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三百六九章:蒯良逃奔,牵招破关

魏延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声呼喝,居然让得桥蕤在战场上失神,如此好的机会,他又怎么肯放过,长刀一卷,直接奔着桥蕤的脖颈劈了过去,嘴角处,一抹不屑悄然升起.

也许是多年的安稳,磨灭了桥蕤对战争的认知,面对着魏延的长刀,竟好似丝毫没有察觉一样,兀自的陷入在沉思之中,及至长刀加颈,才霍然发觉,只来得及留下一抹惊恐,便陷入到了无边的黑暗之中,桥蕤身后,那些士卒几乎上被眼前的情境惊呆了,桥蕤武艺虽然算不上一流,却也不会差出多少,此时竟然没在敌将手下走出一招,士气,在一霎那之间,消散殆尽,再加上他们这些人,更多的是属于第二梯队的屯田兵,在战斗意志上比之诸葛瑾的那些精锐不知要低上多少,枣阳,只是短短的一个时辰,就被孙策彻底的占据了下来。

之后,孙策用桥蕤的兵符,将义阳、平春两地的守军引诱而出,而后假装桥蕤的手下,骗开了城门,顺势将两地攻了下来,只有在新野处,守将雷薄性子谨慎一些,没有盲目出兵,才没有被孙策偷袭得手,虽是如此,新野之地的情况,却也不容乐观。

却说孙策整合了枣阳、义阳、平春三地之后,颁布下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安百姓之心,这些地方当年都是在孙坚手中的,百姓对于孙策的占领,倒也没有显露出多少的抵制,之后,孙策一面自后方调兵前来,一面将三地的士卒与其旧部混编起来,形成战斗力。同时,在引诱雷薄失败之后,其更是亲自带兵去往新野,大军将新野万余守卒围困在了城中,三日后,在孙策不计代价的攻击之下,雷薄军伤亡八千,只余两千人狼狈撤往鹊尾坡。

按理说,鹊尾坡与新野相邻不远,如此大规模的对阵,赵云布下的守卒不应该没有察觉才是,而事实上,却偏偏如此。当年孙坚反攻之时,樊城、鄧县等地被其趁势攻下,而襄樊之地地势较为平缓,官道纵横,是北进宛城最佳的地段,再加上此处与曹操领地相邻,对于结盟的两家来说,是首选战场之地,赵云的精力,几乎上都布置在郏下、安众一线,而与之隔江相望的新野,则被其忽略了,以至于在孙策疯狂攻击的三日之间,他竟然是丝毫没有察觉。

公元214年七月初,随着新野的落陷,雷薄逃逸之后,孙策动兵的消息随即传开,中旬时,在诸葛瑾得知消息之时,孙策大军已经攻占下鹊尾坡,直面安众、安乐等地。另外一处,由孙静统领的士卒自平春出发,一支攻向淮河沿岸的光州,一支攻向豫州的汝南,两支军队士卒相加起来,足足有着十五万之众,声势之大,让人为之侧目。

诸葛瑾在得知消息之后,非但没有吃惊,心中的担忧反而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是啊,摆在明面上的孙策,却比起一直隐身在暗处要好的多,虽然说对于孙策选择的进攻方向有些意外,心中却只是对其更加赞叹了,果然不愧是江东小霸王。

七月中旬,诸葛瑾派遣荀攸南下宛城,荀谌南下汝南,随其南下的,还有吕旷、吕翔等几个降将,摆出的姿势,仍旧是严防死守,至此时,孙策已经出动的大军,已经增加至三十万,而在宛城、汝南的防线上,守军也增加至二十五万,势均力敌的两方顿时陷入到了胶着之中。

有了南方的教训,诸葛瑾又将年岁已大的程昱派遣去了羌胡之地黄忠处,同一时间,其所在的许昌成为了临时指挥中枢,每日见大量的士卒进进出出,不断的有消息汇聚到此处,而后又分散至中原各地,再加上后勤所需的补给,诸葛瑾也是忙碌不已。

这段时日中,函谷关处的战争愈演愈烈,先是诸葛亮在派人攻城的时候,被司马懿用后撤之计,一把火烧掉了三千士卒,而后,其又在接着的攻城中,接连两次被司马懿用强弩杀尽了攻上城头之人。随后,诸葛亮也不示弱,用上了诸葛瑾恢复秦朝时的床弩为攻城只用,若非是司马懿当机立断将,将函谷关的城门用碎石堵死,差一点就被诸葛亮攻入城中,只可惜床弩威力大是大了,弊端也同样突出,有了防备的司马懿,却是将床弩的威胁降低到了最小。

在相互的攻伐之中,司马懿因为疑惑诸葛亮有意将其引出城外,一直以死守为主,死死的将一干好战之人压制下来,殊不知,这样的举措,却恰恰正中了诸葛亮的下怀。

战争,虽然在很多时候打的是总体实力,而在有些时候,拼的却是智谋机变,而这些,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人谁也不缺,如此,只能说看谁的运气会好上一些了。

比起司马懿,诸葛亮的年纪要小上一些,但是其身上的沉稳,比之司马懿是丝毫不见相弱,两人一攻一守,一方士卒强,一方士卒弱,可谓是旗鼓相当,但是要论将领,司马懿这边就要弱上不止一筹了,司马懿正是知道这些,才将他们的请战一一压了下来,而诸葛亮也正是知道这些,才针对这司马懿的举动挖下了一个大坑,在每一次的攻城之战时,都会派上不一样的将领带兵攻城,着着实实让司马懿领会到了,什么叫做底蕴?

关羽、庞德、于禁、黄叙、管亥、张颌、高览、马岱等人,在诸葛亮的吩咐下连番上阵,而其他诸如薛综、王方、樊稠等人更是多不胜数,司马懿这边却只能靠着夏侯惇、夏侯渊、典韦三人支撑,实力差异,一眼便可看的透彻,诸葛亮的这般行事,却是将司马懿吓的闷在城中,以致至开战至今,一次针锋相对的斗阵都没有发生过。

时间渐渐走过七月中旬,诸葛亮的计策终于开始实施了,在牵招被诸葛亮调用过来之后,诸葛亮便让其带了一半大军南下,转道庐氏后,出现在了青泥隘口的关下,不明情况的蒯良只是一个照面的功夫,就吃了一个大亏。原本,在他带兵来援的时候,守关的士卒相加起来,总计有有着四万的规模,这对于一个雄关险隘来说,人数已经是很多了,只是在接连几个月的与徐晃的对阵中,被徐晃硬生生的给消耗掉了近一半。

青泥隘口狭长,能够同时交战的面积就多了不知多少,这也是蒯良吃了一个大亏的原因之一。

牵招的援军,是在夜间被徐晃悄然迎入营中的,只是略微的修正了一下,第二日一大早的时候,攻城的士卒由原来的三千人瞬间飙涨到一晚人,蒯良照着日常的做法迎了上去,却没有料到,徐晃的士卒好似突然间吃了什么兴奋剂一样,只是短短的一个照面,自己的手下已经再次伤亡了近乎一半,蒯良着急的,几乎上都快要哭出来了,这些士卒,可是他最后的老底儿了,如今两万人突然变成了一万,这样的事情,让他怎么能接受的了?

“查,给我查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徐晃怎么就突然间多了这么多的士卒?”牙咬切齿的,若是眼神能够杀人,徐晃早已不知死了多少次了,只是,蒯良话音落下后,身边的士卒却是没有丝毫动静,此时的他,早已被眼前的屠杀所惊骇了。

“将军,咱们撤吧,这些人手,已经不能挡住徐晃军的冲锋了。”蒯良身边,一个小将模样的**声的对着蒯良大声的叫了起来,是啊,已经是挡不住了……

原来,就在蒯良发惺之际,就在那士卒惊诧之时,攻上城头的士卒已经越来越多,而牵招似乎也没有再多留一日的意思,准备着一击而下,如今的情况,两人却是已经不用再行留手了,后续的士卒根本就没有停歇,源源不断的向着城头上涌了上去,而后三五人围住蒯良军一个,战争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悬念可言,至于在关中休息的另外一半士卒,在慌乱之间,一部分人追随着蒯良而去,而更多的人,却是直接的跪地投降了。

“哈哈……子经,此次还要多亏你前来了,我那些手下,几乎上都填进了我们脚下的这个隘口了,若是再没有援兵,某就只能将自己留在此处了。”战争顺利,徐晃仿佛是吃了人参果一样,眉头都喜的打起了折,早先郁郁的心情一扫而光,对着身边的牵招高声的叫喊道。

“公明过誉了,若非是公明在此三个多月的时间,即便是我前来,也不过是空耗实力罢了,此还全赖公明之功了,如今事情已毕,我却是必须要尽快赶回了,函谷关下,只余下三万士卒,若是城中司马懿的得知消息,军师先生就危险了”对于战争的功勋,牵招不愿一人独吞,很是谦卑的将自己的关系尽量减淡,之后却是有些着急的对着徐晃轻声歉意道。

只是牵招却不知道,他刚一出动,便为司马懿所察觉,再之后,司马懿却是第一次打开了虎牢关紧闭着的关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