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豪门重生手记 > 252、要挟

豪门重生手记 252、要挟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7:36 来源:笔趣阁

老太爷去世,也是京城的一桩大事了,昨日是有些晚了,到的只是老太爷的亲近门生。从第二天起,京里各部官员、勋戚世家,都有人上门致祭。毕竟这么多年宦海沉浮,老人家的人脉,哪是一般二般的深厚。此事上报以后,宫中也派连公公前来代祭,又给老爷子的爵位抬了一级——虽说是不世袭的爵位,只是个虚热闹罢了,但这么一来,葬礼的规格又能再提升一层,对于很多士大夫来说,这是他们极为向往的结局了。

焦子乔也在老人家的去世中得到了一些好处,因老爷子对国有功,他被恩封为承事郎,十一岁不到一点儿,就有正七品的散官衔在身了……虽说这散官就和武官那边世袭的爵位一样,不过是虚热闹,但以后焦子乔若科举无望,还是要步入仕途,上下稍一打点,就能得到实职了,这样出身的官员,虽然不能升到高位,但起码一世宦途是可以保证的。

有了这一封,众人又要忙忙地为焦子乔置办身份相当的衣物,以便出殡上做得好看。这些事主人家一概都是不管的,都只顾着跪在灵堂里陪着亲友们磕头,平时全由亲朋好友帮忙。但焦家亲戚很少,宾客又多,就算蕙娘从家里带了一批下人回来,也有些手忙脚乱的。正是为难时,杨家、桂家、孙家等都来祭祀,权瑞云便主动要留下来帮忙嫂子——蕙娘颇为感动,可又不敢答应:杨太太的心眼不比针尖大多少,现在王尚书才刚下朝回来,还在男宾那边跪着当孝子呢,权瑞云作为杨家媳妇在内宅帮忙,杨太太心里会高兴?

桂少奶奶和杨七娘、孙夫人三位杨家女也都没走,桂少奶奶行完礼,拉着她舅母说话呢,见到此时境况,便走来道,“横竖我也无事,不如留下帮衬舅母了。”

桂家和焦家的关系又不同了,虽说因人口不多没有联姻,但双方都在宜春号有股,也算是建立起了交情。再加上桂少奶奶和王尚书的亲戚关系,她留下来帮忙倒还算是名正言顺。蕙娘见确实不是事,便顺水推舟地道,“那就麻烦弟妹了。”

“这算什么?”桂少奶奶忙摆了摆手,“我就是出个人坐在那里,给你镇镇场子么。”

她是官宦人家的主母,对白事中迎来送往,礼仪上的讲究本就相当了解。和焦梅略说了几句,便连着焦鹤一道,给不断过来致祭的宾客们安排坐处。——因宾客实在是太多了,光是招呼宾客已经是消耗了许多人手,桂少奶奶和王太太商量了一番,又和蕙娘打了声招呼,便回王家运了许多人来,在后厨帮忙等等。

四太太、蕙娘、乔哥并权仲白、三姨娘、四姨娘等人,从早到晚都要轮班在灵堂前守候,白天是要陪跪陪磕头,晚上是要守夜。实在非常吃力,才只两个晚上,连蕙娘都有些吃不消。四太太就更别说了,勉强支持着露了几面,泰半时间都被权仲白关在后堂静养。蕙娘一人又要全礼、又要管家,内外消耗,早已疲惫不堪。

等到第三天下午,王辰和文娘终于赶回京里,两人都换了素服,沤了深深的黑眼圈,文娘睁着一双凄惶的大眼,进屋后立刻就把蕙娘给替下来了。

“我陪着跪一会儿,你去休息吧。”她说,“你的脸都尖了!”

蕙娘此时也实在累得不成样子了,她没有多加客气,便被人架了下去。此后几天,都和文娘一道换班守着:老爷子出殡前这七天,登门致祭的宾客足有两三千人,一直到出殡前夜,焦家人都几乎片刻不能休息。

到底天热,虽然动用大量冰块,但到第四天上,老爷子的尸身已经开始淌水了。众人都道不能再等,必须立刻封棺,在出殡前这天晚上,就算灵堂里点了再多檀香,也有一股遮不住的味儿隐隐地透出来。桂少奶奶和四姨娘、蕙娘商量了一番,就把致祭下跪的蒲团挪到了当门处,众孝子孝女都到灵棚里守夜。

王时、王辰两兄弟和权仲白一道在前头迎了陪出殡的男客,进来上过一柱香,便让到小院里休息听戏,四太太和王太太、方太太一道招呼女客。还没过初更,陆续就有人来,等到三更时分,焦家偌大的前院,已经是满满当当,没有几个空屋子了。又要把后花园开了,陆续往里安置客人。桂少奶奶在里头坐镇帮忙管着后勤,蕙娘便带了弟弟妹妹在灵前候着宾客们过来。

屋内毕竟要比较憋闷,众人挪出来以后,被凉风一吹,倒都觉得畅快了许多。虽说蕙娘等女眷已不能不暴露在来致祭的宾客们跟前,但此时也不是讲究避讳的时候,众人也都不在意。蕙娘拿手绢扇了扇风,见文娘下巴也尖了不少,便道,“你也累了吧?等明儿出过殡,让王辰先回去好了,你在家里多住几日,也陪陪母亲和姨娘们。”

文娘点了点头,转头望了屋内油光发亮上了不知多少层漆的木棺一眼,摇了摇头,低声道,“这才几天,魂没了,皮肉便都化了……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有个长性儿呢?”

论理,人死了也就和猪狗一般,这么热的天气肯定烂得快。但要亲眷们接受这个事实——几天前还说说笑笑的亲人,现在已经变成了正在腐烂的尸身,却又殊为不易,蕙娘也随着妹妹摇了摇头,见乔哥又低下头去擦眼泪,便摸了摸他的后脑,道,“别想啦。”

乔哥闷闷地应了一声,文娘道,“我都回来这几天了,也没和你好好地说话……”

她顿了顿,声音里也带上了哽咽,“大家都忙忙乱乱的,我也来不及问,祖父给我留下了什么话没有?”

蕙娘心底一片冰冷,口中却道,“留了,让你在夫家小心谨慎、好自为之。”

文娘点了点头,念念有词、翻来覆去地将这话玩味了几遍,方才长叹了一口气,笑中带泪,“爷爷总是这样严厉,都要撒手了,还没句暖话儿。”

蕙娘轻轻地摸了摸她的额头,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勉强一笑,道,“他就是这样,给乔哥留的话,更是严得不成——”

见文娘有几分好奇,便道,“你自己问他吧。”

文娘果然就弯□子去问乔哥,两姐弟咕咕哝哝,也不知在说什么私话,此时人终于也都渐渐到齐了,宾客们渐渐减少,蕙娘束手在灵前站着,也能得些清静。过得一会,方有两人进来,给老太爷上香。蕙娘正要下拜时,那两人已走到灯下——即使是她,也有点吃惊了。

何芝生、何芸生兄弟,和焦家人曾经是相当熟惯的,七八年没见面,也不至于就认不出来了。只是以何家和焦家现在的关系,连杨阁老都来得,他们家却不大来得。这满屋子的焦党见了何家人,还能给好脸色?不当面吐唾沫都算是客气的了!

何芝生还是老样子,古板方正,同跳脱的弟妹没什么相似之处。他先给老太爷上了香,才对蕙娘歉然道,“一家人都在外地,赶不回来。只有我俩兄弟本来就在上京路上,闻讯快马加鞭方才赶到,可明日却有要事,不能送殡了,还请少夫人见谅。”

蕙娘这才松了口气,忙说,“这也没法,心意到了就好。多劳你们还要跑这一趟了。”

两人客气了几句,何芝生忽地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了,一边何芸生亦低声慰问了文娘几句,两兄弟遂拱手辞去。蕙娘、文娘目送他们背影,不免也是感慨万千:十年前,她们都大有可能嫁给两兄弟中的一个,文娘和何芸生的婚事,何家起码提了有六七年。可现在,两家恩断义绝,除了何莲娘以外,何家已从两人生活中淡出不知多久。现在再看到他们,怎叫人不起今昔之叹?

文娘目送两兄弟远走,忽地微微一笑,低声对蕙娘道,“现在想到从前,真觉得自己当年大不懂事。其实,不论是哥哥还是弟弟,都算是上等良配了。”

当年的文娘眼高于顶、不知天高地厚,何家两兄弟,都难入她的法眼。如今终于学懂人事,明白了自己的斤两,可这份明白中,又蕴含了多少心酸、多少挫折呢?

蕙娘不免叹了口气,道,“我问你在王家过得如何,你总是不肯告诉我实话。”

文娘摇了摇头,还是那句老话,“他对我没什么可挑的……”

她又望向了灵堂中那威严的、庞大的、孤独的棺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起码,到眼下是这样吧。”

老爷子这一走,蕙娘在权家倒没觉得什么不同,她是早就立稳脚跟了。可文娘在王家感受到的氛围,恐怕立刻就会不一样了。

蕙娘道,“放心吧,你公公心明眼亮,不会做出不明智的事的,万事有我呢。”

文娘望着姐姐,微微绽出一点勉强的效笑意,点头道,“我没本事,总要让姐姐操心了。”

焦子乔站在两个姐姐身边,听她们打机锋,他若有所悟,却又似乎还有些不明白,一双眼转来转去,并不做声。

一时三姨娘过来,喊了文娘和乔哥进去,“帮着一道招呼客人吧……”

也要喊蕙娘,蕙娘道,“这里今晚不能离人的,你们都进去歇一歇,一会还要出来行礼呢。”

出殡前天晚上,的确有许多礼仪要行,一家人几乎都不能休息,,三姨娘也没坚持,只是轻轻拍了拍蕙娘的肩膀,便带两人进了里屋。蕙娘一人站在灵棚里,望着焦家满园的灯火,远远的锣鼓声、诵经声、人声——甚至还有零星的笑声……不知不觉,她竟有几分痴了。

一阵风来,吹动了灵堂前的白幔,她又极为复杂地望了堂内孤零零的棺椁一眼,脚步一错,扶着额头轻轻地呻.吟了起来,周围众下人忙道,“姑奶奶小心!”

蕙娘摆了摆手,“我不妨事,就是晕了一会儿——”

桂少奶奶正好从里头出来,听她这么一说,便不由分说上前安排,“都站了一天了,眼看还要再折腾一天呢,你还硬挺?这会该来的人也都来了,你先下去歇一个时辰。若来人,我让人进来叫你。”

她一边说,一边把蕙娘往内堂搡,蕙娘也就半推半就地被人搀出了灵棚,在灵堂附近她这几天用的一个下处里安顿了下来,靠在炕上,半眯着眼只是打盹。

她身边从来都少不了从人,可今日情况特殊,桂少奶奶几乎把人全都给调走了。只有绿松一人守在她身边,又过了一会,石英从外头领了一个人进来。也不言声,直接掀帘子进了里屋,把这人放在这就转身出去了。绿松见了,眼神中不免闪过一缕黯然,也就识趣地起身出了屋子。

此人也戴了兜帽,乍一眼根本看不出男女,蕙娘见他进来,便从炕上半坐起来,淡笑道,“是有几分突兀了,不过,错过今日这个机会,总要有几个月不能见你。”

那人摘下兜帽,淡笑道,“少夫人客气了。”他形貌洵美,虽说通身掩在一袭披风之中,但仍是容光照人,美貌堪称豪奢——素容已是如此,上妆后有多颠倒众生,那还用说么?

蕙娘和崔子秀也绝非头回见面,老爷子得了闲也喜欢听戏,崔子秀还是蕙娘眼看着红起来的,从前老爷子得了闲调弄伶人时,蕙娘同那群清客,哪一次不是随侍在侧。只是如此别室私会,于两人如今的身份来说,倒是充满了暧昧意味。——蕙娘有时想要开开荤,也许是她兴致好。可崔子秀什么身份,他却不能随意招惹上良国公府这样的人家。

但……即使如此,他也还是如此镇定,望着蕙娘的眼神,甚至并没有戏子们常见的那份谄媚、勾引和卑下,而是清明的、锐利的、掂量的……

同仁堂在各地分号的二掌柜,多半都是鸾台会瑞气部的管事,祥云部、清辉部的人,蕙娘的身份是接触不到的。而香雾部的人员构成,却为云妈妈刻意模糊。蕙娘到了今日也不知道香雾部的干部都是什么出身,对权家的底细又知道多少。崔子秀在香雾部,身份应该是不会低的,他是已经知道了良国公府的底细,连权仲白的少主身份都确认无疑呢,还是一知半解,只知道权家和鸾台会有关,但对真相,还只是雾里看花?

蕙娘不禁露出一丝微笑,她站起身来,竟是一扫疲态,精神奕奕地倒背双手,在崔子秀跟前来回踱了几步,才从怀里掏出一方手帕,丢到崔子秀跟前,道,“认得吗?”

崔子秀弯□,拾起来看了,他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将手帕捏在掌中,柔声道,“少夫人,这种东西,可不能轻易现于人前。”

蕙娘道,“稀罕么?你一年也不知要见过几次吧,这枚凤主印,难道还能把你给吓着了?”

说得出凤主印的人,对鸾台会的了解已不能算浅了,崔子秀却半点没有惊容,还是那样从容沉静。,他说,“少夫人行事果然杀伐果断。”

却不提自己究竟有没有被这凤主印给吓着。

蕙娘倚在柜边看了他几眼,也不免微微一笑,她道,“好,你毕竟是个人物,要你为我办事,我也要显些手段——”

她又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摆到崔子秀跟前,道,“现在许家全家都在府里,我要送封信,不过是说句话的事。许家世子夫人,女流之辈,心软,先不说她了。你猜平国公他老人家看了这封信,会怎么着?”

崔子秀容色微变,他略带惊疑地看了蕙娘一眼,首次流露了少许不安,过了一会,才道,“这件事,会里是知道的,虽不赞成,却也并不反对。少夫人要拿这件事来要挟小人……”

鸾台会都没发话,蕙娘忽然把它捅到平国公跟前,这算什么事,平国公固然从此要对崔子秀杀之而后快,以后鸾台会要追问起来,蕙娘也是不好交代的。说不准鸾台会还会安排蕙娘把这个烂摊子给收拾干净,保住崔子秀呢,这是吃不到羊肉,反惹得一身骚,已经失去要挟的意义和目的了。

蕙娘笑道,“好,我听你的……这封信,我不送给平国公,送给我姑爷看看成不成?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应该也很清楚,我们家二爷将来在会里有个什么位置,他现在又是个什么情况吧?”

崔子秀果然一窒——蕙娘亦是从他的反应中,再度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他在香雾部地位的确不低,起码,对良国公府和鸾台会的关系,那是所知甚详,甚至都了解到了两方的协议。明白权仲白对鸾台会的重要性,以及对眼下局势‘一无所知’的单纯性。

蕙娘现在,也算是鸾台会的一份子了,崔子秀还是能给她造成一些麻烦的,只要蕙娘一棒子不能把他打死,他总能在会里找到靠山,保住自己。比如说他的顶头上司权世赟,就有足够的能量节制住蕙娘。蕙娘现在把这封信送出去,他大可以逃回总部找权世赟告状:明知他香雾部身份,还要拿许于翘来要挟,这无论如何也不像是安了好心。

可权仲白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不知者不罪,他要去揭发崔子秀,难道鸾台会还会上门来说明情况,表示双方都是一家人,大水不要冲了龙王庙?只要蕙娘把这封信‘无意间’泄漏给权仲白看到,权仲白脑子一发热,往平国公府递个信……崔子秀也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他身份就是再贵重,能和权仲白相比么?

这位样貌出色的伶人,神色终于有几分难看了,他咬着牙思忖了片刻,不免有几分负气地道,“少夫人真使得一手好枪法,您就这么肯定,二少能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么?以二少为人,无缘无故的,为什么要为难我们夫妻?”

蕙娘傲然一笑,逼视着崔子秀,竟轻轻鼓了鼓掌,“好,有骨气,你倒觉得你比我更懂二爷了——也好,我倒想看看,你敢不敢和我赌这一局。”

崔子秀到底还是有几分不安:这位豪门少奶奶虽无凌人贵气,但却并不意味着她有多么和蔼可亲。她高贵的身世、豪富的身家,以及如今那显贵的身份,果决的手段、精明的判断,以及霸气的性格,自然糅合成一股摄人的魄力。就算是祖父去世,连日来的繁忙都似乎未能打击得了她的精神,她的脊背,挺得还是这样的直,唇边的笑意,也还是如此的从容,一切细微的表情,仿佛都在提醒着崔子秀:你既然什么都知道了,难道就不知道,权仲白再厉害,也逃不出我的五指山么?

权神医又岂非不是她手底的傀儡,她运用了那许多办法,将他操纵得东奔西跑、南下北上,他就是再不羁,在焦清蕙这里,还能有什么脾气呢?

没等崔子秀答话,蕙娘又换了口吻,她亲切地说,“既然你什么都知道,那倒是再好办不过了,最怕你是半桶水,知道一些,又不全明白。仲白将来总有一天,是要接过这个位置的,他不耐俗务,什么事还不都是我在安排。这台上一炷香,台下十年功,总不能临到亮嗓子才喝枇杷膏吧?都是自家人,什么事不能商量?子秀你好好想想,今日给我回复就行了……”

说着,竟推门而去,体贴地把这整间屋子,都留给崔子秀‘好好想想’。

崔子秀心中思潮翻涌,自有无限思绪、无限矛盾涌上,他思忖了好一会,听得屋角自鸣钟当地一响,这才回过神来,唯恐迟了戏,便忙忙地往外走——可才走到门口,又停住了脚步。

透过挑起半边的珠帘,他能很轻松地看到院子里的景象——权二少夫人并没踱出院子,她正站在院门口,抬着头和谁说话,那人还伸出手来,为她调整了一下头顶别着的孝帽,更伸出手来,把她拥进怀里,轻轻地搂了一下。

二少夫人搡了搡他,低声说了什么,那人便搂着她走进院子,靠着院墙轻轻地抚了抚她的后脑,低下头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面上柔和关切之意,却是一望即知。

虽说两夫妻的性情,似乎是南辕北辙格格不入,但权二少看来还真是被二少夫人给作得五迷三道,这封信,从前他也许不会去送,但二少夫人如要他送么……

这一盘赌局,二少夫人是立于不败之地,大不了折损一个棋子,日后再相机布置,可对他崔子秀来说,一旦赌输了……

崔子秀浑身发冷,他忽然意识到一个事实:以他身份,哪里配和二少夫人对赌?能够追随在二少夫人身边,依附骥尾,那是他的福分!若不识抬举,难道还想全身而退?只怕得奉上大好头颅赔罪,才能安抚下她的情绪罢。

焦清蕙的要挟也罢,招揽也好,又哪是他这样的人,能轻松回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