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三国人物介绍--吴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三国人物介绍--吴

作者:猛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5:24 来源:笔趣阁

三国人物介绍--[很是全面]--------------------(资料篇)

[color=Red][size=6][align=center][b]三国人物资料-------吴篇[/b][/align][/size][/color]

[color=Green][size=4][align=center][b]目录:[/b][/align]

1.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周瑜、鲁肃、吕蒙

2.张昭、顾雍、诸葛谨、步骘、张纮、严畯、程秉、阚泽、薛综、薛莹

3.甘宁、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徐盛、周泰、陈武、董袭、凌统

4.潘璋、丁奉、太史慈、吕范、朱治、朱然、朱绩、朱桓、孙邵、陈化

5.郑胄、陆绩、刘基、吾粲、朱据、虞翻、陆瑁、张温、孙静、骆统

6.孙瑜、孙皎、孙奂、孙贲、孙辅、孙翊、孙桓、孙韶、士燮、潘濬

7.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贺齐、全琮、吕岱、周鲂、钟离牧

8.陆逊、陆抗、陆凯、是仪、胡综、诸葛恪、滕胤、濮阳兴、孙峻、孙綝

9.刘惇、吴范、王蕃、楼玄、贺邵、华融、华覈、韦曜、留赞、聂友

10.范慎、虞汜、石伟、赵咨、沈珩、郑泉、冯熙

人物之孙坚

字:文台

时间:155——192(寿37)

容貌: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

籍贯:扬州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官职: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

谥号:武烈皇帝

家庭成员: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妻:吴

人物传记: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县吏出身,因勇敢又有谋略被官府赏识,提拔为军官。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朱俊征讨黄巾,立下许多功劳,被东汉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后董卓乱政,孙坚联合袁术,参加了诸侯联军,征讨董卓,表现最为积极,数次击败董卓的部队;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兵洛阳,修复被董卓破坏的皇陵后返回鲁阳。不久,孙坚受袁术派遣与刘表交战,击败了刘表部下黄祖,却在一次追击中被黄祖的士兵射杀。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后来创建了东吴政权。

历史评价:

陈寿: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董卓:①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②惮坚猛壮。

人物之孙策

字:伯符

时间:175——200(寿26)

容貌:美姿颜

籍贯:同孙坚

官职: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吴侯

谥号:长沙桓王

家庭成员:父:孙坚,弟:孙权等,子:孙绍,妻:大乔

人物传记:

少居江淮间,颇有声望。坚死后投靠袁术,但因术只重用亲信,故策甚失望。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后袁术以孙坚旧部千余人资策,孙策遂自领兵马渡江转战整个江东。先後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等诸部。善用兵,军纪严明,又得周瑜、张紘等当代名士支持与辅佐,先后攻占吴、会稽等郡。为人阔达,善于用人,故甚得江东民心,短短八年间,平定了整个江东,并使江东迅速蓬勃发展,打下了吴国的基础。孙策平定江东后,自领会稽太守,并以其亲族分守诸郡。袁术僭号称帝时,策与之绝交,并奉汉帝诏讨之。后曹操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建安四年术死,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勳,得术、勳兵两万余,遂统一江东,割据东南。操惮其强,与之结亲以安其心。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策欲谋袭许都。其后孙策为故吴郡太守许贡之门客所杀,临终嘱弟权继承其业。

历史评价:

卢弼: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少年英万,勇锐无前,真一时豪杰之士!

曹操:猘儿,谓难与争锋

袁术:使有子如孙郎,夫复何恨!

何义门:伯符以勇锐摧破刘繇王朗,然能系属士民,修其政理,遂创霸业。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

郭嘉: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傅子: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杨亮:神明器宇孙策之俦。

庾信: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纔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陈寿:①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②策为人,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许贡: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或曰: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

虞翻: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人物之孙权

字:仲谋

时间:181——252(寿72)

容貌:方颐大口,目有精光

籍贯:同孙坚

官职:皇帝

谥号:大皇帝

家庭成员:父:孙坚,兄:孙策,子:孙和、孙亮、孙登等,妻:谢、许、步、王、潘

人物传记: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历史评价:

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裴松之:①孙权横废无罪之子,为兆乱。②权愎谏违众,信渊意了,非有攻伐之规,重衤复之虑。宣达锡命,乃用万人,是何不爱其民,昏虐之甚乎?此役也,非惟闇塞,实为无道。

孙盛:①盛闻国将兴,听於民;国将亡,听於神。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適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德矣。而伪设符命,求福妖邪,将亡之兆,不亦显乎!②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是故虽令德无闻,仁泽(内)著,而能屈强荆吴,僭拟年岁者,抑有由也。然霸王之道,期於大者远者,是以先王建德义之基,恢信顺之宇,制经略之纲,明贵贱之序,易简而其亲可久,体全而其功可大,岂委璅近务,邀利於当年哉?语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其是之谓乎!

赵咨: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周瑜: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江表传》: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

刘琬: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恆,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孙策: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陆机:吴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深远矣。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拔吕蒙於戎行,识潘濬于系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执鞭鞠躬,以重陆公之威;悉委武卫,以济周瑜之师。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己,以纳谟士之算。故鲁肃一面而自讬,士燮蒙险而效命。高张公之德而省游田之娱,贤诸葛之言而割**之欢,感陆公之规而除刑政之烦,奇刘基之议而作三爵之誓,屏气跼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凌统之孤,登坛慷慨归鲁肃之功,削投恶言信子瑜之节。是以忠臣竞尽其谋,志士咸得肆力,洪规远略,固不厌夫区区者也。故百官苟合,庶务未遑。

鲁肃:将军神武命世。

张辽: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

人物之孙亮

字:子明

籍贯:同孙坚

官职:皇帝

家庭成员:父:孙权

人物传记:

孙权的第七子,吴国的第二代皇帝。他是个聪明的皇帝,看到孙纵专权,图谋杀之,但最終失败。帝位被废,沦为会稽王。

历史评价:

陈寿: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

人物之孙休

字:子烈

时间:235——364(寿30)

籍贯:同孙坚

官职:皇帝

谥号:景皇帝

家庭成员:父:孙权

人物简介:

东吳第三代皇帝。大將军孙綝废掉皇帝孙亮后拥立他为皇帝。即位后,与丁奉一起诛杀了孙綝。

历史评价:

李衡妻:琅邪王素好善慕名,方欲自显於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明矣。

陈寿: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乎?又使既废之亮不得其死,友于之义薄矣。

人物之孙皓(一名彭祖)

字:元宗

时间:242——283(寿42)

官职:皇帝

家庭成员:父:孙和,子:孙瑾

人物简介:

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即位之前,人们对他报有很大希望。即位后残忍奢侈无度,人心尽失,最后投降晋,吴灭亡,被封为归命侯。

历史评价:

陈寿:①皓之淫刑所滥,陨毙流黜者,盖不可胜数。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谋夕。其荧惑、巫祝,交致祥瑞,以为至急。昔舜、禹躬稼,至圣之德,犹或矢誓众臣,予违女弼,或拜昌言,常若不及。况皓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既蒙不死之诏,复加归命之宠,岂非旷荡之恩,过厚之泽也哉!②皓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

孙盛:夫古之立君,所以司牧群黎,故必仰协乾坤,覆焘万物;若乃*是纵,酷被群生,则天殛之,剿绝其祚,夺其南面之尊,加其独夫之戮。是故汤、武抗钺,不犯不顺之讥;汉高奋剑,而无失节之议。何者?诚四海之酷仇,而人神之所摈故也。况皓罪为逋寇,虐过辛、癸,枭首素旗,犹不足以谢冤魂,洿室荐社,未足以纪暴迹,而乃优以显命,宠锡仍加,岂龚行天罚,伐罪吊民之义乎?是以知僭逆之不惩,而凶酷之莫戒。诗云:“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聊谮犹然,矧僭虐乎?且神旗电扫,兵临伪窟,理穷势迫,然后请命,不赦之罪既彰,三驱之义又塞,极之权道,亦无取焉。

《江表传》:皓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於苑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

李仁:闻吴主披人面,刖人足。恶人横睛逆视,皆凿其眼。

薛莹:归命侯臣皓之君吴也,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危亡之衅,实由於此。

人物之周瑜(吴之周郎)

字:公瑾

时间:175——210(寿36)

容貌:长壮有姿貌

籍贯:扬州庐江舒(今安徽舒城)

官职:南郡太守、偏将军

家庭成员:父:周异,妻:小乔,子:周循、周胤

人物传记: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纳。孙权后来采纳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然后消灭曹操,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

历史评价:

陈寿:①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②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策: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孙权:①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②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人物之鲁肃

字:子敬

时间:172——217(寿46)

容貌:体貌魁奇

籍贯:徐州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

官职:横江将军

家庭成员:子:鲁淑

人物传记:

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年鲁肃在袁术手下当东城长,后经周瑜的推荐,成为孙权的参谋,很早就为孙权谋划了成就帝业的战略计划,深受孙权器重。赤壁战前,鲁肃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战后,鲁肃从大局考虑,又劝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继续巩固孙刘联盟。周瑜去世后,鲁肃接任他的位置,负责处理荆州事务。

历史评价:

陈寿:①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於财,性好施与。②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①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②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③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適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③孤亦子敬英爽有殊略,孤始与一语,便及大计,与禹相似,故比之。

《吴书》: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周瑜:①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②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人物之吕蒙

字:子明

时间:178——219(寿42)

籍贯:豫州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

官职:左护军虎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候

家庭成员:子:吕霸

人物传记:

三国时东吴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须数御曹军,屡献奇计,累功拜庐江太守。在军旅之时,亦发愤读书,深为孙权、鲁肃所倚赖。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于合淝战奋勇抵抗魏军追袭,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又后上代鲁肃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然而旋即得病,不治而薨。

历史评价:

鲁肃:吾谓大弟(吕蒙)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①人长而进益,如吕蒙,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②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

陈寿: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人物之张昭

字:子布

时间:156——236(寿81)

籍贯:徐州彭城郡(今江苏徐州)

容貌:矜严,有威风

官职:辅吴将军

谥号:文侯

家庭成员:子:张承,张休

人物传记:

张昭少时好学,博览群书。二十岁时拒绝应试孝廉而与名士王朗等人讨论时事,深受陈琳赏识。东汉末年张昭避乱扬州。孙策举事时,张昭出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器重张昭,有关文武之事均由张昭办理。

孙策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则尽力辅佐孙权,迅速稳定了民心士气。张昭敢于直言谏议,曾因违背孙权意愿而一度不让他朝见。孙权称帝之后,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著有《春秋左氏传》和《论语注》。

嘉禾四年,张昭去世。孙权素服吊唁。

历史评价:

陈寿:①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②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

孙权:①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②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③使张公在坐,彼(蜀臣)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④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江表传》:昭忠謇亮直,有大臣节。

裴松之:臣松之以为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籓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於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於孙氏,有大当於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

王朗:张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

习凿齿:张昭於是乎不臣矣!夫臣人者,三谏不从则奉身而退,身苟不绝,何忿懟之有?且秦穆违谏,卒霸西戎,晋文暂怒,终成大业。遗誓以悔过见录,狐偃无怨绝之辞,君臣道泰,上下俱荣。今权悔往之非而求昭,后益回虑降心,不远而复,是其善也。昭为人臣,不度权得道,匡其后失,夙夜匪懈,以延来誉,乃追忿不用,归罪於君,闭户拒命,坐待焚灭,岂不悖哉!

人物之顾雍

字:元叹

时间:168——243(寿76)

官职:丞相

谥号:肃侯

家庭成员:子:顾邵、顾裕、顾济

人物简介:

弱冠为合肥长,后历任数县,所在多有治绩。孙权掌权后,任命他为会稽郡丞,行太守事,后不断升迁,成为吴国第二任丞相。顾雍为人严肃,不饮酒,少言语,自孙权上下对其多有忌惮。顾雍为相十九年,多进良言,有功于吴,后病逝,孙权亲自临吊。

历史评价:

孙权: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而侯统废绝,朕甚愍之。

陈寿:顾雍依杖素业,而将之智局,故能究极荣位。

人物之诸葛瑾

字:子瑜

时间:174——241(寿68)

籍贯:徐州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容貌:面长似驴

官职:大将军

家庭成员:弟:诸葛亮、诸葛均,子:诸葛恪、诸葛融

历史年表:

[200年]诸葛瑾汉末避乱江东。孙权的姊婿在曲阿向诸葛瑾请教问题,大惊其才,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后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

[215年]孙权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没谈私事。

[219年]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

[222年]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做书曰:“陛下老远来至白帝,就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肯讲和,此小人之心。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诸将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同年

升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曹真、夏侯尚等围朱然于江陵,诸葛瑾以大兵为之救援。瑾性缓,推道理,无破敌之术,兵久不解。转年春天,河水化开,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瑾进攻浮桥,真等退走。虽无大功,也用保全师顺利入境为功。

同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

[241年]诸葛瑾去世死前嘱咐买棺服,办丧事要简约。

历史评价:

陈寿:①诸葛瑾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②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

孙权:①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②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玄德昔遣孔明至吴,孤尝语子瑜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於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子瑜答孤言:‘弟亮以shi身於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其言足贯神明。今岂当有此乎?孤前得妄语文疏,即封示子瑜,并手笔与子瑜,即得其报,论天下君臣大节,一定之分。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知卿意至,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

《吴录》:瑾性弘缓,推道理,任计画,无应卒倚伏之术,兵久不解,权以此望之。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瑾进攻浮桥,真等退走。虽无大勋,亦以全师保境为功。

虞翻: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

《吴书》:谨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

人物之步骘

字:子山

时间:177——277(寿71)

籍贯:徐州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

官职:丞相

家庭成员:子:步协

人物传记:

少贫孤避难江东,昼勤四体,夜诵经传。权为讨虏,召骘为主记,后徙交州刺史、拜征南中郎。刘表所置苍梧太守吴巨外附内违。骘诱斩之,威声大震。士燮供命,南土始平。纳雍闿加拜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又奔长沙。讨益阳,屯沤口。权称尊号,拜骠骑将军,督西陵,代陆逊抚荆冀戍,励太子拔能人为贤。骘上疏论亲贤远佞斩吕壹,权悟而斩之,赤乌九年为丞相,亦犹诲门生,手不释卷,十年卒。

历史评价:

《吴书》:骘博研道艺,靡不贯览,性宽雅沈深,能降志辱身。岁馀,骘以疾免,与琅邪诸葛瑾、彭城严畯俱游吴中,并著声名,为当时英俊。

陈寿:步骘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性宽弘得众,喜怒不形於声色,而外内肃然。

周昭:当世君子能不然者,亦比有之,岂独古人乎!然论其绝异,未若步丞相之为美也。

人物之张纮

字:子纲

时间:152——211(寿60)

籍贯:徐州广陵(今江苏扬州)

官职:长史

家庭成员:子:张玄

人物传记:

游学京都,还本郡,举茂才,公府辟,皆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创业,投策。表为正议校尉。从讨丹杨。谏策勿身临行陈。建安四年,纮奉章至许都,留为侍御史。谏曹公不以策薨伐吴。曹公从其言。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权以为长史,从征合肥。谏孙权勿亲临突击。次年,劝止吴军征合肥。建议宜出都秣陵,权从之。还吴迎家,途病卒。纮好文学,著诗赋铭诔十馀篇。书法亦为人所称道。

历史评价:

陈寿:张纮文理意正,为世令器,孙策待之亚於张昭,诚有以也。

孔融: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

《吴书》:纮既好文学,又善楷篆。

人物之严畯

字:曼才

籍贯:彭城

官职:尚书令

家庭成员:子:严凯、严爽

人物传记:

少耽学,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友善。性质直纯厚,其於人物,忠告善道,志存补益。张昭进之於孙权,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及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众人咸为畯喜,畯前后固辞:“朴素书生,不闲军事,非才而据,咎悔必至。”发言慷慨,至於流涕,权乃听焉。世嘉其能以实让。权为吴王,及称尊号,畯尝为卫尉,使至蜀,蜀相诸葛亮深善之。不畜禄赐,皆散之亲戚知故,家常不充。广陵刘颖与畯有旧,颖精学家巷,权闻徵之,以疾不就。其弟略为零陵太守,卒官,颖往赴丧,权知其诈病,急驿收录。畯亦驰语颖,使还谢权。权怒废畯,而颖得免罪。久之,以畯为尚书令,后卒。畯著孝经传、潮水论,传於世。

历史评价:

陈寿:严一时儒林也。至畯辞荣济旧,不亦长者乎!

人物之程秉

字:德枢

籍贯:汝南南顿

官职:太子太傅

人物传记:

逮事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士燮命为长史。权闻其名儒,以礼徵秉,既到,拜太子太傅。黄武四年,权为太子登娉周瑜女,秉守太常,迎妃於吴,权亲幸秉船,深见优礼。既还,秉从容进说登曰:“婚姻人伦之始,王教之基,是以圣王重之,所以率先众庶,风化天下,故诗美关雎,以为称首。原太子尊礼教於闺房,存周南之所咏,则道化隆於上,颂声作於下矣。”登笑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病卒官。著周易摘、尚书駮、论语弼,凡三万馀言。秉为傅时,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笃学立行云。

历史评价:

陈寿:程一时儒林也。

人物之阚泽

字:德润

籍贯:会稽山阴

官职:都乡侯

历史年表:

察孝廉,除钱唐长,迁郴令。

孙权为骠骑将军,辟补西曹掾

及称尊号,以泽为尚书。

嘉禾中,为中书令,加侍中。

赤乌五年,拜太子太傅,领中书如故。六年冬卒,权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

历史评价:

陈寿:①性谦恭笃慎,宫府小吏,呼召对问,皆为抗礼。人有非短,口未尝及,容貌似不足者,然所闻少穷。②阚生,一时儒林也。

虞翻:①阚生矫杰,盖蜀之扬雄。②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仲舒也。

人物之薛综

字:敬文

籍贯:沛郡竹邑

官职:太子太傅

家庭成员:子:薛珝、薛莹

历史年表:

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

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除合浦、交阯太守。时交土始开,刺吏吕岱率师讨伐,综与俱行,越海南征,及到九真。事毕还都,守谒者仆射。

黄龙三年,建昌侯虑为镇军大将军,屯半州,以综为长史,外掌众事,内授书籍。虑卒,入守贼曹尚书,迁尚书仆射。时公孙渊降而复叛,权盛怒,欲自亲征。综上疏谏曰:“夫帝王者,万国之元首,天下之所系命也。是以居则重门击柝以戒不虞,行则清道案节以养威严,盖所以存万安之福,镇四海之心。昔孔子疾时,讬乘桴浮海之语,季由斯喜,拒以无所取才。汉元帝欲御楼船,薛广德请刎颈以血染车。何则?水火之险至危,非帝王所宜涉也。谚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况万乘之尊乎?今辽东戎貊小国,无城池之固,备御之术,器械铢钝,犬羊无政,往必禽克,诚如明诏。然其方土寒埆,谷稼不殖,民习鞍马,转徙无常。卒闻大军之至,自度不敌,鸟惊兽骇,长驱奔窜,一人匹马,不可得见,虽获空地,守之无益,此不可一也。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倏忽之间,人船异势。虽有尧舜之德,智无所施,贲育之勇,力不得设,此不可二也。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洿染,凡行海者,稀无斯患,此不可三也。天生神圣,显以符瑞,当乘平丧乱,康此民物;嘉祥日集,海内垂定,逆虏凶虐,灭亡在近。中国一平,辽东自毙,但当拱手以待耳。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桥之安,远履冰之险,则臣子赖祉,天下幸甚。”时群臣多谏,权遂不行。

正月乙未,权敕综祝祖不得用常文,综承诏,卒造文义,信辞粲烂。权曰:“复为两头,使满三也。”综复再祝,辞令皆新,众咸称善。赤乌三年,徙选曹尚书。五年,为太子少傅,领选职如故。六年春,卒。

历史评价:

陈寿:薛综学识规纳,为吴良臣。

人物之薛莹

字:道言

籍贯:同薛综

官职:左国史

家庭成员:父:薛综,子:薛兼

历史年表:

初为秘府中书郎,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

数年,以病去官。

孙皓初,为左执法,迁选曹尚书,及立太子,又领少傅。

建衡三年,皓追叹莹父综遗文,且命莹继作。莹献诗曰:“惟臣之先,昔仕于汉,奕世绵绵,颇涉台观。暨臣父综,遭时之难,卯金失御,邦家毁乱。適兹乐土,庶存孑遗,天启其心,东南是归。厥初流隶,困于蛮垂。大皇开基,恩德远施。特蒙招命。拯擢泥汙,释放巾褐,受职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迁入京辇,遂升机枢。枯瘁更荣,绝统复纪,自微而显,非原之始。亦惟宠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号东宫,乃作少傅,光华益隆。明明圣嗣,至德谦崇,礼遇兼加,惟渥惟丰。哀哀先臣,念竭其忠,洪恩未报,委世以终。嗟臣蔑贱,惟昆及弟,幸生幸育,讬综遗体。过庭既训,顽蔽难启。堂构弗克,志存耦耕。岂悟圣朝,仁泽流盈。追录先臣,愍其无成,是济是拔,被以殊荣。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备物,金革杨声。及臣斯陋,实闇实微,既显前轨,人物之机;复傅东宫,继世荷辉,才不逮先,是忝是违。乾德博好,文雅是贵,追悼亡臣,冀存遗类。如何愚胤,曾无仿佛!瞻彼旧宠,顾此顽虚,孰能忍媿,臣实与居。夙夜反侧,克心自论,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结草,生誓杀身,虽则灰陨,无报万分。”

是岁,何定建议凿圣谿以通江淮,皓令莹督万人往,遂以多盘石难施功,罢还,出为武昌左部督。后定被诛,皓追圣谿事,下莹狱,徙广州。

天纪四年,晋军征皓,皓奉书於司马伷、王浑、王濬请降,其文,莹所造也。莹既至洛阳,特先见叙,为散骑常侍,答问处当,皆有条理。

太康三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莹纂蹈,允有先风,然於暴酷之朝,屡登显列,君子殆诸。

人物之甘宁

字:兴霸

籍贯:益州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

官职:折冲将军西陵太守

家庭成员:子:甘朅

人物传记:

甘宁少年时豪侠仗义,后投靠刘表,又成为黄祖手下,在黄祖手下得不到重用.被周瑜、吕蒙推荐给孙权,孙权十分器重他。甘宁智勇双全、目光深远,作战勇猛,连关羽也十分忌惮。又性格粗犷,轻财敬士,深得江东士卒的爱戴。

历史评价:

孙权:①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②甘兴霸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兒,健兒亦乐为用命。

吕蒙: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

人物之程普

字:德谋

籍贯:幽州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

官职:荡寇将军江夏太守

家庭成员:子:程咨

人物传记:

三国时东吴名将。初时为州郡吏员,有威姿容貌,好计略,善于应对,其性格好施与,喜敬士大夫。跟从孙坚四处征伐,攻城野战,其身常被创伤。孙坚死后,程普随孙策、孙权,讨祖郎严白虎之流,攻刘勋黄祖之辈,周旋江、淮,咸积功劳。后曹操大军下江南,孙权以程普与周瑜共为左右都督,大破曹操于乌林;又从围魏将曹仁于南郡。军中诸将,以程普最为年长,时人皆呼为程公。周瑜死后,程普代领南郡太守。孙权分荆州与刘备后,程普复领江夏太守,迁荡寇将军,不久逝世。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普性好施与,喜士大夫。有容貌计略,善於应对。

吕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

人物之黄盖

字:公覆

籍贯:零陵泉陵

容貌:姿貌严毅

官职:武陵太守偏将军

家庭成员:子:黄柄

人物传记:

三国时孙吴名将。黄盖年少已是孤儿,虽然辛苦备尝,然而素有壮志,纵使处身贫贱,亦不与凡庸居同。不久举为郡吏,并察孝廉,征召于公府。后孙坚举义兵,黄盖从其军。孙坚死后,又先后随孙策及孙权,披甲四出周旋,攻阵屠城。赤壁之役,黄盖随周瑜于赤壁抵抗曹操,并建议策动火攻,功拜武锋中郎将,又领武陵太守。于任职间外讨山越寇盗,内平县邑吏治。加为偏将军,最后于任内病卒。黄盖当官决断,凡事不拖拉留滞,国人都思其恩义,又图画他的形貌,四时祠祭。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

人物之韩当

字:义公

籍贯:幽州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西)

官职:昭武将军冠军太守

家庭成员:子:韩综

人物传记:

善弓马,有膂力,从孙坚征伐,陷敌擒虏,为别部司马。及孙策东渡,从讨三郡,迁先登校尉。从征刘勋,破黄祖,讨鄱阳,领乐安长,山越畏服。后随周瑜等拒破曹公,与吕蒙袭取南郡。宜都之役大破刘备。守南郡,厉将士,同心奉法。黄武二年,封石城侯,迁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后又加都督号。讨丹杨贼,破之。会病卒。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当在外为帅,厉将士同心固守,又敬望督司,奉遵法令。

《吴书》:当勤苦有功,以军旅陪隶,分於英豪,故爵位不加。

人物之蒋钦

字:公奕

籍贯:九江寿春

官职:右护军

家庭成员:子:蒋壹、蒋休

人物传记:

孙策袭袁术,钦随从事。与策定三郡、豫章。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与贺齐并力,黟贼平定。从征合肥,钦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钦贵守约,母妾布衣。性豁达,昔解隙徐盛,论者美焉。从讨关羽,钦督水还,道病卒。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徐盛既服蒋钦德,论者美焉。

人物之徐盛

字:文乡

籍贯:琅邪莒

官职:安东将军芜湖侯

家庭成员:子:徐楷

人物传记:

三国时吴国名将。他在汉末因战乱客居江东,从而开始辅佐孙权。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被迫退走。吴黄武年间,徐盛病逝。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蒋钦:臣闻公举不挟私怨,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

人物之周泰

字:幼平

籍贯:扬州九江郡下蔡(今安徽凤台)

官职:汉中太守奋威将军陵阳侯

家庭成员:子:周邵、周承

人物简介:

周泰先后跟随孙策、孙权,勇武过人,曾舍命保护孙权脱险,在对曹军数次战役中发挥出色,是东吴一员虎将。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泰服事恭敬,数战有功。

孙权: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

人物之陈武

字:子烈

籍贯:庐江松滋

容貌:长七尺七寸

官职:偏将军

家庭成员:子:陈修、陈表

人物传记:

孙策在寿春,武往脩谒,时年十八,因从渡江,征讨有功,拜别部司马。策破刘勋,多得庐江人,料其精锐,乃以武为督,所向无前。及权统事,转督五校。仁厚好施,乡里远方客多依讬之。尤为权所亲爱,数至其家。累有功劳,进位偏将军。建安二十年,从击合肥,奋命战死。权哀之,自临其葬。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泰服事恭敬,数战有功。

人物之董袭

字:元代

籍贯:会稽馀姚

容貌:长八尺,武力过人

官职:偏将军

人物传记:

孙策入郡,袭迎策於高迁亭,任贼曹。随策山阴宿贼黄龙罗、周勃等,策自出讨,袭身斩罗、勃首,迁扬武都尉。从策攻皖,讨刘勋,伐黄祖。主策薨,袭讨鄱阳贼彭虎等众数万人,旬日尽平,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建安十三年,袭随权讨黄祖。袭身以刀断两绁,使祖蒙冲横流,大兵遂进。斩祖。濡须战,袭督五楼船住濡须口。夜卒暴风船覆,袭死。

历史评价:

谢承:袭志节慷慨,武毅英烈。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人物之凌统

字:公绩

时间:189——237(寿49)

籍贯:吴郡馀杭

官职:偏将军

家庭成员:子:凌烈、凌封,父:凌操

人物传记:

凌统年方十五岁,孙权遂拜凌统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摄继父兵。后孙权复征江夏,凌统为前锋,斩黄祖将张硕,搏战登城,大获全捷,封为承烈都尉。不久凌统与周瑜等攻曹仁于南郡。其时甘宁在夷陵,为曹仁别军所围,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以拒曹仁,周瑜自分军救宁,反败为胜,因功迁为校尉。凌统虽在军旅之中,却亲贤接士,轻财重义,又爱士卒,士卒亦敬慕凌统。后从孙权往合肥,为军中右部督。时全军出阵,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却忽在津北出现,孙权遭围;凌统便率领亲近三百人攻入敌围,扞护孙权突走。凌统复还奋战,左右战士尽死,自身亦被创,仍攻杀数十人,待孙权无事方还。于是拜为偏将军。嘉禾六年,凌统病卒,时年四十九。孙权闻之,哀不能自止,数日减其膳,每言及凌统皆流涕,抚育其孤,又使张承为之作铭诔。

历史评价:

陈寿:①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②统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③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凌统最重,然其次矣。

人物之潘璋

字:文珪

时间:?——234

籍贯:兖州东郡发干县(今河南濮阳)

官职:右将军溧阳侯

家庭成员:子:潘平

人物传记:

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战役、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

历史评价:

陈寿:①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脩,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②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

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征伐止顿,便立军巿,他军所无,皆仰取足。然性奢泰,末年弥甚,服物僭拟。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③性博荡嗜酒。

人物之丁奉

字:承渊

时间:?——271

籍贯:扬州庐江安丰(今安徽舒城)

官职:右大司马安丰侯

家庭成员:弟:丁封

人物传记:

丁奉是吴国晚期名将,晓勇而有计谋。他年轻时作小将,多次跟随其他将领征伐,经常勇冠三军。孙亮继位后,丁奉升为冠军将军,参加了吴魏龙兴之战,大破敌人先头部队,立下了大功,升为灭寇将军。孙休继位后,丁奉帮助孙休用计诛杀了权臣孙綝,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后来,孙休病逝,丁奉等人拥立孙皓为帝,被封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几年后,丁奉去世,家人受谗言而被流放。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人物之太史慈

字:子义

时间:166——266(寿41)

籍贯:青州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

容貌: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

官职:建昌都尉

家庭成员:子:太史享

人物传记:

三国时东吴名将。猿臂善射。少年时受郡命劫州章,表现果断,因而知名于世。曾于辽东避难,后助北海相孔融对抗黄巾管亥,善用勇略,为孔融联结平原相刘备,击溃贼众,声名更噪。其后归同郡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鏖战,共相抗衡。后刘繇败死,孙策擒获太史慈,策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慨然许诺。太史慈更替孙策招谕刘繇残军归顺,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数度作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分海昏、建昌作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兼治海昏,共拒刘磐。后孙权以太史慈能克制刘磐,委以南方大事。慈于建安十一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孙策:①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诸君勿复忧也。②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终不欺策。

人物之吕范

字:子衡

籍贯:汝南细阳

容貌:有容观姿貌

官职:大司马

家庭成员:妻:刘,子:吕据

历史年表:

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兒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於太妃前。

后从策攻破庐江,还俱东渡,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下小丹杨、湖孰,领湖孰相。

策定秣陵、曲阿,收笮融、刘繇馀众,增范兵二千,骑五十匹。

后领宛陵令,讨破丹杨贼,还吴,迁都督。

是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与强族严白虎交通。策自将讨虎,别遣范与徐逸攻瑀於海西,枭其大将陈牧。又从攻祖郎於陵阳,太史慈於勇里。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征江夏,还平鄱阳。

策薨,奔丧于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

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

后迁平南将军,屯柴桑。

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

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於洞口。迁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

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

历史评价:

陈寿:①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脩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居处服饰,於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②吕范以旧臣任用,若范之越隘,得以吉终

孙权:吕子衡忠笃亮直,性虽好奢,然以忧公为先,不足为损。

人物之朱治

字:君理

时间:156——224(寿69)

官职:安国将军

家庭成员:子:朱才

历史年表:

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

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

从破董卓於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治破许贡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建安七年,权表治为(九真)〔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

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馀类陈败、万秉等。

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

历史评价:

陈寿:朱治以旧臣任用,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人物之朱然

字:义封

时间:182——249(寿68)

容貌: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终日钦钦

籍贯:扬州丹阳郡故鄣(今浙江安吉附近)

官职:大都督

家庭成员:子:朱绩

人物传记:

本姓施,后赐姓朱,然尝与权同学书,相善,权器之。迁临川郡太守,平山贼,守大坞及三关屯防操,协潘璋擒关羽,徙昭武将军。蒙死荐然守江陵,然大败刘备伐吴,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攻江陵,然固守,敌不克乃退,协权攻石阳、新城。讨柤中胜蒲忠军、李兴队,斩马茂,拜大都督,赤乌一二年卒,权素服举哀。

历史评价:

陈寿:①然以勇烈著闻。内行脩絜,其所文采,惟施军器,馀皆质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②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锺,吕蒙、凌统最重,朱然其次矣。

人物之朱绩

字:公绪

籍贯:同朱然

官职:左大司马

家庭成员:父:朱然

历史年表:

以父任为郎,后拜建忠都尉。

叔父才卒,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濬讨五溪,以胆力称。迁偏将军营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鲁王霸注意交绩,尝至其廨,就之坐,欲与结好,绩下地住立,辞而不当。然卒,绩袭业,拜平魏将军,乐乡督。

明年,魏征南将军王昶率众攻江陵城,不克而退。绩与奋威将军诸葛融书曰:“昶远来疲困,马无所食,力屈而走,此天助也。今追之力少,可引兵相继,吾欲破之於前,足下乘之於后,岂一人之功哉,宜同断金之义。”融答许绩。绩便引兵及昶於纪南,纪南去城三十里,绩先战胜而融不进,绩后失利。

权深嘉绩,盛责怒融,融兄大将军恪贵重,故融得不废。初绩与恪、融不平,及此事变,为隙益甚。建兴元年,迁镇东将军。

二年春,恪向新城,要绩并力,而留置半州,使融兼其任。冬,恪、融被害,绩复还乐乡,假节。

太平二年,拜骠骑将军。

孙綝秉政,大臣疑贰,绩恐吴必扰乱,而中国乘衅,乃密书结蜀,使为并兼之虑。蜀遣右将军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以须绩之后命。永安初,迁上大将军、都护督,自巴丘上迄西陵。元兴元年,就拜左大司马。

建衡二年卒。

人物之朱桓

字:休穆

时间:177——238(寿62)

籍贯:扬州吴郡吴城(今江苏苏州)

官职:前将军青州牧

家庭成员:子:朱异

人物传记:

事权幕府,除馀姚长。桓抚慰民情,士民感戴。迁汤寇校尉,平丹阳鄱阳贼,后为濡须督,魏大司马曹仁率众功濡须,桓斩敌千余,败曹仁。迁奋武将军。黄武七年,桓协逊大败曹休,黄龙元年,拜桓前将军,领青州牧。嘉禾六年,桓与全琮以内应军向庐江,事露引还。桓本傲,耻见部伍,以胡综枉杀部将泄愤。赤乌元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节度不得自由而而愤激。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②朱桓以勇烈著闻。

孙盛:书云臣无作威作福,作威作福,则凶于而家,害于而国。桓之贼忍,殆虎狼也,人君且犹不可,况将相乎?语曰,得一夫而失一国,纵罪亏刑,失孰大焉!

人物之孙邵

字:长绪

籍贯:北海

容貌:长八尺

官职:丞相

人物传记:

为孔融功曹,融称曰“廊庙才也”。从刘繇於江东。及权统事,数陈便宜,以为应纳贡聘,权即从之。拜庐江太守,迁车骑长史。黄武初为丞相,威远将军,封阳羡侯。张温、暨艳奏其事,邵辞位请罪,权释令复职,年六十三卒。

志林曰:吴之创基,邵为首相,史无其传,窃常怪之。尝问刘声叔。声叔,博物君子也,云:“推其名位,自应立传。项竣、(吴孚)〔丁孚〕时已有注记,此云与张惠恕不能。后韦氏作史,盖惠恕之党,故不见书

人物之陈化

字:元耀

籍贯:汝南

容貌:长七尺九寸,雅有威容。

官职:太常

家庭成员:子:陈炽

人物传记:

为郎中令使魏,魏文帝因酒酣,嘲问曰:“吴、魏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化对曰:“易称帝出乎震,加闻先哲知命,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帝曰:“昔文王以西伯王天下,岂复在东乎?”化曰:“周之初基,太伯在东,是以文王能兴於西。”帝笑,无以难,心奇其辞。使毕当还,礼送甚厚。权以化奉命光国,拜犍为太守,置官属。顷之,迁太常,兼尚书令。正色立朝,敕子弟废田业,绝治产,仰官廪禄,不与百姓争利。妻早亡,化以古事为鉴,乃不复娶。权闻而贵之,以其年壮,敕宗正妻以宗室女,化固辞以疾,权不违其志。年出七十,乃上疏乞骸骨,遂爰居章安,卒於家。

历史评价:

化博览众书,气幹刚毅

人物之郑胄

字:敬先

籍贯:沛国

官职:执金吾

家庭成员:子:郑丰,父:郑札

人物传记:

权为骠骑将军,以札为从事中郎,与张昭、孙邵共定朝仪。胄其少子,举贤良,稍迁建安太守。吕壹宾客於郡犯法,胄收付狱,考竟。壹怀恨,后密谮胄。权大怒,召胄还,潘濬、陈表并为请,得释。后拜宣信校尉,往救公孙渊,已为魏所破,还迁执金吾。

历史评价:

胄才学博达,有文武姿局,少知名。

人物之陆绩

字:公纪

籍贯:吴郡吴

容貌:容貌雄壮

官职:偏将军

家庭成员:父:陆康,子:陆宏、陆叡

历史年表:

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

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绩既有躄疾,又意(在)儒雅,非其志也。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於世。豫自知亡日,乃为辞曰:“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呜呼悲隔!”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年三十二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绩,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②陆绩之於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

人物之刘基

字:敬舆

籍贯:东莱牟平

容貌:姿容美好

官职:光禄勋

家庭成员:父:刘繇,弟:刘铄、刘尚

历史年表:

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餽饷,皆无所受。孙权爱敬之。

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

权为吴王,迁基大农。

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权大暑时,尝於船中宴饮,於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馀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徙郎中令。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年四十九卒。

人物之吾粲

字:孔休

籍贯:吴郡乌程

官职:太子太傅

历史年表: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於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断绝,漂没著岸,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沈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馀人。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於天外,潜鳞於重渊者哉?”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遭二宫之变,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

历史评价:

陈寿: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孤城妪:是儿有卿相之骨。

人物之朱据

字:子据

籍贯:吴郡吴

容貌:有姿貌膂力

官职:骠骑将军

家庭成员:子:朱损、朱熊

历史年表:

黄武初,徵拜五官郎中,补侍御史。是时选曹尚书暨艳,疾贪汙在位,欲沙汰之。据以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过,弃瑕取用,举清厉浊,足以沮劝,若一时贬黜,惧有后咎。艳不听,卒败。

权咨嗟将卒,发愤叹息,追思吕蒙、张温,以为据才兼文武,可以继之,自是拜建义校尉,领兵屯湖孰。

黄龙元年,权迁都建业,徵据尚公主,拜左将军,封云阳侯。

嘉禾中,始铸大钱,一当五百。后据部曲应受三万缗,工王遂诈而受之,典校吕壹疑据实取,考问主者,死於杖下,据哀其无辜,厚棺敛之。壹又表据吏为据隐,故厚其殡。权数责问据,据无以自明,藉草待罪。数月,典军吏刘助觉,言王遂所取,权大感寤,曰:“朱据见枉,况吏民乎?”乃穷治壹罪,赏助百万。

赤乌九年,迁骠骑将军。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昭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历史评价:

陈寿:①朱据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②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人物之虞翻

字:仲翔

籍贯:会稽馀姚

官职:骑都尉

家庭成员:子:虞汜

历史年表:

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翻出为富春长。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於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於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於彼乎?”翻由是得免。

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也)!”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在南十馀年,年七十卒。

历史评价:

张纮: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彫摩益光,不足以损。

孙权:①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②虞翻亮直,善於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

陈寿: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

人物之陆瑁

字:子璋

官职:议郎、选曹尚书

家庭成员:子:陆喜,族兄:陆逊

历史年表:

少好学笃义。陈国陈融、陈留濮阳逸、沛郡蒋纂、广陵袁迪等,皆单贫有志,就瑁游处。

嘉禾元年,公车徵瑁,拜议郎、选曹尚书。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覆,欲亲征之,瑁上疏谏。权未许。瑁重上疏,权再览瑁书,嘉其词理端切,遂不行。

赤乌二年,瑁卒。

历史评价:

陈寿: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

人物之张温

字:惠恕

容貌:容貌奇伟

籍贯:吴郡吴

官职:辅义中郎将

家庭成员:父:张允,弟:张祗、张白

人物传记:

时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权谓温曰:“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构於(蜀)。行人之义,受命不受辞也。”温对曰:“臣入无腹心之规,出无专对之用,惧无张老延誉之功,又无子产陈事之效。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温至蜀,诣阙拜章曰:“昔高宗以谅闇昌殷祚於再兴,成王以幼冲隆周德於太平,功冒溥天,声贯罔极。今陛下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於良佐,参列精之炳燿,遐迩望风,莫不欣赖。吴国勤任旅力,清澄江浒,原与有道平一宇内,委心协规,有如河水,军事(兴)烦,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温通致情好。陛下敦崇礼义,未便耻忽。臣自(入)远境,及即近郊,频蒙劳来,恩诏辄加,以荣自惧,悚怛若惊。谨奉所赍函书一封。”蜀甚贵其才。还,顷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业未究。

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将军骆统表理温,孙权不允许.后六年,温病卒。

历史评价:

张昭:老夫讬意,君宜明之

刘基:可与全琮为辈

骆统: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故论温才即可惜,言罪则可恕,

姚虞俊: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

诸葛亮:吾已得之矣,其人於清浊太明,善恶太分。

裴松之:庄周云“名者公器也,不可以多取”,张温之废,岂其取名之多乎!多之为弊,古贤既知之矣。是以远见之士,退藏於密,不使名浮於德,不以华伤其实,既不能被褐韫宝,挫廉逃誉,使才映一世,声盖人上,冲用之道,庸可暂替!温则反之,能无败乎?权既疾温名盛,而骆统方骤言其美,至云“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斯何异燎之方盛,又捴膏以炽之哉!

人物之孙静

字:幼台

官职:昭义中郎将

家庭成员:子: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孙谦,兄:孙坚

人物传记:

坚季弟也。坚始举事,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策破刘繇,定诸县,进攻会稽,遣人请静,静将家属与策会于钱唐。是时太守王朗拒策於固陵,策数度水战,不能克。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查渎南去此数十里,查音祖加反。而道之要径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吾当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策曰:“善。”乃诈令军中曰:“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罂缶数百口澄水。”至昬暮,罗以然火诳朗,便分军夜投查渎道,袭高迁屯。表拜静为奋武校尉,欲授之重任,静恋坟墓宗族,不乐出仕,求留镇守。策从之。权统事,就迁昭义中郎将,终於家。

人物之骆统

字:公绪

籍贯:会稽乌伤

官职:濡须督

家庭成员:父:骆俊

历史年表:

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凌统死,复领其兵。

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权感统言,深加意焉。

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

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

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

人物之孙瑜

字:仲异

官职:奋威将军

家庭成员:父:孙静,子:孙弥、孙熙、孙燿、孙曼、孙纮

人物传记:

以恭义校尉始领兵众。是时宾客诸将多江西人,瑜虚心绥抚,得其欢心。建安九年,领丹杨太守,为众所附,至万馀人。加绥远将军。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后从权拒曹公於濡须,权欲交战,瑜说权持重,权不从,军果无功。迁奋威将军,领郡如故,自溧阳徙屯牛渚。瑜以永安人饶助为襄安长,无锡人颜连为居巢长,使招纳庐江二郡,各得降附。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是时诸将皆以军务为事,而瑜好乐坟典,虽在戎旅,诵声不绝。年三十九,建安二十年卒。

人物之孙皎

字:叔朗

官职:右大都督

家庭成员:父:孙静,子:孙胤、孙晞、孙咨、孙弥、孙仪

历史年表:

始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馀人。是时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

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与诸葛瑾至厚,委庐江刘靖以得失,江夏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亲待,莫不自尽。皎尝遣兵候获魏边将吏美女以进皎,皎更其衣服送还之,下令曰:“今所诛者曹氏,其百姓何罪?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弱。”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

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或以谏宁,宁写信于皎。皎得书,上疏陈谢,遂与宁结厚。

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禽关羽,定荆州,皎有力焉。建安二十四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皎轻财能施,善於交结。

人物之孙奂

字:季明

官职:扬威将军

家庭成员:子:孙承

人物传记:

兄皎既卒,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领江夏太守。在事一年,遵皎旧迹,礼刘靖、李允、吴硕、张梁及江夏闾举等,并纳其善。奂讷於造次而敏於当官,军民称之。黄武五年,权攻石阳,奂以地主,使所部将军鲜于丹帅五千人先断淮道,自帅吴硕、张梁五千人为军前锋,降高城,得三将。大军引还,权诏使在前往,驾过其军,见奂军陈整齐,拜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吴硕、张梁皆裨将军,赐爵关内侯。奂亦爱乐儒生,复命部曲子弟就业,后仕进朝廷者数十人。年四十,嘉禾三年卒。

历史评价:

孙权:初吾忧其迟钝,今治军,诸将少能及者,吾无忧矣。

人物之孙贲

字:伯阳

官职:征虏将军

家庭成员:父:孙羌(孙坚的兄弟),子:孙邻

历史年表:

贲早失二亲,弟辅婴孩,贲自赡育,友爱甚笃。为郡督邮守长。

坚於长沙举义兵,贲去吏从征伐。

坚薨,贲摄帅馀众,扶送灵柩。

后袁术徙寿春,贲又依之。术从兄绍用会稽周昂为九江太守,绍与术不协,术遣贲攻破昂於阴陵。术表贲领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讨平山越。为扬州刺史刘繇所迫逐,因将士众还住历阳。顷之,术复使贲与吴景共击樊能、张英等,未能拔。

及策东渡,助贲、景破英、能等,遂进击刘繇。繇走豫章。策遣贲、景还寿春报术,值术僭号,署置百官,除贲九江太守。贲不就,弃妻孥还江南。

时策已平吴、会二郡,贲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军旋,闻繇病死,过定豫章,上贲领太守,后封都亭侯。

建安十三年,使者刘隐奉诏拜贲为征虏将军,领郡如故。在官十一年卒。

人物之孙辅

字:国仪

官职:交州刺史

家庭成员:兄:孙贲,子:孙兴、孙昭、孙伟、孙昕

人物传记:

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三郡。策讨丹杨七县,使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并招诱馀民,鸠合遗散。又从策讨陵阳,生得祖郎等。策西袭庐江太守刘勋,辅随从,身先士卒,有功。策立辅为庐陵太守,抚定属城,分置长吏。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遣使与曹公相闻,事觉,权幽系之。数岁卒。

人物之孙翊(名俨)

字:叔弼

官职:丹杨太守

家庭成员:妻:徐,子:孙松,兄:孙权、孙策

人物简介:

权弟也。太守硃治举孝廉,司空辟。建安八年,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二十。后卒为左右边鸿所杀,鸿亦即诛。

历史评价:

陈寿:骁悍果烈,有兄策风

人物之孙桓

字:叔武

官职:建武将军

人物传记:

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桓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下督牛渚,作横江坞,会卒。

历史评价:

刘备::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

人物之孙韶(本姓俞氏)

字:公礼

官职:幽州牧

容貌:身长八尺,仪貌都雅。

家庭成员:子:孙越

历史年表:

年十七,收河馀众,缮治京城,起楼橹,脩器备以御敌。权闻乱,从椒丘还,过定丹杨,引军归吴。夜至京城下营,试攻惊之,兵皆乘城传檄备警,讙声动地,颇射外人,权使晓喻乃止。

明日见韶,甚器之,即拜承烈校尉,统河部曲,食曲阿、丹徒二县,自置长吏,一如河旧。

后为广陵太守、偏将军。

权为吴王,迁扬威将军,封建德侯。

权称尊号,为镇北将军。青、徐、汝、沛颇来归附,淮南滨江屯候皆彻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自权西征,还都武昌,韶不进见者十馀年。权还建业,乃得朝觐。权问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众寡,魏将帅姓名,尽具识之,有问咸对。加领幽州牧、假节。

赤乌四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韶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埸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负败。

孙权:吾久不见公礼,不图进益乃尔。

人物之士燮

字:威彦

籍贯:苍梧广信

官职:卫将军

家庭成员:弟:士壹

历史年表:

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

父赐丧阕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阯太守。

燮不废贡职,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

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权加燮为左将军。

建安末年,燮遣子廞入质,权以为武昌太守,燮、壹诸子在南者,皆拜中郎将。

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民使遥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

黄武五年,年九十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②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

袁徽: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於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馀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

人物之潘濬

字:承明

籍贯:武陵汉寿

官职:太常

家庭成员:子:潘翥

历史年表:

弱冠从宋仲子受学。

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赃秽不脩,濬按杀之,一郡震竦。

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

刘备领荆州,以濬为治中从事。备入蜀,留典州事。

孙权杀关羽,并荆土,拜濬辅军中郎将,授以兵。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

权称尊号,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

五谿蛮夷叛乱盘结,权假濬节,督诸军讨之。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群蛮衰弱,一方宁静。

濬求朝,诣建业,欲尽辞极谏。至,闻太子登已数言之而不见从,濬乃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刃杀壹,以身当之,为国除患。壹密闻知,称疾不行。濬每进见,无不陈壹之奸险也。由此壹宠渐衰,后遂诛戮。权引咎责躬,因诮让大臣。

赤乌二年,濬卒。

历史评价:

《吴书》: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

孙权:承明,昔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

陈寿:潘濬公清割断,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

人物之孙登

字:子高

官职:皇太子

谥号:宣太子

家庭成员:父:孙权,子:孙璠、孙希、孙英

历史年表:

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

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

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后弟虑卒,权为之降损,登昼夜兼行,到赖乡,自闻,即时召见。见权悲泣,因谏曰:“虑寝疾不起,此乃命也。方今朔土未一,四海喁喁,天戴陛下,而以下流之念,减损大官殽馔,过於礼制,臣窃忧惶。”权纳其言,为之加膳。住十馀日,欲遣西还,深自陈乞,以久离定省,子道有阙,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权遂留焉。

嘉禾三年,权征新城,使登居守,总知留事。时年谷不丰,颇有盗贼,乃表定科令,所以防御,甚得止奸之要。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

历史评价:

陈寿: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美之德。

人物之孙虑

字:子智

官职:建昌侯

家庭成员:父:孙权

历史年表:

黄武七年,封建昌侯。

后二年,丞相雍等奏虑性聪体达,所尚日新,比方近汉,宜进爵称王,孙权未许。

久之,尚书仆射存上疏,权乃许之,於是假节开府,治半州。

年二十,嘉禾元年卒。无子,国除。

历史评价:

顾雍:虑性聪体达。

存:建昌侯虑禀性聪敏,才兼文武,於古典制,宜正名号。陛下谦光,未肯如旧,群寮大小,咸用於邑。方今奸寇恣睢,金鼓未弭,腹心爪牙,惟亲与贤。辄与丞相雍等议,咸以虑宜为镇军大将军,授任偏方,以光大业

陈寿:①少敏惠有才艺,权器爱之。②虑以皇子之尊,富於春秋,远近嫌其不能留意。及至临事,遵奉法度,敬纳师友,过於众望。③虑有好善之姿,规自砥砺,短命早终,哀哉!

孙权:以虑气志休懿,武略夙昭,必能为国佐定大业,故授以上将之位,显以殊特之荣,宠以兵马之势,委以偏方之任。外欲威振敌虏,厌难万里,内欲镇抚远近,慰恤将士,诚虑建功立事竭命之秋也。虑其内脩文德,外经武训,持盈若冲,则满而不溢。敬慎乃心,无忝所受。

人物之孙和

字:子孝

官职:太子

谥号:文皇帝

家庭成员:父:孙权,母:王,妻:张,子:孙皓、孙德、孙谦、孙俊

历史年表:

年十四,为置宫卫,使中书令阚泽教以书艺。好学下士,甚见称述。

赤乌五年,立为太子,时年十九。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

孙权徙和於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

太元二年正月,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太元二年四月,权薨,诸葛恪秉政。恪被诛,孙峻因此夺和玺绶,徙新都,又遣使者赐死。和与妃张辞别,张曰:“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亦自杀,举邦伤焉。

历史评价:

陈寿:和有好善之姿,规自砥砺,或短命早终,或不得其死,哀哉!

人物之孙霸

字:子威

官职:鲁王

家庭成员:父:孙权,子:孙基、孙壹

人物传记:

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於权耳,权禁断往来,假以精学。时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阴共附霸,图危太子。谮毁既行,太子以败,霸亦赐死。

历史评价:

陈寿:霸以庶干適。

人物之孙奋

字:子扬

官职:齐王

家庭成员:父:孙权,母:仲姬

历史年表:

太元二年,立为齐王,居武昌。

权薨,太傅诸葛恪不欲诸王处江滨兵马之地,徙奋於豫章。奋怒,不从命,又数越法度。恪上笺,奋得笺惧,遂移南昌,游猎弥甚,官属不堪命。

及恪诛,奋下住芜湖,欲至建业观变。傅相谢慈等谏奋,奋杀之。

建衡二年,孙皓左夫人王氏卒。皓哀念过甚,朝夕哭临,数月不出,由是民间或谓皓死,讹言奋与上虞侯奉当有立者。奋母仲姬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疑其或然,扫除坟茔。皓闻之,车裂俊,夷三族,诛奋及其五子,国除。

历史评价:

陈寿:奋不遵轨度,固取危亡之道也。然奋之诛夷,横遇飞祸矣。

人物之贺齐

字:公苗

时间:?——227

籍贯:扬州会稽山阴(今江苏绍兴)

官职:后将军徐州牧山阴侯

家庭成员:子:贺达,弟:贺景

人物简介:

贺齐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斗中立有大功,深受孙权器重。后来在与魏国的多次边境争斗中也屡立战功,官至后将军,并领徐州牧。

历史评价:

陈寿:①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凡此诸臣,皆克宁内难,绥静邦域者也。②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

人物之全琮

字:子璜

时间:?——249

籍贯:扬州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

官职:右大司马左军师徐州牧钱唐侯

家庭成员:父:全柔,子:全绪、全怿

人物传记:

时中州士人避乱至南方,依从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全琮募得精兵万余人,出屯牛渚,迁偏将军。黄武元年,魏国使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诸将相拒,全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并与徐盛击破敌兵,杀魏将尹卢。因功迁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不久又与陆逊合击曹休于石亭。孙权分丹杨、吴郡、会稽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全琮领太守。全琮至时,明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收得万余人。后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孙鲁班,自此一门显贵。赤乌九年迁右大司马、左军师。十二年逝世。

历史评价:

庞统: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陈寿:①全琮有当世之才,贵重于时,然不检奸子,获讥毁名云。②琮既亲重,宗族子弟并蒙宠贵,赐累千金,然犹谦虚接士,貌无骄色。

裴松之:琮辄散父财,诚非子道,然士类县命,忧在朝夕,权其轻重,以先人急,斯亦冯暖市义、汲黯振救之类。

《吴书》:琮为将甚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及作督帅,养威持重,每御军,常任计策,不营小利。

孙登:全琮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人物之吕岱

字:定公

籍贯:广陵海陵

官职:大司马

家庭成员:子:吕凯

历史年表:

少为郡县吏,避乱南渡。

孙权统事,岱诣幕府,出守吴丞。权亲断诸县仓库及囚系,长丞皆见,岱处法应问,甚称权意,召署录事,出补馀姚长,召募精健,得千馀人。

会稽东冶五县贼吕合、秦狼等为乱,权以岱为督军校尉,与将军蒋钦等将兵讨之,遂禽合、狼,五县平定,拜昭信中郎将。

建安二十年,督孙茂等十将从取长沙三郡。又安成、攸、永新、茶陵四县吏共入阴山城,合众拒岱,岱攻围,即降,三郡克定。权留岱镇长沙。安成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等首尾关羽,复为反乱。砀据攸县,龙在醴陵。权遣横江将军鲁肃攻攸,砀得突走。岱攻醴陵,遂禽斩龙,迁庐陵太守。

延康元年,代步骘为交州刺史。迁安南将军,假节,封都乡侯。

黄龙三年,以南土清定,召岱还屯长沙沤口。

嘉禾三年,权令岱领潘璋士众,屯陆口,后徙蒲圻。

潘濬卒,岱代濬领荆州文书,与陆逊并在武昌,故督蒲圻。

孙亮即位,拜大司马。

太平元年,年九十六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岱清身奉公,所在可述。体素精勤,躬亲王事。②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凡此诸臣,皆克宁内难,绥静邦域者也。吕岱清恪在公。

张承:昔旦奭翼周,二南作歌,今则足下与陆子也。忠勤相先,劳谦相让,功以权成,化与道合,君子叹其德,小人悦其美。加以文书鞅掌,宾客终日,罢不舍事,劳不言倦,又知上马辄自超乘,不由跨蹑,如此足下过廉颇也,何其事事快也。周易有之,礼言恭,德言盛,足下何有尽此美耶。

人物之周鲂

字:子鱼

籍贯:吴郡阳羡

官职:裨将军

家庭成员:子:周处

功绩:计赚曹爽而断发,石亭破曹休

历史评价:

陈寿:①鲂在郡十三年赏善罚恶,威恩并行。②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凡此诸臣,皆克宁内难,绥静邦域者也。周鲂谲略多奇

人物之钟离牧

字:子干

籍贯:会稽山阴

官职:濡须督

家庭成员:父:钟离绪,兄:钟离骃,子:钟离祎、钟离盛

历史年表:

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二十馀亩。

赤乌五年,从郎中补太子辅义都尉,迁南海太守。还为丞相长史,转司直,迁中书令。会建安、鄱阳、新都三郡山民作乱,出牧为监军使者,讨平之。贼帅黄乱、常俱等出其部伍,以充兵役。封秦亭侯,拜越骑校尉。

永安六年,蜀并于魏,武陵五谿夷与蜀接界,时论惧其叛乱,乃以牧为平魏将军,领武陵太守,往之郡。

是时刘氏连和,诸夷率化,今既无往日之援,而郭纯已据迁陵,而明府以三千兵深入,尚未见其利也。”牧曰:“非常之事,何得循旧?”即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险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馀人及其支党凡千馀级,纯等散,五谿平。迁公安督、扬武将军,封都乡侯,徙濡须督。复以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卒官。

历史评价:

羊?:锺离子幹吾昔知之不熟,定见其在南海,威恩部伍,智勇分明,加操行清纯,有古人之风。

陈寿: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凡此诸臣,皆克宁内难,绥静邦域者也。锺离牧蹈长者之规

人物之陆逊(本名议)

字:伯言

时间:183—245(寿63)

容貌:身长八尺面如美玉

籍贯:扬州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官职:丞相

谥号:昭侯

家庭成员:子:陆延、陆抗

历史年表:

少孤,为从祖康纲纪门户。

年二十一,历东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年旱,开仓济民,督农桑。讨会稽山越贼帅潘临、鄱阳尤突,所向皆服,拜定威校尉。

权配逊策女,数访世务,逊议以“平山寇叛,取精锐。”权纳其策。由虚势伏兵,破丹杨费栈,安内患,得精卒数万。

建安二十四年,蒙称疾瞒关羽,逊代献骄兵计,军暗渡取荆州,除抚边华亭侯。败詹晏、屈陈凤。破房陵邓辅、南乡郭睦,诱降文布。迁镇西将军,封娄侯。陆逊论治荆州“拔人才、未亲疏。”权纳之。

黄武元年,拜大都督、假节。督军五万西陵拒刘,伐谋分兵相机而动。火攻,备军尽殁;伏兵,逊逸待劳。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吴蜀合,捆以外逊主之,权留玺于逊自裁度。皖县破曹休,缴获从辎重。黄龙元年,拜上大将军、右都护。辅太子。京外上疏:“宽刑罚、忘过记功,以成王业。阻权偏师取夷州。”公孙渊背盟,权欲征,逊陈弊利“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辍;图四海,匪怀细害大。乞息六师,定中夏。”权纳焉。

嘉禾五年,逊协诸葛瑾攻襄阳。信韩扁为敌虏。逊佯攻暗退兵,袭江夏附者众。陷魏江夏太守逯式解边害。

嘉禾六年,平吴遽乱,定三郡。逊忧吕壹弄权,陈曲直于权。年少丰,开仓济民。逊善赌人,昔言以诸葛恪、暨艳、杨竺终败丧,果应。

赤乌七年,代顾雍为丞相。陈“太子正统,藩正有别,当彼此得所,上下获安。”叩头流血。权不纳,又累遣使责逊,逊愤恚卒

历史评价:

孙权:①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②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於君也。

③伯言常长於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

吕蒙: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刘备: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孙桓: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诸葛瑾:伯言多智略,其当有以。

曹丕: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步骘:陆逊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陈寿::①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②

逊虽身在外,乃心於国。

裴松之:逊虑孙权以退,魏得专力於己,既能张拓形势,使敌不敢犯,方舟顺流,无复怵惕矣,何为复潜遣诸将,奄袭小县,致令市人骇奔,自相伤害?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违,失律之凶宜应,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岂此之馀殃哉!

陆机:刘氏之伐,陆公喻之长,其势然也。

人物之陆抗

字:幼节

籍贯:同陆逊

官职:大司马

家庭成员:父:陆逊,子:陆晏、陆景、陆玄、陆机、陆云

人物传记:

逊死,抗拜建武校尉,率逊众还葬。明年与恪换屯柴桑,又寿春胜魏,督西陵等地。蜀亡,攻巴东罗宪,无功而返。抗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数谏朝堂,厉众治寡、安治乱,亲贤远宦戒于君。守江陵与晋车骑羊祜英雄相惜;筑围墙退杨肇平西陵降步阐众。后上疏求敕薛莹,任人唯贤。又言休养生息,以待时机。凤皇二年,就拜大司马、荆州牧。三年夏,病重上疏,陈西陵利害,劝施仁治,重守西陵,以应急变,秋天卒。

历史评价:

陈寿: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习凿齿:抗见国小主暴,而晋德弥昌,人积兼己之善,而己无固本之规,百姓怀严敌之德,阖境有弃主之虑,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奋其危弱,抗权上国者,莫若亲行斯道,以侔其胜。使彼德靡加吾,而此善流闻,归重邦国,弘明远风,折冲於枕席之上,校胜於帷幄之内,倾敌而不以甲兵之力,保国而不浚沟池之固,信义感於寇仇,丹怀体於先日。岂设狙诈以危贤,徇己身之私名,贪外物之重我,闇服之而不备者哉!

陆机: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贤诸葛之言而割**之欢,感陆公之规而除刑政之烦,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据东坑,深沟高垒,案甲养威。反虏踠迹待戮,而不敢北闚生路,强寇败绩宵遁,丧师大半,分命锐师五千,西御水军,东西同捷,献俘万计。信哉贤人之谋,岂欺我哉!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陆公没而潜谋兆,吴衅深而六师骇。

陆凯:抗,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幹,国家之良辅。

人物之陆凯

字:敬风

籍贯:同陆逊

官职:左丞相

家庭成员:子:陆祎,弟:陆胤

人物简介:

吴国左丞相,陆逊的族子。在內政方面和讨伐山越時建立功勋。劝谏暴虐的吴帝孙皓,但是不被采纳。

历史评价:

陈寿:陆凯忠壮质直,皆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

人物之是仪(本姓氏)

字:子羽

籍贯:北海营陵

官职:尚书仆射

历史年表:

依刘繇,避乱江东。繇军败,仪徙会稽。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徵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谘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

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蜀相诸葛亮卒,权垂心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

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历史评价:

孙权: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陈寿:①是仪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②是仪,权之时幹兴事业者也。仪清恪贞素,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徐众:①古之建姓,或以所生,或以官号,或以祖名,皆有义体,以明氏族。故曰胙之以土而命之氏,此先王之典也,所以明本重始,彰示功德,子孙不忘也。今离文析字,横生忌讳,使仪易姓,忘本诬祖,不亦谬哉!教人易姓,从人改族,融既失之,仪又不得也。②是仪以羁旅异方,客仕吴朝,值谗邪殄行,当严毅之威,命县漏刻,祸急危机,不雷同以害人,不苟免以伤义,可谓忠勇公正之士,虽祁奚之免叔向,庆忌之济硃云,何以尚之?忠不谄君,勇不慑耸,公不存私,正不党邪,资此四德,加之以文敏,崇之以谦约,履之以和顺,保傅二宫,存身爱名,不亦宜乎!

人物之胡综

字:伟则

籍贯:汝南固始

官职:侍中

家庭成员:子:胡冲

历史年表:

少孤,母将避难江东。

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留吴与孙权共读书。

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

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

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

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为亭侯。

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於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

权下都建业,综为侍中,进封乡侯.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综乃伪为质作降文三条

赤乌六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胡综,孙权之时幹兴事业者也。综文采才用,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

②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人物之诸葛恪

字:元逊

时间:203------253(寿51)

容貌: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

籍贯:徐州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官职:太傅

家庭成员:父:诸葛谨,子:诸葛绰、诸葛竦、诸葛建

人物传记: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从小就以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曾任丹杨太守,为吴国征得大量兵源。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了吴国大权,率军抵挡了魏国三路进攻,在东兴大胜魏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率大军伐魏,围攻新城不下,士卒因疾病死伤惨重,回军后为掩饰过失,更加独断专权。不久,诸葛恪被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历史评价:

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

孙权: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②恪刚很自用

诸葛亮: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

诸葛谨: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孙盛:恪与胤亲厚,约等疏,非常大事,势应示胤,共谋安危。然恪性强梁,加素侮峻,自不信,故入,岂胤微劝,便为之冒祸乎?

虞喜:夫讬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自非采纳群谋,询于刍荛,虚己受人,恆若不足,则功名不成,勋绩莫著。况吕侯国之先耆,智度经远,而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之疏,乃机神不俱者也。若因十思之义,广谘当世之务,闻善速於雷动,从谏急於风移,岂得陨首殿堂,死凶竖之刃?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

童谣: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於何相求成子閤

臧均:恪素性刚愎,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静邦内,兴功暴师,未期三出,虚耗士民,空竭府藏,专擅国宪,废易由意,假刑劫众,大小屏息。

孙休:恪盛夏出军,士卒伤损,无尺寸之功,不可谓能;受讬孤之任,死於竖子之手,不可谓智。

陈寿:诸葛恪才气幹略,邦人所称,然骄且吝,周公无观,况在於恪?矜己陵人,能无败乎!若躬行所与陆逊及弟融之书,则悔吝不至,何尤祸之有哉?

胡综: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

人物之滕胤

字:承嗣

籍贯:北海剧

容貌:美容仪、为人白晳、威仪可观。

官职:都下督

家庭成员;父:滕胄

历史年表:

权为吴王,追录旧恩,封胤都亭侯。

弱冠尚公主。

年三十,起家为丹杨太守,徙吴郡、会稽,所在见称。

太元元年,权寝疾,诣都,留为太常,与诸葛恪等俱受遗诏辅政。

孙亮即位,加卫将军。

恪将悉众伐魏,胤谏恪曰:“君以丧代之际,受伊、霍之讬,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於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不如案甲息师,观隙而动。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安之?”恪曰:“诸云不可者,皆不见计算,怀居苟安者也,而子复以为然,吾何望焉?夫以曹芳闇劣,而政在私门,彼之臣民,固有离心。今吾因国家之资,藉战胜之威,则何往而不克哉!”以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胤白日接宾客,夜省文书,或通晓不寐。

历史评价:

吴书:胤宠任弥高,接士愈勤,表奏书疏,皆自经意,不以委下。

陈寿:滕胤厉脩士操,遵蹈规矩,而孙峻之时犹保其贵,必危之理也。

人物之濮阳兴

字:子元

籍贯:陈留人

官职:丞相

家庭成员:父:濮阳逸

历史年表:

兴少有士名,孙权时除上虞令,稍迁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使蜀,还为会稽太守。时琅邪王休居会稽,兴深与相结。

孙休即位,徵兴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

永安三年,都尉严密建丹杨湖田,作浦里塘。诏百官会议,咸以为用功多而田不保成,唯兴以为可成。遂会诸兵民就作,功佣之费不可胜数,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

兴迁为丞相。与休宠臣左将军张布共相表裹,邦内失望。

七年七月,休薨。左典军万彧素与乌程侯孙皓善,乃劝兴、布,於是兴、布废休適子而迎立皓,皓既践阼,加兴侍郎,领青州牧。俄彧谮兴、布追悔前事。十一(年)朔入朝,皓因收兴、布,徙广州,道追杀之,夷三族。

历史评价:

陈寿:濮阳兴身居宰辅,虑不经国,协张布之邪,纳万彧之说,诛夷其宜矣。

人物之孙峻

字:子远

时间:219----256(寿3

官职:丞相大将军

家庭成员:父:孙恭

历史年表:

孙权末,徙武卫都尉,为侍中。

权临薨,受遗辅政,领武卫将军,故典宿卫,封都乡侯。

既诛诸葛恪,迁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假节,进封富春侯。滕胤以恪子竦妻父辞位,峻、胤虽内不沾洽,而外相包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五凤元年,吴侯英谋杀峻,英事泄死。

五凤二年,魏将毌丘俭、文钦以众叛,与魏人战於乐嘉,峻帅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袭寿春,会钦败降,军还。

是岁,蜀使来聘,将军孙仪、(孙邵綝恂)〔张怡、林恂〕等欲因会杀峻。事泄,仪等自杀,死者数十人,并及公主鲁育。

峻欲城广陵,朝臣知其不可城,而畏之莫敢言。唯滕胤谏止,不从,而功竟不就。

其明年,文钦说峻征魏,峻使钦与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硃异、前将军唐咨自江都入淮、泗,以图青、徐。峻与胤至石头,因饯之,领从者百许人入据营。据御军齐整,峻恶之,称心痛去,遂梦为诸葛恪所击,恐惧发病死

历史评价:

陈寿:①少便弓马,精果胆决。②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③峻凶竖盈溢,固无足论者

人物之孙綝

字:子通

时间:231-----258(寿2

官职:大将军

家庭成员:父:孙绰

人物传记:

綝始为偏将军,及峻死,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代知朝政。吕据闻之大恐,与诸督将连名,共表荐滕胤为丞相,綝更以胤为大司马,代吕岱驻武昌。据引兵还,使人报胤,欲共废綝。綝闻之,遣从兄虑将兵逆据於江都,使中使敕文钦、刘纂、唐咨等合众击据,遣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告胤取据,并喻胤宜速去意。胤自以祸反,因留融、晏,勒兵自卫,召典军杨崇、将军孙咨,告以綝为乱,迫融等使有书难綝。綝不听,表言胤反,许将军刘丞以封爵,使率兵骑急攻围胤。胤又劫融等,使诈诏发兵。融等不从,胤皆杀之。胤颜色不变,谈笑若常。或劝胤引兵至苍龙门,将士见公出,必皆委綝就公。时夜已半,胤恃与据期,又难举兵向宫,乃约令部典,说吕侯以在近道,故皆为胤尽死,无离散者。时大风,比晓,据不至。綝兵大会,遂杀胤及将士数十人,夷胤三族。

綝迁大将军,假节,封永宁侯.初,峻从弟虑与诛诸葛恪之谋,峻厚之,至右将军、无难督,授节盖,平九官事。綝遇虑薄於峻时,虑怒,与将军王惇谋杀綝。綝杀惇,虑服药死

使光禄勋孟宗告庙废亮,召群司议曰:“少帝荒病昏乱,不可以处大位,承宗庙,以告先帝废之。诸君若有不同者,下异议。”皆震怖,曰:“唯将军令。”綝遣中书郎李崇夺亮玺绶,以亮罪状班告远近。尚书桓彝不肯署名,綝怒杀之。

或有告綝怀怨侮上欲图反者,休执以付綝,綝杀之,由是愈惧,因孟宗求出屯武昌,休许焉,尽敕所督中营精兵万馀人,皆令装载,所取武库兵器,咸令给与。将军魏邈说休曰“綝居外必有变”,武卫士施朔又告“綝欲反有徵”。休密问张布,布与丁奉谋於会杀綝。

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綝闻之,不悦。夜大风发木扬沙,綝益恐。戊辰腊会,綝称疾。休强起之,使者十馀辈,綝不得已,将入,众止焉。綝曰:“国家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内起火,因是可得速还。”遂入,寻而火起,綝求出,休曰:“外兵自多,不足烦丞相也。”綝起离席,奉、布目左右缚之。綝叩首曰:“原徙交州。”休曰:“卿何以不徙滕胤、吕据?”綝复曰:“原没为官奴。”休曰:“何不以胤、据为奴乎!”遂斩之。以綝首令其众曰:“诸与綝同谋皆赦。”放仗者五千人。闿乘船欲北降,追杀之。夷三族。发孙峻棺,取其印绶,斫其木而埋之,以杀鲁育等故也。

历史评价:

裴松之:孙綝虽凶虐,与滕胤宿无嫌隙,胤若且顺綝意,出镇武昌,岂徒免当时之祸,仍将永保元吉,而犯机触害,自取夷灭,悲夫!

陈寿:①綝既不能拔出诞,而丧败士众,自戮名将,莫不怨之。②綝负贵倨傲,多行无礼.③綝凶竖盈溢,固无足论者

人物之刘惇

字:子仁

号:神明

籍贯:平原

官职:军师

人物传记:

遭乱避地,客游庐陵,事孙辅。以明天官达占数显於南土。每有水旱寇贼,皆先时处期,无不中者。辅异焉,以为军师,军中咸敬事之

建安中,孙权在豫章,时有星变,以问惇,惇曰:“灾在丹杨。”权曰:“何如?”曰:“客胜主人,到某日当得问。”是时边鸿作乱,卒如惇言。

惇於诸术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穷尽要妙,著书百馀篇,名儒刁玄称以为奇。惇亦宝爱其术,不以告人,故世莫得而明也。

历史评价:

陈寿:惇於其术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於大者远者,是以有识之士,舍彼而取此也。

人物之吴范

字:文则

籍贯:会稽上虞

官职:骑都尉、太史令

人物传记:

孙权起於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閤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意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於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黄武五年,范病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②范於其术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於大者远者,是以有识之士,舍彼而取此也。

人物之王蕃

字:永元

籍贯:庐江

官职:驸马都尉

家庭成员:弟:王著、王延

人物传记:

始为尚书郎,去官。

孙休即位,与贺邵、薛莹、虞汜俱为散骑中常侍,皆加驸马都尉。时论清之。

遣使至蜀,蜀人称焉,还为夏口监军。

孙皓初,复入为常侍,与万彧同官。彧与皓有旧,俗士挟侵,谓蕃自轻。又中书丞陈声,皓之嬖臣,数谮毁蕃。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时或迕意,积以见责。

甘露二年,丁忠使晋还,皓大会群臣,蕃沈醉顿伏,皓疑而不悦,轝蕃出外。顷之请还,酒亦不解。蕃性有威严,行止自若,皓大怒,呵左右於殿下斩之。卫将军滕牧、征西将军留平请,丞相陆凯上疏,皆能得。

历史评价:

陈寿:蕃性有威严,行止自若.博览多闻,兼通术艺。

陆凯:常侍王蕃黄中通理,知天知物,处朝忠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昔事景皇,纳言左右,景皇钦嘉,叹为异伦。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郡内伤心,有识悲悼

薛莹:王蕃器量绰异,弘博多通

人物之楼玄

字:承先

籍贯:沛郡蕲

官职:大司农

人物传记:

孙休时为监农御史。

孙皓即位,与王蕃、郭逴、万彧俱为散骑中常侍,出为会稽太守,入为大司农。

旧禁中主者自用亲近人作之,彧陈亲密近识,宜用好人,皓因敕有司,求忠清之士,以应其选,遂用玄为宫下镇禁中候,主殿中事。后人诬白玄与贺邵相逢,驻共耳语大笑,谤讪政事,遂被诏诘责,送付广州。

东观令华覈上疏,皓疾玄名声,复徙玄及子据,付交阯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之。据到交趾,病死。玄一身随奕讨贼,持刀步涉,见奕辄拜,奕未忍杀。会奕暴卒,玄殡敛奕,於器中见敕书,还便自杀。

历史评价:

陈寿:①玄从九卿持刀侍卫,正身率众,奉法而行,应对切直,数迕皓意,渐见责怒。②楼玄清白节操,才理条暢

华覈:臣窃以治国之体,其犹治家。主田野者,皆宜良信。又宜得一人总其条目,为作维纲,众事乃理。论语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恭己正南面而已。’言所任得其人,故优游而自逸也。今海内未定,天下多事,事无大小,皆当关闻,动经御坐,劳损圣虑。陛下既垂意博古,综极艺文,加勤心好道,随节致气,宜得间静以展神思,呼翕清淳,与天同极。臣夙夜思惟,诸吏之中,任幹之事,足委仗者,无胜於楼玄。玄清忠奉公,冠冕当世,众服其操,无与争先。夫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如玄之性,终始可保,乞陛下赦玄前愆,使得自新,擢之宰司,责其后效,使为官择人,随才授任,则舜之恭己,近亦可得

胡冲:玄、邵、蕃一时清妙,略无优劣。必不得已,玄宜在先

人物之贺邵

字:兴伯

籍贯:会稽山阴

官职:太子太傅

家庭成员:子:贺循

人物传记:

孙休即位,从中郎为散骑中常侍,出为吴郡太守。

孙皓时,入为左典军,迁中书令,领太子太傅。皓凶暴骄矜,政事日弊。邵上疏谏,书奏,皓深恨之。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被诘责,玄见送南州,邵原复职。后邵中恶风,口不能言,去职数月,皓疑其讬疾,收付酒藏,掠考千所,邵卒无一语,竟见杀害,家属徙临海。并下诏诛玄子孙,是岁天册元年也,邵年四十九。

历史评价:

陈寿:①邵奉公贞正,亲近所惮。②贺邵厉志高洁,机理清要

人物之华融

字:德蕤

籍贯:广陵江都

官职:太子庶子

家庭成员:子:华谞、华谭

人物传记:

祖父避乱,居山阴蕊山下。时皇象亦寓居山阴,吴郡张温来就象学,欲得所舍。或告温曰:“蕊山下有华德蕤者,虽年少,美有令志,可舍也。”温遂止融家,朝夕谈讲。俄而温为选部尚书,乃擢融为太子庶子,遂知名显达。

人物之华覈

字:永先

籍贯:吴郡武进

官职:右国史

历史年表:

始为上虞尉、典农都尉,以文学入为秘府郎,迁中书丞。

孙皓即位,封徐陵亭侯。

宝鼎二年,皓更营新宫,制度弘广,饰以珠玉,所费甚多。是时盛夏兴工,农守并废,覈上疏谏,书奏,皓不纳。

后迁东观令,领右国史,覈上疏辞让.时仓廪无储,世俗滋侈,覈上疏.皓以覈年老,敕令草表,覈不敢。又敕作草文,停立待之。

天册元年以微谴免,数岁卒。

历史评价:

陈寿:①覈前后陈便宜,及贡荐良能,解释罪过,书百馀上,皆有补益.②华覈文赋之才,有过於曜,而典诰不及也。予观覈数献良规,期於自尽,庶几忠臣矣。然处无妄之世而有名位,强死其理,得免为幸耳

人物之韦曜(本名昭)

字:弘嗣

籍贯:吴郡云阳

官职:左国史

家庭成员:子:韦隆

历史年表:

少好学,能属文,从丞相掾,除西安令,还为尚书郎,迁太子中庶子。

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

和废后,为黄门侍郎。

孙亮即位,诸葛恪辅政,表曜为太史令,撰吴书,华覈、薛莹等皆与参同。

孙休践阼,为中书郎、博士祭酒。

孙皓即位,封高陵亭侯,迁中书仆射,职省,为侍中,常领左国史。时所在承指数言瑞应。皓以问曜,曜答曰:“此人家筐箧中物耳。”又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曜益忧惧,自陈衰老,求去侍、史二官,乞欲成所造书,以从业别有别付,皓终不听。时有疾病,医药监护,持之愈急。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至於宠衰,更见偪强,辄以为罪。又於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侵克,发摘私短以为欢。时有愆过,或误犯皓讳,辄见收缚,至於诛戮。曜以为外相毁伤,内长尤恨,使不济济,非佳事也,故但示难问经义言论而已。皓以为不承用诏命,意不忠尽,遂积前后嫌忿,收曜付狱,是岁凤皇二年也。

华覈连上疏救曜,皓不许,遂诛曜,徙其家零陵。

历史评价:

陈寿:曜处无妄之世而有名位,强死其理,得免为幸耳

人物之留赞

字:正明

籍贯;会稽长山

官职:左护军

家庭成员:子:留略、留平

人物传记:

少为郡吏,与黄巾贼帅吴桓战,手斩得桓。赞一足被创,遂屈不伸。然性烈,好读兵书及三史,每览古良将战攻之势,辄对书独叹,因呼诸近亲谓曰:“今天下扰乱,英豪并起,历观前世,富贵非有常人,而我屈躄在闾巷之间,存亡无以异。今欲割引吾足,幸不死而足申,几复见用,死则已矣。”亲戚皆难之。有间,赞乃以刀自割其筋,血流滂沱,气绝良久。家人惊怖,亦以既尔,遂引申其足。足申创愈,以得蹉步。凌统闻之,请与相见,甚奇之,乃表荐赞,遂被试用。累有战功,稍迁屯骑校尉。时事得失,每常规谏,好直言不阿旨,权以此惮之。诸葛恪征东兴,赞为前部,合战先陷陈,大败魏师,迁左将军。孙峻征淮南,授赞节,拜左护军。未至寿春,道路病发,峻令赞将车重先还。魏将蒋班以步骑四千追赞。赞病困,不能整陈,知必败,乃解曲盖印绶付弟子以归,曰:“吾自为将,破敌搴旗,未尝负败。今病困兵羸,众寡不敌,汝速去矣,俱死无益於国,適所以快敌耳。”弟子不肯受,拔刀欲斫之,乃去。初,赞为将,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毕乃进战,战无不克。及败,叹曰:“吾战有常术,今病困若此,固命也!”遂被害,时年七十三,众庶痛惜焉。

人物之聂友

字:文悌

籍贯:豫章

官职:丹杨太守

人物传记:

友有脣吻,少为县吏。虞翻徙交州,县令使友送之,翻与语而奇焉,为书与豫章太守谢斐,令以为功曹。郡时见有功曹,斐见之,问曰:“县吏聂友,可堪何职?”对曰:“此人县间小吏耳,犹可堪曹佐。”斐曰:“论者以为宜作功曹,君其避之。”乃用为功曹。使至都,诸葛恪友之。时论谓顾子嘿、子直,其间无所复容,恪欲以友居其间,由是知名。后为将,讨儋耳,还拜丹杨太守,年三十三卒。

人物之范慎

字:孝敬

籍贯;广陵

官职:太尉

家庭成员:子:范耀

人物传记:

竭忠知己之君,缠mian三益之友,时人荣之。著论二十篇,名曰矫非。后为侍中,出补武昌左部督,治军整顿。孙皓移都,甚惮之,以为太尉。慎自恨久为将,遂讬老耄。军士恋之,举营为之陨涕。凤凰三年卒

历史评价:

孙皓:慎勋德俱茂,朕所敬凭,宜登上公,以副众望。

人物之虞汜

字:世洪

官职:监军使者

家庭成员:父:虞翻

人物传记:

生南海,年十六,父卒,还乡里。孙綝废幼主,迎立琅邪王休。休未至,綝欲入宫,图为不轨,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汜对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位,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綝不怿,竟立休。休初即位,汜与贺邵、王蕃、薛莹俱为散骑中常侍。以讨扶严功拜交州刺史、冠军将军、馀姚侯,寻卒。

历史评价:

陈寿:翻有十一子,第四子汜最知名

人物之石伟

字:公操

籍贯:南郡

官职:光禄大夫

人物传记:

少好学,脩节不怠,介然独立,有不可夺之志。举茂才、贤良方正,皆不就。孙休即位,特徵伟,累迁至光禄勋。及皓即位,朝政昏乱,伟乃辞老耄痼疾乞身,就拜光禄大夫。吴平,建威将军王戎亲诣伟。太康二年,伟遂阳狂及盲,不受晋爵。年八十三,太熙元年卒。

历史评价:

司马炎:吴故光禄大夫石伟,秉志清白,皓首不渝,难处危乱,廉节可纪。

人物之赵咨

字:德度

籍贯:南阳

官职:骑都尉

人物传记:

权为吴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答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馀间,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帝曰:“吴可征不?”咨对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又曰:“吴难魏不?”咨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难之有?”又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咨频载使北,人敬异。权闻而嘉之,拜骑都尉。咨言曰:“观北方终不能守盟,今日之计,朝廷承汉四百之际,应东南之运,宜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权纳之。

历史评价:

:咨博闻多识,应对辩捷

人物之沈珩

字:仲山

籍贯;吴郡

官职:少府

人物传记:

少综经艺,尤善春秋内、外传。权以珩有智谋,能专对,乃使至魏。魏文帝问曰:“吴嫌魏东向乎?”珩曰:“不嫌。”曰:“何以?”曰:“信恃旧盟,言归于好,是以不嫌。若魏渝盟,自有豫备。”又问:“闻太子当来,宁然乎?”珩曰:“臣在东朝,朝不坐,宴不与,若此之议,无所闻也。”文帝善之,乃引珩自近,谈语终日。珩随事响应,无所屈服。珩还言曰:“臣密参侍中刘晔,数为贼设奸计,终不久悫。臣闻兵家旧论,不恃敌之不我犯,恃我之不可犯,今为朝廷虑之。且当省息他役,惟务农桑以广军资;脩缮舟车,增作战具,令皆兼盈;抚养兵民,使各得其所;揽延英俊,奖励将士,则天下可图矣。”以奉使有称,封永安乡侯,官至少府。

人物之郑泉

字:文渊

籍贯:陈郡

官职:太中大夫

人物传记:

其间居每曰:“原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覆没饮之,惫即住而啖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快乎!”权以为郎中。尝与之言:“卿好於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龙鳞乎?”对曰:“臣闻君明臣直,今值朝廷上下无讳,实恃洪恩,不畏龙鳞。”后侍宴,权乃怖之,使提出付有司促治罪。泉临出屡顾,权呼还,笑曰:“卿言不畏龙鳞,何以临出而顾乎?”对曰:“实侍恩覆,知无死忧,至当出閤,感惟威灵,不能不顾耳。”

使蜀,刘备问曰:“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有维城之责,不荷戈执殳为海内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备甚惭恧。

泉临卒,谓同类曰:“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岁之后化而成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矣。”

历史评价:

:泉博学有奇志,而性嗜酒

人物之冯熙

字:子柔

籍贯:颍川

官职:立信都尉

人物传记:

冯异之后也。权之为车骑,熙历东曹掾,使蜀还,为中大夫。

后使于魏,文帝问曰:“吴王若欲脩宿好,宜当厉兵江关,县旍巴蜀,而闻复遣脩好,必有变故。”熙曰:“臣闻西使直报问,且以观衅,非有谋也。”又曰:“闻吴国比年灾旱,人物彫损,以大夫之明,观之何如?”熙对曰:“吴王体量聪明,善於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教养宾旅,亲贤爱士,赏不择怨仇,而罚必加有罪,臣下皆感恩怀德,惟忠与义。带甲百万,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所谓金城汤池,强富之国也。以臣观之,轻重之分,未可量也。”帝不悦,以陈群与熙同郡,使群诱之,啗以重利。熙不为回。送至摩陂,欲困苦之。后又召还,未至,熙惧见迫不从,必危身辱命,乃引刀自刺。御者觉之,不得死。

孙权闻之垂涕,熙竟死於魏。

历史评价:

孙权:此与苏武何异?[/size][/color]

[color=Red]等闲暇时再来编辑~~[/color]

不能没有谁2006-6-1315:45

再来点~~~~~~~~

[color=Red][size=6][align=center][b]三国人物名字的读音[/b][/align][/size][/color]

[color=Blue][size=4]董旻、何旻,mn,二声,形声,从日,文声。本义:秋天。

傅嘏,gǔ,三声,意:福,如“锡尔纯嘏,子孙甚湛。”――《诗小雅宾之初筵》。

傅肜,rng,二声。

韩暹,xiān,一声。“暹罗”,就是古代泰国

韩矍:ju,二声,精神矍铄。

李傕,ju,二声。

泠苞,lng,二声。

李歆、孙歆,华歆:xīn,一声。

刘谌、荀谌,chn,二声,相信,“谌,诚谛也。”――《说文》。

潘濬、王濬、周濬,两个读音jn,和xn,人名时都读jn。

桥蕤,ru,二声,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秦宓,m,四声。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全怿,y,四声,悦也,乐也。

邵悌、张悌,t,四声。

眭固,Suī,一声。

王粲、吾粲,cn,四声

王昶,chǎng,三声。

辛毗,p,二声。

荀顗,yǐ,三声,安静,多用于人名。

羊祜,h,四声。

杨祚,zu,四声。

杨阜,f,四声,阜新,地名。

笮融,z二声,或者zuo二声,做姓氏应该念ze。

张嶷,y,二声,幼小聪慧的意思。

蔡邕:yōng,一声。

蔡琰:yǎn,三声。另崔琰。

张闿:kǎi,四声。

王垕:hu,四声,就是那个被曹操剁掉的可怜粮官。

马谡:s,四声

夏侯楙:楙,mo,二声。

步骘:骘,zh,四声。

阚泽:阚,kn,四声。

彭羕:羕,yng,四声

蒯良:蒯,kuǎi,第三声。

韩胤:胤,yn,四声

张纮:纮,hng,二声。

陈珪:珪,guī,一声。

荀彧:彧,y,四声,趣味高雅的意思。

皇甫郦:甫,fǔ,三声;郦,L,四声。

郭汜:汜,s,四声,汜水关。

士燮:燮,xi,四声,也可以写成爕。

嵇康:嵇,j,二声,竹林七贤。

孔伷:zhou,四声,通“胄”,还有司马伷。

刘璝:guī,一声,古同瑰

毌丘俭,gun,四声,不是“毋”『w,四声』。

麴义:麴,qū,一声。连字典里都说“麴义”。

袁燿:燿,yo,同“耀”。

夏侯惇:惇,dūn,一声

车胄:zhu,四声。

朱儁:jn,四声,通“俊”。

许褚:chǔ,三声,这个字还有zhe(三声),zhu(三声),不过三国里叫chǔ。

诸葛瑾:jǐn,三声,诸葛亮的哥哥。

管辂:l,四声。

傅巽:xn,四声。

贾诩:xǔ,三声,“自诩”,吹牛。

全琮:cng,二声,还有刘琮,刘表的小儿子。

何晏:yn,四声,多做姓。

刘晔:y,四声。

费祎:yī,一声。

戲志才:x,四声,同“戏”。

郤正:x,四声,通“隙”。

师纂:zuǎn,三声。[/size][/colo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