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一百三八章:天子诏,止戈令出

公元193年五月,青州牧诸葛瑾,率先领兵南下,一面与袁绍结盟,一面派人通知戏忠,让其独领泰山、济南、乐安等地兵马,随时做好战争的准备.

这次南下,诸葛瑾带了荀攸、许褚、二人,并马步兵四万,诈称十万,一道南下,与东海郡守沮授合兵一处,屯兵朐县、厚丘、阴平三地,大帐设在郯城。

徐州,东海,郯城外兵营。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男儿行,当暴戾。

事与仁,两不立。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目似狼……”

嘹亮的歌声自兵营中飘出,一阵高过一阵。青徐两地,安定久矣,真正见过血士卒却是不多,当年追随诸葛瑾征战的,大部分已经退了下去,没有见过鲜血的士卒,总是缺少了那么一丝杀气。这首《杀人行》,原本太过繁多,诸葛瑾将其中激励人心的几句截了一下,在兵营中推广了起来。

大军行至郯城已有半月,每日除了操练,就是来高唱这首军歌,士卒的精神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士气一点一点攀升起来。

徐州,下邳。

“如今,诸葛瑾屯兵东海,大军一日间便可杀到下邳城下,诸位心中有何计策,以退诸葛瑾?”郡守府中,陶谦眉目愁苦,看着手下文武将士,出言问道。

陶谦一问,将屋中气氛几近凝固。其实,诸葛瑾出兵的动静闹得天下皆知,陶谦及其手下早已得知消息,一直到诸葛瑾领兵进驻郯城,除了固城据守,诸人也没有相出什么退兵之策。

过了良久,广陵太守赵昱出列言道:“陶公,如今天下,主弱臣强,是以天下诸侯相互征伐。青州诸葛瑾,求贤若渴之心天下皆知,更兼其知人善任,又身为汉室驸马,名正言顺,手下兵强马壮,实乃是不可多得的明主,主公何不考虑……”

赵昱尚未说完,便被笮融出言打断:“好一个名士,好一个赵昱,主公养你多时,难道只是为了让你率兵投降,苟且而安的吗?”笮融与赵昱两人,自来便不对付,更更兼笮融气量狭小,此时听得赵昱之言,哪有不落井下石的道理?

“你……”赵昱听了,气的脸色发青,双目等着笮融,嘴唇哆哆嗦嗦,只是吐出一个你字。

“好了诸位,今日让尔等前来,是想要商量一个对策。”陶谦有些不耐烦,对着两人没有给出好脸色。话一说完,转头向着赵昱言道:“那诸葛瑾手下战力极强,只是,就这般让我拱手将徐州让出,我心中实在是难以咽下此气,此事还是暂且不提。”

对于陶谦,赵昱心中还是很尊敬的,闻言冲着陶谦施了一礼,转头狠狠的瞪了笮融一眼,牙缝中挤出两个字:“小人。”

名士王朗起身出言道:“主公,朗有一策,或许可用。”

陶谦听了,顿时来了精神:“哦?不知景兴有何策刻意教我?”

王朗再拜道:“冀州袁绍,四世三公之后,如今更是据有冀、并二州,实力不在诸葛瑾之下,主公何不派人,与袁绍分说?袁绍定然不会眼看着诸葛瑾实力扩张,主公求援,正好给了袁绍一个借口。”

陶谦听完,陷入沉思。

“陶公不可。”一声叫喊,将陶谦思路打断,众人看去,乃是张昭。

说起张昭,其人有大才,陶谦多次邀请,被其拒绝,为陶谦强自下狱,为好友赵昱所救,这才出来,为陶谦别驾,一直以来,皆以陶公称之。

“哦?子布且说说,可是有何不妥?”陶谦抬起头,看着张昭言道。

“袁绍,虎狼之徒,其人量小,非乃明公。陶公与其为伍,定不能长久,况且此时,袁绍与刘备战于幽冀,以昭看来,诸葛瑾南下徐州,不一定就是奔着徐州而来。若是昭估计不错,诸葛瑾领兵南下,乃是为了安袁绍之心。”若论行军打仗,张昭或许不行,若论眼光战略,张昭丝毫不逊于一些名谋大才。

陶谦觉得自己似乎是抓住了些什么,眼中流露出些许思索,看着张昭问道:“子布是说,诸葛瑾无意攻打徐南?”

“非是无意!”张昭肯定的回答道。

“呃?”陶谦被张昭弄得有些糊涂了,随即将这个问题抛开,满怀期待的冲张昭问道:“子布可有良策教我?”

“昭无策。”张昭说利落,却是将屋中两人给激怒了,一为王朗,一为陶谦。

王朗还好上一些,虽说计策被推翻,毕竟还有着一些道理,陶谦却是觉得,张昭在专门调侃他,冲着张昭怒哼了一声,转头不在理他。

赵昱悄悄拉了张昭一下,示意其不要再说,张昭随即坐下,心中却是更加坚定了,一定要离开陶谦的决心。人无大才,也无容人之量,却有着与其才不相符的野心,取死而已。

于屋中环视了一圈,陶谦见无人出声,只好再次出言问道:“谁还有其他良策可以教我?”

“登有一策,定可保徐州不失。”阶下,陈圭伸手拉了一下,仍旧是慢了一步,只见陈登出列,开口说道。

“哦?元龙快快说来。”对于陈登之才,陶谦还是很欣赏的,此时见陈登出列,不由的喜出望外。

陈登再拜,朗声道:“诸葛瑾头顶汉室驸马、青州牧,其人名望自然不凡,登之策,乃是由此入手。主公可遣一人去往长安,请一道圣旨,令其收兵。其若接旨,徐州定然无恙,若是拒而不接,其名望必然大为受损,届时主公登高一呼,则天下民心所向,徐州一地百姓,定然会为主公所用,誓死抗敌。”

“好!”陶谦听了,大声叫好,旋即哈哈大笑起来:“元龙之策,实乃上策,此计甚妙。”

“谢过主公夸赞。登还有话要说。”陶谦的夸赞,没有让陈登露出多少喜悦,却是接着说道。

压在心中的大石放下,陶谦顿时觉得神清气爽,高兴的说道:“元龙但讲无妨。”

“主公意欲扬州,何不趁此机会,派人去往扬州刘繇处,请求救援。刘繇初上位,自然需要功绩稳定其位,主公此举,正好合其心意,敌损我增,转首之间,主公实力大涨。”陈登笑着,将其后续计策缓缓道出。

“哈哈哈……好一个陈元龙,好一个一石二鸟之策。”陶谦听完,得意的大笑了起来。

几日后,雍州长安,陶谦上表的奏章先是被送到了曹操府上。

“奉孝,你怎么看此事?”曹操让人将郭嘉找来,待他看过之后,出言询问道。

“呵呵,没想到陶谦还有这般计谋,看来他手下也不全是庸才。”提起陶谦,郭嘉有些不屑,同为当年出兵讨董之人,能够被郭嘉看上眼的,不过寥寥几人而已,陶谦,还算不上。

“如今长安初定,我欲以此事增加朝廷威望,奉孝以为若何?”曹操见郭嘉不言,知道其心中在等着看自己的意思,便当先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主公也知,如今徐州、冀州、幽州三地,大战将起,诸葛瑾虽然屯兵徐州,只怕其最终目的,乃是冀州。主公欲行此事,若是单单只有一个诸葛瑾,只怕不成。长安初定,对于我们来说,目前最缺少的,便是时间,主公何不下一个止戈令,不求彻底止战,只要能拖得一些时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好的。”顺着曹操的意思,郭嘉将其延伸道。

“止戈令?”曹操有些犹豫了,转而冲着郭嘉问道:“奉孝也知,如今战事一起,诸如袁绍、刘备、诸葛瑾之辈,皆是不会遵守朝廷旨意的,若是被拒,岂不是让朝廷威严扫地?那我等挟持天子,岂不是毫无用处了?”

郭嘉听了,呵呵的笑了:“主公勿忧,刘备,汉室宗亲,诸葛瑾,汉室驸马,袁绍,四世三公,主公只要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三人自然有苦而说之不出,嘉以为,此时发出诏令,不仅不会损及朝廷颜面,反而能够让朝廷威严彰于天下,又可为主公赢得发展时间,何乐而不为?”

想了良久,曹操终于狠了狠心,将手中表奏一握,霍然说道:“好,我这就去皇宫,让献帝写下诏令。”

公元193年六月,长安发出天子诏令,曰:止戈。天下震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