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三百八七章:意料之外,周瑜身陨

蓝田侧畔乃是渭水的支流灞水,提及灞水,就不得不说起冢岭山,其周边,与灌举山等一众山川连成一片,蓝田,就是在这连绵的山脚处建立而成的,同样的,丹水,也发源于此地.

青泥隘口,自徐晃统兵南下之后,因为关中兵力被带走了大半,只余下三万余人的关隘,只能自保防守,再加上徐晃去后,一直没有大将坐镇,面对着这样的情况,荀攸只能一面向诸葛瑾请援,一面加固关隘,以抵挡随时可能到来的进攻。

三个月后,荀攸处迎到了被调派至此的郭淮、薛综二人,而同时,蓝田蒯良处,操练了三个多月时间的那些精壮,已经渐渐有了军队的模样,近十万人的规模,顿时让蒯良再次有了底气。而此时,司马懿听从曹操之言,将大军再次后撤,蒯良这十万多人,很快被司马懿征调去了一半,北面有着司马懿顶着,对诸葛瑾能否攻至长安,蒯良没有去关心多少,反正他的那些家人,早已被他送至益州,大不了自己翻过秦岭,往汉中躲避去罢了。

九月初,在诸葛瑾与曹操对峙,诸葛亮与司马懿刀兵相加之时,荀攸留郭淮看守关隘,自己与薛综统帅大军两万,再次逼近蓝田,意图打破僵局,威胁长安。

同一时间,与孙策对峙的赵云听用庞统之计,以声东击西之策,在大肆调兵欲攻襄阳之计,大军却转而在襄阳西面的隆中顺利渡江,而后大军直奔荆山,在孙策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攻占中庐,与樊城一南一北两相夹击,虎视襄阳。

九月中旬时,一则消息的传出,让的坚守襄阳的孙策军急速的瓦解了防守的意志,一代人杰周瑜,在汝南正阳城外遭遇伏击,身殉死节。

却原来,将大军收缩至平舆之后,周瑜所面多的压力根本就没有减少多少,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处境越来越艰难起来。先是被李典、马岱、蒋奇三人带兵步步进逼,将其活动范围,紧紧的压缩在平舆以南,而后,被徐晃在其不提防间,借助水兵之力,偷袭了平舆南面百多里地外的新蔡,将周瑜在汝南的布置拦腰截断,随即,却是屯扎在宛城处的牵招忽然出动,经舞阴直奔遂平,而后将遂平以南的阳安、郎陵顺势拿下,三方围堵之下,周瑜再也无法安然的防守平舆了,撤军,就被推到了最首位。

周瑜的死,真要说起来,实在是一个意外,只能说,其人的运气差了那么一点,平舆城中,周瑜手中掌握的大军,有着十余万人,李典、徐晃、牵招三路虽然说将周瑜向着三面动兵的道路堵上了,却没有完全的封死其向南的道路,平舆、宜春、安城、慎阳、正阳、安阳等地,仍旧掌握在周瑜的手中,南下之路,一片坦途。

公元215年八月底,周瑜留张勋统兵三万留守平舆,他自与孙静、朱桓、陈武等悄然南下,大军七万,再加上押送粮草物资之人,林林总总十余万人的队伍,行进间还真没有多少的秘密可言,就在周瑜动身的第三日,消息便传进了距离平舆最近的李典耳中。

“曼成,周瑜撤军,此正是收复汝南的大好机会,如此良机,切不可错过了。”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田畴便急急的寻到李典住的地方,脸庞上,止不住的喜悦显露而出。

“子泰先生,良机,只怕不只如此呢!”昱田畴相比,此时的李典却仿佛成为了出谋划策之人,脸上沉稳的神色,让田畴见了,都不由的呆了一下,旋即自嘲的笑了一下,在李典身边寻了位置坐下,李典话中明显的意有所指,田畴听了,不由的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哈哈哈,确实如此,快,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其他几人,若是布置得当,就是将周瑜留在汝南,都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只是片刻,田畴脸上刚刚褪下的激动之色再次的布满脸庞,而就在他张口大喊出声之际,李典脸上,一抹潮红之色倏然出现。

“先生安心,我已派人去通知马岱、蒋奇他们了,想必此时他们也应该快得知消息了。”对于田畴的激动,李典心中何尝不也是如此?周瑜占了汝南大半,李典自来此之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将其赶出汝南,只是他手中兵力有限,接连对峙几个月的时间,也没有太大的进展,谁成想,随着徐晃、牵招的出动,情势急转而下,迫的周瑜都不得不带兵撤退,不过如今的李典,早已不是当年那冒失的青年汉子了,受诸葛瑾影响,如今年近四旬的李典身上,一股沉稳的大将之气油然散发着,而且他本就是聪明之人,对战机的把握更为敏锐,是以在田畴因为汝南可得而激动之时,他的目光,早已盯在了周瑜身上。

很快的,李典这边的大军就动了起来,不久之后,整个北面的防线跟随着向南压了下去,不过,此时的周瑜,却早已渡过汝河,行至了安城城中。按理说,以周瑜的行军速度,是不应该会被李典等人追上的,要知道,在平舆,可是还有着张勋三万大军呢。

此事,不单李典没有想到,就连周瑜同样也没有想到,在安城城中,十余万人休整了一日后,大军才又出发,自然,再次上路的时候,队伍再次的壮大了些,人数渐渐达到十四万人,其大军行进的速度,大大的被降低了起来,日行不过才能有十数里地。

三日后,途经慎阳,不过这次,已经觉察到行军速度太过缓慢的周瑜,却没有再留时间让大军进行休整,甚至连城池都没有进入,大军就继续南下,在其远远望见正阳城池的时候,李典的大军轰隆隆的追了上来。李典手中,原本只有三万不到的士卒,在与马岱、蒋奇会面之后,自两人处分别调派了一万人至自己帐下,而后留两人在平舆围困张勋,自己则带着大军一路追随而下,至于平舆城中的张勋,直至李典带兵南下时,也不曾露过一次面。

“快,加快速度,命令后军,原地结阵。”周瑜一边下着命令,一边与陈武两人赶去后军,孙静与朱桓二人则快速组织人手将帐下士卒引入城中。

后军中,周瑜赶到时,一万两千人的军阵已经初显模样,而就在此时,冲在最前面的李典军,已经奔至近前,没有停顿,没有组织,就这么蜂拥的冲了上来。

“杀……”李典马快,手臂急速的抖动起来,手中的长枪倏然化作漫天枪影,将面前的士卒一一穿透,马匹过去,一蓬血雨飞洒而落,之后的士卒,顺着李典冲开的缺口处,快速的杀了进来,不停地冲击、厮杀间,两方的士卒不断的消磨着,缺口一点点的扩大着。

“都督快走,我来挡住他们拖延时间,这里守不住了,还请都督尽快再组织一个军阵阻挡。”短短的一刻钟的时间,就连周瑜也没有想到,他所训练出来的士卒,会是这样的不堪一击。陈武已经记不得自己是杀了几个来回了,只是知道机械般的挥动着手中的大刀,卷刃了,就在敌人手中抢过一把继续,只是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溃败,在不经意间,已经形成,任他如何呼喝,也阻挡不住,无奈他只好奔至周瑜身边,对着其大声的叫了起来。

周瑜也不矫情,抬眼望了陈武一眼后,带着身边的百余亲卫转身离开。

事情若是到了这里,最多也只能说周瑜的运气不大好,算不得点儿背,就在他们这百余人退回,眼看着就要奔回大部队的时候,斜刺里蹿出一支约有千人的士卒,每个人身上穿着的是荆国的甲胄,背挎一张半人高的大弓,周瑜见到他们的时候,心中不由得就高兴起来,一步上前,对着他们之中明显是一个小头领模样的**声叫道:“你们是哪位将军的手下?谁是这里的千夫长?敌军已经追近,快带着你的人过来列阵阻敌。”

没人张口回话,回应周瑜的,只有那千余人同时摘下的长弓,千余人,迅速的在周瑜面前列成了五支小队,百人为一排,每队两排士卒,动作整齐划一,在周瑜脸上刚刚露出喜色之时,突然间张弓对着对面周瑜的百余人射了过去。

“杀……”一声迟到的叫喊声倏然响起,只是可惜,周瑜却再也来不及去后悔,只是瞬间,就被扑面而来的箭雨覆盖在了下面,身子抽搐几下,便断了生息。

“都督……”一通箭雨,因为大部分都是冲着周瑜去的,是以其身后的这百余人,在密集的箭雨之下,仍旧有着近一半的人存活了下来,不过在看向周瑜之后,嗓子中残留下来的,只剩下了一声惨呼,便被随即再次倾泻下来的箭雨射成了刺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