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两手挽天河(上)

倾宋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两手挽天河(上)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50 来源:笔趣阁

七月十七日,大明广南西路,邕州,右江道。

邕州本来就是汉家和诸多西南蛮族杂居之处,为了方便管理,前宋在邕州的基础上又设置了左江道和右江道,左江道毗邻大理和自杞,右江道则是钦州屏障。

之前宣武军和邕州军集结的方向,实际上就分别是靠近大理的左江道和靠近海边的钦州,从而能够在向安南进攻的时候形成明显的钳形攻势,使得安南本来就不多的兵力难以阻挡两面进攻,不得不收缩防御。古往今来,对于安南这个时常动乱和不服中原王化的小国,都是采取如此进攻的方式,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逼近安南的都城升龙府。

只要能够在短时间内突破谅山一线,则整个升龙府无险可守。

但是现在真正让马塈着急的,还是怎么才能找到失去了踪影的陈国峻主力大军。最近几天暴雨连绵,使得道路泥泞难行,安南对付中原王朝,向来都是依靠恶劣的地势和局部的人数优势取胜,所以马塈很清楚陈国峻麾下的安南猴子肯定少不了,甚至人数应该在两三万。

可是庞大的两三万人,竟然就这么不见了踪影,换做谁都会感到郁闷,即使是戎马一生的马老将军也不例外。

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马塈顾不得找一块干燥的地方躲避,任由雨水顺着自己的脸颊继续流淌,手按佩刀冷声说道:“为什么一个时辰之前派出去的哨探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道路泥泞,几名指挥使索性直接放弃了战马,大步前来,见到马老将军脸上已经带着怒火,急忙拱手。马塈看了他们一眼:“现在钦州和左江道那里有没有传来消息?”

“安抚,这雨太大了,咱们的人至今都没有回来。”一名指挥使苦着脸说道,“而且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安南猴子的踪影,这样下去的话恐怕咱们就真的跟丢了。”

马塈恨恨一跺脚:“几万人跟丢了,你们是干什么吃的!那几万人就算是洒在左右江道也应该能够找得到的!”

一名虞侯迟疑片刻,轻声说道:“安抚,素来听闻那陈国峻用兵狡猾多变,会不会安南人根本就不在右江道。毕竟一旦咱们左江道和钦州两路进发的大军兜回来,他可就回不去了!”

微微错愕,马塈缓缓攥紧拳头:“如果这样,那陈国峻就真的不是徒有虚名。只是他想要做什么?明明已经杀入了右江道,难不成只是为了牵制邕州军,可是凭借着区区几万人,难道她还想要击破另外的宣武军?”

另外一名指挥使沉声回答:“安抚,安南猴子在咱们的边境上可是摆了十万大军,基本他们的主力都在此处了,虽然陈国峻率领进攻右江道的不多,但是一旦和谅山一线的连起来左右夹击,就算是宣武军是少有的精锐,恐怕也会吃亏啊,尤其是现在这连绵的大雨已经两天了!”

快步走上不远处的山坡,马塈顾不得高处风寒,只是定睛向南眺望。青山隐隐,在眼前一直想着南面延伸,不知道这青山后面又是怎样的杀机暗藏。而在山坡左右,几日来行军疲惫不堪的邕州军将士,默默站立着,一道道目光带着疲惫却又信任的神色看向马塈。

马老将军坐镇广南西路这么多年,一次又一次带着他们走出困境,所以他们相信马塈,相信马塈能够带着他们战胜这些该死的安南猴子。

“陈国峻倒是挑了一个好时候。”马塈喃喃说道,花白的胡须都已经被雨水打湿,让老人看上去有些憔悴,“叔章,你是某见过的少有的将才,某现在已经难以赶过去了,但愿你不会落入陈国峻的圈套。”

几名指挥使和虞侯快步追上来,一道道目光带着询问的神色。

马塈下定决心,朗声下令:“收集队伍,回防太平州,另外邕州军左厢,向着钦州方向前进,但是路上要万万小心,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着人报之某。”

“安抚,咱们退兵?”几个人都有些疑惑,太平州已经是右江道一带的中心了,还在此处的北面,此时收拢大军退回太平州,和退兵有什么区别,要知道钦州宣武军估计已经杀入安南了,这个时候退兵无疑是懦弱的表现。

马塈沉声说道:“大雨时候,大军踌躇不前,必会损伤士气,还不如直接回到太平州修整,另外叔章得知右江道这边没有安南人的踪影,自然就明白陈国峻是奔着他去了。”

几名指挥使欲言又止,都是眼睁睁的看着马塈。

“这风雨交加,战况不明,某必须保住这些将士的安危,听某的命令!”马塈沉声说道,“退兵。”

老人没有再多说,只是缓缓的转过身,默默看向被风雨一遍一遍洗刷的山川和原野。跟随马塈老将军时间长了,这些指挥使也都明白他倔强的性子,所以一个个不敢多说,只是快步跑下山坡收拢队伍。

而马老将军恋恋不舍的最后看了一眼这山川,从脸上渗进嘴里的雨水,带着丝丝缕缕的咸味。

这么多年,老夫竟然流泪了。

马塈心头一酸,缓缓走下山坡,脚步有些踉跄。

这风雨,不能把大军全都断送在这里,在广南西路,大明还需要火种。

就在这时,一名哨骑冲破风雨,急匆匆而来,很快就吸引了大多数人的视线,而那哨骑也没有丝毫的犹豫,找到马老将军所处的位置,索性从马背上跳下来,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

“启禀安抚,宣武军四厢都指挥使李将军已经勒令退兵,宣武军各部现在全部退回到钦州,严加防守,特命属下前来禀报。”

马塈一怔,在风中长长叹息一声。

叔章,你终究没有让某失望。

————————————————————-

“杀!”一名明军都头怒吼一声,手中朴刀在前面安南士卒的脖颈上划过,鲜血喷涌,点点滴滴洒在泥泞的地上。而风雨中,无数的身影交织在一起,雪亮的兵刃沾染着鲜血和雨水,原本青翠的草地已经被一双双踩踏过的脚践踏的不成样子,地上只有一具具倒下的尸体和流淌着的血水。

不知道谁下的命令,后面的明军长矛手缓步向前,而已经难以支撑的刀盾手终于得以撤了下来。

“将军,安南猴子死死咬着咱们,根本杀不退。”一名指挥使顶着风雨冲上不远处的山坡,自安南人出现以来,李芾就一直站在这处山坡上,迎着风雨只是凝视着下面的血肉战场,“这些安南猴子甚是灵活,沿着这一带的山丘,咱们的儿郎单个的甚至不是他们的对手。”

“能够冒雨跋涉突击,想来也是百般遴选的精锐。”李芾沉声说道,“告诉前面,无论伤亡有多大,务必要拿下左侧翼的山头。咱们就算是难以将这些安南猴子一时间击退,也不能让他们压着打。”

那名指挥使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将军,不是弟兄们打不下来,而是这些安南猴子实在太多,源源不断的杀不干净,留下来断后的又只有咱们中军、后厢和静江军,如果咱们把先走一步的左右厢拉回来,属下保证一刻钟就能够拿下那一座山头。”

“左右厢不可动。”李芾摆了摆手,凝神看向风雨中的血战,“现在敌暗我明,如果把全部的宣武军压上来,恐怕正和陈国峻的心意。如此一番大战某还真不相信陈国峻会在右江道看戏,更何况马老将军也说过,右江道已经找不到陈国峻主力的踪影。”

“将军的意思是,那陈国峻已经亲自过来了?”指挥使在风雨中打了一个寒战,背后已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冷汗。

李芾目光冰冷:“咱们遇到的,怕是陈国峻的主力,某原来以为退兵这安南猴子也就没有胆量追上来了,谁曾想到还真是低估了他们。不过这陈国峻难道以为宣武军就是这么好对付的么。”

指挥使一怔,看向李芾。

“告诉后厢和静江军,拿不下左侧翼那个高处山坡,就等着某军法处置。”李芾手按佩剑,霍然转身向山下走去,“如果他们拿不下来,那某就带着某的亲卫上阵!”

突然间想起来什么,李芾接着说道:“另外派人去右江道告诉马老将军,此时安南心腹空虚,请娄钤辖从左江道进攻,无需迟疑,另外马老将军带着其余的主力前来支援!”

“将军,这······”指挥使顿时没有反应过来,看向李芾,本来好好的宣武军是主攻,谁曾想到现在竟然变成被救援对象了,换做谁一时间都有些接受,毕竟宣武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就连蒙古鞑子都没有怕过,几个月之前进攻大理更是凭借一己之力破开龙首关,几天之内让大理成为大明赤旗飘扬之地,现在怎么轮到宣武军求援了。

“安南猴子是有备而来,咱们不能轻敌大意了。”李芾沉声说道,“快去!”

看着那名指挥使消失在风雨中的身影,李芾长长呼了一口气,陈国峻,难道你以为自己咬住的,真的只是宣武军来不及撤退的尾巴么,若是如此,那你也未免太小看某李芾了。

暴雨滂沱,在眼前密密的斜织着,雨点打在泥泞中,不断泛起涟漪。

李芾咬了咬牙:“亲卫队,随某来!”

山坡两侧,已然是杀声四起。

————————————————-

中元节后,南京城的秋意愈发深沉。

一杯香茗放在桌子上,叶应武默默地坐着在这水榭亭子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亭子前的银杏树,已经有一片片的叶子缓缓飘落。就在叶应武身边的桌子上,孤零零的一份奏折显得分外突兀。

不知道什么时候惠娘走到叶应武的身边,伸手轻轻拿起那份奏折,看了一眼之后沉声说道:“大明和安南开战,蒙古鞑子果然又坐不住了。难怪夫君这两天一直寡言少语。”

叶应武点了点头:“忽必烈到底也是一代雄才大略之主,无论是攻略大理还是鄂州之战,都是他人生中的亮点,另外自从忽必烈登上汗位以来,虽然看上去屡战屡败,但是真正明白的人却很清楚,在这战败的背后,是蒙古鞑子愈发紧缩的力量,他们在默默的等待时机,就像草原上等待猎物松懈的狼一样。”

“夫君是把自己当成猎物了?”惠娘微笑着说道。

“狼可以把任何看得上眼的动物当成猎物,某自然也不例外。”叶应武淡淡摆了摆手,“更何况忽必烈想要灭我大明,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不过这一次倒还真的让他找对了方向。”

惠娘唇角的笑容渐渐收敛,重新看向奏章:“夫君的意思是,蒙古鞑子这一次闹到了大明的命脉上?”

伸手在那署名“户部尚书谢枋得”的奏章上敲了一下,叶应武声音有些低沉和疲惫:“前宋看上去很是富裕,但是实际上知根知底的人明白,这富裕一来是藏富于民,富裕的不是国库而是百姓,二来是过于依赖对外的贸易,现在蒙古鞑子在不得不向咱们开辟通商城镇的同时,也在向着原本西洋沿岸的诸多国家施压,使得他们越来越不敢和我大明来往贸易,对于大明来说,这是得不偿失。”

“蒙古鞑子控制中原和河北没有多久,尚且贫瘠,实际上某开辟通商城镇,与其说是收拢蒙古鞑子的钱财,倒不如说是控制蒙古鞑子的咽喉要道,使得以后北伐的时候不会受挫,能够从这里剥削来的金银终究还是少数,”叶应武抿了一口茶水,喃喃说道,“可一旦让蒙古鞑子掐断了海上贸易之路,就真的是断了我大明财富之根源。”

惠娘一怔,叶应武皱眉的样子让她也感受到了威胁:“难道夫君就没有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

叶应武沉默片刻之后,冷声说道:“有是有,只不过某现在还不想着急这么做。不过一旦忽必烈再想弄出什么事儿来,那就别怪某不客气了。大明虽然现在和安南打的如火如荼,但是不代表我大明就没有手腕对付忽必烈,后院起火的滋味,不知道忽必烈有没有兴趣尝一尝。”

打了一个寒战,王清惠看向叶应武。

“上一次见到真金太子的时候,这位蒙古太子已经能够看出来脸上气血虚浮,某倒要看看,这真金太子死了之后,蒙古内部还能不能稳若泰山。”叶应武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然后将茶杯重重的蹲在了桌子上,“每一个强大的帝国,都是在内部瓦解的,如果说之前没有人想要反对忽必烈,可是换做现在呢,换做某叶应武手中拿着金银收买呢。”

惠娘上前轻轻帮叶应武揉捏太阳穴:“夫君也未免太心狠手辣了。”

叶应武闭上眼睛,舒舒服服的躺在椅子上,沉声说道:“世间险恶,想要在这之中寻一方净土,又谈何容易,每天某恐怕也就是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心中的舒服和欢畅。”

惠娘轻笑一声,没有多说。

而脚步声匆匆响起,紧接着便听见赵云微这个满后宅跑的小魔女高昂的呼喊声:“大哥哥,你要的东西来了,快起来看看!”

叶应武一怔,某要的东西?

片刻之后,絮娘俏脸上带着怪异的神情,将手中的托盘放了下来,指着盘子中黑乎乎的东西说道:“这是户部刚刚呈递上来的,说是殿下在很久之前就只是水师派船出去寻找,找到的东西。”

下意识的将目光投过去,叶应武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自己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这个亲爱的伙计了。

土豆!土豆!

叶应武伸出手缓缓的捧起来这个还沾着泥浆的东西,泪流满面。

派出去的水师船找了一年,终于还是在南洋找到了这个宝贝。

赵云微惊讶的踮起脚尖凑上前,而叶应武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微儿,今天中午大哥哥给你土豆炖牛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