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兴宋 > 第204章 十八般武器只差一样

兴宋 第204章 十八般武器只差一样

作者:赤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6:43 来源:笔趣阁

环娘咬着手指头,cha嘴说:“你们都说什么呀,我……在想那位买了假货的姐姐,如果引导她前去假货的铺子,又会怎样。”

黄娥知道环娘的小心眼,她摇摇头:“不会打起来的。今日闯店的那位姑娘虽然泼辣,但经过我们一番教训后,她已经知道问题出在自己家人身上,是家人欺上瞒下,以次充好,她还有什么脸面再去别处闹事。

所以她一定会先拘押住那位媳fu婆子,而后回家抄拿自家的奴仆……哥哥,你说我们需不需要再添一把柴?”

知假造假,那是一千年后都无法根除的。时穿摇摇头:“看别家的田里种什么菜,自己跟着照搬——这种事搁一个农夫头上不算什么,但搁一个商人头上那就是缺德了。方举人现在是全城商人的公敌,这种事不需要我们推一把,自有人趁火打劫。”

时穿之前警告过方举人的同伙,事后他发现那伙人连夜逃离了海州城,但方举人依旧留了下来,如今方举人采用这种手段跟他竞争,大约是想通过普通的商业竞争,来报复自己所遭受的侮辱吧。

如今方举人所采用的商业手段依旧卑劣,但却不违法。造假嘛,从来就是缺德而不违法。况且连当今皇帝宋徽宗都在利用国家力量伪造古董,方云所干的事情,法律无法制裁啊。

不过,这世界难道只有方云能够卑鄙,就不许别人无耻了吗?……时穿背着手,边往家里走边沉思对策,等走进自家院中,一抬头,望见豆腐西施正坐在他卧室门口,晃dang着脚,啃着一只拳头大小的梨。

黄娥抢上前一步,招呼说:“李三娘,今日为何如此悠闲?”

李三娘悠闲的回答:“这不是多亏了大郎你吗,嘻嘻,大郎帮我酿造的‘解元豆腐ru’可算是出了名声,连带着我的豆腐也卖得快了。况且如今我也不怕豆腐卖剩下了,大不了把剩下的东西做成豆腐ru,所以奴家雇了几名工人,白日帮我磨豆腐,不消晚上cao劳的……没想到有‘解元豆腐ru’的名声,今日一早刚开门,不等中午,货物便全卖光了。

哦,虽然生意火爆,但奴家想着,咱也不能指望附近的百姓顿顿吃豆腐,天天吃豆腐吧,所以奴家的豆腐料虽然比过去卖的旺了,但每日做的数量还是那些——咯咯咯,官上核的税是那么多,奴家做得多了,官上不免要说偷税,所以奴家绝不做多,就按过去分量卖,只是如今豆腐卖得快了,奴家也可以多一点偷懒时间。嗯嗯,大郎,郎君,以前咱们商议的事,奴家现在可是有时间了。”

相比过去卖不完的豆腐担心馊了,豆腐ru这东西保质期很长,所以豆腐西施现在有大把的时间……勾引男人,或者商讨通jian问题。

黄娥抢先一步拦在时穿面前,皱了皱眉头说:“啊,三娘店里生意火了,怎不去店中盘账,坐在我家哥哥门前算什么。”

当然是盘算时大郎了——不过这话不能明说,豆腐西施拍拍手,回答:“***可算是词锋如刀,我这哪里是坐在你哥哥门前,我是坐在自家地窖门前。”

黄娥一个转身,继续拦在时穿面前:“哥哥,咱隔壁的院落已经收拾好了,不如我们挑选一个吉日,赶紧搬吧。”

呀,这可不行。时大郎去了隔壁,通jian起来也不方便啊……豆腐西施决定转移话题,她扔掉梨核,脆声脆气的说:“大郎还不知道吧,朝廷的枢密院已经下文了,准许两淮两浙扩编厢军,这样一来,附近的流民今年冬天就有着落了。

我听说童使相已经在楚州跟叛匪交上手了,眼见得这段时间流民越来越少,恐怕这场动luan,也将平息了。”

时穿轻轻点点头:“我昨天已经听说了——童使相初战获胜,叛匪已经开始收缩,此外,江南的州县也开始收拢流民。如此一来,动luan已经无法扩大规模,剩下的,恐怕就是垂死挣扎了。”

作为一个最神秘的教派,阿弥陀佛教生命力很顽强,他们前仆后继的进行了千余年的颠覆活动。这一次朝廷反应及时,压制下了叛luan的扩散,但这只能让叛匪进入蛰伏阶段,并开始积蓄力量,筹备下一次叛luan。

等等……筹备下一次叛luan,时穿恍惚记得图书馆里的一份资料,他隐隐有点明白了。

“算了,方云是什么玩意咱不用猜测了,邪教这东西,能不招惹尽量躲着点……”时穿摇着头,止住了思绪,转身叮嘱黄娥与环娘。

对面的李三娘听到邪教这字眼,慌忙站了起来:“大郎,什么……不会有啥问题吧?”

时穿抛开这个话题,吩咐说:“看来,我是一定要走一趟京城了。这段日子刚好咱搬个家,顺便给三位出嫁的姐妹办个添妆礼,让新房增添点喜气。”

看来是拦不住了,既然拦不住,那么干脆“hold住”……豆腐西施急忙站起身来:“大郎,你屋里几个妹妹年纪太小,没cao办过这种宴席,我来帮你cao持吧?你放心,左邻右舍的暖居礼物,我给你一一送到,绝不误了你的事……啊,只是姑娘们光是自己闹,太单薄了点,你还要请什么客人?”

时穿请的男性客人包括自己的大将伙伴,以及施衙内,原本名单上还有黄煜,但现在黄煜的身份他已经高攀不上了,解元公啊,一般人请不动。至于女性客人吗,作坊里雇的绣娘,以及褚素珍、豆腐西施,都算吧。

暖居的宴席排了六十桌,一共分三天举行,前面是左邻右舍,在宗亲社会里,这叫“认邻”,含有让人认门相互结识,恳求照顾的意味。等邻居一一宴请到之后,而后开始“认亲”部分了。

这天一早,黄娥在门口挂上“时宅”的小木牌,她站在门槛上反复欣赏着这两个字,心中涌起一阵阵温馨。而褚素珍在门内不停地呼喊:“娥娘,快回来,我们要开始‘添妆’了。”

添妆礼是女人的节日,姐妹们要出嫁了,幼年的伙伴赠送一些小礼品,让姐妹出嫁之后留个念想。惯例第一个添妆的应该是长辈,但时穿一伙人在海州没有女性长辈存在,所以这次闹腾,基本上属于女孩们关起门来自得其乐,纯粹是为了给新房增添一点喜气。

诸位女孩当中,也算是身份最高的女宾客褚素珍第一个站起身来,yin唱道:“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说完,褚素珍投下了一对金手镯。

紧跟着,作为主宾,曾经的房东豆腐西施跟着上前,yin唱:“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她投下了一对银丝臂钏。

黄娥跟着上前,yin唱:“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她投下一对三四两重的金戒指。

剩下的女孩当中,年龄最长者墨芍喜笑盈盈,上前yin唱:“何以道朝朝,山huacha满鬓”。她投下了一套华胜。华胜也称hua盛,是金银珠yu或者绢纱制成的一种仿真hua,就是现代称之为发卡、头hua一类的东西。

剩下的女孩一个接一个上前yin唱:“何以致翩翩,hua颜金步摇(步摇)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耳环)。

何以致叩叩?衿缨系肘后(香囊、手袋)。

何以结恩情?美yu缀罗佩(yu佩)。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璎珞——同心结)。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簪子)。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头钗)。”

最终,三名等待出嫁的女孩上前答礼,yin唱:“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她们唱完,放下了自己制作的三套嫁衣——即三条裙子。

古代女人婚嫁总共需要十八件首饰,这十八件首饰合称“一套头面”。而宋人嫁女,讲究“十里红妆”,意思是抬嫁妆的挑子绵延十里,这其中,财力雄厚的人家一挑子担一整套头面,出嫁女最终得到的是好几套首饰;而财力弱的人家则把整套首饰拆解开,一挑子只担一件首饰。

刚才的添妆礼,算是“幼年玩伴”的其余被拐姑娘,给三名待嫁女备齐了十二件首饰,剩下五件首饰本该是女孩父母筹办的,但因为这些女孩没有父母在场,时穿代行父母职,他上前丢下了其余五件首饰。

这五件首饰分别是:hua钿(hua钿者,簪hua攒钿也……这玩意俗称‘头发撑子’,也就是‘发网’,在发网间隙可以cha上簪子与钿子,故而得名——此注释来自朱熹)、梳篦、粉盒、铜镜、坠角(袖子口的装饰品,古人袖子大,为了防止袖子碍事,多用金银等重物制作坠角,让袖口自然下垂,或者卷起的时候方便。此外,坠角也多成搭扣状,与臂钏配合,吊起袖口,使得干活时不碍事)。

如此,十七件首饰准备完备——平民嫁女也就是这样了,因为女人的第十八件首饰,不是由平民百姓自己置办的,它是来自“上赐”,而平民百姓谁要敢自称自己“置办齐了十八件首饰”,那就是谋反,是大逆不道。因为这第十八件首饰是身份等级的“诰命冠带”,其中,一品二品的“诰命夫人”hua冠,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八品九品孺人冠带。

时穿代行母职,上前轻轻的合上嫁妆箱盖,箱盖合拢的那一刻,三名待嫁女轻声的啜泣起来。三名黑人老仆fu紧接着上前,用三枚铜锁将箱子锁起来,而后把钥匙交给了三名待嫁女孩——这算是“礼成”了。

时穿搓着手退后一步,感慨说:“十八般武器只差一样了,终于完成了这件大事。”

十八般武器只差一样,非战之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