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三十一章 江北壮士英

倾宋 第三十一章 江北壮士英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4:21 来源:笔趣阁

水雾蒸腾,罗幕层层。

“铃铛,轻点儿,奶奶的疼死老子了!”

隐隐约约传来叶应武的咆哮声和铃铛的带着笑,十有**不是真心的道歉声:“使君,奴婢没有用力,明明是你······”

“哪里这么多废话,让你上个药你差点儿把老子疼死!”

守在外面的绮琴只是默默的翻着手中的书卷,仿佛不认识里面那个很没有形象的夫君。而周围的几名婢女想必忍笑忍得很难受,一个个都低着头拼命的抖动肩膀。

似乎已经忍受不了叶应武没来由的百般刁难,铃铛满头大汗的冲了出来,下意识的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片刻之后才知道自己失仪,又火急火燎的跳了起来,委屈的说道:“娘子,奴婢······奴婢明明还没有碰着那淤青的地方,使君他······他就喊疼······”

绮琴轻轻一笑,随手将书卷放下:“铃铛,你带着她们都退下吧。你看你一身汗的,哪像是堂堂团练使家的大丫鬟?也去洗洗吧。”

“可是······奴婢遵命。”铃铛诧异的眨了眨眼,还是带着周围都快忍不住要笑喷了的婢女们退下,大丫鬟毕竟是大丫鬟,总要有自家的架子的,所以铃铛还不忘训斥两声,“你们笑什么笑,去把家里的衣服都洗干净,听见没有!”

看着莺莺燕燕走开,绮琴伸手拔下碧玉簪放到一旁,任由瀑布般的秀发披散下来,然后掀开罗幕走了进去。

“郎君?”

话音未落,一道身影斜地里冲了出来,两个人当下滚作一团,直摔入旁边散发出滚滚水雾的池子中,掀起阵阵水花。其间还伴随着叶应武的爽朗笑声和绮琴的惊呼声。

几名还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的婢女听到突如其来的水声,下意识地想要回头看去,铃铛掐着腰叱道:“你们几个,看什么看,都洗衣服去,怎么这么好奇!”

等着几名丫鬟委屈的走远了,铃铛方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忍不住回头看向人影绰绰的浴室,脸上自然是通红。没想到最了解使君这朵奇葩的,还是自家娘子。

—————————————————————————————

叶应武身上只穿着一层薄薄的麻衣,眯缝着眼睛躺在软榻上,迎着阳光。丝丝缕缕的清风从空隙中钻进来,无比的凉爽。

已经连绵下了好几天的雨,今天终于算是晴了。而且在军营中迎着风雨和那帮子厮杀汉摸滚打爬了好几天,热饭没吃上几口,反倒是嗓子都喊哑了,泥水也不知道怎么喝了不少。

可怜这个时代的人身体还没有像后世那样经历过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化学药品的考验变得百毒莫侵,再加上和江镐那几个小兔崽子面对面的搞单打,叶少爷身上多了不少淤青,差点儿就一病不起。再加上文天祥和谢枋得他们认为一军统帅不应该整日里把自己当成新兵蛋子扔到军营里去,所以一连多日前来想请,各种不知道从哪本书上参考后得到的大道理说了一通,再加上文天祥作为那帮子真假指挥使们的师兄,自然有一股独特的威仪,结果吓得江镐他们黑压压的跪了一地请求指挥使回城休息。

综上所述,叶少爷只好一一拜别了那些目光炯炯的士卒们,在士卒们因为感动得稀里哗啦而喊出的效忠声中,悠悠然回城“处理公务”,暂时结束了第一阶段的收买人心。从效果上来看,第一阶段还是很成功的。下一步就是要亲披铁甲、身先士卒了,想到这里无论前世今生,充其量也就是在街头打打架的前富二代、现官二代叶使君表示压力山大。

“郎君,喝点儿水吧。”绮琴从一旁递过来茶杯。刚刚沐浴过的佳人身上同样穿的很单薄,好在后院在清理干净之后就赶走了所有的仆人,只留下婢女,所以叶应武暂时还不用担心老婆被占便宜。湿漉漉的乌发垂在肩膀上,而且佳人一如既往的素颜,不过即使是素颜看起来也是赏心悦目。

叶应武伸了一个懒腰,嗅了嗅那伸过来的衣袖间洋溢着的幽幽香气,眼睛直直的迎上了近在咫尺的那双眼眸。绮琴眼波流转,当真是风情万种,不得不说,自从某一天把这临安花魁就地正法了之后,绮琴身上原本还夹带着的有些格格不入的青涩已经彻底地褪去,一颦一笑都带着别致的风姿。

只是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眼神,看的叶使君心花怒放,打心眼里感谢之前的那位叶应武长达两年的殷勤铺垫才让老子刚刚穿越过来就有人投怀送抱,还是在后世还没有见过的倾城佳人。

偏偏这佳人还远没有那份争强好胜的心,也远远没有后世姑娘的奔放,甚至有些不喜欢见生人,每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看书、弹弹琴,撑死天也是和文家、谢家两家夫人相互走访。这也使得叶应武好几天不着家也不用担心头上绿油油的了。

“总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叶应武一边喝着七百年前的清茶,一边感慨良多。清茶、微风、阳光、美女,这才是一个古代的官二代应该有的生活标准。他奶奶的老子拼死拼活了一个月,竟然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天符合标准了,真是说来都是泪······

绮琴伸手给叶应武揉着肩膀,似乎犹豫了很久方才吞吞吐吐的说道:“郎君,你是不是应该娶来一房大妇了?家中只有妾身一人传出去也总是······”

叶应武诧异的眨了眨眼,旋即明白过来,他叶应武的长子,说什么也不能由家中的妾来生,否则到时候免不了会爆发惨烈的嫡、长之争,要知道几百年后康熙皇帝一世英名,最后大儿子和太子斗得不亦乐乎,事情越来越恶劣最终发展成了九龙夺嫡,其间阴谋诡诈之处更是有伤天和,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皇长子不是皇后生的!

更主要的是,虽然对于一夫多妻制,叶应武绝对是把第五肢拽出来也要大力支持的,但是现在突然身临其境了,反倒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太对劲。

当下默默地握住绮琴的手,叶应武有些无奈的笑道:“若是如此,你就不怕宠爱更少?要知道现在这大宋风雨飘摇,北面鞑虏气焰嚣张,以后怕是也在外时日多于在家中了,能顾及到你们的时日,怕是······无论怎么说,这家中后宅,诞下子嗣才是重中之重。”

绮琴垂着头默然良久,方才苦涩一笑:“妾身已经想不了那么远了,只想在这世间难得的安宁之处度完此生,至于诞下郎君血脉,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可别这么说,我爹娘还在抚州等着叶家的第一个孙子呢。”叶应武凑到绮琴耳畔轻声说道,提到爹娘,内心突然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也不知道七百年后自己真正的爹娘,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是不是也想原来那样挂念着自己?如果他们知道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终于有一天也会想他们的时候,会不会感动?

就在叶使君感慨良多的时候,前方虽然细不可闻但是绝对不能忽略的脚步声传来,一名婢女快步的沿着长廊跑了过来,看那匆匆忙忙的样子不用说也是有人找,吓得叶使君差点儿从榻上滚下来。

老子是乌鸦嘴啊!

那名婢女并没有看到叶应武已经彻底阴沉下来的脸色,只是喘息着说道:“使君,文大人和谢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叶应武下意识的抬眼看看,喃喃说道:“老子是不是和这个亭子有仇,不行,无论多少钱,拆掉,从另外一个方向重新建。就不信了,好不容易出来晒个太阳,竟然还有这么麻烦!”

—————————————————————————————

咸淳二年五月初五。

大江北岸,黄州地界。

前几天的阴雨过后天气已经转晴,太阳正炽,灼烤着刚刚因为连日不断的暴雨而变得泥泞不堪、难以行走的道路。本来在风雨滋润下茁壮成长的连天蓑草,也都再一次无声无息的垂下了脑袋想要缩进旁边伙伴的阴影里。

数百名当地百姓服饰的壮汉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着,手上或是军中才有的朴刀,或是家中常备的菜刀,各式各样的兵刃更是显得这一伙人不伦不类。

“前面就是大江了,大家加把劲儿,否则张家那两位哥儿又要急了!”领头的大汉振臂鼓舞士气,“说什么咱们这些蕲州的好汉们也不能输给了他们黄州的,收拾鞑虏人人有份,走!”

“就是,说什么咱们蕲州也不能落下!”另外一名壮汉随声附和,很快被晒得奄奄一息的壮汉们被这么一鼓舞,纷纷提了一口气,脚下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已经隐隐约约可以听见喧嚣的声音,想必距离大江畔相约定的地方已经不远了。透过层层掩映的树林,可以看到足有数百条渔船聚集在一起,黑压压的遮盖了半条大江。

—————————————————————————————

文天祥和谢枋得看见面色不善的叶应武大步而来,只能相视苦笑,看来他们两个每次结伴而来总能撞破些什么。当下行过礼后,文天祥率先开口:

“启禀使君,北岸探子来报,蕲州、黄州当地豪杰正在聚集人马,组成义军,似乎想要北上相助苏刘义将军抵挡鞑虏。”

叶应武一怔,历史上可没有这一出啊,难道是自己研究的不精细?当下也不得不皱着眉问道:“北岸是谁派出的探子,有没有探听清楚到底是何人主持?其目的又是否是真的想要相助苏将军?还有,这件事情苏将军、张将军可知道?”

下面还没有什么经验的两名文官,被叶应武连珠炮一般的发问问的一愣一愣的,不过好在这些关键细节还是不敢疏忽的,当下里谢枋得急忙禀报:

“启禀使君,北岸巡哨的统属于江指挥使。据探子来报,统领义军的,是当地的两位江上渔民,唤作张贵、张顺,却是两兄弟,几位指挥使已经询问过军中本地士卒,此二人平日里便任侠仗义,在渔民甚至当地豪右之中颇有威名,而且张氏兄弟的父母殁于鄂州战乱当中,和北方鞑虏乃是杀父弑母之仇,想必应该是真心相助。至于苏将军······”

文天祥见谢枋得有些发愣,急忙接过来:“苏将军已经北上黄州边境,距离此处尚远,好几日前便已经没有了信使来往。而张将军也一直在准备战船、训练士卒,停靠在永兴县城左近网湖中的那支偏师也已经拔寨北上和张将军会合。张氏兄弟聚集起来的这支义军多是渔民,恐怕想要投靠也应该投靠张将军。”

被两人喋喋不休的嘟囔了半天,叶应武伸手按住隐隐胀痛的太阳穴,没有想到,随着时局的变化,不但北方蒙古军队提前变得蠢蠢欲动,就连六年之后方才跳上历史大舞台并且在救援襄阳的过程中一战成名的张氏兄弟竟然在咸淳二年就出现了,而且还并不是因为夏贵的招募,而是民间的自发行为。

对于这种按理说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义军,南宋朝廷里来是不太待见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叶应武刚刚组建起来的天武军不待见,更何况叶应武虽然不清楚这支义军和历史上那几次三番杀透重围的三千决死之军有什么区别,但是至少张氏兄弟便是难得的将才。

当今的局势已经越来越复杂,这也导致了苏刘义不得不率军北上,而张世杰也不得不亲自坐镇位于大江岸边的水师主寨,因此叶应武的天武军已经组建了好几天了,这位团练使也上任了好几天了,愣是没有和自己那个打水战真的不靠谱的大姐夫见过面,更不要说和那位早就向北跑得没影了的苏将军会晤了。

明明是三支军队一齐作战,现在却莫名其妙的变得各自为战了。

各自为战的后果是什么,就连文天祥和谢枋得这等文官都想得明白,但是大军草创,甚至连弓弩箭矢都配备不全,更不要说北上渡江支援苏刘义了。每日里能干的,便是在城里对着北方空叹息,只祈求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够再拖延一点儿时间。

两名文官对于当下的局势都有些不知所措,而且虽然对于这支刚刚聚集起来也算是有些声势的义军有些不屑,但是也知道要是能将其吞并,啊不,吸纳了,将会大大的增强天武军的战力。

“这样,本官带着天武军后厢亲自渡江北上,去会一会这张氏兄弟。”叶应武咬了咬牙算是下定决心,“另外,其余三厢也不能闲着,都给本官拉到大江边上去,占据各处要地,沿江挖开沟壕,埋上鹿砦,同时命令马廷佑、郭昶,如果粮草、战甲、弓弩、箭矢还不能及时供上来的话,军法伺候!”

文天祥大惊失色,急忙站出来:“使君,万万不可,使君是整个天武军的旗帜,如果使君亲自北上,万一······”

仿佛自动将这几句话过滤去了,叶应武看都不看文天祥,径直在两名文官之间穿过,走到堂前:“杨宝,给老子滚过来,备马,老子去看看天武军能不能打仗!”

文天祥从后面气得直跳脚,最后还是谢枋得无奈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伸出手去帮他将歪了的帽子扶正,苦笑着说道:“宋瑞,何必如此呢,还是去督促一下马廷佑和郭昶吧,否则到时候看着他们两个被军法伺候咱们心里也不好受。”

就在这时,本来已经吩咐好了站在一侧的管家种种事务,并且三步并作两步走出门的叶应武回过头来,又加了一句:“宋瑞,君直,你们有一人替本官写一封信,送往张将军水师大营中,就说叶应武近几日会前去拜访,要快!”

两人相视苦笑,还想要说什么,外面已经响起杨宝的声音和骏马的嘶鸣声。现在这只突然出现的义军就像是已经平衡了太久的天平上又新多出来的一块砝码,如果使用好了,胜利的天平便会倒向自己,如果使用的不好反而会拖累己方。

现在要看的,便是两边统帅的手段了。一想到叶应武的对手是成名已久的阿术,两人总感觉有些惴惴不安。

就在这时,本来已经消失在门外的叶应武突然又折了回来,还是没有搭理不明所以的文天祥和谢枋得,直接向后院走去。

看到这位阴沉着出去的使君大人一脸肃然的大步走回来,即使是大丫鬟铃铛也不敢开口询问,只能急忙带着几名丫鬟紧紧地跟在后面。而叶应武也丝毫没有想要吩咐什么的意思,只是一直沿着刚才走过的长廊走到那八角亭里。

绮琴已经披上外衣,手中依旧拿着书,清风拂过她的秀发和衣裾,阳光洒在那散发着幽香的衣衫和白皙的肌肤上。看到叶应武这么快就去而复返,绮琴轻呼一声急忙站起来,却被迎面而来那个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直接搂进怀里。

叶应武在进入后院的刹那间已经想好了千言万语,就像前世向不知道第几任的女友道歉的时候那样,来一个深情地表白,但是此时此刻却竟无语凝噎。

已经意识到什么,绮琴非但没有挣扎,反而紧紧地抱住叶应武,轻声说道:“要走?去哪里?”

沉默了良久,叶应武方才无奈的说道:“北上渡江,有一支义军······唔!”

绮琴吻在了叶应武的唇上。

女孩的唇瓣冰凉,而且在不断的颤抖。同样冰凉的泪水滑落在两个人紧贴着的脸颊上。

“啵”的一声唇分,叶应武无奈的眨了眨眼:“放心,我一定完完整整的回来。到时候比忘了和今天一样哦!”

话音未落,叶应武仿佛是不忍再等下去的,从女孩渐渐松开的手臂中挣脱出去,然后强忍住自己停留的**,大步而去。

目送叶应武离开,绮琴接过来身边铃铛递过来的手绢,默然了良久,方才轻轻叹了一口气,唇角边挂起一抹笑容。

“娘子,你这是怎么了?”铃铛诧异的问道,这可不是自家娘子平日里的作风,自家娘子什么时候这么主动过?而且也从来没有见过她对那一个人如此珍惜。

绮琴无奈的笑了笑:“可能是入世太深。”

“那娘子,你真的······”铃铛将下人们驱散,然后凑到绮琴身边轻声说道,虽然没有说完,但是两个人都明白之后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小小的八角亭中气氛不由的有些凝滞。

“我曾经恨过他,但是一个执着如斯的郎君,又到何处去寻?”绮琴轻声说着,已经随手掀开层层罗幕,阳光洒下,勾勒出美好的背影,看的铃铛都是微微失神,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自家娘子无论怎样都是美的摄人心魄,使君还真是有福。

—————————————————————————————

黄州,大江之畔。

数百条渔船静静的停泊在阳光中。

岸边的树荫下,两名年轻男子一个提着破旧的朴刀,另一个握着一把鱼叉,并肩站在一块大石上,石头下面或站或坐聚拢了上百名好汉,还有更多的人从树林的各个方向钻出来,手中也都提着千奇百怪的兵刃,一见到站在石上迎风岿然的那两名年轻男子,都是下意识的拱手行礼,对于这一对儿兄弟,大家的敬意都是发自心底的。

“两位张家哥哥,咱黄州、蕲州能叫来的都来了,上千好汉都是家中留了后的,你们且说说,我等如何行事!”一名渔民打扮的年轻小伙子见到周围人来的差不多了,哪还忍得住,跳起来大声喊道。

周围自然是一片附和声。

估计大约摸人来的差不多了,张家两兄弟中的哥哥张贵用手倒握刀柄,向各个方向拱手,很快这片不大的树荫就安静下来,张贵满意地点了点头,方才朗声喝道:

“诸位不光是在江上讨吃的,还有从地里刨食的,但无论如何,都是这蕲、黄两州的地方豪杰,今日能够给我张贵这个面子前来,我张贵万分的荣幸。现在蒙古鞑子已经顶到了咱们黄州的边界上,如果不是苏刘义将军毅然北上扎寨和那些天杀的狗鞑子对峙,恐怕咱们这两州早就遭了毒手了。”

“张家哥哥,你就不用说这些了,鞑子是什么样子俺们这些在边境上贩马混吃喝的还不知道,还有那黄州的守兵他娘的是什么样子想必在座的诸位也都一清二楚。如果不是为了支援襄阳,朝廷早就不要咱们了。可就算这样,俺们说什么也不能让这么好的土地白白的送给那些狗鞑子糟蹋!这样,俺们别的不说,这些银两还有数十马匹都交给张家哥哥了,咱也不会打仗什么的,一切都听张家二位的吩咐。”一名戴着帽子的马贩子指了指树林深处的那些蒙古健马,颇为得意。

平日里不怎么起眼的马帮第一个跳出来表态,本来就听从于张家两兄弟的大江渔夫们自然坐不住了,领头的一个精壮汉子飞快地站了起来,嗓门扯得大大的:

“他娘的可不能只让这马贩子在这里逞威风,咱大江上这么多好儿郎,能输给他们?张家二位兄弟义薄云天,自当统领我们和那些狗鞑子们分出个胜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