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鸣凤天下 > 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争

鸣凤天下 第三百一十五章君臣之争

作者:破月乌梭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5:03 来源:笔趣阁

江陵府。

“这么说来,那谢道清目前已经被带到这里了吗?”萧凤看着眼前之人,询问道。

陈子昂叩首回道:“正是!只是她因为一路奔波,目前身体稍有抱恙,所以暂时在元妙观静修。”

“原来如此?”萧凤稍微叹息,眼看着陈子昂脸上布满风霜、一副疲惫之感,当即诉道:“这一路,也是幸苦你了,就先下去歇息吧。”

“多谢主公。”陈子昂道谢道,只是他旋即想起一人来,当即抬起头来,诉道:“只是主公,我在回来之前曾经去八公山见过一人,那人要求跟随我一起前来,不知主公是否愿意接见?”

“谁?”

萧凤稍感意外,此番行动她的目的只在谢道清,至于那些吕师孟、文天祥之类的,并不在目标之中。

毕竟以这些人的脾性,也断然不可能当真屈服她之下,若是勉强将其留下,反而容易损及自身,自然也就放弃了延揽的目的了。

“昔日宋朝丞相章鉴。”陈子昂顿了顿,旋即诉道。

萧凤一时讶然,口中念了一下:“章鉴?他找我什么事情?”

“不知。只是那人突然提出来的,我考虑到此人曾是宋朝宰相,所以便让他加入其中了。”陈子昂回道,脑中也不免记起了当初面见章鉴的场景来。

那时候他刚从那战场离开,为了避免被元军发现,所以也没急着选择离开,而是先在临安之内潜伏了半个月时间,等到风声消停之后方才启程离开临安。

而在这段时间之内,陈子昂也抽空将秋霜、胡泽民两人的尸身收敛起来,并且将其带到了八元山,然后将两人安葬在这里了。

这里处于深山之中,幽静偏僻、山景优美,平日里除了砍柴的樵夫,自然也没有人打扰,乃是最佳的隐居之地,若是将两人安葬在这里,也能避开山下的纷扰吧。

当初时候,陈子昂是这么想的。

至于那山中奇人,他在和姜才联系的时候,便隐隐猜出了对方身份不凡,要不然不会仅凭一块玉佩,便能够让李庭芝派出姜才执行任务,等到和赵孟传、谢昌元对阵之后,方才知晓对方身份,恰逢此时那章鉴也有所意动询问发生的事情,便将一切都告诉了章鉴。

听罢这些之后,章鉴这才选择了下山,而这一路上能够安然无恙,也是多亏了他暗中布置,方才没有惊扰沿路元军。

“原来如此?”

细细听了陈子昂的讲述,萧凤也对章鉴此人倍感兴趣,诉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上来吧。正好我也有些事情,想要和他商量一下。”站起身来,萧凤整了整衣襟,让自己稍微显得有些气势。

陈子昂就此退下,很快的便让那章鉴走了上来。

“在下章鉴,这厢叩见晋王殿下了。”缓步走了上来,章鉴对着萧凤躬身一拜。

“晋王殿下?”萧凤摇了摇头,自嘲般的说道:“宋朝都已经完蛋了,说什么晋王殿下,也全都是虚的。承蒙不起,你还是叫我首相吧。毕竟我现在乃是华夏军首相,也算是名正言顺!”指了指旁边准备好的座椅,诉道:“你还是坐下吧,毕竟这一路奔波,肯定已经累了吧。”

“这倒也是。”

章鉴倒也不怎么拘束,大大咧咧的做了下来。目光透着审视看了一下萧凤。

萧凤顿感别扭,问道:“你看我干什么?”虽是一军统帅,但她也是女子,被这么看着自然也会感到别扭。

“没什么。只是感叹萧首相修为精湛,论岁数也只比我小六年,没想到却还是这般貌美。”章鉴摇着头,又摸了一下自己那满头白发,苦恼回道:“只可惜我已经老态龙钟了,只怕也没几年可活的了。”

的确,或许是因为驻颜有术,萧凤虽是年过六十,秀发以及乌黑亮丽,脸上更是不曾出现皱纹,只是那偶然露出的疲倦,会让她看起来显得苍老一点。

至于章鉴,则完全就是一副糟老头子的模样,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若非双目熠熠生光,在别人看来,只怕也是行将朽木了。

“哈。”

萧凤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先前的庄严气氛也顿时崩溃,回道:“你在意的,只是这些吗?”

“难道不行吗?”

章鉴反问道:“人之百年,不过白驹过隙。譬如这世道,又有谁会想到,金朝、宋朝,竟然会在这短短百年之内,纷纷崩溃?这般世道,我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寄托己身,若是能多活几年,也是好的。”

于他年少时候,那金朝乃是最大的威胁,父亲也曾多次说了,要北伐中原什么的,然而那金朝早已覆灭,宋朝也没有完成北伐中原的志愿,反而自己被新晋崛起的元朝给灭了。

如今这华夏军又是冒出来,甚至隐隐之中还有取代元朝的迹象。

这般变化,当真是让人惊起。

萧凤为之感叹,也道:“这倒是如此。”念及这数十年一路走来,她也感到疲倦,有的时候也曾想过是否应该放下重则,只是一想到未尽事业,还是撑起身子继续坚持下去。

“只是你找我来,又是为了什么?莫不是想要说服我,重建宋朝吗?”抬起头来,萧凤看着章鉴。

章鉴摇摇头,回道:“当然不可能。毕竟那宋朝已然亡了,就算是将其重建起来,也不过是拖延灭亡的时间而已,根本就无法抵抗元军。”

“哦?这是为何?”

萧凤稍有诧异,凝视着章鉴,对于重建宋朝,她自然是没有任何兴趣,而那被立起来的赵,也不过是一个招揽人才的棋子罢了,等时候到来,她并不介意将其丢了。

身为上位者的觉悟,萧凤从来就不缺乏。

章鉴深吸一口气,诉道:“萧首相,你也晓得我朝虽是未曾一统华夏,但也算得上是幅员辽阔、人口弗盛,军中更是带甲百万。既然如此,为何屡次被北方鞑子挫败,甚至一路南逃,直到现在彻底覆灭?”

“哦?愿闻其详!”

萧凤心中虽是有所了悟,但眼见对方态度真诚,自然是令其开口解释道。

章鉴深吸一口气,诉道:“很简单,那就是君相不和!”

“君相不和吗?”萧凤若有所思,继续问道:“何解?”

章鉴回道:“素闻萧首相学识渊博,应当知晓自先秦建立以来,我华夏历代制度变迁吧。”

“这是自然。自祖龙出世以来,奋六世之余烈,方才这偌大华夏之上,建立了中央王朝。自此之后,方有我华夏文明。”萧凤阖首回道。

若以华夏文明渊源来说,能够自三皇五帝开始说起,但若论对华夏文化的理论构建,却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完善,并且直到秦朝出现之后,方才真正的完成了一统,建立了直到今日也不曾落后的郡县制。

书同文、车同轨!

百代犹行秦法政,可不是说着玩的。

“没错。”

章鉴阖首回道:“但是萧首相也应该知晓,这郡县制虽是建立起来,但是却带来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萧凤若有所思。

章鉴缓缓说道:“政出何方!”

“的确如此。”萧凤阖首回道:“祖龙虽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将各地治权收归己有,然而行事未免太过急躁,并未能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来,不然的话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没错。而这最核心的问题所在,便是在于君权与相权。口含天宪、令处于上,对于君王来说,自然认为自己应当掌握所有权利。然而君王养于深宫,如何知晓地方百姓疾苦,对于如何治理地方,更是一窍不通,自然需要宰相辅佐,如此才能上下相制,维持朝廷安宁。”

章鉴缓缓说道:“其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只可惜这法子终究失败了,反而成了汉朝覆灭的根源。”萧凤笑了笑,口中带着轻蔑之态:“那些世家豪族终究难以忍受被那君王欺辱,自然也就奋起反抗。由此,方有后来的百年之祸。”

章鉴无奈摇头,回道:“正是如此。那帝王虽是强大,天生便有着莫大威能,然而除了首代帝王之外,余者莫不是碌碌而为,纵有才华出众者,也不过是蜻蜓点水,掀起的波澜也会被瞬间吞没,直到最后反而让那驽钝之辈上位,更是令人可笑。”说到此处,他不免笑了一声,却是想起了那宋度宗,能让这般痴傻之人上位,也足以证明这所谓的君王,是何等的不靠谱。

“也因此,方才需要首相辅佐。”

萧凤脸上带着看透世事的智慧,说道:“相较于那高高在上的君王,自底层上来的首相更清楚如何维持官僚运转,确保地方安宁。也因此,所以那儒家之中,便多以君臣相得为重,只因为他们也明白,若是没有贤相辅佐,纵然那君王如何聪慧,也断然无法保证治下安然无恙。只是可惜了……”

说到这个时候,萧凤摇了摇头,脸上透着一股子嘲讽来:“所谓的君臣相得,哪里来的那么容易?”

“确实如此。”

章鉴一时黯然,他也是历经两代君王,自然知晓藏在那所谓的君臣相得之下,究竟是怎么样的隐患。

便数宋朝历代宰相,一如史弥远、贾似道、丁大全这般奸相比比皆是,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横行朝野,肆无忌惮的打压群臣,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不过是因为那些君王无法完成治理天下的责任,只能寄托于这些首相身上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