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气

倾宋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气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50 来源:笔趣阁

“蒙古鞑子想要干什么?”王进看着突然间打开的函谷关城门。

前面的明军盾牌手整齐划一的停住脚步,而弓弩手们熟练的张弓搭箭,将箭矢对准城门。后面大队准备冲锋的士卒屏住了呼吸,手中长矛在瑟瑟寒风中如同波浪起伏。

马蹄声响起,最前面的蒙古步卒举着盾牌呐喊着冲了出来,正正好好是一个半圆形,能够尽全力阻挡箭矢,而在蒙古步卒后面,大队的骑兵已经怒吼而出,转瞬就从自家步卒的两侧绕出,已然张弓搭箭。

“放!”站在前排的明军都头瞳孔猛地收缩!

双方的弓弩手同时松手,无数的箭矢砸中盾牌、刺穿胸膛。不过蒙古骑兵高举抛射,而明军弓弩手之前对准的却是蒙古的步卒,事发突然,此时已经来不及更改。

大量被当做炮灰的蒙古步卒倒在雪地中,而蒙古骑兵却是放下弓弩,抽出马刀加速冲锋。马蹄刨动白雪,将一切都踩为泥泞。

“有意思。”王进不由得喃喃叹息一声,旋即狠狠一拽马缰,“传令各部,前厢向前突击,左右两厢务必挡住蒙古鞑子的骑兵!”

而站在王进身边的唐震毫不犹豫的加了一句:“飞雷炮队阻断城门,等到我们自己人冲到城门下再停火!”

一尊尊飞雷炮已经重新开始吼叫,不断有蒙古士卒从城中杀出来,只不过很快就被飞雷炮炸成两半,鲜血染红了城门外的土地,也不知道有多少蒙古士卒还没有见到敌人就从化为一抔泥土。

但是显然蒙古人作为主力的还是那一千余骑兵,这些骑兵显然也明白自己这边人数真的太少,所以也没有目空一切的分成两队分别迎战左厢和右厢,而是重新在蒙古步卒前面合拢,径直杀入前厢当中。

“蒙古鞑子是疯了不成,为什么这个时候发动骑兵突击咱们?他们的骑兵也不过就是这一千人罢了。”唐震不由得一挑眉。

“某倒是好像琢磨出了什么。”王进轻笑着说道,“这蒙古鞑子的骑兵进攻路线还是很有章法的,而且进攻没有托大,规规矩矩的和咱们正面厮杀,归根结底还是蒙古人心中没底。想来蒙古鞑子在这函谷关当中人并不多,而且还有一千多是骑兵,显然鞑子将领不想看着这些宝贝的骑兵被咱们用飞雷炮炸的一干二净。”

唐震顿时诧异的看向王进:“你是说蒙古鞑子人不多,想要用这样的突击震慑住咱们?那他们完全可以撤退啊,为什么还要在此处拼命?”

眯了眯眼,王进摇了摇头:“某也想不明白这一点,不过话说回来,蒙古鞑子送上门,咱们就没有放过他们的道理。另外蒙古鞑子这么做也必然有他们的意思,这蒙古鞑子将领有本事坐镇函谷关,必然也不是无能之辈,所以某估计这里面必然还有猫腻。”

顿了一下,王进沉声说道:“不管如何,一力破百巧,先把这些蒙古鞑子消灭再说,另外一旦攻破函谷关,立刻把哨骑撒出去!务必要探明蒙古鞑子在京兆的部署安排。”

蒙古骑兵已经刺破前排盾牌手的防御,毕竟在这骑兵面前,并没有做好准备的步卒还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只不过很快马蹄声踏动,王进的将旗迎风飞舞,前、左、右三厢抽调来的骑兵汇聚在王进的将旗之下,马槊已经迎着风缓缓端平。

阿速台拽紧马缰,他也已经看到了这越来越来的明军骑兵,尤其是看到了那自己从未见过的兵刃,没见过并不代表阿速台害怕,蒙古骑兵横行天下,乃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骑兵,明军骑兵就算是再厉害,也不会是蒙古骑兵的对手,只不过对手的人数足足有两千人,要说胜负之数,那阿速台心中还真的没有底。

但是现在也已经没有功夫去思考这些,明军骑兵已经杀到面前。

狠狠一挥马刀,阿速台怒吼道:“蒙古的勇士们,杀!”

“为了大明,弟兄们,杀!”王进手中的马槊刺穿一名蒙古士卒的胸膛。

赤色的旗帜在他身后迎风飘扬,大队的明军步骑向前突击。

一名又一名的蒙古骑兵倒下,而阿速台手中动作却是丝毫不慢,刀光闪烁,接连格挡开三四支刺向他的马槊,只不过当阿速台将一名明军士卒一刀劈开之后,周围的明军骑兵已经缓缓散开。

阿速台下意识的环顾四周,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身边的士卒都已经倒下,或者说整个函谷关下只剩下自己一个蒙古人还坐在马背之上,浑身浴血。周围的明军步骑脸上都带着怒色,看向阿速台。

“指挥使,这还是个万夫长。”一名虞侯轻声说道。

王进点了点头:“函谷关几千兵马配了一个万夫长,看来蒙古鞑子还是挺看重这函谷关的。”

当下里马槊一挺,王进冲着阿速台努了努嘴:“小子,有没有本事和某杀一场?”

阿速台确实没有回答,而是径直纵马迎着王进冲来。

“来得好!”王进轻喝一声,手中马槊在阿速台刀上重重一砸,吓得阿速台急忙挥刀格挡,只不过谁曾料到王进这一下只是虚招,马槊顺着阿速台的刀刃直接向着阿速台手腕滑去,马槊和长矛不同,马槊的矛头下面还有类似于狼牙棒的倒刺,手腕薄弱的地方被这倒刺轻轻擦一下也得受伤,所以阿速台惊慌之下急忙抽刀。

王进的嘴角边掠过一丝冷笑,另一只手也一下子搭在了马槊上,暗自加力,旋即马槊一挥,重重的砸在了阿速台腰间。倒刺一钩,鲜血喷涌,阿速台瞪着眼睛看着王进收回马槊,又直接刺穿自己的胸膛。

嘴角边鲜血流淌下来,阿速台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个只用了两下就杀死自己的明军将领,伸手按着不断冒血的伤口,从战马上摔落下来。只不过在闭眼之前,阿速台竭尽全力扭头,看着自己守卫的函谷关。

炮声隆隆当中,函谷关上的黑色蒙古旗帜已经缓缓飘落,没于泥泞。

大队的明军士卒已经陆陆续续冲进函谷关中。

函谷关没有支撑半天,不知道以后往西,潼关和京兆府,又能够支撑多久?没有想到短短一年之间,南蛮子竟然已经强大到这个地步,而蒙古后方的虚弱,已经被无情的拆穿。

——————————————————————————————

因为明军的火炮摧毁了大量的蒙古回回炮投石机,使得围城的蒙古大军一时间没有强而有力的攻坚器械,不得不转入防御。不过张珏和高达可没有这么好的脾气和蒙古鞑子在成都府当中对峙,有了泸州军这一支强而有力的援兵,川蜀军以泸州军为前锋,其余各部紧随其后,在成都府内发动了浪潮般的反击。

没有了回回炮的威胁,一直憋屈着不敢使用的飞雷炮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炮声轰鸣中大队一肚子怨气的明军将士冲向那浸染了无数袍泽弟兄鲜血的断壁残垣。

文天祥走入成都城,才知道这一战到底惨烈到了什么程度。

在张珏等人的陪同下,文天祥走过那条已经被染成红色的河沟,在河沟的南北,无数的尸体狼藉横陈,而走过临时搭在河面上的木板桥,映入眼帘的才真的是地狱一般的场景。

作为河北岸最大也是最坚固的建筑,双方曾经围绕着青羊观反复争夺不下十次,整个青羊观外围高大的围墙已经尽数被摧毁,而且这些散落的砖瓦之间,都可以看见血肉碎块,如果不是寒冬时候,恐怕现在已经能够闻到浓烈的腐尸味道了。

远处炮声隆隆,川蜀军还在和蒙古士卒激战,一时半会只能依靠那些战俘来收尸,如果不是有三头大象可以拿来搬运尸体,恐怕文天祥看到的场面会更加的惨烈。

香炉就直接倒在地上,香炉中的灰烬洒满一地,而在庭院中,还有不少蒙古和明军士卒的尸体交织在一起,或许他们在生前曾经红着眼以死相搏,但是现在却像是兄弟一般安宁的抱在一起,脸上的表情已经在寒风中僵硬,黄泉路上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杀戮还是和平。

而青羊观中的三清像也被投石机抛射的石弹硬生生削去了半边身子,剩下的石座上也满满都是血手印,地上散落的衣衫碎片说明明军将士曾经在这里安置伤员。而被摧毁的飞雷炮和床子弩就散落在两侧回廊上,陪伴它们的还有无数的明军士卒,有的怀里甚至还死死抱着炸药包,如果不是引线没有点燃,恐怕这一切都已经被炸毁。

惨烈,惨烈,惨烈!

文天祥闭上眼睛,不忍心在看下去。青羊观已经属于偏南面的建筑,足可以想象更往北那些倒塌的废墟,又见证了怎样壮烈的身影。阴沉沉的天空中,属于大明的赤色旗帜重新在青羊观上飘扬。

陪同在文天祥身边的张珏同样是沉默不语。

“某会向殿下道明此间的战况,并且为川蜀军所有战死将士神情最高的荣誉和最丰厚的犒赏。”文天祥轻声说道。这是自己能够做的全部了。

而一名半边身子染红的指挥使,却是缓缓跪倒在地上,正对着那三清雕像,两行泪水已经流淌下来,旋即这七尺高的汉子当着所有人的面嗷啕大哭。文天祥微微一怔,看向身边的张珏。

“这是前厢指挥使,前厢奉命驻守青羊观一线,掩护其余各部撤退到河南岸,因为是最后撤退的几支队伍,前厢的死伤也是最惨重的。尤其是青羊观一战,至少有上千将士埋骨在方圆七八百丈的街道和房屋中。”张珏沉声说道,看了那指挥使一眼,“如果不是他的亲卫将他打晕架回来,恐怕整个前厢已经全军战死于此。”

“都是好男儿。”文天祥蹲下来,伸出手将一名瞪大眼睛、脸色狰狞的明军将士眼帘合上,周围战死的将士全部都是面朝北方,可以想象他们为了大明和蒙古鞑子拼命,一个又一个倒在冲锋的路上,死不旋踵。

隆隆的炮声在这一刻仿佛成为了一成不变的背景,而寂寥的风声中回荡着那独自幸存的指挥使的哭泣。所有的明军将领在这一刻心中都有说不上来的愤怒和伤感。

“蒙古鞑子集结全部兵力想要进攻成都府,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文天祥看向张珏,“当务之急是尽快将成都府各处全部拿下,但是因为川蜀军损伤惨重、泸州军北上增援也不过数千之众,所以咱们随时要做好撤退的准备,不能再在成都府和蒙古鞑子拖延下去了。”

“可是······”张珏没有想到文天祥开口就是撤退,川蜀军几乎打空了才换来今天这样的局面,如果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撤退了,自己应该如何给还活着的弟兄们交代,又如何面对这些战死的将士?

难道大家抛头颅、洒热血,拼杀十天,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现在神策军已经杀入河洛,天武军和两淮军挺进到汴梁城下,镇海军兵围徐州,殿下也带着禁卫军杀上了登州。”文天祥沉声说道,“蒙古鞑子腹背受敌,不只是河南之地,就连河北山东都危在旦夕,这一战蒙古已经打得油灯枯竭,支撑不了太久了。”

“河洛和两淮都打赢了?”张珏和高达脸上都流露出激动神色。

他们被围困在城中,和外界消息不同,没有想到短短十天之间,原本不见任何起色的另外两路战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大明能够拿下河洛和山东,甚至杀入关中,那么川蜀军在成都死守,付出的这么多牺牲都是值得的。

弟兄们的血,没有白流。

文天祥郑重的点了点头:“现在大明已经逐渐占据优势,蒙古想要抵挡住另外两路的进攻,从川蜀撤军已是板上钉钉,所以现在川蜀军元气大伤,也没有必要为了这座已经快被夷为平地的城池和蒙古鞑子正面消耗,殿下临行北上的时候也是这个意思。”

顿了一下,文天祥沉声说道:“就算是一时间退出成都府,只要大明在其余两路高歌猛进,自然以后还有川蜀军东山再起的机会。”

张珏和高达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明显轻松下来的神色。实际上这么多天来两个人也都是在竭尽全力支撑罢了,实际上看着川蜀军这样的损失,他们自然也分外心痛,只是不得不坚守在这成都府,一来大家都明白成都府一旦丢失,那么蒙古向南横扫,很快就可以恢复到宋蒙对峙时候的被动情况,二来蒙古鞑子团团包围成都府,想要突围出去也必须要蒙受巨大的损失,相比之下还不如坚守待援。

现在既然朝廷在其他方向上都取得了胜利,蒙古一时半会儿就算是拿下了成都府,也没有那等精力继续南下了,所以撤出成都府,川蜀军依旧可以在资州、遂州等地整顿休养,等待反击的时候。

想明白这一点,更主要是意识到川蜀军终于不用牺牲了,张珏和高达自然也就轻松下来。虽然他们两个都是沙场悍将,并不害怕流血牺牲,但是这战死的都是自己的儿郎,是自己的袍泽兄弟,看着那痛哭失声的指挥使,看着周围甚至来不及收尸的战死将士,换做谁都会心如刀割。

文天祥缓缓向外走去,而张珏两人急忙跟上。

川蜀军死守成都府,创造了神话,而属于川蜀军的战争,也已经宣告落下一段帷幕。

空旷甚至有些寂寥的街道上,可以听见文天祥孤零零的声音:“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沧溟。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声音苍凉而带着一股傲然之气,而站在他身后的张珏下意识抬头看去。

阴沉沉的天空中,似乎有无数的忠魂在盘旋、在飞舞、在咆哮,在怒吼!(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