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侦探先生 > 第255章 艾清

超级侦探先生 第255章 艾清

作者:影山红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5:54 来源:笔趣阁

喜来登酒店702房间。

此刻,房间里只有林雷和陆芸两人,古力和李小安已经被林雷打发去东方市图书馆。

这两人当然不是去图书馆学习,而是去图书馆找一份特殊的资料。

警方的卷宗,最多只有案发当时的一些图片,并不会有1996年的地图。

要了解东方大学附近1996年的情况,必须找到当年的地图。

这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如果是当地警察破案,当然不用地图,因为有很多老刑警就是“活地图”。

二十年间即使地面建筑变化很大,老刑警们也不至于说两眼一抹黑。

但是林雷不行。

林雷一则是年轻,二则是外地人,根本不熟悉当年的现场情况。

找一份1996年东方市地图,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前提……

702房间是套房,分为里外两间,分别是客厅和卧室,并且客厅还带了一个观景阳台。

林雷和陆芸就坐在观景阳台上,一人一杯咖啡,等待着王警官将材料带来。

林雷面前的,是一杯意式浓缩。

而陆芸身前的,自然是万千不变的卡布奇诺。

七楼并不算高,林雷可以看见楼下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以及对面的高楼。

林雷浅浅地喝了一口咖啡,掏出了一支点八亲水湾,点燃。

淡淡地吐了一个烟圈之后,林雷开口了:“陆芸,这个案子你有什么想法?”

陆芸一直在等林雷说话,没想到林雷一开口就是问自己想法。

陆芸略一思索,蹙眉说道:“没有。我根本不知道这种案子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侦破……”

林雷点了点头,也是面露难色:“是的,这案子不好搞。即使我们有警方的卷宗,但是卷宗都被前面的警察翻烂了,也没有什么线索,想必也就是一些基本情况。有用的线索,怕是很少很少。”

陆芸轻轻地“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警察,不是吃白饭的。

当年东大碎尸案的专案组曾经入住东方大学大半年时间,还在大学里甚至里办公室办公,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这充分说明,警方现在掌握的线索,距离真凶恐怕还很遥远……

沉默良久之后,陆芸开口说道:“一切还是等看看卷宗再说吧,现在咱们在这也是空想,没什么用的。”

林雷忽然笑了,对陆芸说道:“东大碎尸案影响极大,之前媒体上和网络上都曾经引起过热议。我记得有一种说法,说是这案子和医院有关。”

“和医院有关?”陆芸重复了一句,立刻想起了什么,“你是说小肠移植?”

林雷深吸了一口香烟,点了点头:“96年我国第一例小肠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时间点正是东大碎尸案案发前后,而研究小肠移植手术的医院和医生,就在东方市。”

陆芸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不符合你林侦探的风格啊!你的推理从来都是逻辑严谨,你说的这个可能得是智商多低的人,才能相信?”

林雷哈哈一笑:“我也就随口一说。所以呀,网络上某些吃瓜群众的智商真是让我感到捉急……咱们也就是闲聊罢了这种可能性为0的猜测,网友们还说得是振振有词……”

陆芸摇头说道:“网友对于器官移植一点都不懂,那哪里是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就可以取出内脏去移植的?”

顿了一顿,陆芸接着说道:“即使之前的蒙拉大案,仁爱医院也是收集了大量的内脏等待匹配,没有经过各项数据核对的匹配过程,内脏根本不可能移植到人身上。”

这是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的情况,根本不值一驳。

林雷补充了一句:“在90年代,器官移植的供体多半是那些死刑犯。当然,这些年我们国家人权意识提升,已经不再用死刑犯提供器官,基本遵循的是自愿捐献的原则。”

林雷这话的意思并不难懂。

二十年前有关部门的人权意识不如现在,器官移植的供体主要是死刑犯。

用一年级小学生的智商都可以想到,既然有死刑犯的器官可以使用,为什么还去用普通老百姓的器官?

有关部门这样做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有关部门那得蠢到什么程度,才会从大街上随便抓个人来摘取器官?

需要强调的是那是二十年前,现在的器官移植是不会再用死刑犯的了。这个话题比较敏感,点到即止,但是从逻辑上完全批驳了“器官移植说”。

关于“东大碎尸案”器官移植说,可以彻底排除。

东大碎尸案影响极大,不光是在东方市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也是赫赫有名。

一般来说,一起刑事案件的热度,也就是几个月罢了,但是东大碎尸案却是二十年来热度一直不减,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陆芸喝了一口卡布奇诺,蹙眉说道:“我想了很久,觉得这案子还是无从下手,你打算怎么做?”

林雷沉默了,大口大口地吸着香烟……

陆芸说得没错,只要是正常人,面对这起二十年前的无头案,那都是束手无策的。

但是

林雷并不是正常人。

不要忘记了,林雷是这个星球上,唯一拥有超级侦探系统的人!

山中寺密室杀人案结案之后,林雷的正义值已经达到了200点。

200点正义值,开启了超级侦探系统中的一项新功能。

除了深瞳之外,另外一项bug级功能

那就是“超级记忆殿堂”!

超级记忆殿堂,就是可以看某个人脑海中隐藏的记忆。

也许这个人根本就记不住一些事情,但是只要他经过,林雷就可以看见换句话说,也就是林雷帮他回忆某件事情。”

而且林雷用超级记忆殿堂看的对象,他并不知道林雷在看他,所以没有任何副作用……

超级记忆殿堂与深瞳一样,每个案子只能用一次。

也就是说,林雷可以用超级记忆殿堂看路人甲,而后用深瞳看路人乙,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但是各只能看一次。

随着超级侦探系统的升级,林雷以后还会拥有更多的侦探技能,目前暂时就是这两种。

现在,超级记忆殿堂已经打开,这才是林雷最大底牌!

如果,只是说如果林雷找到了案发现场的某位关键人物,他下意识地看见了一些东西,可是后来却根本记不起来,那么林雷就有办法了。

其实每一个人对于他看过的事物,在大脑深处都有印象,只是“记不起来”而已。

目标人物记不起来不要紧,林雷可以帮他“记起来”。

正是有了这张底牌,林雷才有了侦破“东大碎尸案”的一些底气,虽然这底气仍然很是不足。

这些话,林雷当然没办法跟陆芸说……

就在这时,林雷的电话响了。

林雷掏出电话一看,原来是东方市公安局王警官打来的。

接通电话之后,王警官告诉林雷“东大碎尸案”的卷宗已经复印好了,并且他本人就在喜来登酒店门口。

林雷告诉了王警官自己的房间号,约摸五分钟过后,王警官提着一个大号的旅行箱,出现在了林雷面前。

都看见王警官身边的旅行箱时,林雷虽然已经有了心理装备,但还是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站在林雷身旁的陆芸更是惊唿道:“王警官,这这么多?”

就算是“南关食人魔案”的卷宗,也就是四五个文件袋就装完了,现在王警官带来的“东大碎尸案”卷宗,竟然是用大号行李箱装的!

进入宾馆房间之后,王警官略微有些尴尬,苦笑道:“上级给我安排的任务是全力配合林警司破案,不该问的不要问其实在机场我当时就想多一句嘴来着,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我这只是本案重要的卷宗,至于当年的摸排记录、询问笔录什么的,还有三个这么多!不过那些材料的相关人员最终都排除了作案可能,林警司后面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去我们局里调资料,我实在是拿不动了……”

林雷点点头,表示明白:“辛苦王警官了。”

接下来,王警官将大号行李箱打开,分门别类地将卷宗取了出来,放在了客厅的书柜里。

林雷订的是豪华套房,这种带有商务办公功能的套房,书桌和书柜都是有的。

林雷和陆芸开始查看卷宗,足足看了两个多小时,算是对案发前后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王警官是这个案件的负责警察,对于案件知之甚详。林雷还没有提问,倒是陆芸先提问了:“王警官,在1995年9月底,艾清比其他学生晚了近一个月,才进入了东大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教脱产班学习。我想知道的是,她为什么会晚了二十多天才入校呢?”

王警官点点头,解释道:“艾清还有一个姐姐,名叫艾华,在95年艾清前往东大前已经成婚。1994年,艾清第一次高考失利,随后前往当地一所中学复读,期间一直住在艾华的公公家里。到了1995年,19岁的艾清二次参加高考,结果据东方大学分数线差3分,也是艾华的公公拖朋友找关系,找到了东大一位系主任,通过了这个系主任,费了些关系,才让艾清进入了东大。”

顿了一顿,王警官接着说道:“这些走后门跑关系的事儿,在二十年前很常见,都是史原因,也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跑关系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艾清进入东大的时间晚了二十多天。”

林雷揉了揉太阳穴,缓缓地说道:“东方大学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学,排名也是全国前十名。在1995年那个时间点,大学并没有扩招,东大的分数线非常高。艾华距离分数线只差三分,说明她的成绩很不错。”

王警官点点头,有些钦佩地看着林雷:“没想到林警司年纪轻轻,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况竟然如此了解。是的,如果把艾清放在现在,她肯定能够考上东方大学。在没有扩招的情况下,只差三分若是现在,她起码超出分数线好几十分呢!”

分数线是按照录取人数浮动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必赘述。

“当年的这个成教脱产班是什么概念?”陆芸不太了解“成教脱产班”这个名词,因为这已经是属于“史名词”了。

王警官四十多岁,对于“成教脱产班”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他解释道:“对于现在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在二十多年前,华夏的大学教育并未普及,因为史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成人群体需要但并未接受高等教育,于是成人教育在国内普及开,很多高校开设成教班,进行函授或者夜大教学,这在**十年代的华夏很是流行,因为函授或者夜大并非全日制,所以一些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开设了成教脱产班。这样的班级,与高校普通学生一样,全日制参加学校授课。”

顿了一顿,王警官接着解释道:“比起成教函授班,成教脱产班拿到的文凭含金量相对高一点,而对于需要参加严酷高考才能进入知名高校的普通生,成教脱产班的门槛也低不少。所以很多高校的成教脱产班也成为高校创收的一个办法。后来随着高校教育普及化,这种教育体制中的另类很快便消失了。根据东方大学官网提供的校友的信息,艾清所在的隶属于信息管理系的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教脱产班,总共开办过5期。在进入21世纪后便不再招收。”

经过王警官这么一解释,陆芸立刻就懂了,她不由得眉头微蹙:“那岂不是说成教班成员比较复杂?”

王警官微微点头:“是的。成教脱产班与高校普通学生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与普通考入高校的学生比起来,成教脱产班学生的成份复杂点,年龄层次相差大,有的学生甚至比老师还要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