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六百八十七章 待细把江山图画

倾宋 第六百八十七章 待细把江山图画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1:50 来源:笔趣阁

ps:即将大结局

叶应武很清楚老将军的为人,马绝对不是那种谁强就跟着谁的骑墙派,当初他坚定地站在叶应武这一边,或许只是因为老将军很清楚,一旦华夏自己乱了,这东南之天就算是彻底崩塌,而且他也相信已经创造了不少奇迹的叶应武还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奇迹。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叶应武没有让他失望,而马也没有让叶应武失望。

这一次马以高龄挂帅、万里远征,抱着必死的心态为大明在南洋的战场搏取一线生机。事实证明,他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但也取得了成功。这一场和伊尔汗国的博弈,终究是马胜了,哪怕是只胜了半子。

“老将军,想必你走的很从容吧,以死力搏,死得其所啊。”叶应武喃喃说道,将奏章重新捡起来细细擦拭掉上面的灰尘,“不过朕知道,你肯定还是有心愿未了啊,不过你放心,这伊尔汗国早晚要对我大明俯首称臣!”

叶应武的话音不高,但是掷地有声。

格桑和晴儿都是一颤,下意识的对视一眼。让叶应武下定决心铲除的对手,可并不多啊,大明和伊尔汗国之间的较量,恐怕只能算是刚刚开始啊。

“夫君?”格桑轻轻唤了一声。

叶应武微微颔首,转头看向晴儿:“现在就召政事堂三位相公、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入宫觐见,此事容不得拖延!”

晴儿点了点头,急忙转身下去吩咐,而叶应武带着歉意看向身边的格桑:“对不起,本来答应一起看星星的”

手指按在叶应武的嘴唇上,格桑微微摇头:“夫君尽管去就是了,夫君所做是为的这个国,如果这个国没有了那么这个家又如何能存?夫君的心意,妾身明白。”

叶应武并没有笑,而是默默的抬头看向满天星辰,若有所思。

伸手帮着叶应武整了整让风吹乱的衣襟,格桑柔声说道:“这一次妾身倒是有些奇怪,老将军为国之柱石,夫君提到老将军的时候言语之间也多有敬佩之意,老将军战死西洋,为何夫君却并没有因此而气愤?这和夫君一向的作风”

叶应武眉毛一挑,霍然扭头看过来。

或许是感受到了叶应武眼神之中的寒意,格桑急忙掩口说道:“呀,妾身说错话了,夫君万万不要放在”

叶应武勉强露出来一丝笑容,揽着格桑的肩头看着天空:“老将军离世,某心中又如何没有气呢?可是现在大军在外,某就算是想要责罚也得等张贵他们回来问清楚情况才能定罪不是?更何况以老将军的倔强脾气,其在天之灵肯定也不愿意看着某因为他的死而怪罪谁”

顿了一下,叶应武感慨了一声:“对于老将军来说,这样的归宿也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啊,毕竟老人家这辈子的心血都凝固在静江军上了,至少最后老将军带着静江军驰骋沙场对于很多将军来说,年老了解甲归田,可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

“罢了罢了,不说这些了。”叶应武摇了摇头,“这里风也不小,格桑你也回去吧,若是被风吹出个好歹来某也心疼。”

“那妾身回去等着夫君。”格桑微微颔首。

看着格桑转身离去的身影,叶应武长长呼了一口气,在他的头顶上,星汉高悬,光芒摧残。

这满天星辰自己来不及驻足欣赏,是因为自己要支撑起这片天空,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美丽而壮观的景色。自己来到这七百年前,可不只是为了让在天倾之下的民族看到一线生机和希望,更是要让他们在这一片辽阔的天穹下、在这绚烂的星河下永久的安乐生存。

当然这样做的不只是自己,还有文天祥他们、还有当初的江万里他们,当然还有离去的马老将军。就是这一双双手,就是这一道道身影,支撑起了这绚烂的天空。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叶应武轻轻叹息一声、

远征西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老将军,你虽然终究“堕河而死”,但是很荣幸,你的坚持没有被白白浪费,你成功了。

回想这些年,如老将军者,又岂在少数?

甚至就连叶应武,不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刀尖上跳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方才一手开创了今日的局面。

不知道为了这四海升平,这个民族还需要牺牲多少?

这数百年中,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将士舍生忘死,这个民族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实际上想要的不过也就是在这天穹下搏取一片能够安居乐业的空间罢了。

叶应武的目光缓缓落在不远处灯笼光影中格桑窈窕的身影上,女孩似乎感受到了什么,脚步一顿,转身回首,冲着叶应武所在的方向嫣然一笑。

苦笑着摇了摇头,叶应武不由得自嘲一声:“实际上某也有私心啊。”

守护这天下的同时,也想守护她们的笑容啊。

“这个张贵还有张全,都是吃干饭的么?!”刘师勇将手中的奏章狠狠一甩,“我大明开国时候立下赫赫功劳的两位老将军,是大明军队之瑰宝,也是我等大明将士之楷模,结果现在到好,老将军就这么走了,这让某如何给老将军的家人交代?!”

看着在御书房外面跳脚大骂的刘师勇,文天祥和陆秀夫对视一眼,都是微微摇头。即使是他们这些和马很少有来往的文官,听闻老将军的死讯也是心中惋惜,更何况这些武将。

而脚步声再一次响起,张世杰大步走过来,看着刘师勇的样子,不由得一挑眉:“这里是御书房!”

“郡王!”刘师勇看清楚来人,一时间也不敢造次,急忙拱手行礼。

文天祥和陆秀夫也上前一步和张世杰见礼。

张世杰微微颔首,苏刘义还在广南,所以他虽然从北面回来,却一时间还没有办法从朝廷诸多事务上脱身,比如之前一直由文天祥和刘师勇代管的右丞相职务,现在就等于落在了张世杰的肩膀上。

这也使得大明政事堂终于又有了三位相公,也能让文天祥喘一口气。

“陛下可曾到了?”张世杰看着已经点亮灯火的御书房,并没有在意旁边面带愧疚神色的刘师勇。有些事情点到为止就可以,张世杰也不想在这等地方细说。

文天祥和陆秀夫都赞赏的看了一眼这位大明的第二位郡王第一位端郡王是陛下的兄长相比于之前,经历过北伐和草原大战的张世杰愈发稳重,并且举手投足之间,不怒自威。

一个强大王朝郡王应该有的气势,在张世杰身上展露无遗。

“陛下在里面,不过一直没有让我们进去。”文天祥有些迟疑的回头看了一眼紧闭大门的御书房,不知道叶应武这是什么意思。

张世杰轻轻叹息一声:“老将军之死,再加上此次南洋之战陆师之损失并不小,陛下心中难免有些过不去啊。”

“从南洋传回来的战报某刚才已经看了,此次西洋之战,陆师和海军虽然有所配合,但是两军之间之联络几乎少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不是海军舰队威胁报达而老将军也率陆师在卡尔巴拉血战,恐怕这西洋一去就是全军覆没。”刘师勇在旁边愤愤地说道,“此次能有惨胜,实际上全赖我大明之国力和将士之拼命,老将军暂且不必说,张贵和张全等人应当负有责任。”

张世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你心中有气,某心中又如何没有气,从西晖镇到卡尔巴拉城,战死的不都是我大明儿郎?但是毕竟这是万里之外的一场大战,相比于我们之前的北伐,没有锦衣卫的全力配合,更没有当地百姓的支持,以孤军远征万里,以弱军死守西晖镇,无论哪一点实际上马老将军还有娄勇等人都做得可圈可点。”

顿了一下,张世杰沉声说道:“算起来我华夏上一次万里远征已经是盛唐时候了,更何况就算是那样也没有此次卡尔巴拉之战距离遥远。我大明的赤色龙旗在波斯湾的上空飘扬,至少已经能证明我大明有向伊尔汗国开战并且真的打败他的实力。”

刘师勇怔了一下,而文天祥和陆秀夫也若有所思。

之前大明军队已经打过太多胜仗,所以导致他们把胜利看得太轻松。这一次南洋之战折损一员老将,再加上西晖镇血战、卡尔巴拉血战折损兵马数量不计其数,甚至已经超过当年成都府保卫战。所以在潜意识中甚至就连文天祥和陆秀夫都将这一次看作惨胜甚至是失败。

毕竟实际上南洋之战并没有达到诱导蒙古鞑子主力大军回师与之决战的目标,伊尔汗国展现出来的实力不是大明的远征军能够对付的,而根据张贵在奏章上所说,显然已经做好了从巴士拉撤退的决定。

也就是说,大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实际上只是将蒙古军队的主力拽了回来,并且摧毁了伊尔汗国的部分重要经济地带,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耗蒙古人的有生力量,双方的战损都差不多。

可以预见在未来,伊尔汗国肯定还要挑起战端,此次南洋之战只是争取到了一段时间罢了。

而对于大明来说,这一段时间应该怎么运用,就很有考究了。

“几位相公久等了,还请几位入御书房。”小阳子大步走过来一拱手。

张世杰和文天祥点了点头,率先迈步,而刘师勇和陆秀夫快步跟上去。

御书房中所有烛火都已经点亮,将整个御书房照的灯火通明。而一副尺寸巨大的舆图就悬挂在一侧的墙壁上,此时叶应武正负手站在舆图前面,在舆图上有用红色箭头标出来的两条漫长的线。

一条是从舆图上方,也就是大明的幽燕、河西以及西域一带延伸出来,然后向西侧蔓延,相比于大明这边详细的地名标注和对山峦河流的勾勒,向西几乎也就是只有一个轮廓。

而另外一条则是从舆图下方,一路走南海、南洋,折而向西,在这条已经被很多人熟悉的海上丝绸之路中,伊尔汗国所在的位置被大大的圈了起来,显然这条道路想要走通,最重要的还是拿下伊尔汗国。

“诸位卿家过来了。”叶应武并没有回头,“不用行礼,你们都来看看。”

张世杰等人隐约揣摩出叶应武的意思,纷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叶应武拿起一侧的杆子在舆图上一指:“诸位,世界之大,远超中国九州之范围,而我大明财富之来源在于商贸,商贸之依托在于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这丝绸之路的大致走向便是如此,北侧这条道路是蒙古鞑子当年西征走过的道路,而南面这条道路诸位想必更熟悉一些”

“陛下的意思是?”张世杰眉毛一挑。

叶应武轻轻一笑,转过头看向张世杰他们:“无论是巩固大明在南洋的统治也好,还是为老将军和此次远征战死的将士们报仇也罢,更或者你们理解成为大明换取更多的财富也成伊尔汗国,我们必须要征服!”

顿了一下,叶应武紧接着用长杆在舆图上一敲:“从伊尔汗国向北是钦察汗国,现在蒙古分崩离析,这两个汗国虽然常年相互敌对,但是在我大明面前,很有可能联起手来,因此无论是海上丝路还是陆地上丝绸之路,想要使得此间的财富和利益最大可能的落入我们手中,蒙古这两个汗国一个都不能留下。”

“陛下此言臣无异议,但是现在之大明,刚刚经历连年恶战,并且北地还有南洋之百姓安置”文天祥向前一步沉声说道。

叶应武转过身,微微一笑:“朕可没有说现在就要对伊尔汗国和钦察汗国动手,我大明各主力战军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修整,朕可不想催赶着久战疲惫之师上阵厮杀,这样未免事倍功半。”

声音微微迟钝,叶应武的笑容随时消散:“更何况恐怕马老将军在天之灵也不想看着我们如此匆忙为他报仇,从而引起一番大战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老将军临走之前所喊的‘回来’,朕一定不会忘,不过很显然不是现在。”

提到马,文天祥他们也都肃然而立。

叶应武重新看向舆图:“千万里大好河山,还在蛮夷手中。诸位爱卿,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汉唐极盛之版图,什么时候才能为我华夏之生存壮大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诸位爱卿,任重而道远。”

“陛下所言甚是,”文天祥点了点头,“此次北伐之战和南洋之战的抚恤奖赏以及设置学院、编选大典等诸多事宜,还需要和陛下商量。”

叶应武大步走到桌子旁坐下,冲着文天祥他们几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事不宜迟,那便一项一项的说。”

文天祥和陆秀夫等人对视一眼,脸上同样露出郑重神色。

万里河山的舆图就在他们身边,虽然不知道叶应武和他们一起操控的大明这一辆巨大的马车会奔向何方,但是他们清楚,从今天开始将要踏上的,是一个崭新的征程。

华夏走过了艰辛,也当走向富强。

大明永乐二年十二月,朝廷追封原静江军主将马为“护国公”、上柱国,重赏战死将士,并赐予静江军以“镇西”军号,同时赐予北伐之主力两淮军以“镇北”军号。

大明永乐三年正旦大朝,朝廷下达旨意,选择成都府、兴州、洛阳府、庆元府、泉州等二十三处州府为医疗护理制度建立试行地点;同时集结天下才学之士编撰《永乐大典》。

大明永乐三年二月,大明皇帝叶应武在钟山为北伐将士、南洋战死将士举行盛大的祭祀。

大明永乐三年四月,册封皇长子为太子。

大明永乐四年元月,大明工部研制成功蒸汽机。

大明永乐七年四月,大明皇帝叶应武第一次西巡,历时两年,经过荆湖、川蜀,并向南巡视大理,向西南巡视吐蕃,原本因大明之逐步派遣官员而有所抵触的大理偏远地区部落以及吐蕃为之慑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