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总哀情

倾宋 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总哀情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50 来源:笔趣阁

PS:新的一个月求打赏求月票!

王安节满身风雪的突然出现,让江铎和宋应龙短暂的吃惊之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当他们正在为手中能够使用的人数捉襟见肘,正在担忧济州城北和城西以及其他州府灾情的时候,王安节就这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如果有什么可以诠释“雪中送炭”的话,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例子。

“某是兼程前来,两淮军第一军本来就驻扎在胶州,胶州那边的情况还好,有北洋舰队来往运输物资也可以放心,主要还是山东内陆,所以某已经下令第一军向西移动,急行军之下,虽然道路泥泞难行,不过估计两天也能够到达,”王安节大步走到那一张山东行省舆图前,伸手在上面一指,“第二军就位于济州府南面,某来时已经开始整装待发,估计还有五六个时辰就可以到达。这一次跟着某前来的还有全部的亲卫骑兵总计五百人,随时都能投入救援。”

江铎向北一指:“现在其余的地方不知道,不过可以知道,城北和城西都有严重的受灾,城中的衙役和厢军恐怕已经顾及不上了······”

王安节点了点头,轻轻呼了一口气:“交给两淮军吧。两淮军既然镇守此处,但有任何天灾**,大明将士只有竭尽全力救灾之职责。”

——————————————————————

狂风呼啸,卷带着雪花——更准确说是冰粒——重重的砸在屋舍上。

不过外面这么大的风声和雪声,都掩盖不住屋子里面震天雷般的鼾声。趁着下雪,两淮军第一军今天白天趁着大雪把全军拽出去进行拉练,每一个将士都累得够呛,回来之后几乎是所有人都直接瘫倒在榻上睡得犹如死猪,即使是天打五雷轰恐怕都唤不醒他们。

风声和雪声更大了,不过屋子中没有一个人有任何反应。

很快风雪声中开始出现一丝一缕的杂音。咚咚的鼓声从一开始的难觅其踪逐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

睡在屋子门口的十将几乎是一个激灵睁开眼睛,在军中待得时间长了,或许可以对任何声音不敏感,但是对这种象征着集结的鼓声却是分外敏感,当确认了的的确确是聚将鼓的时候,十将猛地坐起来,大声吼道:“快,所有人,所有人都给老子滚起来,快滚起来!”

十将的嗓门很大,整个屋子中睡得如死猪的士卒们一个个揉着眼睛坐起来。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也不是第一天进军营的新兵蛋子了,这种深更半夜的突然集结他们也不是第一次遭遇了,虽然将士们很想吐槽为什么今天刚刚进行了大拉练,现在却要突然集结,不过已经烙进心灵的反应使他们飞快的起来。

王翼周虽然浑身酸痛,而且还处于茫然之中,不过好在已经熟练的潜意识动作,让他很快穿上外衣、蹬上鞋子,跟上身边同伴的背影去拿不远处的甲胄和兵刃。房门刚刚打开,呼啸的寒风就伴着雪花重重砸在脸上、身上,站在门口开门的十将很快眉毛就变成白色。

“带好甲胄,快!”十将大声吼着,可以看到其他营舍的房门也是一个接一个推开,一道道黑影飞快的向外冲。

房门打开之后,咚咚的鼓声已经可以听得很清楚。

王翼周轻轻呼了一口气,拿起自己的刀盾,追上十将。他从军的时间也算不上短了,不过还并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有些紧张的说道:“头儿,是不是蒙古鞑子杀过来,咱们要打仗了?”

“安静,别问那么多!”十将沉声喝道,跑到校场上猛地顿住。王翼周是他手下训练刻苦的一个士卒,几次拉练的成绩都不错,十将自然也很是欣赏他,如果换成别人恐怕十将根本就懒得回答。

他身后的士卒七零八落的跟着,看上去颇为狼狈。

“整队,快点儿整队!”都头提着马鞭大声吼道。

一名名将士被风雪一吹,都清醒了很多,队形整的很快。

“快看,是军长!”一名眼尖的同伴拽了拽王翼周的衣袖。王翼周微微一怔,果然一道身影大步走上不远处的检阅台,昨天的时候大家拉练出发曾经看到过军长的身影,甚至还曾经偷偷骂过他,所以现在就算是只看到一个模糊轮廓,也能够确定就是军长。

“真的要打仗了?”王翼周倒吸一口冷气。

平时的晚上突击训练,军长是不会出现的,最多师长露面。

跺了跺脚,大明两淮军第一军军长姜才看向台下黑压压的身影,朗声说道:“将士们,风雪严寒,把大家从温暖的被窝中、从和婆娘的美梦中拽出来,姜某问心有愧啊!”

姜才的声音很大,虽然风雪交加,不过下面的士卒们还是听得一清二楚,顿时有人忍不住爆发出低低的笑声。

“但是,”姜才顿了一下,“某刚刚收到的消息,济州府并周围四个州府,遭受雪灾,屋舍坍塌、百姓罹难,很多地方都因为大雪封路而音讯不通,可以想象那里的黎民百姓们正在遭受你、我所没有办法承受的苦难,他们在饥饿和黑暗当中苦苦忍受,在风雪中无助的哭泣、翘首期盼,只希望道路的尽头、风雪当中会有人走出来,帮助他们!”

虽然姜才并没有用更大声音的说话,不过下面的士卒都听得很清楚,一道道目光落在姜才的身上,然后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西眺望。

或许他们刚刚走入军营的时候还是懵懵懂懂只知道领取军饷的无知士卒,不过经过军中督导和下级虞侯们层层传递下来的教诲,他们已经渐渐懂得了一些道理,尤其是当现在,所有人都会不自觉的将这样的悲惨带到自己头上。

如果是自己征战在外,家中遭遇这样的天灾**,会不会家中老小们也会期待着同样的身影、同样的希望?他们现在要去做的,只是在另外一些不可预料的不幸面前,另外一群人也要去做的。

“你们是人,是大明的子民,但是首先,你们是大明的军人!”王翼周突然间想起来自己从军第一天,旅长的训话。

“现在,两淮军第一军,奉命向西开拔救灾,全部都有,向左转,出发!”姜才没有丝毫的犹豫,猛地一挥手。

“出发!”都头们大声吼叫着,而军中所属的骑兵队伍已经先一步冲入风雪中,他们将会负责探路和哨戒的任务,并且也会先一步赶到受灾的地方,组织当地民壮进行救灾。

一名名将士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风雪中迈动步伐,虽然雪水灌入靴子里,雪花吹入脖颈中,皮肤冰凉几乎要麻木,但是没有人停下脚步,没有人犹豫难以取舍。

因为这一刻,他们所有人的心都是火热滚烫的,足够将一切冰雪融化。

“上天保佑,陛下恩泽,受苦受难的百姓们,能够坚持得住。”姜才喃喃说道,看着火把构成的长龙在他面前走过,继续向西挺进,盘旋曲折却又奔流不息。

如同浩浩荡荡的铁流。

——————————————

“陛下,陛下,山东八百里加急快报!”晴儿快步冲入暖晴阁当中。

尚未燃尽的熏香还散发着淡淡的烟气,珠帘低垂,暖意盎然。

听到晴儿的声音,叶应武一下子坐了起来,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被晴儿在睡梦中叫起来,已经习以为常,哪怕是这大年初一。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不知不觉已经大亮,显然风雪早就停息了。

晴儿声音虽然小,但是实际上睡在叶应武身边的陆婉言和惠娘已经有所感觉,缓缓睁开眼睛。昨夜癫狂风雨的痕迹尚未从俏脸上退散,披散下来的秀发让后宫的两位女主人看上去有些疲惫,不过陆婉言还是轻轻伸手拿过来叶应武的衣袍便要伺候他更衣。

“山东八百里加急?”叶应武眉毛一挑,山东是大明在河北一带布下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颗棋子,如果选择可以出事的话,叶应武宁愿是江南或者两淮出事,也不愿山东有什么大事,“蒙古鞑子已经在各个战场被大明打的焦头烂额,竟然还能抽出来功夫进攻山东?而且山东有两淮军坐镇,就算是军情紧急,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晴儿摇了摇头:“这个奴婢不知道。”

“也罢,”叶应武点了点头,接过来衣服,突然间想起来什么,低声吩咐一句,“婉娘,某不知道此事严重与否,不过还得速速召集百官商议,所以今天你先带着后宫姊妹们前去给爹爹和娘亲请安。”

“这个夫君放心便是,妾身自有分寸。”陆婉言微笑着给叶应武系好腰带,正了正他的冠带。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快件,除了直接呈递给叶应武之外,还会有一份呈递给政事堂。所以叶应武知道的时候,实际上文天祥他们也都已经被从睡梦中拽起来,几乎是和叶应武同时出现在御书房。

“启禀陛下,臣已经预先看过奏章,昨日山东行省北部遭遇大风雪,百姓受灾无数,现在山东行省正在组织抢险救灾,具体伤亡损失还得等清点出来之后才能报于朝廷。”文天祥看到叶应武走出来,急忙上前一步,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君臣之间的礼节了。

叶应武点了点头,山东行省闹雪灾也确实让他吃了一惊,不过总比蒙古鞑子趁着风雪大举进攻来得好,虽然叶应武现在也不确定蒙古人还有没有实力和手段能够组织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场风雪与其说是进攻的好条件,倒不如说是防守的优势。

“具体情况还没有搞清楚?”叶应武皱了皱眉,他自然清楚灾情十万火急,如果不能抓紧组织救灾的话,死亡人数和受伤群众会飞快的增长,古往今来,遇到这种大天灾,能够靠得住的就是一个“快”字,“还有,山东行省都是怎么做的?”

“两淮军王将军已经下令两淮军出动开赴灾区,不过现在还得主要依靠当地的厢军和衙役,以及百姓组织自救。”文天祥沉声回答,显然之前的奏章他都已经细细看过了,“不过山东行省是最北面的行省,经贸落后、物资匮乏,所以现在最需要的还是抓紧转运物资、支援灾区。”

回头看着舆图,叶应武点了点头:“户部现在能够拿出来多少救援?还有兵部,驻扎在河洛的天武军,可否抽调至少一个师东进?”

谢枋得没有丝毫的拖沓,站起来朗声回答:“启禀陛下,今年大明疏浚运河、修筑直道、营建河洛,耗费颇多,另外河西战事、高丽战事、东瀛战事,使得国库几近空虚,臣无能,恐怕要辜负陛下的期望,只能够拿得出来一千万贯救援灾区。”

“一千万贯?”叶应武虽然不知道受灾的具体情况,不过南京的风雪都已经如此,更可以想象北面是什么样的,所以他总感觉一千万贯少了一些。毕竟现在大明的岁入已经能够达到上亿贯,算得上真真正正的国富民强,就算是今年之中连续有几场大战事,也不可能把国库彻底掏空,“国库当中现在到底还剩下多少?”

谢枋得微微一怔,沉声说道:“国库尚有钱两千二百万贯。”

沉默了片刻,叶应武狠狠一拍桌子:“拿出两千万贯救援灾区。”

“陛下,万万不可,还请陛下三思啊!”谢枋得、文天祥等人顿时大惊失色,谢枋得更是挺直腰杆说道,“陛下,现在北方雪灾便拿出两千万贯的话,那大明的国库就要见底了,两百万贯留在国库当中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了,一旦蒙古鞑子挑起边衅,或者其余地方同样出现天灾**,那朝廷就真的没有办法应对······”

“那也要先咬牙挺过去!”叶应武直接打断了谢枋得,“一千万贯投入进去和打水漂有什么区别?最后受苦受难的不还是大明的百姓?大明连百姓们的饥寒都解决不了,用什么来和敌人作战?”

一向以耿直著称,在各种大花销上素来和朝廷诸多大臣不对付的谢枋得,此时张了张嘴,最后却什么都没说,只是冲着叶应武深深的一躬身之后缓缓退下。文天祥他们都知道,谢枋得这是被说服了。叶应武虽然没有说出具体的例子,但是实际上正正好好戳中了谢枋得的心事。

谢枋得当初尚未从龙的时候,也已经落魄过,也曾经害怕饥寒,所以现在叶应武提到百姓饥饿受冻,自然一下子引起了谢枋得对过去的追思,自然也就没有反驳的心思。

张世杰站出来沉声说道:“启禀陛下,两淮军会先行抵达受灾地,另外从河洛抽调一个师的话应该已经足够,不过臣以为大明各部也应该考虑蒙古鞑子的反应,一旦蒙古鞑子趁机进攻,大明将会疲于应付。”

“即刻八百里加急传令高丽镇海军、河洛天武军、关中天雄军、荆襄荆湖军,随时做好抗敌的准备,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行大规模操演和拉练,让将士们更加熟悉极端而恶劣的风雪。”叶应武嗯了一声,“另外工部和兵部一定要协商好,万不得已的话可以调动舰队来运送救灾的器械,现在从江南到胶东的大海还没有结冰,来往迅速。另外陆卿家,这一次便劳烦你走一趟了,朝廷赈灾,总该得有朝中大臣坐镇。”

陆秀夫没有丝毫的犹豫,郑重的一拱手。

就算是叶应武不下令的话,他也会向叶应武请求,因为朝中三位相公,文天祥和苏刘义实际上都已经多次出去独领一面,唯独陆秀夫每次都是留守大后方,虽然看上去他的责任很重,也没有人因此而瞧不起他,不过陆秀夫总是感觉自己还欠缺一些历练,更害怕有人说他因为是国舅才能待在这个相对更安全的位置上。

这一次正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陆秀夫自然不想错过。

“诸位爱卿,逢此天灾,当精诚团结,众志成城,朕需要你们,大明也需要你们。”叶应武负手朗声说道。

“臣等必当不负陛下期望!”一众臣工同时大声应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