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倾宋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既载誉归(上)

倾宋 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既载誉归(上)

作者:然籇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4:21 来源:笔趣阁

ps:说句实话,文斗没写过,靠不靠谱不敢说,还请亲们在书评区积极提出建议,谢谢啦!另外第二更晚7点

和宁门上。

听到自家爹爹有些不服气的反驳,赵云舒沉默片刻,终于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鄂州之战,只要是有点儿心的人,都能够猜到具体是什么样的,只是谁能够想到大宋两代君王,竟然对这个甚至根本没有用心编织的谎言深信不疑。

也不知道是贾似道的运气太好,还是这赵家坐江山的气数,已经尽了?!

只是可惜自己终究不过一介女流,就算是这大宋江山已经岌岌可危,却也只能束手无策,但求天崩地裂的时候,这一家人还能够平平安安的于乱世中寻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虽然赵云舒不知道自己这个爹爹除了做皇帝还能干什么,虽然他的皇帝做的很失败,不过确实能够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官家,舒儿,此处风寒,而且天武军马上就要到和宁门下了,还是速速回来吧。”全皇后脚步匆匆,走上高台。

虽然心中并不认为天武军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既然来了,赵禥还是喜欢凑热闹的,似乎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整场热闹的主角。见到脸上流露出担忧和疲惫神色的全皇后,赵禥郑重点了点头,更像是全皇后的孩子而不是夫君。

素手有些颤抖,赵云舒轻轻拍了拍栏杆,目光却依旧停留在那支越来越近的军队身上。从这个地方已经能够看得见领头那名白袍骁将,一面赤色的旗帜在他的头顶迎风舞动,正是叶字将旗,旗下的这手按佩剑、昂然挺首坐在马背上的,想来也就只可能是叶应武了。

虽然隔着这么远,信安公主依旧感觉到风中带来的阵阵杀气,不知道这样一支赤旗漫卷下的军队,到底都经历了怎样的血火磨难,才能够在这一刻带给所有正视他的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叶应武,你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女孩仿佛没有听见身后全皇后的招呼,默默的看着那道身影。突然间赵云舒感觉坐在马背上的叶应武似乎也抬起头来看向这和宁门,看向城门上的文武百官,也看向御楼顶层那道孤单迎风曼立的倩影。

心头没来由的一热,赵云舒匆匆的转身,跑回楼里。一直等到后面的内侍小心翼翼的把门关上,女孩才靠在柱子上,忍不住轻轻喘息。不知道为什么刚才那一眼,仿佛刺穿了她一直紧闭的内心,穿透心灵。

或许只是自己想错了,那叶应武再怎么也不会看到这么高的地方。就像是匍匐在官家圣人脚下的临安百姓,永远都不会抬头注意到刚才官家就在这和宁门之上俯视着他们。

可是······赵云舒轻轻攥着裙裾,那是叶应武,是凭借一己之力打下一片天地的叶使君,是带着天武军一战破蒙古大军的叶使君,又怎么能是临安城中平平凡凡的百姓所能够相比肩的?

或许他的目光就是这么久远而深邃,能够看到临安百姓不敢看、也从来没有想着会看的地方。又或许终归有一天,这个坐在马背上的年轻人,会取代今天御楼上的人。

金鲤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作者按:这句诗上一次被屏蔽了,故略微改动字样,但愿不会重蹈覆辙。)

叶使君,叶应武,你会走到哪一步?

“姊姊,姊姊,你在想什么?”突然间前面传来孩童的声音,正是被赵云舒带出来的晋国公主赵云微,几名侍女急匆匆的追着跑得飞快的小公主,生怕这个年纪太小的公主摔一跤,那大家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赵云舒蹲下来,一边轻轻捏了捏妹妹的脸蛋,一边笑着说道:“没有什么,姊姊说要带你见识见识这天武军的威风的,现在他们已经到城门下了,不要乱跑,随姊姊下楼怎么样?”

“好啊。”不得不说晋国公主绝对也是完美遗传了赵禥好热闹的性格,当下里连蹦带跳的就要从楼梯上冲下去,吓得几名侍女急忙拦住。

不过好在已经对于自家这个小妹妹的性格了如指掌,赵云舒一把拽住了她,微笑着说道:“刚才姊姊说什么来着?不要乱跑,要是微儿不听话,姊姊就不带着你看了。”

赵云微下意识的咬了咬手指,然后郑重的点了点头。

楼外传来鼓声,伸手牵着妹妹,赵云舒向楼下走去。而一名侍女急忙侧身:“公主,皇后娘娘刚才吩咐,晋国公主不能乱跑的。”

“不能乱跑那是因为本宫没有跟着,现在有本宫亲自照看,难道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赵云舒秀美一蹙,忍不住冷冷说道。

对于这个官家的宝贝女儿,这些宫女可没有胆量反驳,见到赵云舒坚持,便不再多说什么。毕竟这归根结底还是老赵家的私事,是皇家的事情,她们有再大的能耐。要是惹怒了信安公主和晋国公主两位,也没什么好果子吃。甚至几名宫女看着下楼的姊妹两人,忍不住腹诽:要不是信安公主这个鬼精的丫头非得带着晋国公主来看热闹,哪里有这么多烦心事情!

————————————————-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走出临安御街,天武军的歌声也是恰到好处的缓缓平息,但是整个临安却是依旧处于死一样的寂静当中,仿佛所有人都还竖着耳朵,静静听着这尚且在风中飘扬的歌声。

百战都五百骑兵走在最前面,一直前挺到和宁门下,

紧接着天武军步卒迈着刚强有力的正步,踏上和宁门前的广场。如果不是平时注重正步的训练,以求能够达到军队的团结性和统一性,天武军根本不可能迈着正步走过这么远的距离。

对于城楼上的人来说,刚才还远,只能感受到歌声的雄浑激荡,现在看着一排排士卒森严的队列、整齐划一抬起又狠狠砸落的腿,即使是见识过不少大场面的贾似道,也忍不住后背一阵发寒。就像是惊涛骇浪迎面扑来,但是自己却只能站在这里束手无策。

仿佛高大的和宁门,在这样的兵威面前,就像一张薄纸。那成排的长矛随便都能够将其刺透。

甚至就连刚才还不顾一屑的赵禥,这个时候也是死死攥紧栏杆,身后的全皇后哪怕是对于这些不感兴趣,当看到如此兵威的天武军,也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什么时候大宋也有这样的强军?

“正步变齐步,对齐!”城门下突然间传来高声呼喊,原本一步步向前的天武军士卒,同时停步,然后快速对齐。一切都是井然有序,仿佛这些士卒生下来这些动作就已经能够做出。

五千天武军士卒浩浩荡荡,每排百人,足足五十排。如果不是因为和宁门前本来就是正旦庆典以及上元灯节时候群众聚集庆祝的地方,颇为宽敞,否则根本不可能让五千天武军如此整齐的排列。

每一名士卒都是身披白袍,头顶赤旗飘扬,长矛方阵像是沉默的钢铁海洋,伫立在和宁门下。五百百战都骑兵同样也是挺胸抬头,端坐在马背上,一手攥缰绳,一手按佩刀,昂首挺胸。

叶应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到了最后了。在这个地方已经能够隐隐约约看到城门上的身影,最前面的那道身影身穿红色礼服、头戴通天冠,应该就是大宋当今天家圣人,历史上的宋度宗赵禥。而站在赵禥身边那个身形有些佝偻的老人,想来就是一直恨不得把叶应武碎尸万段的贾似道了。普天之下恐怕还没有别人能够和官家并肩站立。

从马背上翻身而下,叶应武上前两步,冲着城门方向恭恭敬敬的鞠躬,朗声说道:“大宋沿江制置大使、京南西路兵马都钤辖、荆州节度使、龙图阁大学士叶应武,参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望陛下恕罪!”

叶应武的声音洪亮,却没有丝毫的波动。赵禥显然有些吃惊,在他的印象中,就算是立下了再大的功业,那些从外地回京的官员,见到天家圣人都是毕恭毕敬甚至歌功颂德,谁不想从外地调回来当一个油水丰厚的京官?而拍谁的马屁都没有拍官家圣人的马屁来得响亮。

所以在赵禥的心中,外地官员哪怕是再大的官,见到自己都要比身边的这些文武百官恭敬三分,甚至谄媚三分,像是叶应武这样不卑不亢的,倒还真是奇也怪哉!

不过赵禥可不是普通的皇帝陛下,越是这种好玩有趣的人物,他越是感兴趣,要是这叶应武也和那些外地回来述职的官员一个德行,那反而不能够引起赵禥的兴趣。

见到城下叶应武躬身行礼,而一侧的赵禥眼神飘忽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贾似道急忙扯了扯赵禥的衣袖,这个时候在临安百姓目光注视下、文武百官的眼皮子底下,就算是贾似道有多么痛恨叶应武,也不能让场面就这样僵持下去。

毕竟叶应武已经尽到了臣子的本分,官家要是没有反应,百姓们可不会认为是叶应武的问题,而是认为这个官家实在是太不靠谱了。赵禥在民间的声誉本来就不怎么样,现在更是不能雪上加霜,毕竟他贾似道和赵禥是一根线上的蚂蚱,只要赵禥倒了,就算是换上其他的老赵家皇帝,最后他贾似道都得倒霉,对于这一点儿贾似道可是心知肚明。

所以就算是帮叶应武一把,也不能让官家在这个时候丢脸。

贾似道拉了赵禥一把,赵禥这才反应过来,轻轻咳嗽一声,这样的场面虽然雄浑壮阔,但是当了三年皇帝,他也不是没有经验,当即朗声说道:“叶卿家为国征战,功莫大焉,请起!”

“叶大人请起!”城楼上几名内侍同时亮出公鸭嗓子,高声喊道,只不过这声音和下面森然的阵列凑在一起,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

叶应武倒是没有在意这些,恭敬地朗声回答:“臣——谢陛下。”

旋即叶应武转身,面向肃杀的而天武军步骑阵列,恐怕整个城池上下,也就只有她一个人能够淡然伫立在这样的杀气与兵威当中了。赤旗飘扬,这是叶应武的天武军,是他带着冲锋陷阵、浴血而归的天武军!

“天武军将士,拜见陛下。”

所有骑兵同时翻身下马,所有步卒也是缓缓躬身,五千五百人同时向着和宁门的方向,沉声喝道:“天武军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浪又一浪的声音像是狂涛拍打着堤岸,站在最前面的叶应武面沉如水,稳如泰山。可是城门楼上的文武百官,却是在这突如其来的声响中忍不住都是发自内心的一阵颤抖。甚至官家赵禥都险些坐倒在地上。

五千五百名浴血归来的士卒,哪怕是声音低沉,却依然难以遮掩身上的凛然气势,难以遏抑他们匣中刀剑意欲出鞘的冲动。无数的长矛随着这一声低沉的吼叫缓缓垂下,又再一次高高扬起。

浪涛,和声音一样,都像是难以阻拦、难以匹敌的浪涛!

拍打在城门上,也拍打在上到赵禥,下到每一名禁军士卒的心头。

这是大宋的军队?什么时候大宋有这样的军队?城门上无数的人在扪心自问,城门下所有的天武军儿郎目光炯炯。

深深吸了一口气,赵禥勉强站稳,朗声喝道:“城下儿郎请起!”

“谢陛下!”又是低沉而强劲的声响,所有的长矛再一次低垂,再一次抬起。虽然已经有了刚才那一次的心理准备,不过城门上所有人还是忍不住在心中依旧打了一个寒战。

站在赵禥和贾似道身后,文武百官一边止住颤抖的双腿,一边互相惊疑不定的打量对方。他们原本以为天武军再怎么着也不过就是些打起仗来勇猛的山村野夫罢了,在襄阳那一亩三分地上或许还有些能耐,到了临安面对贾相公还不得乖乖听话。

可是今天他们亲眼看见,亲身经历,却知道自己是真的错了。已经打上贾似道烙印的官员,有的人心中暗暗警惕,有的人则是茫然四顾;而那些墙头草官员,则是不敢抬头看向前面贾似道的身影,心底十有**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这天武军强悍如斯、这叶应武想来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大家是不是也应该去献一献殷勤了?万一以后贾似道这棵大树倒了,弟兄们不还得换个地方混口饭吃,早跑动跑动绝对比晚跑动好!

不过贾似道似乎并没有在意背后交错的复杂目光,只是静静地看着城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请叶卿家上城为陛下献礼!”一名内侍按照流程高声喊道。

而城门上下都是一阵肃然,所有文武官员都是屏住呼吸,看向城下那道身影,看着叶应武独自一人走向城门。

一直紧闭的和宁门缓缓打开。站在叶应武身后的江铁、吴楚材等人都是提了一口气,甚至手已经伸向战马一侧,那里挂着劲弩。而王进伸出手郑重拍了拍小阳子的肩膀,冲着城门努了努嘴。小阳子点了点头,抱紧胸前的匣子,下意识的看向腰间佩刀。

而且和小阳子熟悉的人细细看去都会发现,小阳子今天要比原来胖了一圈,看上去有些鼓鼓囊囊的,如果不是看脸,根本不像是叶应武那个瘦削的亲卫统领。

对于小阳子王进还是放心的,凭借着这个家伙的血勇以及捆在身上的炸药包,足够保护叶应武了。天武军五千五百人只要不是被困在这里,无论是向前还是退后,都能够来去自如。

王进可还没有把那些花拳绣腿的禁军放在眼里。

“小阳子,我们走。”叶应武淡淡说道,他白色战袍上的血迹一直都没有擦拭,这个时候已经凝固,看上去就像是渲染着朵朵寒梅。

小阳子郑重的应了一声,迈动步伐。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入和宁门,而和宁门内的禁军将士,都是下意识的向这边看过来。叶应武突然间低声问道:“小阳子,紧张不紧张?”

“这有什么好紧张的。”小阳子不由得撇了撇嘴,同样也是尽量压低声音,“属下倒是很好奇,这皇帝老儿长什么样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