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七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五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七节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5:24 来源:笔趣阁

北风呼啸,天寒地冻。

漳水河畔,黑豹义从和长水营的骑兵战士正在井然有序地依次过河。

军司马陈鸣飞身下马,气喘吁吁地给李弘行礼。陈鸣厚实的身躯裹在黑色的大氅里,看上去十分臃肿,他的脸被冻得通红,嘴唇上的一抹胡须又黑又浓,整整齐齐。

“子蝉,辛苦了。”李弘急忙扶起他,说道,“兄弟们都还好吧?”

“大家都很好。”陈鸣恭恭敬敬地回道,“有劳大人挂念。大人为何今日才到?”

“最近又下雨,又下雪,一路上泥泞难行,耽误了好几天的行程。”李弘笑道,“你等急了?让你办的事怎么样?冀州方面可有什么异常?”

陈鸣说道:“下官在邺城仔细侦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了几件不寻常的事,急需向大人禀报。”

“哦。”李弘面露喜色,高兴地说道:“你说说,哪几件事?”

“平原郡有个著名的方士叫襄楷,最近赶到邺城,设坛讲经,吸引了大量的百姓。”陈鸣说道,“他不仅讲经,还和一帮冀州的士子们讨论国事,说要铲除奸阉,以黄老之学和《太平经》治国。”

“其他州郡可有类似的事情?”李玮插嘴问道。

“我们打听了一下,各个州郡都有大知堂的弟子在四处宣讲《太平经》,尤其是魏郡,渤海郡,河间国、常山国、中山国等几个人口大郡,这种事情非常普遍。”陈鸣说道,“冀州的许多官僚富豪都相信这个襄楷大师,据说多数还是他的门下弟子。”

李玮笑道:“这位襄楷大师的胆子太大了,太平道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他又出来宣讲什么《太平经》,我看他是自寻死路啊。”他看看李弘,继续说道,“他敢这么做,和冀州官僚的纵容有很大关系,这件事要好好查查。”

“大知堂?”李弘皱眉问道,“大知堂是干什么的?”

“你不知道?”李玮惊讶地问道。

李弘笑着摇摇头,说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个大知堂类似于太平道,堂内都是一帮方士,学得都是神仙术,也就是修炼长生不老之术,这些人都擅长炼制丹药,会役使鬼神、符箓,还会法术,襄楷大师就是大知堂的教主。”李玮解释道,“大知堂还崇尚墨家学说,堂内的众多方士都颇有墨家巨子的游侠之风。”

“游侠?”李弘问道,“仲渊,这些道士和游侠也扯得上关系?”

“对。”李玮神色凝重地说道,“由战国以来,墨家巨子就逐渐以游侠的身份存于世间,这个传统历久不衰。想当年高祖皇帝统一天下的时候,这些侠义的巨子就潜藏在民间,如朱家、郭解之流,他们暗中组织东西南北等诸道,曾经给了高祖皇帝以很大的帮助。光武皇帝时期,这些人中的奸猾之徒和赤眉、铜马等叛逆同流合污,为祸国家,而其中的贤能之士却跟随光武皇帝南征北战,为汉室中兴立了大功。前两年,太平道张角叛乱,这些妖言惑众的旁门左道就有不少参予其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些人都是一帮唯恐天下不乱之辈,很难缠。”

李玮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如果曹操说的事是真的,那这件事一定和大知堂有关系。”

李弘看看他,又看看陈鸣,问道:“要不要派人盯着他?”

“我试过了。”陈鸣说道,“襄楷行踪不定,门下弟子的武功也非常高强,我们很难打探出什么。”

“那就算了。”李弘笑道,“谅他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子蝉,还有什么事?”

“冀州新招的两万士兵都是在邺城附近征募的,而且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陈鸣说道,“据说,这些人都是从太行山跑回来的流民。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就混到军市打探了一下。”

“怎么样?”李弘问道,“看出来什么问题没有?”

“我看他们都是黄巾军士兵。”陈鸣小声说道,“而且,还是精锐。”

李玮浓眉紧缩,质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我过去就是黄巾军。”陈鸣笑道,“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流民和士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李弘微微笑道:“冀州的事看起来很复杂啊。”他冲着陈鸣挥挥手道,“你接着说,还有什么事?”

陈鸣又说了两件事。最近,魏郡和渤海郡有十几家大富豪被抓捕下狱,家产全部被抄没充公,原因是他们暗中帮助太行山的黄巾军。根据陈鸣的暗中调查,这都是冤案。刚开始时还有人准备上京告状,但叫嚷着告状的人不久就被杀了,随即这事就没人提了。

其次就是赋税的事。要迎接和安排好天子回老家祭祖,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这钱从哪里来?冀州刺史王芬为此在过年前,数次召集冀州九大郡国的太守、国相议事,后来他们决定向百冀州姓强行征收额外的赋税,向富商大户强行摊派募捐。冀州百姓怨声载道。

“这钱陛下不是已经命令少府调拨了吗?”李弘问李玮道,“这个王芬欺上瞒下,胆子不小。”

“大人,这有什么奇怪?”李玮说道,“陛下回一趟老家不容易,这个发财的机会千载难逢,谁会错过?”

“我可以依据这些事把王芬抓起来。”李弘冷笑道。

“我们没有真凭实据,怎么抓人?”李玮苦笑道,“这种趁机敛财的事在大汉国不以为奇。还有那个冤假错案,很正常,谁叫那些人没有后台?如果他们当初花钱买通王芬,也至于现在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啊?”

李弘不满地瞪了一眼李玮。

“象王芬这种老奸巨猾的人做事,肯定滴水不漏,很难抓到把柄,所以,我们还是慢慢来,慢慢逼他,把他逼急了,他自然就会露出马脚。”李玮笑道,“他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奸计。”

李弘点点头,对陈鸣说道:“子蝉,你立即去河间国天子的老家,看看宗庙的修缮和临时行宫的修建情况,如果有问题,立即回报。另外,我写两封信,你派人分别送给刺史府的审配审大人和钜鹿郡的沮授沮大人,我要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陈鸣躬身领命,退了下去。

“大人现在相信曹操的话了?”李玮问道。

“如果真如曹操所言,王芬就不会大张旗鼓地去修宗庙建行宫,费钱又费力。”李弘说道,“等子蝉回来,我们就知道王芬是不是图谋不轨了。”

“那我们现在是先进城还是直接去军营?”

“你不是说要逼他自露马脚吗?”李弘笑道,“走,我们去军营。”

====================

陈逸匆匆走进邺城府衙的书房。

襄楷问道:“伯彦,李弘的部队已经渡过了漳水河吗?”

“还在渡河。”陈逸担忧地说道,“过去,这种事天子都是派自己的亲信奸阉来,我们只要稍加贿赂就可以轻易打发了,但这次……”他看了看王芬和襄楷,忧心忡忡地做到席上,叹了口气道,“是不是我们的计策泄露了,被天子知道了?”

“伯彦过虑了。”王芬笑道。大概因为过度操劳的原因,他的皮肤更黑了,脸上也带着一层倦色。“你想想,天子要是知道了我们的计策,他还会在洛阳宣布大赦天下,恩沐万民吗?他还会坚持要陪着太后回老家吗?他早就派人来抓我们了。”

“但李弘带着八千铁骑巡查冀州,我们不能不防啊。”陈逸说道,“我看,元山兄还是早点出城到漳水河边迎接李弘为好。”

“他配吗?”王芬不屑地冷笑道,“一个蛮子,无须对他那么客气。如果不是他把我们的军资带来了,我连邺城城门都不出,最多出府衙接他一下,已经是给他天大的面子了。”

“大人差矣。”许攸说道,“伯彦兄不是这个意思,他是担心李弘不进城,直接跑到军营啊。如果李弘带有天子的密旨,直接跑到军营接管了那两万军队,我们就非常被动了。”

“那有什么关系。”襄楷笑道,“他要接管给他接管就是了。”

“他本来死定了。”王芬笑道,“我和大师费了许多口舌,才暂时保住了他的性命。”

陈逸和许攸吃了一惊,不解地望着他们。

“李弘行程非常紧张,一路上根本没有停留的时间,即使他接管了我们的部队,最多也不过留下几个军官,几百个骑兵而已,他能把我们的各部军司马,军候,屯长,队率都换成他的人吗?苦酋就在军营里,凭他的威望,谁会背叛?”王芬笑着解释道,“何况,黄巾军和李弘之间仇深似海,官兵们岂能听他的?苦酋听说李弘要来,几次叫嚷着要杀他,为张大帅报仇,这是个麻烦。”他望着襄楷,拱拱手道,“还望大师再去劝劝他,不要坏了我们的大事。”

襄楷点点头。陈逸和许攸两人若有所悟。许攸三十多岁,中等身材,长脸短须,一双精明而张狂的眼睛,顾盼之间颇为自负。他捻须笑道:“大人原来早有安排,怪不得气定神闲,一点都不着急。”

襄楷对陈逸说道:“伯彦,马上就要到二月,留给我们做各项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王爷北上的事,你要立即去办,不能再拖了。”

“没有钱。”陈逸愁眉苦脸地说道,“我和王爷的密使已经会晤多次了,王爷要求我们严格按照大汉的礼仪操办登基的事情,一点都不能马虎。现在用钱的地方这么多,我们哪里有钱准备这事?但王爷的密使说,我们不准备好,王爷就不能启程。”

“元山,你还能挤一点钱出来吗?”襄楷问道。

王芬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大师啊,李弘马上就要到河间国,那边的宗庙还没有修缮,临时行宫还只是个空架子,不应急不行啊。这次修缮宗庙和搭建临时行宫的木材和石料都是条侯董重卖给我们的,不但价格高,而且还要先付钱,所以我现在手上的确没有钱了。”

“我们最近筹集了十几亿钱,怎么现在还没有钱用?”襄楷不高兴地说道,“你说说,钱都怎么用了。”

“大知堂拿走了一部分,贿赂京城的奸阉和官僚用掉一部分,太行山的黄巾军拿走一部分,收买各郡县的官僚也用了不少……”王芬扳着手指头,慢慢说道。

“过年时,你们几个也拿了不少吧?”襄楷非常不满地打断王芬的话,冷声说道,“元山,我听说你一个人就拿了一亿钱。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王芬不急不慢地说道:“我为了这件事,请来了几十个朋友、弟子,他们冒着被诛杀九族的危险跑来帮我,对我情深义重,我不能说到了过年了,还一点表示都没有。做人要讲仁义,不能薄情寡意,让人寒心啦。”

襄楷没有说话。

许攸忽然说道:“大人,朝廷拨给幽州的赈灾钱……”

“那两亿钱已经付给条侯董重了。”王芬说道,“我们必须把所有的材料都立即运到河间国去,否则,这个漏洞如何填补?李弘可不是贪财的奸阉,他是一头豹子,如果给他看出了问题,那就麻烦了。”

王芬想了一下,接着说道:“现在,渤海郡各县还在下面收赋税,这钱估计一时也送不上来,唯独能指望的,就是李弘从京中带给我们的两亿钱军资了。”

襄楷大喜,急忙说道:“元山,那就拜托你了。”

他转脸对陈逸说道:“合肥王必须要在天子离京时到达冀州。”

陈逸点点头,叹道:“我们一旦劫持了天子,就可以立即拥立合肥王为新天子,如此一来,则占尽了先机,只是天下因此而大乱,生灵涂炭,苦难深重啊。”

襄楷看了他一眼,说道:“重振大汉,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要流血死人,但总好过年年流血死人。”

他沉默了一下,又说道:“我们拥立了新天子之后,安定王会在幽州起事,张燕会率军攻占并州,而白绕和于毒等人会出兵攻打河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数月之后,北方州郡将尽在我手。到了那个时候,洛阳大乱也该结束了,幸存下来的官僚自会出城迎接新天子。”

“洛阳大乱?”许攸吃了一惊,情不自禁地反问道。

“何进虽然想尽办法把大皇子留在了洛阳,但大皇子留在洛阳不等于他就能做皇帝。”襄楷笑道,“死人还能做皇帝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