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二百六八章:麻烦官制,表字孔明

“我得青州最早,如今青州境内,六部制基本上已经被人所接受了,六部中以吏部、户部、兵部三部为最,兵部为我直接掌管,其中官职是以秦汉官制为主体,只是两者之间,相契合的却不是那么完美,就如同我在外征战,政令的传达便只能靠了天堂来传递.”说起官制,诸葛瑾也是满脑子的头疼,这六部本来是隋唐时的三省六部演化而来的,要知道,三省中,也是有着很多官职的,有着不少的人在中间协调着,完好的完成了皇帝与六部之间的协作,只是也是因着三省的存在,也让得中央集权出现了困难,真正能够落实到皇帝手中的权利便被分散成了多份儿,这也是为何三省六部制终究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的一个缘由。

对于青州的官制体系,诸葛亮早已有所研究,六部的出现,顿时将秦汉官制中的混乱给梳理成股儿,相较于其优势而言,劣势却也显得尤为明显:官制冗(rong)长。

六部之中,本就有着不少的职位,在有人填充进去之后,再加上原有的官员,一件事情本来只需要一个人便可做好的,结果下来,却有着三、四个人甚至是更多的人在同时做着,事情的效率顿时便降了下来,诸葛亮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将这个事情询问了出来,他想不明白,能够想出六部这种官制的大哥,怎么会犯下这样明显的错误?

“两种官制不相契合,大哥何不将原有的官制废除掉,直接便将六部推广下来?”诸葛亮没有对诸葛瑾所说之话做出回应,却是脸色一肃,将自己心中的疑惑缓缓道了出来。

“废除?”诸葛瑾脸上,不由的露出了苦笑,他何曾不想如此,对于后世中的三省六部制他是心知肚明,即便是有着缺陷,却是无可厚非的主流官制,既然手中有着这样的利器,他怎么会不想将原有的推倒重建?只是当初被手下人强烈反对,如今两种官制并存,不过是相互妥协的产物罢了,他一直便想将两种官制杂糅在一处,只是一直不曾安定下来,战争不断,他哪里有时间来操作这样大的事情?

“一种制度的变革,是要人去熟悉的,若是我强要将六部推广,只怕是不用诸侯来攻,这偌大的领地,只怕是旦夕间便尽皆覆没了。”说道这儿,诸葛瑾脸上的苦意更甚了,也不知是不是这件事情太过让人头疼,只是一瞬间,他便觉得脑袋中好似被针扎了一下一样,有些头痛欲裂,双手不由的扬起,拇指用力的按到了太阳穴上搓揉了起来。

诸葛瑾的动作,诸葛亮一眼便看在眼里,心头上不由的酸涩起来,他在天下各处皆游历了一番,对于如今天下各处的状况心中明了,他心里很清楚的知道,身处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无论是对于平民百姓,还是对于世家大族来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打击,多少的无辜之人无声消亡,多少的世家大族被**覆没?而诸葛家,若是没有他大哥在撑着,这个家只怕是早已被冲击的支离破碎,他们能否生存的下来,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大哥若是放心,弟愿将此事接下,为大哥分忧。”心头上颤抖着,诸葛亮霍然起身,也不管一旁父亲脸上的惊诧,冲着诸葛瑾请令道:“三年,最多三年的时间,弟定然寻出破局之法,将我如今领地中的官制体系给筹建起来。”

诸葛瑾呆了一下,自打诸葛亮懂事以来,一直都是一个小大人的模样,沉稳、洒脱,像一个真正的隐士高人一样,浑身带满了出尘的意味,哪里有过这样的情绪喧露而出?

“弟,你……”诸葛瑾顿住了,旋即一股浓浓的欣喜自其胸腔中升腾而起,看着弟弟大笑了起来:“哈哈哈,二弟聪慧,有你肯帮我,自然是没有问题。”

何止是没有问题,简直是求之不得啊!诸葛瑾心中,顿时笑成了一团花儿了。

诸葛瑾笑罢,低头沉思了一番后接着说道:“如今中原之地仍有袁绍、刘备、吕布三家,幽、并之外,更有着广阔的草原,其上,游牧民族无数,是以,中原之地在短时间里,是安定不下来的,你正好可趁这段时间,将如今的官制完善好,定鼎中原之日,便是这官制推行之时。”

“大哥放心,弟定会用心做此事。”事情已定下,诸葛亮再一次恢复到了之前的那种淡然,神色很是郑重的对着诸葛瑾回道。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看着诸葛亮,诸葛瑾不由的笑了,左手成拳,用力的向下挥了挥。

“兄弟同心……”诸葛亮刚刚维持起的淡然,于一瞬间消弭而散,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激动。

“好,我们家人丁单薄,相当年更是只有我与你们大伯两人,即便是在身临绝境,我们也从来不会惧怕什么,靠的,便是兄弟同心,若不是你大伯扶持,也就没有我们家如今的境况,你们能如此,为父心中高兴,哈哈,心中高兴……”诸葛珪看着两个天资同样出众的儿子,心中顿时装满了幸福,此时的他,已经完全将两个儿子归功于上天对于他,对于诸葛家的眷顾,一时间激动的不知该要说些什么才好。

屋外,日头渐渐升的更高了,院子中的喧嚣之声也渐变的更大了些,三人安坐于屋中,不知不觉的竟然已经过去了好久,随着诸葛瑾兄弟二人的谈话渐渐落下,屋中再一次的陷入了安静之中,三人都在沉默着,缓缓的将刚刚的谈论消化着。

“亮儿既然已经决定要帮你大哥,有件事情为父便提前与你定下吧。”不知过了多久,诸葛珪有些空灵的声音响了起来,顿时将正沉思着的兄弟二人惊醒了过来。

“不知是何事?父亲有话便请直言,儿子听着了。”将心神慢慢的收敛了起来,俄而诸葛亮脸上却是露出了疑惑之色。诸葛家虽然也算是颇有渊源,只是家族传到诸葛珪这一辈儿,却是实实在在的衰落了下来,家族中的事情并没有多少,诸葛亮一时间不由的愣在了那里。

“你大哥单名一个瑾字,取字子瑜,如今年关将至,你也已有十四的年岁了,为父决定当先将你的字给定下,在外做事也好方便一些。”大儿子诸葛瑾当年取字之时便是很早,是以对于同样才能不凡的二子,他心中早已有所思量,只是他原本是打算等着到诸葛亮十五生辰时,提前将他的字给他取好的,如今看来,这个时间又要提前了。

“儿无状,一切皆按父亲之意便可。”原来是这个,诸葛亮听了,心中不由的松懈了下来,虽然说男子取字,一般都是在二十加冠之后才有,不过对于世家大族中之人而言,只要是才能出众者,提前将表字定下之人非是少数,也是由此,诸葛亮对此事到不是太过在意。

倒是诸葛瑾,在听完父亲之言后,心神不由的一动,却是留上了心。

“你既爱读书,而如今天下,儒学更乃是国学,儒以孔为首,便表字孔明吧。”诸葛珪脸上,看不出什么波动,顿了一下却是解释道:“明,可谓明晰、懂得之意,为父便是希望你能够有自己的看法、观点,能够透析事情。”

诸葛瑾听完,心中莫名松了一口气,孔明,诸葛孔明,这样一个千古流传之名,若是因为他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先不说他能不能接受,单单只是那适应,都不知道需要用掉他多少的时间,而历史,在这一刻,却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纠正能力。

“诸葛孔明?”诸葛亮低声喃喃了一下,心中倒也欢喜,至于诸葛珪随后的解释,被他直接给忽略掉了,也不知是从何时起,父亲已经开始变得啰嗦起来,以至于即便是脾气已经很好的他,有时候都会感到莫名的烦躁,相较起来,他却是不由的敬佩起大哥来,也只有大哥,才会不厌其烦的听着父亲、母亲二人唠叨,要是换成了三弟……

三弟?诸葛亮不知怎地,思绪忽然间就蹦到了三弟身上,心中不由的暗自笑了起来,想起三弟那调皮倔强的模样,诸葛亮心中不由的乐开了花,要是什么时候三弟能够做到大哥这个程度,那太阳才真的会打西边儿出来呢。

“谢过父亲。”收回心神,诸葛亮起身冲着父亲拜了一拜。

“既无疑义,此事便这么定了,待年初你大伯过来时,便于家中摆上一桌,再将此事正式定下。”既然已经下了决定,诸葛珪也不再拖泥带水的,很是干脆的将事情定了下来。

“恭喜孔明二弟。”诸葛珪说完后,诸葛瑾便笑呵呵的看着诸葛亮出声恭喜着,要知道,表字取定,便是说家族长辈已经承认了其身份,自此之后,他便可以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展露而出。

诸葛瑾夸赞完,还不带诸葛亮有所反应,便接着哈哈大笑了起来:“二弟已得表字,乃是一喜,岂不闻好事成双?大哥便再为二弟添上一件大喜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