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进化光线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来自美国人民的羡慕嫉妒恨

无独有偶,对于发生在国内的这些变化,大洋彼岸另一边的美国亦是有所察觉。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先是电商霸主阿里集团、白色家电业巨头haier公司、以及智能设备制造商tcl花费巨大代价换取先驱者公司的股份,然后互联网界的传奇人物马雲为别人的一份教育投资计划到处不辞辛劳地大肆吆喝,再到梁羽站在全国高校论坛的大讲堂上,替远道而来的各大高校和社会、教育界人士展现全息影像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所有获悉到消息的美国业内相关人士,都为这惊人的发展而震动不已。

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之后,这个收入水平还处在发展中国家之列的对手竟然又有一项前沿科技领域走在了他们前面。

还是这种能够极大程度提升综合国力的技术发展。

像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纽约时报》就对此宣称:这是人类未来的必经之路,大规模地降低教育成本势在必行!

作为美国zf机构喉舌的《华盛顿邮报》也发表评论说:我们必须警惕对岸那个国家正在发生的改变,美利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希望国内能够早一点拿出相应的对策,不要让我们的人民在未来对此后悔!

而在民主党阵地,聚集了大量海外企业、互联网公司和创新性经济的西海岸地区,发行量最多的《洛杉矶时报》更是眼红地表示:身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竟然会在这么重要的前沿科技领域落后于其它国家,这是所有美利坚国民的耻辱,我们必须尽快赶上!

这就更不用说美国无数的网络用户了。

通过各路媒体的报道,在清楚地了解到全息影像教学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之后,大部分人都按压不住自己的情绪,爆发出满满的怨气。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移民国家,源自世界各地的复杂民族成分,让它在同等条件下,需要花费比正常情况更多的资源和力度去平衡这里面的地区和个体差异。毕竟,生活在发达国家的移民子女,在知识结构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上,明显要比生活在穷困落后地区的移民子女要更高。何况,这还没算他们之间源自人种遗传方面的天生智力差距。排除掉政·治·正·确的影响,谁都清楚,近代才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状态中走出来的非洲黑人,在学习能力方面是根本不用想着跟几千年前就进入文明状态的亚洲人相比,哪怕是开启了近代工业革命的白人,也要自叹弗如。

可美国教育的坑爹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制度体系并不是为了保证尽可能多的人能够接受高水准的教育机会,而是在看似公平普及的假象之下,将资源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众心目中对于学校好坏的划分标准。

只要不是最近才移民过来,被留学中介机构忽悠瘸的,正常美国人都清楚,私立学校的条件要远远好于绝大多数公立学校,完全是和国内的情况反过来。

先不说已经在欧美大行其道,表面上是为了帮助学生减负,实质是为了节省教育资源的快乐教育,就连美国人民自己都受不了那糟糕的公立学校状况因为好老师基本都集中在待遇和环境更好的私立学校,缺乏必要的教育约束引导之后,被完全放了羊的这些学生自然就不可能将精力放在正常的学习活动上,而是早早地就沾染了社会上的那些不良习性,诸如,打架斗殴、攀比炫富、抱团排挤等毛病,导致校园霸凌现象是层出不穷。不得不说,美国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的校园枪击案,悲剧频发的原因,便是主要在此。

而那些靠近贫民区,又或者干脆是被严重的族群冲突与高犯罪率包围的公立学校则更恐怖。

不但环境更为恶劣,能从里面正常毕业、读到大学的可以说是凤毛菱角,很多学生背地里的身份,其实就是周边社区的底层帮派分子。靠着这一关系,他们不仅在学校里横行霸道,还大量从事着一些低级的犯罪活动,像利用校园环境天然的隐蔽性和学生身份的保护兜售贩·卖·毒·品呐,在长相及身材不错的学生当中物色未成年的性·工作者啊最为可怕的是,美国社会对这种现象已经管不了,就连当地的警·察,如果没有必要,也不愿意深入这些社区学校进行调查,因为事情发生的数量确实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

所以,除了少数生源质量较好、又有地方财政补贴支持的中产及富人区公立学校外,大部分心里有想法、也具备条件的美国家庭,都不愿选择什么公立学校,而是想把自己的孩子转到教育质量和环境更好的私立学校。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后代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摆脱自己原本的阶级,获得自己最终想要拥有的生活。

但这也仅仅只是高等教育以下的阶段,更为艰难的地方还在后面。

不同于国内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以公立大学为主,低廉的学费加上传统的那种对教育的重视和良好的储蓄习惯,让大部分家庭都能够负担的起子女就读的费用,再算上容易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以及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就算是偏远地区出身的家庭条件,都不用为自己上大学的学费发愁。

美国的高等教育,却并不是以公立大学为主,除开占据多数的普通大学外,真正站在所有大学顶尖为全美输送高级人才的高校大部分都是私立大学。最有名的就是常春藤联盟(老八校和新增的九所私立大学,总共所大学),悠久的历史、优越的环境、最好的教育条件,还有从这里走出去的数量庞大的知名校友,让几乎所有美国人民都认同,只有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才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

然而,它们的学费都不便宜。

如果无法申请到数量稀少的奖学金名额,一年的就读费用基本是在三万到五万美金以上,像收入和就业前景可观的金融、医药、法律等专业则更多,这还不算日常的生活开销费用。对倡导提前消费、没有什么储蓄习惯、一半以上的家庭无法一次性支付超过美元以上活动现金的美国民众来说,这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额支出,接近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万千美金,哪怕中产家庭都有点负担不起,只能选择利率高昂、还款时限漫长的助学贷款。

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bc)网站的消息,美国学生贷款的数据令人难以置信,总额已经超出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万亿),近万名学生背负贷款,人均负债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万)。基本上,每月都需要偿还六到八百美金,预期年化利率是点多,平均时限超过二十年,导致很多家庭不止是学生自己在偿还贷款,其父母长辈也被这巨大的还款压力拖着。

可以想象,当这些人知道国内的大学高等教育准备试行这种新的全息教学模式后,究竟是有多眼热。在网路上疯狂吐槽抨击现行的美国教育制度的同时,他们的字里行间满满地都透着的嫉妒与羡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