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照金戈万马动(下)

倾宋 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照金戈万马动(下)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4:21 来源:笔趣阁

刀光一闪,一根手指已经飞上半空,整齐的断口处,鲜血喷涌而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那蒙古百夫长马刀脱手,惨叫一声,十指连心,手指受伤最是疼痛,他的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翻滚而出。张闯冷笑一声,抽出自己的马槊,木杆横抽,将这百夫长打下马:“儿郎们,绑了!”

亲卫们这个时候也都涌上来,手忙脚乱的将这百夫长抓住。

“好小子,有点儿本事,”王大用策马过来,忍不住赞叹一声,“刚才这一手漂亮!”

张闯咂了咂嘴,不由得感慨一声:“这些蒙古鞑子的马术还真不是盖的,刚才也是险之又险,不过好在他们马术不错,但是格斗技巧不怎么样,简而言之,只会骑马,不会杀人,再加上兵刃不好,甚至还比不上咱们的骑兵,估计都没有上过战场。”

王大用看着那个垂头丧气的蒙古百夫长,若有所思。而张闯这个时候回过头来,才发现刚才和自己说话的正是镇海军督导,当下里打了一个激灵,慌乱拱手行礼:“属下不知道是督导前来,无礼之处,还请督导恕罪。”

“哈哈,”王大用爽朗一笑,指着那个蒙古百夫长说道,“抓住这个家伙,你是功臣,别说无礼,就算是骂某两句,某也不会怪你。”

“督导豪爽,末将佩服!”张闯郑重一拱手,王大用笑得开心,他可不敢也跟着笑,毕竟上下尊卑之区别,张闯还是知道的。王大用没有责怪他,说明王大用作为上官没有架子,但是如果张闯没有放在心上,那就是没有脑子了。

“好了,扫清残敌,速战速决!”王大用神情一肃,狠狠一拽马缰。

张闯一点头,手中沾着鲜血的马槊勐地扬起:“杀!”

“杀!”明军骑兵同时大吼,直冲向不断退缩的蒙古骑兵。

站在山坡上看着王大用的将旗和张闯将旗合为一体,将最后的一队蒙古骑兵彻底分割包围,陈轻舒一口气,这一战算是结束了。而恰在此时,一名都头策马冲上山坡:“督导,营寨中的蒙古鞑子骑兵已经肃清了,不过这营寨还请督导亲自过去看看。”

“哦?”陈怔了一下,知道必然发现了什么,狠狠一拽马缰,“走,某倒要看看,蒙古鞑子都已经日薄西山了,还能藏着掖着什么宝贝!”

雨滴滴答答的下着,整个中都现在的名字叫做“北平”都笼罩在秋雨中。秋风吹过街道,带着丝丝缕缕的寒意,虽然不至于像冬天的风那样砭人肌骨,但是这种仿佛随时都能浸入每一寸肌肤之中的寒冷,同样可怕,北方的秋冬正在无声无息的展现出来其威力。

轻轻打了一个寒颤,王安节下意识搓了搓手。身后跟着的亲卫急忙解下来披风想要给王安节披上,不过王安节摆了摆手,露出一抹笑容:“这天冷一些好啊,冷一些可以让人更冷静的思考。”

“可是将军”亲卫欲言又止,他知道自家将军的脾气,虽然沉着稳重,但是拿捏好了的事情,就算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比如当初毅然决然带着姚和陈他们在常州站出来支持叶应武。

马蹄声在府衙门口响起,而王安节轻轻唿了一口气,大步走入风雨中,而身后的两名亲卫也急忙抓起来蓑衣和斗笠跟上去。将军只是吹吹风,以他的体格还不至于出什么问题,但是这天气淋一场雨,肯定会生病的。

战马长嘶,人立而起,张世杰从马背上一跃而起,一边快步走上台阶,一边解下来斗笠拿在手中,而这时候他也看见了快步迎出来的王安节,顿时惊讶的说道:“王将军,你怎么不穿斗笠和蓑衣就出来了。”

王安节笑着拱了拱手:“若是穿戴的话,岂不是耽误了迎接上柱国。”

“王伯致(王安节表字),你要是这么说,那就是给某挖坑了,你王伯致身为两淮军将军,怎么着也算是国之干城,要是你出了什么毛病,岂不是某也得背锅?”张世杰顿时佯作生气,沉声说道。

王安节哈哈大笑:“张相公这话说得,那某还真得抓紧披上了。”

以年龄论,王安节比张世杰年长;以资质论,王安节是名将王坚之子,如果不是贾似道刻意打压,绝对不会担任一个小小的常州厢军指挥使,比张世杰这个南来子出身好、官龄长;而即使是以辈分论,王安节的侄女是当今圣上的后妃,而张世杰则是长公主的驸马,要比王安节低一辈。所以王安节跟张世杰随意一些,倒也没有什么,换做不是张世杰,他也这么说话,那就算不被参一本目无上官,也会被暗暗记恨。

看着王安节老老实实带上斗笠,张世杰方才点了点头,两个人一起穿过庭院向议事堂走去。王安节压低声音说道:“可是南京那边发生什么事了,竟然惊动相公亲自过来。”

若是北方草原上来的消息,王安节肯定也收到了,而且若是战事不顺,肯定是让他前去太原府商议,而不是张世杰过来。现在张世杰飞快的赶到北平,事出反常必有妖,容不得王安节不心生疑惑,这也是他一直站在屋檐下等着张世杰过来的原因。

这么紧急,肯定是南面出事了,需要调动兵马,而以王安节的身份,自然还没有调兵南下的资格。

张世杰笑了一声:“若是南京出事,某就不会这么淡定了。放心好了,南京确实有些风潮,不过都被陛下压住了,而陛下想要彻底将这风潮平息,还得看咱们怎么打,打不打得好了。”

王安节虽然不是很聪明的人,但是久在官场,又出身名门,当即明白过来:“是不是有人借着朝廷出兵的事情指责陛下和朝廷穷兵黩武?”

沉默片刻,张世杰点了点头,一边迈进议事堂,一边无奈的说道:“既然你都猜到了,那就不瞒你了。有几个世家借着军中阵亡通知下达的机会,煽动百姓抗议,实际上是反对陛下重用工商两个阶层。”

“这帮混蛋!”王安节咬了咬牙,“这是能随便开玩笑的么?现在朝廷在南北同时开战,本来就需要全力以赴,结果还有人在背后拖后腿!”

虽然王安节也是出身士族,但是首先他是一个军人,是大明的将领,而王家也一样是军功家族,对于整个王家来说,当然也是先战争再家族,所以王安节此时有如此激动的表现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在这个时候动手,这些士族也确实做的很过分,由不得王安节不生气。

张世杰一边打量着王安节在舆图上留下的标记,一边沉声说道:“这些士族坐不住也在情理之中。天下熙熙攘攘来往,所为不过是权财这两字,之前权力都掌握在士农,更或者说是士族之中,而在前宋因为大量私塾和书院的建立,工农商也有资格参与科举考试,逐步与士族争权,只不过因为士族势大,这还只是极少数几个人罢了,而现在随着陛下对于郭守敬郭尚书等人的提拔任用,工商已经开始跻身朝廷重臣,士族当然能够感受到这种威胁。”

王安节点了点头,有些无奈接了上去:“而正如相公所说,之前工商所图,不过是一个利字,而且还要和士族平分这利,无论是在权还是利上,实际都被士族压了一头,而现在工商大有大举反攻之意,士族别说能否获得更多的钱财,甚至就连他们以之为根本的权都要分出去,这些士族没有意见倒是不正常了,不过他们还真是会挑时候。”

“他们这个时候动手,可算是成功恶心到我们了,但是也说明他们做的没有错。”张世杰轻笑一声,“让敌人感到难受,就说明但从他们那个方面来说做的没有错。”

王安节轻轻叹息一声,他终究不是容易冲动、头脑发热的年轻人,知道这件事背后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张世杰能够说到这个份上,也已经能够说明他以及他背后的陛下对自己的信任了。

“南京城的风潮轮不到我们操心,也用不到我们分忧,陛下一路披荆斩棘走过来,难道还会害怕这个,所以我们只要做好眼前的事就可以,这也是某从太原府赶过来的原因。”张世杰拍了拍王安节的肩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亦当为陛下分忧。”

看着张世杰的目光重新落到舆图上,王安节郑重点了点头,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城,他们可以说是鞭长莫及,而且让王安节选择的话,自然也不愿意卷入到那风潮中去,作为一个习惯了战场上厮杀的人,他当然更喜欢这种真刀真枪的较量,而不是朝堂上总是让人感到沉闷的风暴。

“看看这个,这是陛下让六扇门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关于和林的情报,”张世杰从怀中掏出来一个装订成册的本子,递给王安节,“现在整个大明也就只有两本,一本在陛下那里,一本就是这个。”

王安节当然明白这情报的珍贵,更知道这也是叶应武对于他和张世杰的信任和重托。只是粗略的翻看了几页,王安节脸上就流露出狂喜的神情。因为上面清楚的记载了和林城中各处府衙的位置、城防的准备情况以及更重要的蒙古国库中珍藏,这对于以“睁眼瞎”的状态进入草原的明军骑兵来说,绝对是求之不得的。

“这东西可靠么?”不过王安节还是提出了这个问题,毕竟锦衣卫费尽心思也没有摸清楚和林的情况,甚至还折损了不少人手,导致明军骑兵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进入草原,突然间这么简单的就得到了这么多重要情报,以王安节素来稳重的性格,不怀疑才怪呢。

张世杰笑了一声:“这说到底还是你们的功劳啊,没有你们将那两个人押回南京,陛下也问不出来这些。”

“伯颜和史天泽?”王安节顿时明白过来,不由得苦笑一声,“还是陛下有本事啊,当初这两个家伙真是死不开口,导致下面负责审讯的将领们都说他们两个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因为考虑到他们两个的身份,还有史天泽也上了年纪,所以并没有严刑逼供,什么都没问出来。”

张世杰摇了摇头:“当初他们两个刚刚被俘,嘴巴当然硬,毕竟谁都不想在青史上留下卑躬屈膝的字句评价,不过到了南京,他们这囚徒生活也就体验的差不多了,陛下亲自登门,又免了他们的死罪,这两个家伙也不傻,当然知无不言,和他们关押在一起的海都也把自己知晓的说的干净。”

王安节一边叫来几个幕僚就在这议事堂中抓紧誊写这个册子,一边沉声说道:“可是蒙古鞑子也知道他们两个被俘,在军队布防上肯定也会有所调整”

“对于草原,知道一些总比什么都不知道来得好,”张世杰叹了一口气,“他们的军队可以调动,但是至少国库什么的不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搬得干净吧,更何况蒙古鞑子在草原上一共没有几座城池,就算是真的要搬,又能够搬到哪里去?甚至某估计,蒙古鞑子不只是要将国库留在和林,甚至还有可能将其余部落之中的财富也都向和林汇聚,否则若是被咱们或者八剌的军队撞上了,可不就白白便宜了咱们。”

王安节点了点头,旋即笑道:“那就看那几个小子谁的手气好了,若是真让他们撞上,那可是走了大运。”

“不管是撞上也好、撞不上也好,最重要的还是和林啊。”张世杰的眼睛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舆图上的标注,实际这舆图上标注的和林的位置也只是一个大略估计的位置,毕竟甚至就连蒙古人自己可能都说不太清楚这座塞上孤城的具体位置,更何况是大明所用的舆图。

王安节没有多说,并肩和张世杰站在一起,静静看着舆图。

和林,这是解开一切的结啊。

和林之战如果能够取胜,不只是北地的战事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甚至就连大明都城正在酝酿的风暴十有**也会随之而平息。那些士族虽然胆大,但还不是胆大包天之徒,一旦明军依靠胜利占据道义和舆论的上风,他们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了。

“这一战,我们打得赢么?”王安节下意识喃喃说道。

这不是他的疑问,更是所有北方前线明军将士的疑问,只凭借骑兵以孤军入草原,在很多人看来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作为幽燕明军主帅的王安节清楚,无论是张世杰还是自己都别无选择,不只是因为蒙古人的珠宝财富和那些工匠,更因为要斩草除根,如果不能趁着大明军队兵威正盛的时候彻底解决蒙古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大明将会像汉唐一样至始至终都没有办法向北突破长城、深入草原以北那新的天地。

所以王安节肩膀上的担子很重,重的他也不得不怀疑这个问题。

张世杰用余光瞥了他一眼,嘴角扯了扯。

而王安节抬头看向门外,秋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顺着屋檐流淌,落在门前青石板台阶的水洼中,发出清脆的响声。而这细细密密斜织的秋雨,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水雾之中,甚至就连对面的房屋也在这雾气中若隐若现,让人看不清楚。

同样看不清楚的,还有这大明和整个华夏的未来啊!

王安节不由得在心中如是感慨,只不过很快他的感慨就被张世杰的声音打断。这个大明的上柱国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扭过头来,淡淡说道:“从庆元府清剿海寇开始,陛下还有大明的军队,就没有失败过。”

王安节微微一震,嘴角边不知不觉得露出一抹笑容,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看向秋雨笼罩着的庭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