一两个时辰平静下来就好了。”

江铁三人一怔,旋即江铁疑惑的问道:“那梁先生为什么还让淑妃娘娘去劝陛下,这不是······”

“这不是把淑妃娘娘往火坑里推?”梁炎午微笑着的说出江铁没有说完的话,旋即摇了摇头,“你们还是小看淑妃娘娘了,以前朝公主身份在后宫之中能够得陛下宠信如此,说明淑妃娘娘绝对不是你们表面上看去那么不问世事、单纯似水,她的心中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所以让她去劝陛下,她觉得劝的下来,自然会去试试,劝不下来自然就会一口回绝。更何况有人相劝,终归可以让陛下更快平息怒火,而且还能够让陛下把对天武军的责罚降低到最小,毕竟······”

小阳子和吴楚材都来了兴致:“毕竟什么?”

梁炎午伸手捋了捋胡须,笑着看了他们三个一眼,压低声音说道:“毕竟天武军江将军是陛下的发小,江家又是绝对的当朝权贵,并且执掌天下士林之牛耳,陛下就算是不把江将军免职,对天武军有所重罚的话,按照江将军耿直的性格,必然和陛下心生隔阂,一旦有尤宣抚之流暗中挑拨离间,以后江家和大明有所间隙甚至背道而驰,恐怕几位都不想见到吧。”

几个人微微错愕,旋即都是流露出恍然神色。

梁炎午说的一点都不错。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固然不假,但是要说被叱责一番之后,人心中对陛下没有丝毫的隔阂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江镐这种恩情就是恩情、仇恨就是仇恨的人,在这上面算的很清楚。

等到梁炎午走之后,小阳子方才啧啧感慨一声。

而江铁揶揄道:“秀才,你平时不是很明白么,怎么这一次也迷茫了?”

吴楚材摇了摇头:“梁先生到底是身为陛下首席幕僚,看得比你我清楚多了。咱们以后啊还是陛下说打哪里就打那里吧。人在其位,尽力便好。”

江铁却是重新看了一眼梁炎午的背影:“某倒是发现这位梁先生好像越来越像一个人了。”

“谁?”吴楚材和小阳子都有些诧异。

砸吧砸吧嘴,江铁摩挲着下巴说道:“当年在兴****时候的文相公。”

“这么一说倒是不假。千锤百炼,大器将成,自然能够把一切看得透彻。”吴楚材不由得喃喃感叹道,“想来以后陛下也不会真的让梁先生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下去,终归有一天是要入朝拜相的。”

“就你看的明白!”小阳子和江铁顿时鄙夷的齐声说道。

————————————————————————--

桌子上的奏折散乱一地,而叶应武靠在椅子上,随意的拿起来桌子上的一本奏折看了一眼,哼了一声:“南康军有大龙出入鄱阳湖中,百姓惊呼奇迹,为海龙王向陛下之献礼,可预想明年风调雨顺。”

尚没有念完,叶应武径直将奏折抡起来,狠狠的甩到地上。因为力气太大,整个奏折被直接从中间硬生生的扯开,上好的纸张如同雪花飘落。叶应武不由得冷笑着说道:“祥瑞祥瑞,这些官员的脑子里一天到晚都想的是什么!南康军去年歉收,难道以为朕不知道,不想着兴修水利、灌溉农田甚至鼓舞百姓另谋生路,却在这里以祥瑞为搪塞借口,当真是可笑!”

“大千世界,可笑的事儿多了去了。”赵云舒缓步走过来,伸手捡起地上散落的奏折,重新放在桌子上。

“你不用管这些,让梁炎午带着几个幕僚自己来收拾,让他们自己也看清楚,这送上来的到底都是些什么奏折!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是怎么审核之后送到朕案头上来的?!”叶应武霍然坐起来,狠狠一拍桌子。

赵云舒轻笑一声,索性也不收拾,只是直直看着叶应武:“手疼不疼?”

叶应武重新坐回椅子上,哼了一声。

“你又不是不知道,梁炎午他们做幕僚的对这些奏章再三审核之后送到你的案头上,这实际上已经是很少一部分了,更何况类似于祥瑞的事情,历朝历代都看做‘为政以德’、‘君主圣明’的征兆,甚至还要在史书中详细记载。他们哪里有这个胆量扣押下来。”赵云舒无奈的说道,“或许这南康军知军的本意是为了遮掩去年的荒芜,但是官家也只能收下,甚至还要有所表示,这样才能证明官家为政之贤德。”

“朕管不了那么多,”叶应武重新捡起来那份奏章,随手拼凑一下,直接拿起毛笔批示了两句,“这知军已经不用当了,直接贬谪开发南洋去,让他自己想明白了给朕上一份奏章,南康军通判就地升任知军,给他半年时间,务必解决饥荒之事,朕会命御史台和六扇门派遣得力人手监管,不能有任何徇私舞弊!”

赵云舒没有多说,叶应武现在在气头上,只能怪那知军马屁拍到马腿上,自认倒霉吧。毕竟赵云舒自己也很清楚,这种报祥瑞的奏章永远都是历朝历代最想要看到、又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有祥瑞说明上天的恩泽和眷顾,这也就意味着之前这个州府有过什么过错,皇帝都没有办法责怪了,甚至还要和钦天监、礼部商量商量是不是减免一年半载的税收,从而表示对上天的感恩。换句话说等于用金钱买来荣誉,而叶应武对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素来没有多大的兴致,他宁愿多收点儿税收上来。要是换做平常,恐怕叶应武也就是一笑了之,但是今天这南康军知军是撞上枪口了。

“刚才妾身问过梁先生了,天武军的演练差强人意?”赵云舒走到叶应武身边,轻轻地帮着他揉捏肩膀,“夫君已经很久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了。”

叶应武哼了一声:“岂止是差强人意!好战必亡,此言不假,古往今来所有穷兵黩武的君主都免不了身死国破的下场,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大明虽然国力昌盛,但是还没有克复燕云,还有河西、西域大片大片的汉唐土地等着我们去收复,而这些家伙都在做什么,某看是闲散的时间长了,一群骄兵悍将都忘了怎么打仗!”

顿了一下,叶应武冷笑着说道:“这些人是忘了,好战必亡固然不假,但是忘战依旧必亡!”

就在这时晴儿小心翼翼的推开房门,将冲泡好的苦丁茶和菊花茶送过来,显然刚才叶应武的声音吓到她了,低着头不敢说话,快步退了下去。而赵云舒一边走过去端起来一杯茶,一边微笑着说道:“夫君先别生气,喝口茶顺一顺。毕竟夫君还是大明的君主,以后无论是军政还是民政,少不了夫君费心,不能先把身体气坏了。”

看着叶应武抿了一口,赵云舒有些无奈的说道:“夫君也清楚,这些天来朝廷一直忙着军队改革,新的制度推行下来,终归是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更何况上一次大战下来,补充进来的新兵良莠不齐,想要让他们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恢复到当初北伐时候天武军的战力,岂是那么容易。江将军时常安排天武军演练,备战不休,说明已经尽力了。毕竟这古往今来数千年,像夫君这样龙章凤姿、文武双全的雄主,又有几人?”

“你这是溜须拍马么?”叶应武皱了皱眉。

“妾身所言,句句属实。古人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现在百姓都把夫君看作是这五百年来的王者,夫君当得起妾身所说的‘雄主’二字。所以夫君能够看到的许多事情,下面的将领官员未必能够看得清楚,所以他们只能在自己的眼界之内,竭尽全力罢了。”赵云舒的声音很轻柔,即使是字字句句之间实际上都关乎时事政治,却依然给人一种悦耳的感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