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豪门重生手记 > 1、重生

豪门重生手记 1、重生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7:36 来源:笔趣阁

痛。

焦灼。

伴着她跌落在地的,还有价值千金万金的焦尾古琴,一声轰然,琴碎了、弦断了,上好的蚕丝细线抽在她脸上,立刻就将比豆腐还嫩的肌肤,刮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可她又哪里还顾得上这个。

实在很痛,她想,她要叫,可她哪里还叫得出来,她恨不得抱住自己的脚,止住这几乎要抖碎脊柱的抖,可她的手指抬不起来,一点也动不了。温热的液体涌出来,洒在身上,很快又作了凉。

是谁害她?她想,她的思绪到底清晰了起来,在一片漂浮的、惊惶的叫声中,她用尽全身力气在想,究竟是谁,胆敢毒我。祖父、母亲、三姨娘——

她想不了了,焦清蕙又狼狈地抽搐了起来,她好痛,这辈子她也没这么痛过。她什么都想不了了,余下的只有痛、痛、痛痛痛痛。

渐渐的,痛变得轻了,一片白光飘了来,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就要死了。

但她还未想死——她当然还不想死。焦清蕙又再一次挣扎起来,她还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还有、还有……她挥舞着手脚,渀佛这样就能挣开那一片浓陈密的包裹,她不要死,她也许还能活过来,她怎么能就这么——

痛!

她骤然跌落在地,被温热的石板硌痛了手肘,连绣被都被带了下来,狼狈地勾缠了她的手脚,令她一时还挣不开这绵密的包裹。四周寂然无声,只有自鸣钟单调的摆动。

哒、哒、哒。

焦清蕙茫然四顾,过了好一会儿,她的眼神渐渐清明。

“都过去了。”她轻声对自己说。“你已又重活了,你不记得?”

她还记得,可梦却不记得。明知明天还有应酬,可重又上床,辗转反侧了许久之后,睡意依旧迟迟未至,她索性赤足行到窗边,轻轻拉开了厚重的窗帘。

窗外雪花飞舞,世界慢慢变作了冰雪琉璃,可这逼人的寒意,却被一室胜春的暖意给妥妥当当地挡在了外头,焦尾古琴就横在窗边琴案上,她驻足半晌,不禁又将视线调向了这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自鸣钟在敲响,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哒、哒、哒。

过了许久,这静谧而华贵的屋子里,才响起了一声淡而轻的叹息,焦清蕙伸出手来,轻轻地拨动了一根琴弦。

完好无缺的琴弦应指而动,发出了沉闷的仙翁声。

#

杨太太罕见地犯了难。

杨阁老大笀在即,阁老府里千头万绪,来回事的婆子从屋门口排出去,能排出一个院子还要有多,几个姨娘前前后后忙得脚不沾地,阁老太太却一应不理,在暖阁里翻着请柬和管事妈妈发牢骚。

“悉心招待,这还要怎么悉心招待?一等席面,一等的位置,恨不得能请到主人席上坐,还要特别传话进来,令我悉心招待,他焦家人就是矜贵到了十二万分,难道还比得过天家?天使都没有这么排场,才一赏脸传话,太太带着两个闺女过来——倒连老头子都惊动了,真是年纪越大,就越是琐碎,这样的事,还要特地进来传个话。难道不传话,我就不好好招待了?都说阁老日理万机,心机全用在这上头了。”

也是该抱怨,都到了内阁大学士这一步了,就是招待藩王,杨阁老都犯不着这样和太太打招呼。焦家身份虽然尊贵——大秦首辅,杨阁老的顶头上司——可要惊动杨阁老亲自传话,要不是杨家谨慎小心,过分低声下气,就是老爷子到底还是不放心太太办事。

她是阁老太太,抱怨句把,底下人还能说些什么?可阁老威严,一般人也不敢轻易冒犯,阁老太太自己说了两句,无人附和,她也只好收拾起态度,叹了口气,打发管事妈妈。“去把少奶奶请来吧。”

少奶奶权氏很快就捧着肚子进了里屋,也不知从哪里听来了婆婆的话风,她很是歉然,“听说爹传话进来,本来就想过来的,谁想到肚子里的小冤家折腾得厉害……”

到底是少奶奶,几句话就说得杨太太雨后天霁,“知道你是双身子,不是焦家的事,也不请你过来。这一次焦家很给面子,虽说老太爷估计还是请不动的,但四太太不但应了过来,还说会带上两位千金。帖子一送到,老爷那里就送了口信过来,千叮万嘱,要我一定要好生招待,万不能令三位贵客受了委屈。”

她一撇嘴,没往下说:杨老爷还特地交待,这些年杨家一直外任,不比少奶奶京中出身,更能切中焦家人的脉门。杨太太要是心里没数,那就别摆婆婆架子吧,问问少奶奶吧。

“焦家的名气,是大得很。”听语气,这没说出口的话,少奶奶也是已经从别处听到了——她居然一点都不觉得公爹小题大做,“您上京不几年,对焦家的名声,怕是只模糊听说了一点,还没见识过她们的做派吧?”

说起来,杨家也算是红得发紫——一百多年的西北望族,如今家里出了一个巡抚,一个阁老,子弟们也是争气的多,不争气的少,有知府、有翰林,有进士,有举人。满朝文武,能和杨家比较的人家并不多见。就是四少奶奶权氏,出身也是一等国公府,更是金尊玉贵的嫡女出身,可这个阁老府的当家少奶奶——国公嫡女,提起当朝首辅、内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焦阁老焦家来,语气却不知不觉,居然带了几分酸。

这酸味,杨太太自然也听了出来,她一扬眉,果然就来了兴致。“快给我仔细说说?”

“他们家那是有名的火烧富贵,我们这几户人家,平时吃用也算是精致了,和焦家一比,一个个倒都成了燎眉臊眼的野丫头了。京城人有一句话,‘钱会咬手烧得慌,糊味儿能熏了天’,这说的就是焦家。两个姑娘实在是养得娇,平时吃的用的赛得过宫里的娘娘……”少奶奶叹了口气,“品味可不就养刁了?这要是给她们挑出不是来,虽不说颜面扫地,可被人说嘴个一年半载的,那也是免不得的事。”

杨阁老进京不久,不过五年时间,头一年还赶上国丧,没怎么在外应酬。后几年焦家又有丧事,一家人闭门守孝,到今年秋天方才满了孝,渐渐地出来走动。杨太太对焦家女眷的名声,一向是有所耳闻,却不知所以然,乍然听说,不禁听住了。“大家小姐吃酒席,挑三拣四那是常有的事,怎么一两句不是,这就能被传开了去?她焦家女儿再娇贵,又不是皇后娘娘,一两句话,还被当作金科玉律了不成?”

“您头十年是不在京里。”少奶奶不禁又叹了口气,“焦家那个女公子,也实在是了不得。从小就得贵人的喜欢,当年皇上险些就要说她进门,先议定了是鲁王嫔,后来——先帝原话,嫌鲁王‘年纪大了,委屈了蕙娘’,竟要亲自安排为太子嫔。如不是焦家人丁稀少,焦阁老实在舍不得,恐怕如今她也是个娘娘了,以先帝恩宠来看,少说也是个贵妃……那一年,她才十岁呢。”

一样都是名门世族家的小姐,少奶奶就没有这个荣幸,到底是女儿家,她的语气里的酸味又重了几分。“一手古琴弹得是极好的,皇后娘娘都爱听,从前时常入宫献艺。生得又实在没得说,东西六宫十三苑,就算上咱们家宁妃,按先帝的说法,‘都实在是比不上焦家的蕙娘’。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全是天下所有物事里精心挑选,尖子里的尖子……这样的人品,这样的家世,四九城里还有谁能驳回她的话?她说好,那就真是好,她眉头要是一皱么——”

平日再疏懒,自家的笀酒,那也是自家的脸面,杨家进京几年,也排过几次宴席,在京城人口中也是有褒有贬,这一次杨太太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又给谁添了话柄,她眉峰微聚,倒是犯了难,“本来还把她同她妹妹文娘,排在庶出姑娘们那一桌呢,听你这一说,倒是把她往上提一提为好?”

京中规矩森严,嫡庶壁垒分明。不论家中势力大小,女眷宴客,心照不宣的规矩:嫡女们排做一桌,庶女们排做一桌,几乎已成惯例。少奶奶自然是看过这位次表的,她如此大费唇舌,等的就是婆婆这一句话,“这自然是要提的,她们虽是庶女,却记在嫡母名下。尤其蕙娘,同焦太太亲生的也没什么两样。过分薄待,焦太太也是要生气的——”

一边说,一边叫过管事妈妈来,“这次席面,是春华楼承办的吧?倒是正好,派人同大师傅打个招呼,就说焦家女公子当天是必到的,坐的就是西花厅那桌,他们自然知道如何行事。”

管事妈妈们平日里是受惯少奶奶舀捏的,没等太太吩咐,就已经恭声应下,退出了屋子。杨太太看在眼里,嘴上不说,心底难免有点不痛快,对焦家就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焦家也是的,女儿虽要娇养,也没有娇养到这份上的。日后出嫁了,怎么应付三亲六戚?做人媳妇,谁不受委屈,她这个性子,难道谁给她一点气受了,她就寻死觅活的,回娘家告状不成?”

“就是没打算往外嫁……”少奶奶叹了口气,“焦家的事,您也不是没有听说。老太爷看中她招婿承嗣、延续香火,连先帝要人都没舍得给。要不是忽然有了个弟弟,这一次,想必焦太太是不会带她出来的。”

一般不是到了年纪的女儿,谁家的太太也不会轻易把儿女带上大场面,京中这些太太奶奶,谁的眼神不赛过刀子利,关在家里仔细调.教规矩都来不及呢,寻常无事,谁带心头肉出来受人的褒贬?也就是到了婚配的年纪,要‘冰泮而婚成’,开始物色佳媳佳婿了,这才把孩子带出门见识见识。这一次焦家把两个女儿都带出来,一家人来了一大半,看似单单只是为了给杨家面子,可有心人读来,却有些别的意思,那是半藏半露,瞒不了人的。

“这两个姑娘,年纪也都不小了吧。”杨太太缓缓摇了摇头,“听你这么一说,妹妹还好,姐姐的婚事却难办了,年纪大了不说,这样万里挑一的媳妇,谁家能娶?一般人家,怕也是自惭形秽,绝不敢上前攀附。能配得上他们焦家的年轻才俊,不是多半早说定了亲事,就是不愿受这份‘齐大非偶’的气。——再说,再娇养,那也是庶女出身……皇帝家的女儿愁嫁,我看着宰相家的女儿,也不例外嘛。”

内阁首相,可不就是从前的宰相了?一样是阁老,焦家两个女儿都愁嫁,杨家的女儿们却都嫁得好,嫡女二姑奶奶是侯夫人,就是庶女,一位是平国公许家的世子夫人,一位干脆就是宫中新近得宠晋位的宁妃。阁老太太说起这话,不免是悠然自得、顾盼自豪,少奶奶看在眼里,也不禁抿嘴一笑。

“这都是别人家的事了。”她轻声细语,“想要攀龙附凤的人家,也决不在少数的。媳妇现在想的,倒还是笀酒当天的事,您安排两位姑娘坐西花厅首桌,别的倒不打紧,就是撞上了吴姑娘,当天席间恐怕是有热闹瞧呢……”

杨太太神色一动,先惊后悟,“你是说——”

她思忖片刻,也不由苦笑。“就这么几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怎么安排都不是,也只能如此安排了……我看,干脆把你安排在那桌陪客,这可够份量了吧?在你这个正牌主人眼皮底下,也闹不出多大的风浪来。你看如何?”

少奶奶嫣然一笑,低眉顺眼,“婆婆见识,不知高出媳妇多少,自然是您怎么说,就怎么办了。”

#

有了少奶奶这一番话,到了大笀当天,纵使杨家是千重锦绣、满园珠翠,贺笀道喜之声几乎把杨太太灌出耳油来,也着实令她打从心眼里累得发慌兴致全无,可焦四太太一行人进屋来时,杨太太亦不免格外打点精神,亲自起身迎上焦四太太,又运足目力,看似不经意地瞥了焦太太身后一眼。

只见两名少女随在焦太太身后,一眼也未能分出高下来,她口中笑道,“四太太,咱们是近二十年没见啦,当年在苏州曾有一面之缘,您贵人事忙,怕是早把我给忘了。”

焦阁老入阁二十多年,哪管宦海风云起伏,他是左右逢源,伫立不倒,二十年来,在阁老位置上熬死了两个皇帝,如今的皇上已经是他侍奉的第三位天子。如此人家,自然不是新近入阁的杨家可以傲慢的,杨太太虽然客气,以焦四太太身份,却也能来个坦然受之。不过,焦太太也很给面子,“哪能忘记呢?当时路过苏州,承蒙您的招待……”

都是内阁阁臣,不管在朝中斗得如何险恶,两派人马几乎是杀红了眼,恨不得生啖其肉。女眷们在内宅,却要把表面功夫做好,杨太太和焦太太携手一笑,杨太太便望向焦太太身后,笑道,“这就是两位千金了吧?”

一边说,两人一边分头落座,焦太太抿唇一笑,满不在意,“蕙娘、文娘,还不给世婶行礼?”

焦太太身后这两位千金便同时福下身去,莺声燕语,“侄女见过世婶,世婶万福万笀。”

这声音一入耳,杨太太心底有数了:只这一听,就听得出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两人本是姐妹,音质相似,殊为平常,文娘声线娇嫩,听着还带了几分天真,就像是随手吹出的一段笛音,虽也娇贵,但终是乡野小调。蕙娘一开腔,却像是古琴弦为人一碰,仙翁声中自然而然,便带了礼器的雅训,清贵之意,已经不言而喻。真是就一句话,两个人的性子就全带了出来。

她的眼神针一样地在蕙娘身上一绕,又望文娘一眼,便笑向焦太太夸奖,“真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左边这位,就是清蕙了吧?”

这两姐妹本来一直望着自己的脚尖,此时清蕙听杨太太说话,方才慢慢把脸往上抬起。杨太太定睛一瞧——即使她膝下自己就有七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其中一位宁妃,更是六宫中数得上的美人,此时见了蕙娘,呼吸亦不禁为之一顿,过了一会,方才由衷叹道,“果然好容貌。”

打扮她是细看过的,除了衣料特别新奇雅致之外,似乎并无出奇,此时由清蕙这张脸一衬,才觉出锦衣虽花色素雅,可厚重衣料,难得裁得这样跟身又不起皱,且在重重衣衫中,还现出腰身盈盈一握,这裁衣人的手艺首先就好得出奇,再一细看,那锦衣上连绵的缠枝莲花,花色竟从未见过,锦缎里难得有这样葡萄青的底,也就是蕙娘肤色洁白胜雪,才压得住这样娇嫩的淡紫色。再合以银红色缎裙——连银红都红得别致,在日头底下,一动就隐隐有细密银光,这两样料子,杨太太几年来竟从未见过。

衣裁如此,就别说人了。焦清蕙面含微笑,谁都看出来只是客套,却又不能怪她什么,因她就只是站在那里,便显得清贵矜持,似乎同人间隔了一层——一个人若生得同她一样美,一双眼同她的眼一样亮、一样冷,看起来自然而然,也总是会有几分出尘的。

怪道先帝如此看重,甚至想许以太子嫔之位。一时间,杨太太竟有些后怕:现在焦家有了承重孙,蕙娘是可以进宫的了,若她入宫,杨家所出的宁妃日后能否再继续得意下去,恐怕就不好说了……

“世婶谬赞,清蕙哪敢当呢。”焦清蕙却似乎未曾看出杨太太眼中的惊艳,她微微一笑,客客气气地说,“只三年未见各位伯母、婶婶,我同文娘自然加意打扮,这才唬过了世婶呢。”

杨太太本已经看住了,被她一语点醒,这才回过神来,笑着冲文娘道,“这就是令文了吧?同姐姐一样,也都是个美人。”

焦令文生得的确也并不差,她要比清蕙活泼一些,笑里还带了三分娇憨,闻听杨太太此言,唇边含着笑花,一瞅姐姐,表现得也落落大方、惹人好感,“姐姐说的是,这全是打扮出来的,其实都是虚的,无非我们爱折腾罢了。”

“也要天生丽质,才打扮得出来,”屋内便有吏部秦尚书太太——杨太太的亲嫂嫂笑道,“三年没见,焦太太,两个如花似玉的花骨朵儿,都到了开花的时候喽。”

只看秦太太、焦太太的说话,任谁也想不出两家素有积怨,秦家老太爷秦帝师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被焦阁老死死压住,未能入阁。焦太太抿唇一笑,“当着一屋子的美人,您这样夸她们,她们怎么承担得起呢?”

“我看就承担得起。”云贵何总督太太也笑了,“蕙娘,今日穿的又是哪家绣房的袄裙?这花色瞧着时新,可又都没见过。”

杨太太这才知道,怕是一屋子的人都没见过蕙娘、文娘姐妹穿着,她巡视屋内一圈,见众位太太、小姐的耳朵似乎都尖了三分,连自己儿媳妇也不例外,纵使她别有心事,也不禁暗自一笑。

正要说话时,却瞥见户部吴尚书太太面上神色淡淡的,她心中一动:吴家、焦家的恩怨还要追溯到上一代了,如今吴尚书的父亲吴阁老,同焦阁老之间也有一段故事的。看来,自己同儿媳妇担心得不错,这两家要在一处,必定要生出口舌是非来。

才这样想,便听见吴太太身边紧紧带着的吴姑娘笑道,“是夺天工新得的料子吧,也曾送到我们那里看过的——因我不大喜欢,就没留,现在倒记不真了,我瞧着像,娘您瞧瞧,可是不是?”

夺天工是北地规模最大、本钱最雄厚的绣房,同南边的思巧裳各执牛耳,成对鼎之势,‘北夺天工,南思巧裳’,全大秦就没有不知道这句话的女儿家。

一屋子玩味的目光顿时就聚到了吴姑娘同焦姑娘身上:都是新花色,这个看不上,那个却当了宝,特地做了衣裙,穿到了这样大的场面上来……

杨太太也看着蕙娘,蕙娘若无其事,倒是望向了母亲,焦太太笑眯眯地,轻轻点了点头,她这才微笑道,“想是嘉妹妹记错了,这是今年南边需山里新出的一批星砂,染出来的料子同从前所有都不一样,思巧裳也不过染得了这几匹可用的,正巧家里有人上京,捎带来的,才不到半个月前的事,怕纵染出了新的,也没这么快送上京吧。”

吴嘉娘也是个出众的美人,打扮得自然也无可挑剔,听了蕙娘这话,她微微一笑,轻声细语,“哦?那是我记错了。”

蕙娘也望着她颔首一笑,“记得记不得,什么要紧呢?左不过一条裙子的事。”

杨太太心绪就是再差,此时都忍不住要笑,正好她亲家——良国公府权夫人到了,她忙借着起身遮掩过去,耳边还听见何太太问蕙娘,“这腰身这样贴,也是思巧裳的手艺?他们远在南边,倒是不知道居然做的衣服也精巧。”

这话倒是焦太太答的,“您也不是不知道,孩子们从不穿外人的手艺,外人也做不得这样跟身。是蕙娘院子里丫头自己裁的,瞎糊弄罢了——”

就是杨太太听见,心里都有些惊异:杨家也算是富贵得惯了,一个姑娘家身边,也不会放着这么一个手艺奇绝的绣娘,就专为她一个人做衣服。更别说还是做丫头使唤了,这样的手艺,在外头随随便便都是总教席,一年二三千银子不说,还不是奴藉,名气大一点,绣件能贡呈御览,一辈子都吃穿不愁了……焦家条件要不是比外头更好,她能甘心在焦家做个奴才?

也就是这时候,她才品出了儿媳妇说法里的韵味:就是在这么一圈大秦顶尖的豪门贵族里,焦家的富贵,也是火烧火燎,糊味儿能熏了天的那一种,别说是数得着,他们家数不着,不用数——焦家那是当仁不让,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能把天泼金的超一品富贵。

再回头一看蕙娘,心底又不禁生出了几分可惜——就只是随随便便坐在那里,腰板一挺,由不得全场人的眼神就聚到她身上,羡也好妒也好,都绕着是她焦清蕙。可惜这样人才,命却薄些,亲事上注定是磕磕绊绊,很难找到如意郎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