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前军夜战敦煌东

倾宋 第五百一十六章 前军夜战敦煌东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4:21 来源:笔趣阁

从两侧冲上来的蒙古骑兵并没有因为敌人停下脚步而放缓,反而更加拼命地抽动战马。一队一队的蒙古骑兵吼叫着杀上来,每一个人都赤红着眼睛,每一个人都扬起手中的马刀。

草原上骄傲翱翔的金雕,怎么能够允许猎物给自己带来这样的侮辱。所以在这些蒙古骑兵心中,只有把这些该死的南蛮子全都杀干净,才能以后继续在草原上挺起自己的腰杆。

霍良提起手中的马槊,刚想要抽动战马,迎上越来越近的蒙古骑兵,身后突然间传来刺耳的锐啸。所有明军骑兵都诧异地回头看去,几道火红色流光逆着狂风直扑向蒙古骑兵,片刻之后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一下子将最前面的几名蒙古骑兵掀翻。

火光冲天,或许今天这个夜晚已经不再缺少熊熊燃烧的大火,但是这明亮的火焰还是照亮了前面明军将士和蒙古骑兵的脸庞。不等蒙古骑兵反应过来,无数的光束已经将整个黑夜和寂静的沙丘割裂,爆炸接连起伏,马蹄踏动大地的声音震撼人心。

在明军骑兵身后的沙丘上,一名骑兵一下子跃出来,在火光和月光的照耀下,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这名骑兵手中举起来的旗帜。

赤色的大明旗帜在光芒中尽情舞动,上面的金龙仿佛受到了月光之中神力的庇佑,就这样在光芒之中呼啸腾空、盘旋回绕,张扬的龙爪大有将天地全部撕裂的气概。

在这名骑兵之后,更多的黑色身影不断跃出,而搭载了百虎齐奔箭的大车也从两个沙丘中间快速向前,车上的士卒不断点燃引线,在二级火箭的强大推动力之下,一道道光芒不断照亮天空,也照亮前方的敌人。

站在沙丘上,高达缓缓带上铁盔,一把抽出佩剑。月光伴着火光洒在剑身上,剑如秋水。

“杀!”六旬老将拽紧马缰,长剑直指前方已经陷入混乱的蒙古骑兵。

“杀!”张珏提起自己的马槊,一马当先。

“杀!”无数的天雄军骑兵吼叫着追上自己的主帅。

“杀!”漫山遍野,大队的明军步卒奔跑向前,有如翻滚的黑色浪潮,所有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都将被无情的吞噬!

霍良原本提到嗓子眼的大石终于落下,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到了上天的庇护和至高无上皇帝陛下的祈祷,但是他很清楚,之前王进在星星峡遭遇的戏剧性转折,正在自己面前重演。

神策军翘首以待多日的援兵,不断的在沙丘后面显露身形。

赤色的旗帜迎风舞动,不知不觉中已经取代了那低矮起伏的沙丘,成为崭新的天际线。

天雄军骑兵算起还来是第一次参加真正的实战,毕竟之前天雄军在川蜀中作战,骑兵更多的任务是作为哨戒,在军中只有几百人的规模。而且别说是天雄军,大明其余的主力战军实际上骑兵的数量也都不多,这些战马多数都是来自于战争缴获以及蒙古鞑子的那一次赔偿。甚至就连大明皇帝陛下的禁卫军,大明绝对的一等一主力,当时实际上也就只有五百骑兵,以至于不得不命名为“百战都”而不是“军”,更不要说下面的主力战军。

一直到了后来大明收复河西,获得了大量优质的河西骏马,并且北地的汉家男儿不断从军,各主力战军方才有足够的本钱开始组建自己的骑兵。对此叶应武自然也是大力支持,特意从禁卫军当中抽调了不少追随他一路南征北战的百战都老卒前去各军之中担任骨干,从而使得各主力战军的骑兵能够尽最大可能摆脱“步骑兵”的尴尬,成为真正能够跨马征战甚至和蒙古鞑子骑兵一较高下的主力骑兵。

毕竟西域和草原归根结底还是骑兵的天下,千年前的大汉和数百年前的大唐能够征服西域和草原,也是依靠强大的骑兵队伍,甚至当时卫青和霍去病麾下的大汉铁骑,已经胜过了在草原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匈奴骑兵,方才能够在每一次大战之中都占据优势。

就算是现在大明开国不久,获得关中、山东和河西这样的养马之地时间更是不长,但是大明对于骑兵的重视程度却是从来不少。可以说大明骑兵在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和蒙古鞑子刀刀见血的拼杀,叶应武的护卫亲随百战都骑兵可以说参与了叶应武从崛起到开国的每一场血战,这些用敌人的鲜血磨练出来的精锐老卒,实际上已经不逊色于从笑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兵。

因为相对于蒙古骑兵,明军骑兵还有一个很显著的优势,就是更加精良的装备和更加系统化团结的作战方式。大明的经济家底继承自前宋,此时就算是放眼全世界也都是绝对的富裕之国,所以在武器装备上自然没有丝毫吝啬的意思。尤其是随着大明北伐的推进,本来就家底殷实的商贾们,也都看到了大明军队强盛对他们的好处,所以每年以各式各样的理由缴纳到户部和兵部的钱粮,实际上就足够大明骑兵一年的消耗,而这些商贾想要的实际上也就是在大明新收复或者占领的土地上优先的进驻权利,这和那些派出商队帮着大明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的商贾们所作所为是一个道理。

军队得到利益,实际上就是商贾们得到利益。军队变的强大,自然也能够保证商贾们的安全。而叶应武又在其中小心翼翼的操控着二者之间的平衡和联系,避免军队彻底沦为商人的自卫武器,也避免商贾彻底成为军队的账房先生,更要避免二者联合起来威胁大明的稳定甚至是存在。

因为兵部在骑兵上面毫不吝啬,再加上商贾们缴纳的大量“保护费”,明军的骑兵在装备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主要兵力来源还是草原上的蒙古人,他们更习惯于携带自己本身的甲胄和刀弓参军,但是他们的甲胄多数还是以皮甲为主,这样在使得蒙古骑兵有着很高机动性的同时,也使得其防护能力远远比不上身披甲胄哪怕是轻铠的明军骑兵。

而且明军骑兵单兵配备,以马槊为主,这种由汉人发明的马上兵刃,不只是骑兵将士高贵身份的象征,更是在数千年的风雨沧桑、滚滚狼烟之中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长杆马槊能够在较远距离上杀伤敌人,同时精铁锻造的矛头下方,还有倒刺或者狼牙,使得骑兵可以在遇到敌人近身的时候直接采用抽打的方式将敌人兵刃格开或者直接把人从马上拽下来。而蒙古骑兵主要使用的马刀,在轻便上自然更胜一筹,但是长度远远不够,蒙古骑兵想要杀伤明军骑兵,必须绕过对方马槊正面的矛头刺击,但是就算如此也要继续面对被马槊横扫或者被倒刺挂住的危险。

更何况明军骑兵除了配备马槊之外还会根据个人爱好配备短兵刃,一般都是刀或者剑,当然也有一些力大无穷者喜欢用双锤、铁鞭或者铁锏,策马冲入人群中,鞭锏一通乱砸,对身形轻便的蒙古骑兵来说也是巨大的威胁。而且这只是双方交锋时候的武器配备,在远程上,明军和蒙古骑兵都装备有弓弩,但是这弓弩同样存在差距。

蒙古的弓弩虽然会统一配给,但是骑兵们还是更喜欢从自家带来的弓弩,更准确说是只有弓没有弩。这也就意味了蒙古骑兵的骑射虽然强势,甚至凭借这个横扫欧亚,但是实际上因为士卒们手中的弓各不相同,所以射出的箭矢距离也有很大的差别,通过骑射这种漫射的方式或许还看不出来弊端,但是之前在敦煌城下时候蒙古骑兵对准城头一处的集中射击,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唐震和梁炎午并没有全力对付在城下来来回回的骑兵,因为他们对城头只能说是干扰,还远云没有到压制和占据全面优势的地步。否则明军的火炮手和弓弩手们也不会进退自如,甚至还能够集中火力摧毁蒙古的云梯车。

而明军骑兵的弓弩实际上延承自百战都当时用过的骑兵手弩,这种弩是从神臂弩改进过来的,神臂弩是前宋和大明可以拿得出手的最强大的弓弩,甚至可以算是人类数千年发展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弓弩顶峰,作为单兵携带的神臂弩和多人操控守卫营寨或者城池的三弓床弩一小一大,支撑起南宋曾经摇摇欲坠的天空,让大名鼎鼎的金兀术都闻之色变,而之后更是伴随着明军将士走向辉煌和胜利。但是神臂弩是典型的脚踏弩,就算不用脚蹬,也得用膝盖顶着才能上弦,所以根本不适合骑兵。于是工部在神臂弩的基础上,参考前宋的骑兵手弩重新设计生产,方才出现现在配备明军骑兵的劲弩。

这种劲弩在射程上比神臂弩要短,毕竟想要用手上弦,必然力量要少很多,但是精心生产的箭矢,拥有更强的穿透和放血能力,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射程的不足。而且这种专门为骑兵设计的弓弩,在体型上更小,采用的材料更为精细,方便携带,可以说是大明工部在冷兵器上登峰造极之制作,当时就受到了兵部的大加赞赏,并且很快装备各主力战军。

依靠装备上的优势,大明骑兵在面对蒙古骑兵的时候,已经可以占据不败之地。只要战机把握的合适,可以轻松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比如现在正在这漫漫戈壁上上演的大战。

天雄军骑兵恰到好处的突然出现,再加上百虎齐奔箭大展神威,蒙古骑兵原本慷慨斗志,不知不觉都已经烟消云散,毕竟惊天动地的爆炸和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的光芒,在这黑夜之中格外夺人心魄。再加上漫山遍野杀过来的明军步骑,更是让这一切看上去是一个完美的、早就布置好的圈套,那两千明军骑兵只是诱饵,主要目的便是请君入瓮。

蒙古骑兵乱了阵脚,天雄军骑兵更是有了信心,一面面赤旗飘舞,骑兵率先冲入敌人阵中,紧接着后面大量的步卒如同浪潮重重拍打在礁石上。只不过不是浪潮变为飞沫四下里散开然后无奈的倒卷回去,而是前方这块礁石在震天动地的杀声中彻底破碎。

蒙古骑兵在退却,甚至可以说是崩溃。只不过天雄军骑兵显然并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两侧合围上去的明军骑兵几乎可以说照搬了刚才蒙古人的战术,两路骑兵有如张开的蟹钳,然后在蒙古人绝望的眼神中重重扣上。

不知道是谁先大喊了一声,混乱的蒙古骑兵再一次汇聚,集中全力向着敦煌方向突围。只是明军显然早就料到了他们会这么做,早在骑兵包围的时候,大队步卒已经压了上来,一旦蒙古骑兵调转马头,就意味着他们将自己的后背留给明军步卒。

一排排长矛手在整齐的口号声中同时将手中的枪矛端平,脚下的步伐也不知不觉加快,仿佛钢铁的麦浪在风中不断摇摆起伏,但是那些闪亮着月光和火光的刀枪,所到之处只有鲜血和死亡。

不过蒙古骑兵反应也很快,一队骑兵立刻留下来,直接迎上敌人的枪矛。而其余的骑兵则依旧拼尽全力向着前方进攻。显然明军也被这样的打法吓了一跳,因为这也就意味着那一支留下来的蒙古骑兵只有死路一条。但是蒙古骑兵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那些守卫营寨的色目人不一样,他们是草原上的苍狼、荒漠上的金雕,就算是落入包围,也要向自己的对手证明,受伤的苍狼还有獠牙,折翅的金雕犹能嘶鸣。

高达缓缓策马走到霍良身边。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脸庞因为大幅度的运动而有些微微发红。天雄军高达和南面邕州军马塈是大明少有的两位老将军,他们年少活跃的时候,北方还是蒙古鞑子骑兵所向披靡的土地,南方还是王坚和余玠这两个传奇人物在支撑天空。

对于这两位老将军,大明军中自然是万分尊重,并且他们的亲卫以及下属将领都得到过死命令,务必保证两位老将军的安全。所以刚才高达刚刚冲下山坡,就被自己的亲卫死死拽住了,老将军也知道自己的体力根本比不上身边冲过的那些年轻人了,所也不为难亲卫们,缓缓停下来,一直居后指挥,现在大局已定,终于能够歇口气了。

霍良见到高达走过来,急忙拱手行礼:“末将神策军第一师师长霍良,参见高老将军。老将军神武非凡,是为我等后进之楷模。”

高达摆手笑了笑:“霍师长客气了!老夫也就是跟着凑凑热闹,聊发少年狂,带队冲锋这种事,年纪大了也就是这么轻狂一次,估计下一次就真的做不出来喽!”

顿了一下,高达眯了眯眼:“至少老夫以后下去了,也算是有给那些家伙们吹嘘的资本了。”

霍良微微一怔,顿时明白高达说的是那些先自己一步而去的前宋抗击蒙古的栋梁们。一想到那些前辈们不屈的身影,霍良鼻子就有些发酸。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并不是真的天妒英才,而是因为受到了贾似道的迫害,不得重用,郁郁而终。不知不觉的,那一代人竟然只剩下了现在高达和马塈两位。

高达看了一眼霍良,似乎明白霍良在想什么,笑着说道:“现在后继有人了,老夫也能够给他们交代。”

霍良沉默片刻,郑重的点了点头。而高达的注意力显然已经被蒙古鞑子骑兵的顽强抵抗甚至丝毫不畏惧的牺牲吸引过去,不由得喃喃感慨一声:“蒙古鞑子当中终归还是有不怕死的,草原上的男儿有血性,此言不假啊。”

“只是可惜蒙古鞑子那里,这样的将士已经越来越少了。”张珏在高达身边一把拽住马缰,声音之中却是并没有喜悦。(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